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9753U - 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 - Google Patents

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9753U
CN208589753U CN201821218452.7U CN201821218452U CN208589753U CN 208589753 U CN208589753 U CN 208589753U CN 201821218452 U CN201821218452 U CN 201821218452U CN 208589753 U CN208589753 U CN 208589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top
wire clamp
wire
active force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1845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静华
沈啸峰
王银春
刘成
吕刚
朱路
张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huanghui 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huanghui 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huanghui 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huanghui 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1845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9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9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9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零件多、安装繁琐、高空作业难度大、安全隐患大的问题。主要包括线夹本体,线夹本体开设有两头开口、且两槽边设有飞边的楔形槽,楔形槽内设有线夹Ⅰ、线夹Ⅱ、弹簧运动凹槽、压紧弹簧以及作用力传递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非常巧妙,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自锁功能,安全性能非常高;整个动作无需多人配合,无螺栓等结构设计,也无需借助任何辅助工具,极大程度减少工人高空作业难度;本实用新型高效节能,结构设计简单、生产加工容易,实用性非常强,能够广泛应用于电力金具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
背景技术
耐张线夹用于固定导线,以承受导线张力,并将导线挂至耐张串组或杆塔上的金具。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技术相对成熟的螺栓式耐张线夹,其由四块压板通过几颗螺栓紧固组成,握力靠螺栓紧固来实现。这种结构的耐张线夹零件多,需要配备紧固螺栓的辅助工具。所以,高空作业时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而且工人高空作业难度还很大,此外,这种结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很有可能发生工具或零件从高空坠落的事件,安全隐患极大。
