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79346U - 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79346U
CN208579346U CN201820738826.1U CN201820738826U CN208579346U CN 208579346 U CN208579346 U CN 208579346U CN 201820738826 U CN201820738826 U CN 201820738826U CN 208579346 U CN208579346 U CN 208579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housing
shell
subassembly wrapper
air duct
h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388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芳
张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Lan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07388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79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79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793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该具有使用寿命长传热效率高的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包括:热风出口、热风管道、烟气进口;所述烟气进口设置在壳体的顶端,且烟气进口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热风管道设置在壳体的上部,且热风管道与壳体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热风出口设置在热风管道的顶端;所述受热元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且受热元件与壳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减小支撑部件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减小气体流动阻力、便于安装与拆卸、换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Description

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预热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使用寿命长传热效率高的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背景技术
电站锅炉广泛采用的空气预热器有管式和回转式两种。管式空气预热器的传热方式是:热量连续地通过管壁从烟气传给空气,属间接传热方式。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以再生方式传递热量,烟气与空气交替流过受热面。当烟气流过时,热量从烟气传给受热面,受热面温度升高,并积蓄热量;当空气再流过时,受热面将积蓄的热量放给空气,而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分为受热面旋转和风罩旋转两种型式。
现有的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普遍会发生受热元件磨损严重的现象,使用寿命较短,且普遍采用NF型受热元件,与气体的接触面积较小,传热效率较低。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具有使用寿命长传热效率高的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普遍会发生受热元件磨损严重的现象,使用寿命较短,且普遍采用NF型传热元件,与气体的接触面积较小,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该具有使用寿命长传热效率高的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包括:热风出口、热风管道、烟气进口、上风罩、支撑腿、驱动电机、减速机、底座、齿轮罩、齿轮、受热元件、下风罩、壳体、烟气出口、冷风管道、冷风进口、毂、支承幅向板、受热元件舱、环形板、中心轴、轴承、挡板、支撑立柱、导柱、中心管、推力轴承、热端元件盒、中层元件盒、冷端元件盒;所述烟气进口设置在壳体的顶端,且烟气进口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热风管道设置在壳体的上部,且热风管道与壳体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热风出口设置在热风管道的顶端;所述受热元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且受热元件与壳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上风罩设置在受热元件的上方,且上风罩的底端与受热元件相贴合;所述热风管道的底端与上风罩的顶端通过旋转环相连接;所述下风罩设置在受热元件的下方,且下风罩的顶端与受热元件相贴合;所述下风罩的底端与冷风管道通过旋转环相连接;所述冷风管道设置在壳体的下部,且冷风管道与壳体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冷风进口设置在冷风管道的底端;所述烟气出口设置在壳体的底端,且烟气出口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支撑腿设置在壳体的外壁上,且支撑腿与壳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底座设置在壳体一侧的外壁上,且底座与壳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减速机设置在底座的上方,且减速机与底座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减速机的上方,且驱动电机与减速机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齿轮罩设置在底座的下方,且齿轮罩与底座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所述齿轮位于齿轮罩的内侧,且齿轮与减速机通过平键连接;所述毂设置在中心管的两端,且毂与中心管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轴承设置在中心管的顶端,且轴承与毂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所述推力轴承设置在中心管的底端,且推力轴承与毂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所述中心轴与轴承及推力轴承通过平键连接;所述中心轴的顶端与上风罩