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94399U - 晾衣架 - Google Patents

晾衣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94399U
CN208594399U CN201821262058.3U CN201821262058U CN208594399U CN 208594399 U CN208594399 U CN 208594399U CN 201821262058 U CN201821262058 U CN 201821262058U CN 208594399 U CN208594399 U CN 208594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exhaust apparatus
frame body
bottom case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620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大安
梁春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rlant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rlant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rlant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rlant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620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94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94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943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晾衣架,其中,该晾衣架包括:机体、及与所述机体活动连接的架体,所述架体可相对于机体竖向移动;所述机体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多个出风装置,每一所述出风装置上设置有出风端,所述出风端朝向架体设置。本实用新型晾衣架使得架体上的衣服能够均匀受风,实现快速且均匀地吹干衣服。

Description

晾衣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晾衣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晾衣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晾衣架通常采用中部出风的结构,对挂在晾衣架上的衣服进行吹干,如此,当挂在晾衣架上的衣服过多时,使得吹出的风被衣服格挡,进而导致无法快速且均匀地吹干衣服,造成衣服半干半湿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晾衣架,旨在解决无法快速且均匀地吹干衣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晾衣架,包括:机体、及与所述机体活动连接的架体,所述架体可相对于机体竖向移动;
所述机体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多个出风装置,每一所述出风装置上设置有出风端,所述出风端朝向架体设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容腔,多个所述出风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容腔内,每一所述出风装置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出风端间隔设置的进风端,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出风端开设有出风口,对应所述进风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出风口正对所述架体设置。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底壳和盖体,所述底壳和所述盖体围合形成所述容腔,多个所述出风装置沿所述底壳的长度方向固设于所述底壳,所述底壳的侧壁和/或顶壁开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盖体开设有所述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进风口环绕所述底壳的侧壁设置。
优选地,所述出风装置包括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的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导风部、及与所述导风部传动连接的驱动部;
所述导风部上设置所述进风端,及与所述进风端相邻设置的所述出风端。
优选地,所述导风部包括:与所述驱动部连接的滚轴风轮、及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的罩体;
所述罩体设于所述滚轴风轮的外周,并与所述滚轴风轮形成所述进风端和所述出风端。
优选地,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发热部,所述发热部与所述底壳或盖体或所述导风部固定连接并设于所述进风端和所述进风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底壳的侧壁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通孔,所述散热通孔与所述进风口间隔设置;且/或,所述盖体具有照明部,所述出风口环绕所述照明部设置。
优选地,所述机体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的驱动电机、及线组;