当然,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有的厂家也推出了自锁式耐张线夹,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2361303A、申请公布日为2012.02.22、实用新型创造名称为快速自锁铝合金耐张线夹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能够自锁的耐张线夹,但其结构设计繁琐,生产工艺复杂,自锁紧固力不够,且安装工艺也复杂,人为因素直接影响到安装质量,并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包括设有插销、联接杆以及安装孔的线夹本体的线夹本体,所述线夹本体开设有两头开口、且两槽边设有飞边的楔形槽,所述楔形槽内设有结构相对称的、沿楔形槽槽边运动的、且二者在拼合状态下呈楔状的线夹Ⅰ和线夹Ⅱ;所述楔形槽槽底中间设有截面呈圆弧状的弹簧运动凹槽,所述弹簧运动凹槽内设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上方设有铺于所述楔形槽槽底上、拉动所述压紧弹簧位移、并跟随所述线夹Ⅰ和所述线夹Ⅱ运动而运动的作用力传递板。
优选地,所述楔形槽的槽底两侧边分别开设相同形状大小的凹槽轨道Ⅰ、凹槽轨道Ⅱ;所述线夹Ⅰ底部设有与所述凹槽轨道Ⅰ相匹配的导轨Ⅰ;所述线夹Ⅱ底部设有与所述凹槽轨道Ⅱ相匹配的导轨Ⅱ;所述线夹Ⅰ的底部设有固定挡块Ⅰ、固定挡块Ⅱ,所述固定挡块Ⅰ、所述固定挡块Ⅱ水平平行设置并与所述导轨Ⅰ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挡块Ⅰ、所述固定挡块Ⅱ凸于所述线夹Ⅰ的底部并低于所述导轨Ⅰ的高度;所述线夹Ⅱ的底部设有固定挡块Ⅲ、固定挡块Ⅳ,所述固定挡块Ⅲ、所述固定挡块Ⅳ水平平行设置并与所述导轨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挡块Ⅲ、所述固定挡块Ⅳ凸于所述线夹Ⅱ底部并低于所述导轨Ⅱ的高度;
所述线夹Ⅰ、所述线夹Ⅱ相拼合状态下,其所述固定挡块Ⅰ、所述固定挡块Ⅱ、所述固定挡块Ⅲ、所述固定挡块Ⅳ、所述楔形槽槽底、所述导轨Ⅰ以及所述导轨Ⅱ构成的空间内设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作用力传递板,且所述作用力传递板与固定挡块Ⅰ、所述固定挡块Ⅱ、所述固定挡块Ⅲ、所述固定挡块Ⅳ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作用力传递板末端设有与之垂直固定连接的挡片,所述挡片用于传递所述作用力传递板与所述压紧弹簧之间的作用力。
优选地,所述线夹Ⅱ上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把手。
优选地,所述线夹Ⅰ、所述线夹Ⅱ内侧均设有截面呈弧状的用于盛放传输电线的凹槽空间。
优选地,所述凹槽空间内壁上设有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线夹Ⅰ、所述线夹Ⅱ外侧面设有用于减少与所述线夹本体接触面而减少二者之间摩擦力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作用力传递板为金属板,其背面设有便于所述作用力传递板与所述压紧弹簧衔接的弹簧导向槽,所述弹簧导向槽截面呈圆弧状并贴合所述压紧弹簧。
优选地,所述压紧弹簧内还套有防止弹簧偏离所述弹簧运动凹槽的导柱。
优选地,所述固定挡块Ⅲ为缺角型固定挡块,即所述固定挡块Ⅲ的右上角为缺口Ⅰ;所述作用力传递板上设有与所述缺口Ⅰ相匹配的缺口Ⅱ。
优选地,所述耐张线夹为铝合金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非常巧妙,楔形结构设计巧妙将导线张力、拉力转换为锁紧力,张力越大、拉力越大,本实用新型的握力、锁紧力也越大,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自锁功能,安全性能非常高;本实用新型操作相当方便快捷,需要安装导线时,向上推动把手,使两线夹张开,放入导线,向下拉动把手,在导线自身张力、拉力作用力下,本实用新型被导线越拉越紧,整个动作无需多人配合,单人操作即可完成,无螺栓等结构设计,也无需借助任何辅助工具,极大程度减少工人高空作业难度;