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72913U - 一种生态养殖系统的污物沉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养殖系统的污物沉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72913U
CN208572913U CN201820390709.0U CN201820390709U CN208572913U CN 208572913 U CN208572913 U CN 208572913U CN 201820390709 U CN201820390709 U CN 201820390709U CN 208572913 U CN208572913 U CN 208572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tube body
deposition
sedimen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907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楚雄
叶章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Wicander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Wicander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Wicander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Wicander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907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72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72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729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养殖系统的污物沉淀装置包括沉淀管组,沉淀管组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且另一端连接有出水管,沉淀管组为依次设置的多根沉淀管,多根沉淀管均通过连接管连通设置,沉淀管沿竖直方向设置,沉淀管由第一管体和设置在第一管体底端的第二管体组成,多个第二管体的底端通过集污部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中多个沉淀管的设计有助于加强养殖污水的沉淀效果;第二管体最底端的横截面自靠近进水管的一端至靠近出水管的一端依次减小的设计,有助于加强污水沉淀的效果,减少排入集污部的清水。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养殖系统的污物沉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态养殖系统的污物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养殖渔业,又称水产养殖,是指在岸上由人工所开辟的渔塭中,养殖鱼类或各种海鲜,以供食用。渔业养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鱼类排泄物的高浓度污水,直接排放进入水体,会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质的严重恶化。
授权公告号为CN205071923U、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3月9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装置,包括养殖场、微滤机、沉淀池、流砂过滤器、消毒池、调温池和增氧池,养殖场内具有养殖池,养殖池连接于微滤池和沉淀池,沉淀池连接于微滤池,微滤池连接于流砂过滤器,流砂过滤器连接于消毒室,消毒室连接于调温池,调温池连接于增氧池,增氧池连接于养殖池,养殖池具有投饲桶和收鱼箱。
上述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沉淀池通过自然沉淀对养殖污水中的排泄物进行沉淀处理,自然沉淀的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养殖系统的污物沉淀装置,具有加强养殖污水沉淀效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生态养殖系统的污物沉淀装置,包括沉淀管组,所述沉淀管组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且另一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沉淀管组为依次设置的多根沉淀管,多根所述沉淀管均通过连接管连通设置,所述沉淀管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沉淀管由第一管体和设置在第一管体底端的第二管体组成,多个所述第二管体的底端通过集污部连通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含有鱼类排泄物的养殖污水从进水管通入沉淀管中,养殖污水中的排泄物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到沉淀管的底部,上层清水侧随连接排流至相邻的沉淀管中;沉积的排泄物从第二管体底部的集污部排出,再进行回收处理。养殖污水经过多个沉淀管的沉淀作用后,排泄物的浓度自靠近进水管的一端至靠近出水管的一端的浓度逐渐降低,多个沉淀管的多次沉淀作用,有助于降低从出液管流出的上层清水中排泄物的含量,从而提高沉淀管组对排泄物的沉淀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管体设置为倒圆台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流入进水管的污水的流量和流速,与倒圆台状的第二管体配合,有助于在第二管体内形成水流的漩涡,更利于排泄物的沉积,从而增强沉淀管组对排泄物的沉淀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集污部包括与第二管体的连接的收集管、连接多根收集管的输送管,所述收集管的横截面等于其对应的第二管体最底端的横截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积的排泄物收集管排入输送管中,输送管将每个沉淀管沉积的排泄物集中输送,从一个出口送出,更便于排泄物的集中处理。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管体最底端的横截面的直径自靠近进水管的一端至靠近出水管的一端依次减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养殖污水中排泄物的浓度自靠近进水管的一端至靠近出水管的一端逐渐降低,第二管道的底端的直径随污水浓度的不同而不同,更利于排泄物的收集,有助于减少流入集污部的清水。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管体背向第二管体的一端设置有开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口的设计更简单,有助于增加污水与空气的接触,从而增加污水中的含氧量。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管体背向第二管体的一端设置有防溢部,所述连接管设于防溢部与第一管体的连接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沉淀管中污水较多,集污部排污不及时的情况下,防溢部的设计有助于减少污水的外溢,利于环境的保护。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防溢部为倒圆台状的围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圆台状的设计,有助于增大防溢部的污水容纳量,进而增强防溢部的防溢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沉淀管的数量为40~50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淀管设置的数量较多,对污水沉淀的效果较好,且便于持续对污水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多个沉淀管的设计有助于加强养殖污水的沉淀效果;
2、第二管体最底端的横截面自靠近进水管的一端至靠近出水管的一端依次减小的设计,有助于加强污水沉淀的效果,减少排入集污部的清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主要示出来了沉淀管的结构。