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且中心轴的底端与下风罩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承幅向板焊接设置在中心管的外壁上;所述环形板设置在支承幅向板两端的内侧,且环形板与支承幅向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立柱焊接设置在中心管的外壁上;所述导柱位于支撑立柱的两侧,且导柱与中心管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热端元件盒设置在导柱与上端环形板之间;所述中层元件盒设置在支撑立柱与导柱之间;所述冷端元件盒设置在导柱与下端环形板之间;所述挡板设置在热端元件盒、中层元件盒及冷端元件盒的一侧,且挡板与环形板及支撑立柱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支承幅向板共设置有十二块,且支承幅向板在中心管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分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每两块支承幅向板之间设置一根支撑立柱,且在中心管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分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受热元件舱为中心管、支承幅向板、支撑立柱及导柱通过焊接形成的扇形空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下风罩顶端焊接设置有齿圈,且齿轮与齿圈通过啮合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端元件盒、中层元件盒及冷端元件盒内受热元件板型为DU3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端元件盒、中层元件盒及冷端元件盒均为扇形状抽屉式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毂为带有密封面的法兰。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每两块支承幅向板之间设置一根支撑立柱,且在中心管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设置,对受热元件盒起到较为有效的支撑作用,大幅减小了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减小气体流动的阻力。
2、本实用新型热端元件盒、中层元件盒及冷端元件盒内受热元件板型为DU3型的设置,相比较NF型增大了气体与受热元件的接触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3、本实用新型热端元件盒、中层元件盒及冷端元件盒均为扇形状抽屉式结构的设置,便于安装与拆卸,提高更换效率,且当一段磨损严重后可将元件盒倒置安装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减小支撑部件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减小气体流动阻力、便于安装与拆卸、换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受热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受热元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热风出口1、热风管道2、烟气进口3、上风罩4、支撑腿5、驱动电机6、减速机7、底座8、齿轮罩9、齿轮10、受热元件11、下风罩12、壳体13、烟气出口14、冷风管道15、冷风进口16、毂1101、支承幅向板1102、受热元件舱1103、环形板1104、中心轴1105、轴承1106、挡板1107、支撑立柱1108、导柱1109、中心管1110、推力轴承1111、热端元件盒1112、中层元件盒1113、冷端元件盒11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该具有使用寿命长传热效率高的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包括:热风出口1、热风管道2、烟气进口3、上风罩4、支撑腿5、驱动电机6、减速机7、底座8、齿轮罩9、齿轮10、受热元件11、下风罩12、壳体13、烟气出口14、冷风管道15、冷风进口16、毂1101、支承幅向板1102、受热元件舱1103、环形板1104、中心轴1105、轴承1106、挡板1107、支撑立柱1108、导柱1109、中心管1110、推力轴承1111、热端元件盒1112、中层元件盒1113、冷端元件盒1114;烟气进口3设置在壳体13的顶端,且烟气进口3与壳体13为一体式结构;热风管道2设置在壳体13的上部,且热风管道2与壳体13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热风出口1设置在热风管道2的顶端;受热元件11设置在壳体13的内部,且受热元件11与壳体13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上风罩4设置在受热元件11的上方,且上风罩4的底端与受热元件11相贴合;热风管道2的底端与上风罩4的顶端通过旋转环相连接;下风罩12设置在受热元件11的下方,且下风罩12的顶端与受热元件11相贴合;下风罩12的底端与冷风管道15通过旋转环相连接;冷风管道15设置在壳体13的下部,且冷风管道15与壳体13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冷风进口16设置在冷风管道15的底端;烟气出口14设置在壳体13的底端,且烟气出口14与壳体13为一体式结构;支撑腿5设置在壳体13的外壁上,且支撑腿5与壳体1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底座8设置在壳体13一侧的外壁上,且底座8与壳体1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减速机7设置在底座8的上方,且减速机7与底座8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驱动电机6设置在减速机7的上方,且驱动电机6与减速机7通过联轴器相连接;齿轮罩9设置在底座8的下方,且齿轮罩9与底座8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齿轮10位于齿轮罩9的内侧,且齿轮10与减速机7通过平键连接;毂1101设置在中心管1110的两端,且毂1101与中心管1110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轴承1106设置在中心管1110的顶端,且轴承1106与毂1101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推力轴承1111设置在中心管1110的底端,且推力轴承1111与毂1101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中心轴1105与轴承1106及推力轴承1111通过平键连接;中心轴1105的顶端与上风罩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且中心轴1105的底端与下风罩1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支承幅向板1102焊接设置在中心管1110的外壁上;环形板1104设置在支承幅向板1102两端的内侧,且环形板1104与支承幅向板110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支撑立柱1108焊接设置在中心管1110的外壁上;导柱1109位于支撑立柱1108的两侧,且导柱1109与中心管1110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热端元件盒1112设置在导柱1109与上端环形板1104之间;中层元件盒1113设置在支撑立柱1108与导柱1109之间;冷端元件盒1114设置在导柱1109与下端环形板1104之间;挡板1107设置在热端元件盒1112、中层元件盒1113及冷端元件盒1114的一侧,且挡板1107与环形板1104及支撑立柱1108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