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式结构设计,无需零部件的组装,无零件高空坠落风险,这从另一角度体现本实用新型的极高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材质为铝合金,高效节能;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生产加工容易,实用性非常强,能够广泛应用于电力金具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A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夹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线夹Ⅰ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线夹Ⅰ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线夹Ⅰ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线夹Ⅰ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线夹Ⅱ外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线夹Ⅱ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线夹Ⅱ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作用力传递板结构示意图(末端未折弯时);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作用力传递板剖面结构示意图(已折弯);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无外界作用力自然状态下两线夹与作用力传递板相匹配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无外界作用力自然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两线夹张开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销;2.联接杆;3.线夹本体;4.缺口Ⅱ;5.线夹Ⅰ;6.线夹Ⅱ; 7.弹簧运动凹槽;8.压紧弹簧;9.作用力传递板;10.凹槽轨道Ⅰ;11.凹槽轨道Ⅱ;12.导轨Ⅰ;13.导轨Ⅱ;14.固定挡块Ⅰ;15.固定挡块Ⅱ;16.固定挡块Ⅲ;17.固定挡块Ⅳ;18.挡片;19.把手;20.凹槽空间;21.防滑纹;22.凹槽; 23.弹簧导向槽;24.导柱;25.缺口Ⅰ;26.安装孔;27.线夹Ⅰ导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包括设有插销1、联接杆2以及安装孔26 的线夹本体3,所述线夹本体3开设有两头开口、且两槽边设有飞边的楔形槽,所述楔形槽内设有结构相对称的、沿楔形槽槽边运动的、且二者在拼合状态下呈楔状的线夹Ⅰ5和线夹Ⅱ6;所述楔形槽槽底中间设有截面呈圆弧状的弹簧运动凹槽7,所述弹簧运动凹槽7内设有压紧弹簧8,所述压紧弹簧8上方设有铺于所述楔形槽槽底上、拉动所述压紧弹簧8位移、并跟随所述线夹Ⅰ5和所述线夹Ⅱ6运动而运动的作用力传递板9。
优选地,所述楔形槽的槽底两侧边分别开设相同形状大小的凹槽轨道Ⅰ10、凹槽轨道Ⅱ11;所述线夹Ⅰ5底部设有与所述凹槽轨道Ⅰ10相匹配的导轨Ⅰ12;所述线夹Ⅱ6底部设有与所述凹槽轨道Ⅱ11相匹配的导轨Ⅱ13;所述线夹Ⅰ5的底部设有固定挡块Ⅰ14、固定挡块Ⅱ15,所述固定挡块Ⅰ14、所述固定挡块Ⅱ 15水平平行设置并与所述导轨Ⅰ1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挡块Ⅰ14、所述固定挡块Ⅱ15凸于所述线夹Ⅰ5的底部并低于所述导轨Ⅰ12的高度;所述线夹Ⅱ6的底部设有固定挡块Ⅲ16、固定挡块Ⅳ14,所述固定挡块Ⅲ16、所述固定挡块Ⅳ 17水平平行设置并与所述导轨Ⅱ1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挡块Ⅲ16、所述固定挡块Ⅳ14凸于所述线夹Ⅱ6底部并低于所述导轨Ⅱ13的高度;