所述架体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通过所述线组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晾衣架通过在所述壳体上设置多个出风装置,每一所述出风装置上设置有出风端,所述出风端朝向架体设置的结构,使得所述机体能够朝向所述架体均匀出风,使得架体上的衣服能够均匀受风,实现快速且均匀地吹干衣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晾衣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晾衣架的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机体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机体的爆炸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5中出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沿着线VII-VII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架体 2231 进风端
2 机体 2232 出风端
21 壳体 2233 罩体
211 出风口 2234 滚轴风轮
212 固定架 224 发热部
213 容腔 23 盖体
214 散热通孔 231 出风口
215 底壳 24 照明部
22 出风装置 25 驱动电机
221 安装架 26 线组
222 驱动部 3 太阳能板
223 导风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晾衣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并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该晾衣架,包括机体2、及与机体2活动连接的架体1,架体1可相对于机体2竖向移动;
机体2包括壳体21,及设置于壳体21的多个出风装置22,每一出风装置22上设置有出风端2232,出风端2232朝向架体1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机体与架体1活动连接,使得机体2能够驱动架体1活动,如此,并不限于架体1的活动范围,也即是,机体2可驱动架体1相对于机体2横向移动,例如:架体1与机体2之间采用滑轨和滑槽配合的方式,使得架体1可相对于机体2滑动,进而使得机体2能够驱动架体1平稳地滑出预定的位置;或者,机体2可驱动架体1相对于机体2纵向移动,例如:架体1与机体2之间通过伸缩架连接,使得架体1可相对于机体2伸展,进而使得机体2能够驱动架体1平稳地伸展至预定的位置,期间,并不限于架体1相对于机体2竖向伸展、或架体1相对于机体2以一定的夹角纵向伸展。优选地,机体2与架体1之间设置有与架体1连接的升降电机组件、轴承滚轮、电路板结构和设置在电路板上的MCU(微控制单元)等结构。
为了满足架体1用于晾晒衣服的功能,通常情况下使得机体2背离架体1的端面固定于墙面上,使得机体2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依靠物,使得机体2能够稳定的驱动架体1移动,避免机体2或者架体1滑落的事故发生。
在实际的应用中,机体2通常固定在上墙面,使得机体2能够驱动架体1相对远离或靠近上墙面的运动,进而便于人们取下衣服和挂上衣服。更进一步地,在理论情况下,机体2也可装设在地面或者与地面间隔一定高度设置,也即是,在既能够使得机体2固定,又能够使得机体2驱动架体1相对于机体2远离或者靠近的情况下,不限于将机体2固定于任意位置。
为了实现出风装置22朝向架体1出风,以使得出风装置22朝向架体1吹出自然风或者热风,以满足加速干燥衣服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可将出风装置22设置与机体2的内侧,例如:将出风装置22设置于机体2的内侧,使得出风装置22能够通过吹出常温气体或者加热的气体;或者,出风装置22设置于机体2的外侧,例如:通过可拆卸固定的方式,使得出风装置22设置于机体2的外侧,并使得出风装置22的出风端2232朝向架体1设置,以满足出风装置22。
为了使得能够尽可能的实现出风装置22均匀地朝向架体1吹出常温气体或者加热的气体,通常情况下,使得出风装置22均匀的设置与机体2上,使得位于架体1上的衣服能够全面受风,避免出风装置22朝向架体1的一部分区域集中出风,使得衣服受风不均匀,导致衣服仅部分被吹干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机体2包括壳体21,及设置在壳体21上的多个出风装置22,每一出风装置22上设置有出风端2232,出风端2232朝向架体1设置的结构,使得机体2能够朝向架体1均匀出风,使得架体1上的衣服能够均匀受风,同时由于设置有多个出风装置22,使得加大了机体2吹向架体1的风力强度,增强了架体1上衣服之间的气流速度,实现快速且均匀地吹干衣服。
进一步地,结合图5,图6和图7所示,壳体21具有容腔213,多个出风装置22均设置在容腔213内,每一出风装置22上还设置有与出风端2232间隔设置的进风端2231,壳体21对应出风端2232开设有出风口231,对应进风端2231开设有进风口214,出风口231正对架体1设置,也即是,使得壳体21包裹多个出风装置22,以使得壳体21的外壁对出风装置22起到保护作用,并且在壳体上设置出风口231和进风口214的结构,使得出风装置22能够吸取外部的气体,并将气体吹出至机架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壳体21具有容腔213,多个出风装置22均设置在容腔213内,壳体21对应出风端2232开设出风口231的结构,使得出风装置22设置于壳体21内,通过壳体21罩设出风装置22,避免出风装置22外露于外部受到外环境的影响,避免误操作损坏出风装置22的事故发生。
进一步地,壳体2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底壳215和盖体23,底壳215和盖体23围合形成容腔213,多个出风装置22沿底壳215的长度方向固设于底壳215,底壳215的侧壁和/或顶壁开设有进风口214,盖体23开设有出风口231。也即是,多个出风装置22沿底壳215的长度方向固设于底壳215上,并通过盖体23盖设于底壳21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壳体21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底壳215和盖体23结构,使得底壳215和盖体23形成可容纳多个出风装置22的容腔213,对出风装置22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出风装置22外露于外部受到外环境的影响,避免误操作损坏出风装置22的事故发生。
优选地,进风口214环绕底壳215的侧壁设置。
可选地,底壳215的两端还设置有固定架212,盖体23与固定架212可拆卸连接,也即是,盖体23可通过卡接或者螺丝固定的方式与底壳215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盖体23与固定架212可拆卸连接的结构,使得当机体2内部的出风装置22或者其他零件损坏时,便于拆下盖体23,提高拆卸设备的效率。
可选地,盖体23与固定架212可活动连接,也即是,盖体23与固定架212之间通过定位栓连接,且盖体23与固定架212之间通过卡扣固定。通过盖体23与固定架212之间通过定位栓连接,且盖体23与固定架212之间通过卡扣固定的结构,使得拆卸盖体23更便捷,降低设备的拆卸难度,提高设备维护的效率。
