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80133U - 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专用便携式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专用便携式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80133U
CN208580133U CN201821120711.2U CN201821120711U CN208580133U CN 208580133 U CN208580133 U CN 208580133U CN 201821120711 U CN201821120711 U CN 201821120711U CN 208580133 U CN208580133 U CN 208580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inverter
battery
electric system
output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2071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学伟
孙振华
莫海平
刘郑哲
曹惜文
田国元
佘立伟
王文
李日波
冯金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Hengy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Hengy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Hengy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Hunan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82112071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80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80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801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专用便携式移动电源,包括外壳,外壳上分别设有充电接口、隔离刀闸、控制模块、输出接口以及接地端子,外壳内分别设有充电模块、蓄电池、逆变器以及漏电保护器,蓄电池的电极通过充电模块与充电接口相连,且蓄电池的电极依次通过隔离刀闸、逆变器、漏电保护器与输出接口相连,逆变器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相连,充电接口以及输出接口的接地端子分别通过地电位控制开关与外壳上的接地端子相连。本实用新型完美地解决了现有变电站内检修电源接取困难或无检修电源的状况,其安全性好、输出电能质量高、耐电流冲击能力强且便携易用,轻便且能满足高压试验特殊要求。

Description

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专用便携式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高压试验相关的专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专用便携式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高压试验工作中,试验电源是开展高压试验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它的输出稳定性和波形质量直接影响试验仪器的正常使用及试验数据的准确性。现常用的试验电源箱为线缆式,需在变电站内检修电源箱进行接取,但是由于变电站内试验场所的复杂性,可能出现以下问题:1)检修电源接取困难:变电站由于设计年代、所处环境、施工单位等不同,导致现有站内检修电源多种多样,试验电源箱在接取时就存在困难,有时采用钩挂、缠绕等方式接取,安全性差。其次,某些站内检修电源端子数量有限,大型检修作业时,往往不够而导致接线紊乱,极大地影响检修秩序。最后,试验场地通常需要室内室外辗转挪移,试验电源在移动过程中、移动前后接取中都影响了工作效率。2)无检修电源:现场工作条件要求变电站全站停电(包括站内所用变),或由于老旧变电站的设计问题,一些站内场地无检修电源。此时,一般采用发电机提供临时电源,但是发电机所提供的电源电能质量差,在进行某些试验时会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如介质损耗因数、直流泄漏等)。而市面上现有的移动电源,所提供的电源为浮地系统,无地电位,而多数高压试验仪器在电源没有地电位时会实施保护,不能进行升压操作,这使得现有的各类移动电源不能应用于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全可靠、轻便且能满足高压试验特殊要求的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专用便携式移动电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专用便携式移动电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分别设有充电接口、隔离刀闸、控制模块、输出接口以及接地端子,所述外壳内分别设有充电模块、蓄电池、逆变器以及漏电保护器,所述蓄电池的电极通过充电模块与充电接口相连,且所述蓄电池的电极依次通过隔离刀闸、逆变器、漏电保护器与输出接口相连,所述逆变器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相连,所述充电接口以及输出接口的接地端子分别通过地电位控制开关与外壳上的接地端子相连。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分别设有直流电压表和交流电压及电流表,所述直流电压表通过第一控制开关与蓄电池的电极相连,所述交流电压及电流表通过第二控制开关与逆变器的交流侧相连。