所述线夹Ⅰ5、所述线夹Ⅱ6相拼合状态下,其所述固定挡块Ⅰ14、所述固定挡块Ⅱ15、所述固定挡块Ⅲ16、所述固定挡块Ⅳ17、所述楔形槽槽底、所述导轨Ⅰ12以及所述导轨Ⅱ13构成的空间内设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作用力传递板 9,且所述作用力传递板9与固定挡块Ⅰ14、所述固定挡块Ⅱ15、所述固定挡块Ⅲ16、所述固定挡块Ⅳ14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作用力传递板9末端设有与之垂直固定连接的挡片18,所述挡片18用于传递所述作用力传递板9与所述压紧弹簧8之间的作用力。
优选地,所述线夹Ⅱ6上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把手19。
优选地,所述线夹Ⅰ5、所述线夹Ⅱ6内侧均设有截面呈弧状的用于盛放传输电线的凹槽空间20。
优选地,所述凹槽空间20内壁上设有防滑纹21。
优选地,所述线夹Ⅰ5、所述线夹Ⅱ6外侧面设有用于减少与所述线夹本体3接触面而减少二者之间摩擦力的凹槽22。
优选地,所述作用力传递板9为金属板,其背面设有便于所述作用力传递板9与所述压紧弹簧8衔接的弹簧导向槽23,所述弹簧导向槽23截面呈圆弧状并贴合所述压紧弹簧8。
优选地,所述压紧弹簧8内还套有防止弹簧偏离所述弹簧运动凹槽7的导柱24。
优选地,所述固定挡块Ⅲ16为缺角型固定挡块,即所述固定挡块Ⅲ6的右上角为缺口Ⅰ25;所述作用力传递板9上设有与所述缺口Ⅰ25相匹配的缺口Ⅱ4。
优选地,所述耐张线夹为铝合金材质。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包括设有插销1、联接杆2以及安装孔26的线夹本体3,线夹本体3开设有两头开口、且两槽边设有飞边的楔形槽,在楔形槽内设有结构相对称的、沿楔形槽槽边运动的、且二者在拼合状态下呈楔状的线夹Ⅰ5和线夹Ⅱ6;楔形槽槽底中间设有截面呈圆弧状的弹簧运动凹槽7,弹簧运动凹槽7内设有压紧弹簧8,压紧弹簧8上方设有铺于所述楔形槽槽底上、拉动所述压紧弹簧8位移、并跟随所述线夹Ⅰ5和所述线夹Ⅱ6运动而运动的作用力传递板9。说明书附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无外界作用力自然状态下结构示意图,此时,压紧弹簧 8经作用力传递板9对线夹5和线夹Ⅱ6产生相下作用力,使得线夹5和线夹Ⅱ 6紧贴设有楔形槽的线夹本体3。在使用时,向上拉动线夹Ⅱ或者线夹Ⅰ,线夹Ⅰ和线夹Ⅱ沿楔形槽槽边向上运动,槽边上宽下窄,所以线夹Ⅰ和线夹Ⅱ二者逐渐分开,产生间隙,如说明书附图图16所示,此时,将导线放入线夹和线夹Ⅱ之间的间隙内,松开拉动的线夹,在压紧弹簧反向作用力下,作用力传递板带动线夹Ⅰ和线夹Ⅱ向下运动,此外夹在两线夹之间的导线其自身张力及导线拉力会使得线夹Ⅰ和线夹Ⅱ紧紧压紧在线夹本体3的楔形槽内。
本实施例结构设计非常巧妙,楔形结构设计巧妙将导线张力、拉力转换为锁紧力,张力越大、拉力越大,本实施例的握力、锁紧力也越大,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自锁功能,安全性能非常高;本实施例操作相当方便快捷,需要安装导线时,向上推动把手,使两线夹张开,放入导线,向下拉动把手,在导线自身张力、拉力作用力下,本实施例被导线越拉越紧,整个动作无需多人配合,单人操作即可完成,无螺栓等结构设计,也无需借助任何辅助工具,极大程度减少工人高空作业难度;本实施例为一体式结构设计,无需零部件的组装,无零件高空坠落风险,这从另一角度体现本实施例的极高安全性。
实施例2:
如说明书附图图1-13所示,本实施例设有插销1、联接杆2以及安装孔26 的线夹本体3,线夹本体3开设有两头开口、且两槽边设有飞边的楔形槽,在楔形槽内设有结构相对称的、沿楔形槽槽边运动的、且二者在拼合状态下呈楔状的线夹Ⅰ5和线夹Ⅱ6;楔形槽槽底中间设有截面呈圆弧状的弹簧运动凹槽7,弹簧运动凹槽7内设有压紧弹簧8,压紧弹簧8上方设有铺于所述楔形槽槽底上、拉动所述压紧弹簧8位移、并跟随所述线夹Ⅰ5和所述线夹Ⅱ6运动而运动的作用力传递板9。
