CN208594527U - 景观生态驳岸结构 - Google Patents

景观生态驳岸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94527U
CN208594527U CN201820467358.9U CN201820467358U CN208594527U CN 208594527 U CN208594527 U CN 208594527U CN 201820467358 U CN201820467358 U CN 201820467358U CN 208594527 U CN208594527 U CN 208594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ological
slope
brick
ecological brick
landsc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673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华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yuan Hong 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yuan Hong 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yuan Hong 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yuan Hong 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673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94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94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94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景观生态驳岸结构,其包括驳岸,所述驳岸包括坡底及迎水斜坡,所述坡底设置有砼基础墙,所述砼基础墙的剖面为L形状,包括底墙及自所述底墙竖直延伸的挡止部,所述底墙与所述挡止部共同形成凹部,所述迎水斜坡从所述凹部边缘倾斜向上延伸且显露所述凹部,所述迎水斜坡依次铺设有碎石结构层及生态砖,最底部的生态砖卡设在碎石结构层与所述挡止部之间。

Description

景观生态驳岸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景观生态驳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景观生态驳岸结构。
背景技术
河湖驳岸是水陆生态交错地带的重要部分,同样也是地球上最脆弱的湿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对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物流、能流、信息流和生物流发挥缓冲带作用,相当于过滤器和屏障作用,减少面源污染,同时可以发挥稳定湖岸、控制土壤侵蚀的护岸功能,此外,还具有一定的景观美化作用。
传统的河湖驳岸一般都采用混凝土、砼挡墙等直立型刚性材料,形成一种会抑制水域与陆域生态交换硬质驳岸,尽管会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但是这种驳岸会完全阻断河湖水体与河湖坡岸的自然循环,明显缺乏生态效益及景观效益。例如,重力式硬质驳岸底宽大,开挖面宽,需将上部边坡土体大量开挖;若采用坡式的硬质护岸,为保证边坡安全,势必对地块占用提出较高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
一种景观生态驳岸结构,其包括驳岸,所述驳岸包括坡底及迎水斜坡,所述坡底一侧设置有与坡底抵持的砼基础墙,所述砼基础墙的剖面为L形状,包括底墙及自所述底墙竖直延伸的挡止部,所述底墙与所述挡止部共同形成凹部,所述迎水斜坡从所述凹部边缘倾斜向上延伸且显露所述凹部,所述迎水斜坡依次铺设有碎石结构层及生态砖,最底部的生态砖卡设在碎石结构层与所述挡止部之间。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迎水斜坡的坡比为1:0.5。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迎水斜坡从坡底至坡顶,每相隔预定高度水平铺设有双向加筋土工格栅,所述双向加筋土工格栅延伸至所述碎石结构层。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生态砖包括呈长方体形状部分及形成在长方体形状部分前方的圆柱型临水面,所述生态砖在所述碎石结构层表面逐层错位堆砌。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生态砖开设有生态槽及位于生态槽周围的多个插孔,上下层的所述生态砖通过连接杆穿过所述插孔进行加固。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孔的数量为4个,分别包括位于所述生态槽的靠近临水面的一侧的2个第一孔以及背离临水面的一侧的2 个第二孔,上一层的生态砖的第一孔是与下一层的生态砖的第二孔位置对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态槽为盲孔或者通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生态砖在所述碎石结构层表面平贴。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生态砖中心处设置生态槽,所述生态砖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生态砖四角设置有与卡接槽相适配的卡接部,两个卡接部并在一起的形成与卡接槽的形成互补。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生态砖左右两侧还内凹有对接槽,生态砖平铺在所述碎石结构层表面时相邻的两个对接槽形成一个组合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坡底设置有砼基础墙,所述砼基础墙的剖面为L形状,包括底墙及自所述底墙竖直延伸的挡止部,所述底墙与所述挡止部共同形成凹部,将碎石结构层及生态砖的底部设置在凹部,有利于保证驳岸的稳定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的断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包括的生态砖的堆砌俯视图。
图3是图2提供的生态砖的堆砌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的断面示意图。
图5是图4提供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包括的生态砖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图5提供的生态砖铺设时相互卡合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100、 200的断面示意图。其包括:其包括驳岸1,所述驳岸1包括坡底2及迎水斜坡3,所述坡底2设置有与坡底相承靠的砼基础墙4。所述砼基础墙4的剖面为L形状,包括底墙40及自所述底墙竖直延伸的挡止部 42。所述底墙40与所述挡止部42共同形成凹部43。所述迎水斜坡3 从所述凹部43边缘倾斜向上延伸且显露所述凹部43,所述迎水斜坡3 的坡比为1:0.5。所述迎水斜坡3的表面依次设置有碎石结构层5及生态砖6、8。
最底部的生态砖6、8卡设在碎石结构层5与所述挡止部42之间,碎石结构层5与生态砖6、8的最顶端设置有砼挡块7,以护设所述碎石结构层5与生态砖6、8,保持碎石结构层5与生态砖6、8的位置的稳定性。
所述驳岸1是自地面通过开挖土方形成凹坑10并逐层回填土方形成。回填的土方可以高于之前开挖前的地面直至预定的斜坡的高度。凹坑的坡比为1:1.5,如此,是为了节省开挖的土方。所述土方每相隔预定高度设置有双向加筋土工格栅9,以此维持河道断面的稳定。双向加筋土工格栅的断面宽度为2500毫米。相邻层的双向加筋土工格栅9之间的高度优选为400毫米。
所述砼基础墙4底墙40的断面宽度大致为1150毫米。底墙40的高度为400毫米,挡止部42的高度为200毫米。