可选地,多个出风装置22设置在底壳215的两端。也即是,将出风装置22相对于架体1的两端对应设置在底壳215上,使得当出风装置22工作时,出风装置22能够尽可能的朝向架体1均匀出风,并增强吹向架体1两侧的风力强度,并使的架体1中部与架体1两侧形成压强差,进而使得架体1上的衣服之间形成较强的空气对流,加速衣服的吹干。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多个出风装置22设置在底壳215的两端的结构,使得出风装置22能够尽可能的朝向架体1均匀出风,增强吹向架体1两侧的风力强度,并使的架体1中部与架体1两侧形成压强差,使得形成更强的空气对流,使得能够加速衣服的吹干。
具体地,在底壳215上设置四个出风装置22,且设置于在底壳215的两端,也即是,底壳215的一端上设置两个出风装置22,另外一端上也相应设置两个出风装置22,并使得四个出风装置22的出风端2232朝向架体1设置。通过底壳215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出风装置22的结构,使得架体1两端的受风强度相当,使得架体1两端与架体1中部形成压强差,进而形成稳定的空气对流,使得能够加速衣服的吹干。
可选地,设置底壳215的一端上的两个出风装置22呈并排设置。
进一步地,出风装置22包括与底壳215固定连接的安装架221、设置在安装架221上的导风部223、及与导风部223传动连接的驱动部222;
导风部223上设置进风端2231,及与进风端2231相邻设置的出风端223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驱动部222,及与驱动部222传动连接的导风部223的结构,使得驱动部222带动导风部223转动,进而使得导风部223内产生负压,使得导风部223朝向架体1吹出气体,实现加速吹干衣服的目的。
优选地,出风装置22通过安装架221与底壳215固定连接,且安装架221龙门结构。通过采用安装架221龙门结构,使得出风装置22工作产生的振动通过与龙门结构之间共振抵消,进而有效地降低出风装置22与底壳215之间产生噪声。
进一步地,导风部223包括:与驱动部222连接的滚轴风轮2234、及与安装架221固定连接的罩体2233;
罩体2233设于滚轴风轮2234的外周,并与滚轴风轮2234形成进风端2231和出风端2232。也即是,在驱动部222的驱动作用下,带动滚轴风轮2234转动,使得罩体2233内部形成负压,进而使得气体由进风端2231被抽入,并从出风端2232吹出气体。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驱动部222带动滚轴风轮2234转动的结构,使得滚轴风轮2234与罩体2233作用,有效地实现了低噪声的工作状态。
优选地,罩体2233与滚轴风轮2234形成进风端2231与进风口214贴合,出风端2232与出风口231贴合,也即是,滚轴风轮2234设于罩体2233内,并通过进风端2231与进风口214贴合,出风端2232与出风口231贴合的结构,以此使得导风部223为相对于容腔213为独立的空间,当导风部223转动配合罩体2233产生负压从外部吸入气体时,避免气体流入容腔213处,进而避免气体携带的粉尘或者水蒸气落入壳体21内,避免造成机体2内电子元器件收到粉尘或水蒸气的干扰而损坏。
可选地,在可实现出风装置22产生负压,并使得出风装置22朝向架体1出风的前提下,不限于导风部223包括滚轴风轮或者桨叶风轮的结构。
可选地,可在导风部223上设置过滤结构(图中未示),使得过滤结构设置于进风端2231和/或出风端2232,通过过滤结构对导风部223产生负压抽取的气体中的粉尘起到隔绝作用,避免吹向衣服的气体中携带粉尘,进而避免污染衣服。可选地,过滤结构为滤网,或者曲型管结构。同时,可在过滤结构中设置干燥剂,使得吸附气体中的水蒸气,避免吹向衣服的气体中携带水蒸气,进而避免影响出风装置22对衣服的吹干效果。
进一步地,出风装置22还包括发热部224,发热部224与底壳215或盖体23或导风部223固定连接并设于进风端2231和进风口214之间。也即是,在可加热导风部223吹出的气体的前提下,不限于发热部224设置在底壳215,或设置在盖体23,亦或发热部224与导风部223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发热部224与底壳215或盖体23或导风部223固定连接并设于进风端2231和进风口214之间的结构,使得导风部223可朝向架体1吹出的气体被加热,使得能够提高衣服的温度,实现提高衣服上水分的蒸发速度,使得能够加速衣服的吹干。
具体地,当发热部224设置在底壳215时,使得发热部224间隔进风端2231和进风口214设置,在导风部223吸入气体时,可使得气体被加热。
当发热部224设置在盖体23时,使得发热部224间隔进风端2231和进风口214设置,在导风部223吸入气体时,可使得气体被加热。
当发热部224与导风部223可拆卸连接时,使得发热部224间隔进风端2231和进风口214设置,在导风部223吸入气体时,可使得气体被加热。
进一步地,发热部224与导风部223或盖体23固定连接并设于出风端2232和出风口231之间。
可选地,发热部224与导风部223可拆卸连接时,也可使得发热部224设置于导风部223的进风端2231和/或出风端2232。也即是,发热部224可设置在导风部223的进风端2231,发热部224也可设置在导风部223的出风端2232,根据不同的需求,也可在导风部223的进风端2231和出风端2232分别设置有发热部224,如此,使得导风部223可朝向架体1吹出的气体被加热,使得能够提高衣服的温度,进而提高衣服上水分的蒸发使得能够加速衣服的吹干。
具体地,在发热部224设置于导风部223的进风端2231,也即是,气体经过发热部224实现加热,使得加热后的气体经过出风端2232吹向架体1。在此过程中,可使得发热部224为板状的细孔的结构,使得气体在经过发热部224时将气体中的水蒸气和粉尘隔离,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避免吹向衣服的空气中携带粉尘和水蒸气,进而避免污染衣服。
可选地,驱动部222为电机组件,发热部224为电热丝。
进一步地,底壳215的侧壁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通孔214,散热通孔214与进风口214间隔设置;且/或,盖体23具有照明部24,出风口231环绕照明部24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底壳215的侧壁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通孔214的结构,能够有效地使得内腔213与外部得到空气对流,降低内腔213内的电子设备或者其他机械结构的温度,避免电子设备或者其他机械结构损坏。同时,通过采用盖体23具有照明部24,出风口231环绕照明部24设置的结构,使得能够通过照明部24照亮架体1,便于用户查看衣服的状态。
可选地,照明部24为可拆卸结构,例如:二极管灯珠、灯条,或灯板等。