本实施例楔形槽的槽底两侧边分别开设相同形状大小的凹槽轨道Ⅰ10、凹槽轨道Ⅱ11;线夹Ⅰ5底部设有与凹槽轨道Ⅰ10相匹配的导轨Ⅰ12;线夹Ⅱ6底部设有与凹槽轨道Ⅱ11相匹配的导轨Ⅱ13;线夹Ⅰ5的底部设有固定挡块Ⅰ14、固定挡块Ⅱ15,固定挡块Ⅰ14、固定挡块Ⅱ15水平平行设置并与导轨Ⅰ12固定连接,固定挡块Ⅰ14、固定挡块Ⅱ15凸于所述线夹Ⅰ5的底部并低于导轨Ⅰ12 的高度;线夹Ⅱ6的底部设有固定挡块Ⅲ16、固定挡块Ⅳ14,固定挡块Ⅲ16、固定挡块Ⅳ17水平平行设置并与导轨Ⅱ13固定连接,固定挡块Ⅲ16、固定挡块Ⅳ14凸于线夹Ⅱ6底部并低于导轨Ⅱ13的高度;
如说明书附图图14所示,线夹Ⅰ5、线夹Ⅱ6相拼合状态下,其固定挡块Ⅰ 14、固定挡块Ⅱ15、固定挡块Ⅲ16、固定挡块Ⅳ17、楔形槽槽底、导轨Ⅰ12以及导轨Ⅱ13构成的空间内设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作用力传递板9,且作用力传递板9与固定挡块Ⅰ14、固定挡块Ⅱ15、固定挡块Ⅲ16、固定挡块Ⅳ14在同一个平面上;作用力传递板9末端设有与之垂直固定连接的挡片18,挡片18用于传递所述作用力传递板9与压紧弹簧8之间的作用力。
本实施例线夹Ⅱ6上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把手19,线夹Ⅰ5、所述线夹Ⅱ6 内侧均设有截面呈弧状的用于盛放传输电线的凹槽空间20,并且凹槽空间20内壁上设有防滑纹21。线夹Ⅰ5、线夹Ⅱ6外侧面还设有用于减少与线夹本体3接触面而减少二者之间摩擦力的凹槽22。
说明书附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无外界作用力自然状态下结构示意图,此时的受力状况为,此时压紧弹簧处于8处于压紧状态产生反向作用力,压紧弹簧8 的反向作用力通过挡板18将作用力传递到作用力传递板9,作用力传递板9通过固定挡块Ⅰ14、固定挡块Ⅱ15、固定挡块Ⅲ16、固定挡块Ⅳ14将作用力传递给线夹Ⅰ5、线夹Ⅱ6,所以,此时线夹Ⅰ5、线夹Ⅱ6会产生向下作用力,而线夹Ⅰ5、线夹Ⅱ6通过凹槽轨道Ⅰ10、凹槽轨道Ⅱ11在楔形槽内运动,所以线夹Ⅰ5、线夹Ⅱ6会在该作用力下与线夹本体3呈自锁状态。
当需要安装导线时,拉动线夹Ⅱ6上的把手19,拉动把手19向上运动,此时线夹Ⅱ6下的固定挡块Ⅲ16、固定挡块Ⅳ14拉动作用力传递板9向上运动,作用力传递板9又通过固定挡块Ⅰ14、固定挡块Ⅱ15拉动作用力传递板9向上运动,线夹Ⅰ5、线夹Ⅱ6沿着凹槽轨道Ⅰ10、凹槽轨道Ⅱ11二者逐步张开,如说明书附图图16所示,张开后放入需要连接的导线。松开拉动的线夹,在压紧弹簧反向作用力下或者人工反向作用力下,作用力传递板带动线夹Ⅰ和线夹Ⅱ向下运动,此外夹在两线夹之间的导线其自身张力及导线拉力会使得线夹Ⅰ和线夹Ⅱ紧紧压紧在线夹本体3的楔形槽内。
本实施例结构设计非常巧妙,楔形结构设计巧妙将导线张力、拉力转换为锁紧力,张力越大、拉力越大,本实施例的握力、锁紧力也越大,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自锁功能,安全性能非常高;本实施例操作相当方便快捷,需要安装导线时,向上推动把手,使两线夹张开,放入导线,向下拉动把手,在导线自身张力、拉力作用力下,本实施例被导线越拉越紧,整个动作无需多人配合,单人操作即可完成,无螺栓等结构设计,也无需借助任何辅助工具,极大程度减少工人高空作业难度;本实施例为一体式结构设计,无需零部件的组装,无零件高空坠落风险,这从另一角度体现本实施例的极高安全性。
实施例3:
如说明书附图图1-13所示,本实施例设有插销1、联接杆2以及安装孔26 的线夹本体3,线夹本体3开设有两头开口、且两槽边设有飞边的楔形槽,在楔形槽内设有结构相对称的、沿楔形槽槽边运动的、且二者在拼合状态下呈楔状的线夹Ⅰ5和线夹Ⅱ6;楔形槽槽底中间设有截面呈圆弧状的弹簧运动凹槽7,弹簧运动凹槽7内设有压紧弹簧8,压紧弹簧8上方设有铺于所述楔形槽槽底上、拉动所述压紧弹簧8位移、并跟随所述线夹Ⅰ5和所述线夹Ⅱ6运动而运动的作用力传递板9。