优选地,所述外壳为六面体状,所述充电接口、隔离刀闸、控制模块、输出接口、直流电压表、交流电压及电流表均分布于外壳的顶面上,且所述外壳的两个侧面上均安装有把手。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一侧装设有散热风扇、另一侧设有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输出接口包括至少一个排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
在变电站进行高压试验时,试验电源通常由检修电源箱或发电机提供,由于检修电源箱设计多样、年久失修、端子数有限等原因导致试验电源接取困难、安全性差,而发电机发出的电能质量差,在进行某些高压试验时使得试验结果存在偏差,并且试验场地的辗转挪移,线缆式试验电源移动过麻烦、移动后再进行检修电源接取都影响了工作效率。而市面上现有的移动电源,所提供的电源为浮地系统,无地电位,大多数高压试验仪器在电源没有地电位时会实施保护,不能进行升压操作,这使得现有的各类移动电源不能应用于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中。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电力生产实际,通过变电站内高压试验仪器需要及试验时间等选取蓄电池、逆变器以及独有的地电位控制装置(接地端子+地电位控制开关),充电接口以及输出接口的接地端子分别通过地电位控制开关与外壳上的接地端子相连,这种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专用便携式移动电源完美地解决了现有变电站内检修电源接取困难或无检修电源的状况,其安全性好、输出电能质量高、耐电流冲击能力强且便携易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放电曲线示意图。
图例说明:1、外壳;11、充电接口;12、隔离刀闸;13、控制模块;14、输出接口;15、直流电压表;151、第一控制开关;16、交流电压及电流表;161、第二控制开关;17、地电位控制开关;2、充电模块;3、蓄电池;4、逆变器;5、漏电保护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专用便携式移动电源包括外壳1,外壳1上分别设有充电接口11、隔离刀闸12、控制模块13、输出接口14以及接地端子,外壳1内分别设有充电模块2、蓄电池3、逆变器4以及漏电保护器5,蓄电池3的电极通过充电模块2与充电接口11相连,且蓄电池3的电极依次通过隔离刀闸12、逆变器4、漏电保护器5与输出接口14相连,逆变器4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13相连,充电接口11以及输出接口14的接地端子分别通过地电位控制开关17与外壳1上的接地端子相连。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壳1上分别设有直流电压表15和交流电压及电流表16,直流电压表15通过第一控制开关151与蓄电池3的电极相连,交流电压及电流表16通过第二控制开关161与逆变器4的交流侧相连。通过充电接口11对蓄电池3进行充电,此时地电位控制装置(接地端子+地电位控制开关17)切除回路内地电位;当直流电压表15和交流电压及电流表16显示有电量输出时,此时地电位控制装置(接地端子+地电位控制开关17)将地电位切入回路。
本实施例中,外壳1为六面体状,充电接口11、隔离刀闸12、控制模块13、输出接口14、直流电压表15、交流电压及电流表16均分布于外壳1的顶面上,且外壳1的两个侧面上均安装有把手。
本实施例中,外壳1的一侧装设有散热风扇、另一侧设有散热孔,有利于外壳1内部部件的散热,确保外壳1内部环境温度适宜。
本实施例中,输出接口14包括三个排插。
本实施例中,充电模块2通过充电接口11输入交流220V/50Hz,输出接口14输出直流12V/40A;蓄电池3由2块规格为12V、80Ah锂离子电池组成(总电量为1920Wh);逆变器4为2500W的逆变器。利用示波器对输出接口14输出的电能质量进行检测,输出电压波形为标准的50Hz正弦波形,符合高压试验要求。当直流电压表15确定电量充满后,对本实施例进续航能力测试,得到的放电曲线如图3所示,根据图3可知,本实施例续航能力能连续稳定输出三个小时。
将本实施例投入到生产现场中,如对某变电站内一台110kV主变压器及三侧间隔设备进行例行试验,与接取站内检修电源相比,结果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表1:试验数据比对表(主变压器套管试验)。
表2:试验数据比对表(10kV避雷器试验)。
表3:试验数据比对表(单位为小时)。
主变试验 110kV间隔试验 35kV间隔试验 10kV间隔试验
站用电源 3 1 1 1
便携电源 2.75 0.75 0.75 0.75
由表1、表2和表3可知,由于减少了试验电源接取步骤,应用本实施例用时均减少了15min(0.25小时),并且在需要频繁转移工作场地时效率提升更加明显,且避免了电源接取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由于试验数据比对项目过多,只选取了主变压器套管试验和10kV避雷器试验数据进行比对,从比对数据可知:本实施例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专用便携式移动电源与站用电源的最大误差只有0.39%,误差非常小,完全符合试验要求。经过这种大型的变电站内检修试验工作也验证了本实施例的续航能力完全能满足现场的工作。通过现场实际应用,本实施例的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专用便携式移动电源不仅解决老旧变电站试验电源不符合条件或全站停电检修时的试验电源问题,节省了检修电源接取工序,提高了试验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而且其独有的地电位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移动电源无法满足某些特定试验项目需要的缺陷,具有安全性好、输出电能质量高、耐电流冲击能力强且便携易用等优点。