具体的,支承幅向板1102共设置有十二块,且支承幅向板1102在中心管1110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分布。
具体的,每两块支承幅向板1102之间设置一根支撑立柱1108,且在中心管1110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分布,对受热元件盒起到较为有效的支撑作用,大幅减小了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减小气体流动的阻力。
具体的,受热元件舱1103为中心管1110、支承幅向板1102、支撑立柱1108及导柱1109通过焊接形成的扇形空间。
具体的,下风罩12顶端焊接设置有齿圈,且齿轮10与齿圈通过啮合方式相连接。
具体的,热端元件盒1112、中层元件盒1113及冷端元件盒1114内受热元件板型为DU3型,相比较NF型增大了气体与受热元件的接触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具体的,热端元件盒1112、中层元件盒1113及冷端元件盒1114均为扇形状抽屉式结构,便于安装与拆卸,提高更换效率,且当一段磨损严重后可将元件盒倒置安装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的,毂1101为带有密封面的法兰,便于安装轴承。
具体实施步骤:
热烟气通过烟气进口3进入壳体13,穿过受热元件11后经烟气出口14排出壳体13,在此过程中将所接触到的受热元件11加热,空气从冷风进口16经过冷风管道15进入壳体13,穿过受热元件11后通过热风管道2经热风出口1排出壳体13,在此过程中空气吸收受热元件11所储存的热量,达到加热的目的,而驱动电机6通过齿轮10带动下风罩12不断转动,下风罩12通过中心轴1105与上风罩4连接,因此上风罩4随着下风罩12的转动而转动,通过上下对应的风罩旋转来改变空气和烟气流过受热面的位置,使烟气和空气交替流过传热元件达到预热空气的目的。
受热元件11内还设置有挡板1107,对热端元件盒1112、中层元件盒1113及冷端元件盒1114起到夹紧、固定的作用,减少漏气的现象发生,当需要更换热端元件盒1112、中层元件盒1113及冷端元件盒1114时,将螺栓松开,拆卸挡板1107,拉出热端元件盒1112、中层元件盒1113及冷端元件盒1114更换即可,大大提高了受热元件11的安装及拆卸效率。
综上所述:该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通过每两块支承幅向板之间设置一根支撑立柱,且在中心管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分布的设置,对受热元件盒起到较为有效的支撑作用,大幅减小了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减小气体流动的阻力;通过热端元件盒、中层元件盒及冷端元件盒内受热元件板型为DU3型的设置,相比较NF型增大了气体与受热元件的接触面积,提高传热效率;通过热端元件盒、中层元件盒及冷端元件盒均为扇形状抽屉式结构的设置,便于安装与拆卸,提高更换效率,且当一段磨损严重后可将元件盒倒置安装使用,延长使用寿命;通过对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减小支撑部件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减小气体流动阻力、便于安装与拆卸、换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风出口(1)、热风管道(2)、烟气进口(3)、上风罩(4)、支撑腿(5)、驱动电机(6)、减速机(7)、底座(8)、齿轮罩(9)、齿轮(10)、受热元件(11)、下风罩(12)、壳体(13)、烟气出口(14)、冷风管道(15)、冷风进口(16)、毂(1101)、支承幅向板(1102)、受热元件舱(1103)、环形板(1104)、中心轴(1105)、轴承(1106)、挡板(1107)、支撑立柱(1108)、导柱(1109)、中心管(1110)、推力轴承(1111)、热端元件盒(1112)、中层元件盒(1113)、冷端元件盒(1114);所述烟气进口(3)设置在壳体(13)的顶端,且烟气进口(3)与壳体(1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热风管道(2)设置在壳体(13)的上部,且热风管道(2)与壳体(13)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热风出口(1)设置在热风管道(2)的顶端;所述受热元件(11)设置在壳体(13)的内部,且受热元件(11)与壳体(13)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上风罩(4)设置在受热元件(11)的上方,且上风罩(4)的底端与受热元件(11)相贴合;所述热风管道(2)的底端与上风罩(4)的顶端通过旋转环相连接;所述下风罩(12)设置在受热元件(11)的下方,且下风罩(12)的顶端与受热元件(11)相贴合;所述下风罩(12)的底端与冷风管道(15)通过旋转环相连接;所述冷风管道(15)设置在壳体(13)的下部,且冷风管道(15)与壳体(13)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冷风进口(16)设置在冷风管道(15)的底端;所述烟气出口(14)设置在壳体(13)的底端,且烟气出口(14)与壳体(1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支撑腿(5)设置在壳体(13)的外壁上,且支撑腿(5)与壳体(1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底座(8)设置在壳体(13)一侧的外壁上,且底座(8)与壳体(1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减速机(7)设置在底座(8)的上方,且减速机(7)与底座(8)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设置在减速机(7)的上方,且驱动电机(6)与减速机(7)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齿轮罩(9)设置在底座(8)的下方,且齿轮罩(9)与底座(8)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所述齿轮(10)位于齿轮罩(9)的内侧,且齿轮(10)与减速机(7)通过平键连接;所述毂(1101)设置在中心