本实施例楔形槽的槽底两侧边分别开设相同形状大小的凹槽轨道Ⅰ10、凹槽轨道Ⅱ11;线夹Ⅰ5底部设有与凹槽轨道Ⅰ10相匹配的导轨Ⅰ12;线夹Ⅱ6底部设有与凹槽轨道Ⅱ11相匹配的导轨Ⅱ13;线夹Ⅰ5的底部设有固定挡块Ⅰ14、固定挡块Ⅱ15,固定挡块Ⅰ14、固定挡块Ⅱ15水平平行设置并与导轨Ⅰ12固定连接,固定挡块Ⅰ14、固定挡块Ⅱ15凸于所述线夹Ⅰ5的底部并低于导轨Ⅰ12 的高度;线夹Ⅱ6的底部设有固定挡块Ⅲ16、固定挡块Ⅳ14,固定挡块Ⅲ16、固定挡块Ⅳ17水平平行设置并与导轨Ⅱ13固定连接,固定挡块Ⅲ16、固定挡块Ⅳ14凸于线夹Ⅱ6底部并低于导轨Ⅱ13的高度;
如说明书附图图14所示,线夹Ⅰ5、线夹Ⅱ6相拼合状态下,其固定挡块Ⅰ 14、固定挡块Ⅱ15、固定挡块Ⅲ16、固定挡块Ⅳ17、楔形槽槽底、导轨Ⅰ12以及导轨Ⅱ13构成的空间内设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作用力传递板9,且作用力传递板9与固定挡块Ⅰ14、固定挡块Ⅱ15、固定挡块Ⅲ16、固定挡块Ⅳ14在同一个平面上;作用力传递板9末端设有与之垂直固定连接的挡片18,挡片18用于传递所述作用力传递板9与压紧弹簧8之间的作用力。
本实施例线夹Ⅱ6上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把手19,线夹Ⅰ5、所述线夹Ⅱ6 内侧均设有截面呈弧状的用于盛放传输电线的凹槽空间20,并且凹槽空间20内壁上设有防滑纹21。线夹Ⅰ5、线夹Ⅱ6外侧面还设有用于减少与线夹本体3接触面而减少二者之间摩擦力的凹槽22。
本实施例的作用力传递板9为金属板,其背面设有便于作用力传递板9与压紧弹簧8衔接的弹簧导向槽23,弹簧导向槽23截面呈圆弧状并贴合压紧弹簧 8。说明书附图图12、说明书附图图13可以看出,本实施例弹簧导向槽23并不是另行设置,而是在金属板本体上割开两块矩形板,矩形板一边留边不割,其他三个面向金属板背面方向弯曲,两块矩形板都向金属板背面弯曲就构成弹簧导向槽23,弹簧导向槽23使得作用力传递板9更好地跟随压紧弹簧8的运动而运动。
本实施例在压紧弹簧8内还套有防止弹簧偏离所述弹簧运动凹槽7的导柱 24。
本实施例固定挡块Ⅲ16为缺角型固定挡块,即固定挡块Ⅲ6的右上角为缺口Ⅰ25;作用力传递板9上设有与缺口Ⅰ25相匹配的缺口Ⅱ4。如果不设计两个相匹配的缺口,当线夹Ⅱ6向上拉到头时,如果此时松开把手19,还没放入导线线夹Ⅰ5、线夹Ⅱ6就会在压紧弹簧8反向作用力下向下运动,与线夹本体3 呈自锁状态。所以在放入导线之前需要人工作用力将两线夹保持张开状态。但高空作业环境下,这就相对加大工人操作难度。所以,在放入到导线前,两线夹能够自动保持张开状态势必大幅度降低工作操作难度,而本实施例的两个缺口就起到这样一个作用。当向上拉动手把19,线夹Ⅰ5、线夹Ⅱ6与作用力传递板9产生相对运动,当缺口Ⅰ25与缺口Ⅱ4相遇时,两缺口瞬间配合搭扣在一起,而此时,线夹Ⅱ6会稍微偏离正常运动轨迹,与线夹本体3内壁产生较大摩擦力,使得即使松开手,压紧弹簧8反向作用力也不能使得线夹Ⅰ5、线夹Ⅱ6 向下滑动,线夹Ⅰ5、线夹Ⅱ6会定住,保持张开状态,待作业人员放入导线后,再人工用力向下拉动线夹6,使得两线夹加紧导线,并在导线拉力张力下越拉越紧。
本实施例耐张线夹为铝合金材质。
本实施例在线夹Ⅰ5、线夹Ⅱ6顶面设有凸起,在滑动时可起到一定导向作用。如说明书附图图6中标号为27的即为线夹Ⅰ5的线夹Ⅰ导向凸起。
说明书附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无外界作用力自然状态下结构示意图,此时的受力状况为,此时压紧弹簧处于8处于压紧状态产生反向作用力,压紧弹簧8 的反向作用力通过挡板18将作用力传递到作用力传递板9,作用力传递板9通过固定挡块Ⅰ14、固定挡块Ⅱ15、固定挡块Ⅲ16、固定挡块Ⅳ14将作用力传递给线夹Ⅰ5、线夹Ⅱ6,所以,此时线夹Ⅰ5、线夹Ⅱ6会产生向下作用力,而线夹Ⅰ5、线夹Ⅱ6通过凹槽轨道Ⅰ10、凹槽轨道Ⅱ11在楔形槽内运动,所以线夹Ⅰ5、线夹Ⅱ6会在该作用力下与线夹本体3呈自锁状态。
当需要安装导线时,拉动线夹Ⅱ6上的把手19,拉动把手19向上运动,此时线夹Ⅱ6下的固定挡块Ⅲ16、固定挡块Ⅳ14拉动作用力传递板9向上运动,作用力传递板9又通过固定挡块Ⅰ14、固定挡块Ⅱ15拉动作用力传递板9向上运动,线夹Ⅰ5、线夹Ⅱ6沿着凹槽轨道Ⅰ10、凹槽轨道Ⅱ11二者逐步张开,如说明书附图图16所示,张开后放入需要连接的导线。