所述碎石结构层5铺设在所述砼基础墙的凹部43并依迎水斜坡3 所在的表面依次向上延伸,碎石结构层5的铺设厚度可以为400毫米。碎石结构层5包括尺寸为15至25毫米数量级的碎石、沙子。所述碎石结构层5与挡止部还设置有间隙50,所述间隙50用于设置一层所述生态砖6。如此,在生态砖6、8中种植植物时,植物的根系可以可以从碎石结构层5生长延伸至驳岸表面,利于植物的扎根、获取土壤营养。
所述生态砖6、8是利用采用绿色环保新型建材高压成形,原材料多采用砂、粉煤灰等环保材料,耐磨性与透水性好,不易变形,维护成本低,且易于更换。所述生态砖6、8由于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保证水土界面和所种植物间形成有效的能量物质微循环,为植物、微生物等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境,加快生态修复速度。
常水位以下坡面的生态砖6、8中、河底种植对氮、磷元素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水生植物。
常水位以上坡面的生态砖6、8中种植根系发达、对氮、磷元素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多年生耐淹性草本植物。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2及图3,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100,其所包括的所述生态砖6在所述碎石结构层5表面逐层错位堆砌。所述生态砖6包括呈长方体形状部分62及形成在长方体形状部分前方的圆柱型临水面64,所述生态砖的尺寸可以如下设置,譬如长度设置为400 毫米,宽度设置为300毫米,高度设置为200毫米。
所述生态砖6开设有生态槽61及位于生态槽61周围的多个插孔 63。所述生态槽61为盲孔或者通孔,所述生态槽61用于种植植物或者作为鱼类、微生物繁衍的场所。所述插孔63的数量为4个,分别位于所述生态槽61的靠近临水面的一侧的第一孔610以及背离临水面的一侧的第二孔620,上一层的生态砖的第一孔610是与下一层的生态砖的第二孔620位置对应。上下层的所述生态砖6通过连接杆65穿过插孔 63进行加固。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200与第一实施例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100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请参阅图4、5及图6,所述生态砖8在所述碎石结构层5表面平贴。所述生态砖8的中心处设置有生态槽82,生态槽8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如果为多个,每相邻的两个生态槽82之间可以设置通槽或者不设置通槽。所述生态砖8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接槽84,所述生态砖8四角设置有与卡接槽84相适配的卡接部86,所述生态砖8左右两侧内凹有对接槽88。
卡接槽84包括上卡口843、下卡口841以及连接上卡口843与下卡口841之间的连接面842,其中上卡口843小于下卡口841的口径,上卡口843小于下卡口841。且两个相邻的生态砖8并列在一起时,两个卡接部86形成的形状与所述卡接槽84的形状互补,如此,实现了生态砖的稳定配合连接。
请参阅图6,为生态砖8彼此之间的配合示意图。所述生态砖6之间能通过卡接槽84、卡接部86上下左右卡相互接在一起,防止生态砖 8的移位、松脱。相邻的两个对接槽88共同配合形成较大的组合槽89,组合槽89及生态槽82中铺设营养土,用于种植植物或者供微生物繁衍生殖。所述生态砖8的生态槽82的尺寸可以以具体需求设置,以保证河道中的水浪不带走碎石结构层的碎石、沙子为益。当然,也可以在碎石结构层的表面设置一层土工布,再铺设生态砖。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是自地面开挖凹坑10,凹坑10的坡比可以为1:1.5,能较好地保证河道断面的稳定性且能降低开挖的土方。凹坑10的断面宽度可以为2650毫米,在凹坑10中设置砼基础墙,砼基础墙的断面宽度可以为1150毫米,凹坑10中剩余的1500毫米用于回填土方,土方是显露所述砼基础墙的凹部43,且在回填土方时每隔一预定高度就铺设一层双向加筋土工格栅9,以保持河道断面的稳定性。
驳岸1形成完毕,就在驳岸1表面依次形成碎石结构层5及生态砖 6、8。最底层的生态砖6、8是卡设在碎石结构层5及砼基础墙4的挡止部42之间,以保证碎石结构层5及生态砖6、8的稳定性。
所述迎水斜坡3的坡比为1:0.5,有利于节约驳岸1的占地尺寸,以减少土方的挖设面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100、200,坡底2 一侧设置有与坡底2抵持的砼基础墙4,所述砼基础墙4的剖面为L形状,包括底墙40及自所述底墙竖直延伸的挡止部42,所述底墙40与所述挡止部42共同形成凹部43,将碎石结构层5及生态砖6、8的底部设置在凹部43,有利于保证驳岸的稳定及安全性。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的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都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景观生态驳岸结构,其包括驳岸,所述驳岸包括坡底及迎水斜坡,所述坡底一侧设置有与坡底抵持的砼基础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砼基础墙的剖面为L形状,包括底墙及自所述底墙竖直延伸的挡止部,所述底墙与所述挡止部共同形成凹部,所述迎水斜坡从所述凹部边缘倾斜向上延伸且显露所述凹部,所述迎水斜坡依次铺设有碎石结构层及生态砖,最底部的生态砖卡设在碎石结构层与所述挡止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水斜坡的坡比为1:0.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迎水斜坡从坡底至坡顶,每相隔预定高度水平铺设有双向加筋土工格栅,所述双向加筋土工格栅延伸至所述碎石结构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砖包括呈长方体形状部分及形成在长方体形状部分前方的圆柱型临水面,所述生态砖在所述碎石结构层表面逐层错位堆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砖开设有生态槽及位于生态槽周围的多个插孔,上下层的所述生态砖通过连接杆穿过所述插孔进行加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的数量为4个,分别包括位于所述生态槽的靠近临水面的一侧的2个第一孔以及背离临水面的一侧的2个第二孔,上一层的生态砖的第一孔是与下一层的生态砖的第二孔位置对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槽为盲孔或者通孔。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砖在所述碎石结构层表面平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砖中心处设置生态槽,所述生态砖上下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生态砖四角设置有与卡接槽相适配的卡接部,两个卡接部并在一起的形成与卡接槽的形成互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景观生态驳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砖左右两侧还内凹有对接槽,生态砖平铺在所述碎石结构层表面时相邻的两个对接槽形成一个组合槽。
CN201820467358.9U 2018-03-30 2018-03-30 景观生态驳岸结构 Active CN208594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67358.9U CN208594527U (zh) 2018-03-30 2018-03-30 景观生态驳岸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67358.9U CN208594527U (zh) 2018-03-30 2018-03-30 景观生态驳岸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94527U true CN208594527U (zh) 2019-03-12