图中,1、进水管;2、出水管;3、沉淀管;31、第一管体;32、第二管体;4、连接管;5、集污部;51、收集管;52、输送管;6、开口;7、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生态养殖系统的污物沉淀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沉淀管组,沉淀管组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1,且另一端连接有出水管2,沉淀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四十一根沉淀管3,四十一根沉淀管3通过连接管4连通设置。进水管1将生态养殖系统中产生的含排泄物的污水通入沉淀管组,经沉淀管组的沉淀作用,可回收利用的清水从出水管2流出。
参照图1,沉淀管3沿竖直方向设置,沉淀管3由第一管体31和第二管体32组成。第一管体31为圆管,第二管体32设置为倒圆台状,第二管体32横截面较大的一端与第一管体31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向背离第一管体31的一端延伸,第一管体31的中心轴与第二管体32的中心轴重合。控制污水流进沉淀管3的流速和流量,与倒圆台的形状配合,便于形成漩涡,更利于污水中排泄物的沉积。
参照图1,多个第二管体32通过集污部5连通设置,集污部5包括设置在第二管体32底部的收集管51、连接多根收集管51的输送管52。收集管51与第一管体31固定设置,收集管51与第二管体32连通设置,收集管51的横截面等于其对应的第二管体32最底端的横截面,收集管51的中心轴与第二管体32的中心轴重合。
参照图1,第二管体32背向第一管体31的端面的横截面自靠近进水管1的一端至靠近出水管2的一端逐渐减小,靠近进水管1一端的污水中排泄物的浓度较高,经沉淀管3的沉淀作用后,靠近出水管2一端的污水中排泄物的浓度较低。
如图2所示,第一管体31背向第二管体32的一端设置有开口6,开口6横截面的大小等于的第一管体31的横截面的大小,利于增加污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利于增加污水中的含氧量。第一管体31背向第二管体32的一端设置有防溢部,连接管4设于防溢部与第一管体31的连接处。防溢部为倒圆台状的围板7,围板7沿第一管体31的上缘部周向设置,围板7的底端面与第一管体3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
工作状况:养殖的污水经进水管1通入至沉淀管3内,排泄物沉积,从第二管体32排进收集管51,随输送管52排出,排出的高浓度的排泄物,作为有机肥,被回收利。上层排泄物浓度较低的污水从连接管4流至相邻的沉淀管3中,多根沉淀管3的共同作用,进一步降低了从出水管2流出的上层清水中排泄物的浓度,经多次沉淀作用后的上层清水从出水管2流出,便于再利用。从而在增强了沉淀管3组对养殖污水的沉淀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生态养殖系统的污物沉淀装置,包括沉淀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管组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1),且另一端连接有出水管(2),所述沉淀管组为依次设置的多根沉淀管(3),多根所述沉淀管(3)均通过连接管(4)连通设置,所述沉淀管(3)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沉淀管(3)由第一管体(31)和设置在第一管体(31)底端的第二管体(32)组成,多个所述第二管体(32)的底端通过集污部(5)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养殖系统的污物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32)设置为倒圆台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养殖系统的污物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部(5)包括与第二管体(32)的连接的收集管(51)、连接多根收集管(51)的输送管(52),所述收集管(51)的横截面等于其对应的第二管体(32)最底端的横截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养殖系统的污物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32)最底端的横截面的直径自靠近进水管(1)的一端至靠近出水管(2)的一端依次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养殖系统的污物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31)背向第二管体(32)的一端设置有开口(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养殖系统的污物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31)背向第二管体(32)的一端设置有防溢部,所述连接管(4)设于防溢部与第一管体(31)的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生态养殖系统的污物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部为倒圆台状的围板(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养殖系统的污物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管(3)的数量为40~50根。
CN201820390709.0U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生态养殖系统的污物沉淀装置 Active CN208572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0709.0U CN208572913U (zh)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生态养殖系统的污物沉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0709.0U CN208572913U (zh)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生态养殖系统的污物沉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72913U true CN208572913U (zh) 2019-03-05

Family

ID=65503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90709.0U Active CN208572913U (zh) 2018-03-21 2018-03-21 一种生态养殖系统的污物沉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729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15241B (zh) 一种基于内循环的高密度对虾立体养殖装置及方法
CN103478055A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室内工厂化培育装置
CN102036730A (zh) 用于对休闲和观赏性应用的水池中的水进行有效过滤的方法,其中对来自水池的少量水不是对所有水进行过滤
CN113383742A (zh) 一种串联多梯级景观式池塘养殖综合系统
CN112335596B (zh) 一种池塘工程化循环水零排放养殖系统
CN108849693A (zh) 一种池塘循环流水环形槽养殖系统
CN111279967A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工程化海水循环养殖系统
CN109619019A (zh) 高落差自流水槽式养鱼系统
CN206472668U (zh) 流水池塘养殖排污系统
CN105961311A (zh) 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装置
CN203781979U (zh) 一种水质生态净化装置
CN105532540B (zh) 水产高产循环养殖系统
CN207928779U (zh) 一种分离流水养鱼废水中悬浮物的漏斗水渠
CN110092546A (zh) 一种河道治理净化方法
CN109275617A (zh) 一种水产养殖水污分离及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10915740U (zh) 环绕式双向回流多级生物过滤池体
CN205794532U (zh) 一种池塘底排污循环系统
CN208572913U (zh) 一种生态养殖系统的污物沉淀装置
CN209152001U (zh) 一种新型池塘内循环水养殖系统
CN109851054A (zh) 一种上行式深水垂直流人工湿地
CN112335602B (zh) 一种池塘工程化循环水高效自动吸污装置
CN206851783U (zh) 一种鳗鱼池自动排污装置
CN109122545A (zh) 一种池塘底排污水质改良系统
CN213266141U (zh) 一种龟类养殖废水循环使用处理池
CN213719434U (zh) 一种简易海马循环养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