本实施例结构设计非常巧妙,楔形结构设计巧妙将导线张力、拉力转换为锁紧力,张力越大、拉力越大,本实施例的握力、锁紧力也越大,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自锁功能,安全性能非常高;本实施例操作相当方便快捷,需要安装导线时,向上推动把手,使两线夹张开,放入导线,向下拉动把手,在导线自身张力、拉力作用力下,本实施例被导线越拉越紧,整个动作无需多人配合,单人操作即可完成,无螺栓等结构设计,也无需借助任何辅助工具,极大程度减少工人高空作业难度;本实施例为一体式结构设计,无需零部件的组装,无零件高空坠落风险,这从另一角度体现本实施例的极高安全性;本实施例的材质为铝合金,高效节能;本实施例结构设计简单、生产加工容易,实用性非常强,能够广泛应用于电力金具技术领域。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包括设有插销、联接杆以及安装孔的线夹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本体开设有两头开口、且两槽边设有飞边的楔形槽,所述楔形槽内设有结构相对称的、沿楔形槽槽边运动的、且二者在拼合状态下呈楔状的线夹Ⅰ和线夹Ⅱ;所述楔形槽槽底中间设有截面呈圆弧状的弹簧运动凹槽,所述弹簧运动凹槽内设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上方设有铺于所述楔形槽槽底上、拉动所述压紧弹簧位移、并跟随所述线夹Ⅰ和所述线夹Ⅱ运动而运动的作用力传递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槽的槽底两侧边分别开设相同形状大小的凹槽轨道Ⅰ、凹槽轨道Ⅱ;所述线夹Ⅰ底部设有与所述凹槽轨道Ⅰ相匹配的导轨Ⅰ;所述线夹Ⅱ底部设有与所述凹槽轨道Ⅱ相匹配的导轨Ⅱ;所述线夹Ⅰ的底部设有固定挡块Ⅰ、固定挡块Ⅱ,所述固定挡块Ⅰ、所述固定挡块Ⅱ水平平行设置并与所述导轨Ⅰ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挡块Ⅰ、所述固定挡块Ⅱ凸于所述线夹Ⅰ的底部并低于所述导轨Ⅰ的高度;所述线夹Ⅱ的底部设有固定挡块Ⅲ、固定挡块Ⅳ,所述固定挡块Ⅲ、所述固定挡块Ⅳ水平平行设置并与所述导轨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挡块Ⅲ、所述固定挡块Ⅳ凸于所述线夹Ⅱ底部并低于所述导轨Ⅱ的高度;
所述线夹Ⅰ、所述线夹Ⅱ相拼合状态下,其所述固定挡块Ⅰ、所述固定挡块Ⅱ、所述固定挡块Ⅲ、所述固定挡块Ⅳ、所述楔形槽槽底、所述导轨Ⅰ以及所述导轨Ⅱ构成的空间内设有与之形状相匹配的作用力传递板,且所述作用力传递板与固定挡块Ⅰ、所述固定挡块Ⅱ、所述固定挡块Ⅲ、所述固定挡块Ⅳ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作用力传递板末端设有与之垂直固定连接的挡片,所述挡片用于传递所述作用力传递板与所述压紧弹簧之间的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Ⅱ上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Ⅰ、所述线夹Ⅱ内侧均设有截面呈弧状的用于盛放传输电线的凹槽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空间内壁上设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Ⅰ、所述线夹Ⅱ外侧面设有用于减少与所述线夹本体接触面而减少二者之间摩擦力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力传递板为金属板,其背面设有便于所述作用力传递板与所述压紧弹簧衔接的弹簧导向槽,所述弹簧导向槽截面呈圆弧状并贴合所述压紧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弹簧内还套有防止弹簧偏离所述弹簧运动凹槽的导柱。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块Ⅲ为缺角型固定挡块,即所述固定挡块Ⅲ的右上角为缺口Ⅰ;所述作用力传递板上设有与所述缺口Ⅰ相匹配的缺口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张线夹为铝合金材质。