Family

ID=65599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67358.9U Active CN208594527U (zh) 2018-03-30 2018-03-30 景观生态驳岸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945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0305B (zh) 一种用于改善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的湿地治理方法
CN104695377A (zh) 一种中小型直线化河道蜿蜒形态的构建方法
CN105839592B (zh) 一种连体式蜂巢砌块及其应用
CN103061310B (zh) 生态栖息地护岸
CN202023175U (zh) 全向互锁型护坡砌块
KR20010019200A (ko) 생태 안정화 블록
CN208594527U (zh) 景观生态驳岸结构
CN205653751U (zh) 一种组合式生态护岸
CN102071665A (zh) 全向互锁型护坡砌块及其搭接互锁方法
CN216973293U (zh) 一种具有新型结构的生态挡土砌砖
CN204435316U (zh) 一种适用于沙土区的植生型生态护坡砌块
CN109252487A (zh) 一种用于生态恢复和防护的工字坝及其生态工法
CN209260665U (zh) 一种堆砌型航道生态整治结构
CN103981836B (zh) 一种湿地型河岸格宾网挡墙的施工方法
CN203080472U (zh) 含有栖息地的砌块生态护岸
CN202099777U (zh) 一种生态型护岸结构
KR200268853Y1 (ko) 하천의 저수로 호안 식생대
CN204825786U (zh) 一种采用土工织物生态袋砌筑护岸的除涝排渍斗沟
JP3357641B2 (ja) 護岸ブロック
KR200346774Y1 (ko) 식생용 호안블록
KR200185859Y1 (ko) 생태 안정화 블록
CN215593896U (zh) 一种联锁式生态护滩块体及采用该块体的护滩结构
CN218373659U (zh) 一种河道护岸生态挡墙
CN211690179U (zh)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的复合堤防结构
KR101185998B1 (ko) 해수유통구가 형성된 호안블럭의 시공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View ecological revetment structur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2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Heyuan branch

Pledgor: HEYUAN HONGJI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9440000234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12

Pledgee: Bank of China Limited by Share Ltd. Heyuan branch

Pledgor: HEYUAN HONGJIA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94400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