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专用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上分别设有充电接口(11)、隔离刀闸(12)、控制模块(13)、输出接口(14)以及接地端子,所述外壳(1)内分别设有充电模块(2)、蓄电池(3)、逆变器(4)以及漏电保护器(5),所述蓄电池(3)的电极通过充电模块(2)与充电接口(11)相连,且所述蓄电池(3)的电极依次通过隔离刀闸(12)、逆变器(4)、漏电保护器(5)与输出接口(14)相连,所述逆变器(4)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13)相连,所述充电接口(11)以及输出接口(14)的接地端子分别通过地电位控制开关(17)与外壳(1)上的接地端子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专用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分别设有直流电压表(15)和交流电压及电流表(16),所述直流电压表(15)通过第一控制开关(151)与蓄电池(3)的电极相连,所述交流电压及电流表(16)通过第二控制开关(161)与逆变器(4)的交流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专用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六面体状,所述充电接口(11)、隔离刀闸(12)、控制模块(13)、输出接口(14)、直流电压表(15)、交流电压及电流表(16)均分布于外壳(1)的顶面上,且所述外壳(1)的两个侧面上均安装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专用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装设有散热风扇、另一侧设有散热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专用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接口(14)包括至少一个排插。
CN201821120711.2U 2018-07-11 2018-07-11 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专用便携式移动电源 Active CN208580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0711.2U CN208580133U (zh) 2018-07-11 2018-07-11 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专用便携式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0711.2U CN208580133U (zh) 2018-07-11 2018-07-11 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专用便携式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80133U true CN208580133U (zh) 2019-03-05

Family

ID=65510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20711.2U Active CN208580133U (zh) 2018-07-11 2018-07-11 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专用便携式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801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45930B1 (en) Testing system of gis electronic mutual inductor and method therefor
CN101354418A (zh) 一种电力变压器不拆线试验方法
CN108919002A (zh) 一种直流充电桩的测试系统
CN105785157B (zh) 双主变纵联差动保护合环测试方法
CN202854255U (zh) 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测试装置
CN205068942U (zh) 高压电气试验混合仿真系统
CN103487679A (zh) 一种ais电子互感器测试系统及其方法
CN201859578U (zh)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实验实训装置
CN205992025U (zh) 一种220kv及以上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测试电路
CN104777366A (zh) 抗干扰输电线路高压绝缘电阻测试装置
CN208384025U (zh) 一种直流充电桩的测试系统
CN109444531A (zh) 基于同步对时的继电保护采样检查系统及其采样检查方法
CN112506731B (zh) 一种配电开关模拟接口装置的设计方法
CN208580133U (zh) 电力系统高压试验专用便携式移动电源
CN205067670U (zh) 用于高压电气试验的抗干扰介质仿真装置
CN204515022U (zh) 抗干扰输电线路高压绝缘电阻测试装置
CN207396708U (zh) 110kV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
CN103777057A (zh) 真有效值容性电流测试仪
CN206248799U (zh) 一种电池测试系统
CN103487702A (zh) 一种小功率移动式微网并网检测系统
CN107863935A (zh) 一种高仿真太阳能电池模拟器
CN204789785U (zh) 便携式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装置
CN107741551A (zh) 110kV电流互感器极性测试装置
CN209446662U (zh) 基于同步数据采集技术的继电保护采样检查系统
CN105896342A (zh) 移动式低压旁路转供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