CN201821218452.7U 2018-07-30 2018-07-30 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 Active CN208589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8452.7U CN208589753U (zh) 2018-07-30 2018-07-30 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8452.7U CN208589753U (zh) 2018-07-30 2018-07-30 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9753U true CN208589753U (zh) 2019-03-08

Family

ID=65542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18452.7U Active CN208589753U (zh) 2018-07-30 2018-07-30 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97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8607A (zh) * 2018-07-30 2018-11-13 江苏双汇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8607A (zh) * 2018-07-30 2018-11-13 江苏双汇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89753U (zh) 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
CN206800622U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阳台连接结构
CN212210365U (zh) 一种高强铝基合金复合电缆桥架
CN108808607A (zh) 快速自锁式节能耐张线夹
CN201200733Y (zh) 一种防坠落保护装置
CN206099246U (zh) 一种楔形耐张线夹
CN214062357U (zh) 一种铝合金模板拆除的新型工具
CN206374927U (zh) 可调式挚链器
CN208189800U (zh) 一种d型锁止接地短路线线夹
CN209104404U (zh) 一种新型重力锁定防脱落万向接地棒
CN213569092U (zh) 一种加强型u型球头
CN201731172U (zh) 加强型电缆桥架
CN201539099U (zh) 调节缝板模板
CN205709396U (zh) 一种锁门机构
CN206886520U (zh) 一种复合钢丝绳索具
CN205387881U (zh) 门窗安装自锁装置
CN206389313U (zh) 一种钳紧式彩钢瓦屋面光伏支架
CN205140739U (zh) 一种大型变压器铁芯的绑扎专用工装
CN209618831U (zh) 一种导轨防坠落系统
CN217712264U (zh) 一种新型导轨吊门吊装结构
CN216215437U (zh) 一种输电线路双分裂导线走线检查专用工具
CN209799218U (zh) 一种轻钢结构房屋用墙板
CN211908704U (zh) 一种双玻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CN212968886U (zh) 一种内外两层结构式安全备份线夹
CN216787796U (zh) 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建筑工程用镀锌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