管(1110)的两端,且毂(1101)与中心管(1110)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轴承(1106)设置在中心管(1110)的顶端,且轴承(1106)与毂(1101)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所述推力轴承(1111)设置在中心管(1110)的底端,且推力轴承(1111)与毂(1101)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所述中心轴(1105)与轴承(1106)及推力轴承(1111)通过平键连接;所述中心轴(1105)的顶端与上风罩(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且中心轴(1105)的底端与下风罩(1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承幅向板(1102)焊接设置在中心管(1110)的外壁上;所述环形板(1104)设置在支承幅向板(1102)两端的内侧,且环形板(1104)与支承幅向板(110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立柱(1108)焊接设置在中心管(1110)的外壁上;所述导柱(1109)位于支撑立柱(1108)的两侧,且导柱(1109)与中心管(1110)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热端元件盒(1112)设置在导柱(1109)与上端环形板(1104)之间;所述中层元件盒(1113)设置在支撑立柱(1108)与导柱(1109)之间;所述冷端元件盒(1114)设置在导柱(1109)与下端环形板(1104)之间;所述挡板(1107)设置在热端元件盒(1112)、中层元件盒(1113)及冷端元件盒(1114)的一侧,且挡板(1107)与环形板(1104)及支撑立柱(1108)通过固定螺栓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幅向板(1102)共设置有十二块,且支承幅向板(1102)在中心管(1110)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两块所述支承幅向板(1102)之间设置一根支撑立柱(1108),且在中心管(1110)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元件舱(1103)为中心管(1110)、支承幅向板(1102)、支撑立柱(1108)及导柱(1109)通过焊接形成的扇形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风罩(12)顶端焊接设置有齿圈,且齿轮(10)与齿圈通过啮合方式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元件盒(1112)、中层元件盒(1113)及冷端元件盒(1114)内受热元件板型为DU3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端元件盒(1112)、中层元件盒(1113)及冷端元件盒(1114)均为扇形状抽屉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毂(1101)为带有密封面的法兰。
CN201820738826.1U 2018-05-14 2018-05-14 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79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8826.1U CN208579346U (zh) 2018-05-14 2018-05-14 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8826.1U CN208579346U (zh) 2018-05-14 2018-05-14 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79346U true CN208579346U (zh) 2019-03-05

Family

ID=65506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3882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79346U (zh) 2018-05-14 2018-05-14 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793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5824A (zh) * 2021-04-16 2021-07-27 河北科技大学 一种单侧燃烧的蓄热式加热炉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5824A (zh) * 2021-04-16 2021-07-27 河北科技大学 一种单侧燃烧的蓄热式加热炉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69847A (zh) 一种热交换器结构
CN208579346U (zh) 一种风罩旋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CN105570956A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循环供热系统
CN107254576A (zh) 退火炉旋流喷射热风循环结构
CN204739615U (zh) 一种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防堵灰协同密封系统
CN106679476A (zh) 一种储能式换热装置
CN205536536U (zh) 改良了蒸发器的空气能热水器
CN205808161U (zh) 一种以熔盐为冷却介质的滚筒冷渣器
CN202040831U (zh) 一种旋转式暖风器
CN207894278U (zh) 高效罐壳式换热器
CN104359223B (zh) 以汽轮机乏汽作为电站锅炉暖风器热介质的系统及方法
CN209386342U (zh) 一种盘管式烟气换热设备
CN105864753B (zh) 一种回收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高温余热并加热热风的系统
KR101641666B1 (ko) 석탄 화력발전소 보일러용 공기 예열장치
CN206828576U (zh) 退火炉旋流喷射热风循环结构
CN102721296A (zh) 可转动蒸汽暖风器
CN207894276U (zh) 高效率钛管式换热器
CN205807398U (zh) 一种回收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高温余热并用于储热的系统
CN102269532A (zh) 旋转式管束换热器
CN206513497U (zh) 一种高效率、长寿命的逆流式冷却塔专用水轮机
CN201811618U (zh) 高效节能渣水换热装置
CN2203424Y (zh) 翅片管换热立式热风炉
CN205953938U (zh) 自冷却炉排和具有该炉排的气化炉
CN2053319U (zh) 含尘烟气-空气热交换器
CN204313486U (zh) 以汽轮机乏汽作为电站锅炉暖风器热介质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