进一步地,机体2还包括固定在壳体21的驱动电机25、及线组26;架体1与驱动电机25之间通过线组26传动连接。其中,线组26可为绕线器配合钢丝的结构;或者线组26也可为绕线器、钢丝和伸缩架组合使用的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晾衣架还包括太阳能板3,太阳能板3与机体2电连接,为机体2驱动架体1提供电能。其中,通常机体2与太阳能板3之间内设置有与太阳能连接的电能转换器、储能电池、电路板结构和设置在电路板上的MCU(微控制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晾衣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及与所述机体活动连接的架体,所述架体可相对于机体竖向移动;
所述机体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多个出风装置,每一所述出风装置上设置有出风端,所述出风端朝向架体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容腔,多个所述出风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容腔内,每一所述出风装置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出风端间隔设置的进风端,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出风端开设有出风口,对应所述进风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出风口正对所述架体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底壳和盖体,所述底壳和所述盖体围合形成所述容腔,多个所述出风装置沿所述底壳的长度方向固设于所述底壳,所述底壳的侧壁和/或顶壁开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盖体开设有所述出风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环绕所述底壳的侧壁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包括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的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导风部、及与所述导风部传动连接的驱动部;
所述导风部上设置所述进风端,及与所述进风端相邻设置的所述出风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包括:与所述驱动部连接的滚轴风轮、及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的罩体;
所述罩体设于所述滚轴风轮的外周,并与所述滚轴风轮形成所述进风端和所述出风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发热部,所述发热部与所述底壳或盖体或所述导风部固定连接并设于所述进风端和所述进风口之间。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发热部,所述发热部与所述导风部或盖体固定连接并设于所述出风端和所述出风口之间。
9.如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侧壁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通孔,所述散热通孔与所述进风口间隔设置;且/或,所述盖体具有照明部,所述出风口环绕所述照明部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的驱动电机、及线组;
所述架体与所述驱动电机之间通过所述线组传动连接。
CN201821262058.3U 2018-08-06 2018-08-06 晾衣架 Active CN2085943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62058.3U CN208594399U (zh) 2018-08-06 2018-08-06 晾衣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62058.3U CN208594399U (zh) 2018-08-06 2018-08-06 晾衣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94399U true CN208594399U (zh) 2019-03-12

Family

ID=65604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62058.3U Active CN208594399U (zh) 2018-08-06 2018-08-06 晾衣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943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25602U (zh) 改进的药片除尘烘干装置
CN206540037U (zh) 一种防起雾灯具及具有该防起雾灯具的车辆
CN207303802U (zh) 一种具备除尘功能的箱式变电站
CN109594262B (zh) 一种纺织生产用纱线双面烘干装置
CN208594399U (zh) 晾衣架
CN208979224U (zh) 一种电动车包装线
CN209101684U (zh) 一种瓦楞纸板烘干装置
CN105568597B (zh) 一种纺织后处理机
CN209362925U (zh) 一种独立式版涂烘箱装置
CN208872007U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烘干装置
CN208804975U (zh) 一种挂面节能烘干室
CN106381659A (zh) 一种晾衣机电动升降围帘及均匀送风快干系统
CN206094812U (zh) 一种移动便捷式线路板烘干装置
CN202652775U (zh) 具有排潮气功能的信号设备的箱盖
CN204268824U (zh) 线缆干燥机
CN208379265U (zh) 一种快速烘干晾衣装置
CN209689362U (zh) 一种热泵烘干节能除湿系统
CN208402316U (zh) 一种智能通讯设备防雨控制柜
CN207017054U (zh) 一种带有干衣罩的快速干衣晾衣机
CN207635786U (zh) 一种布料连续烘干装置
CN201997207U (zh) 一种洁净空气层流罩
CN209101703U (zh) 一种便携式纸板烘干设备
CN207132632U (zh) 电磁感应加热芳纶丝干燥机
CN207741511U (zh) 一种纸管生产用除尘除湿装置
CN218998709U (zh) 一种控制柜的散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