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71136U - 一种智能插座及智能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插座及智能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71136U
CN208571136U CN201820481237.XU CN201820481237U CN208571136U CN 208571136 U CN208571136 U CN 208571136U CN 201820481237 U CN201820481237 U CN 201820481237U CN 208571136 U CN208571136 U CN 208571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intelligent socket
connecting parts
intelligen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812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vatar Contro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vata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vatar Contro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vatar Contro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812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71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71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711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插座,其包括壳体、收容于壳体内的电路组件以及安装在壳体上的插板,插板与电路组件配合连接,电路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极连接件和控制模组,电极连接件至少有两个且依次间隔排列设置,控制模组位于相邻的两个电极连接件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插座,控制模组位于相邻的两个电极连接件之间,使得插座内部各元器件的分布更为紧凑,减小了插座的体积,便于使用、携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带有该智能插座的智能充电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插座及智能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智能插座及智能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插座为了实现对多种功能的控制,通常在插座上设置控制模组,通过控制模组控制插座的各种功能的开启和关闭。但是,控制模组与插孔之间分布较分散,结构不够紧凑,占据了插座内部的大量空间,导致插座的体积庞大,影响美观的同时,也不便于使用和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巧的智能插座及智能充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插座,所述智能插座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插板,所述插板与所述电路组件配合连接,所述电路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电极连接件和控制模组,所述电极连接件至少有两个且依次间隔排列设置,所述控制模组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极连接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插板包括盖板以及连接在所述盖板上的至少两个电极连接套,所述电极连接套与所述电极连接件一一对应,所述电极连接套套设于对应的所述电极连接件的外部,每个所述电极连接件包括两个或三个电极接触部,与所述电极连接件对应的所述电极连接套包括与所述电极接触部数量相同的电极插套,所述电极插套套设于对应的电极接触部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对应所述电极插套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插孔与对应的所述电极插套相连通,每个所述电极接触部包括两个相互抱合的导电弹片,所述电极插套与所述导电弹片之间紧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多个继电器,一个所述继电器与一个所述电极连接件相对应,所述继电器与所述控制模组以及对应的电极连接件均电性连接,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继电器安装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用于触发对应的所述继电器。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电源开关上设置有一个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对应的所述继电器电性连接,当所述继电器被触发后,对应的所述指示灯被点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组包括第一控制单元以及无线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无线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形成一端具有开口的空腔,所述电路组件收容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空腔的开口端后,所述电极连接套延伸至所述空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的内壁上凸设有能够抵持所述盖板的抵持缘,所述盖板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抵持缘的边缘处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连接。
一种智能充电系统,包括终端设备以及智能插座,所述智能插座为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插座。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语音单元、第二控制单元以及无线连接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语音单元传输来的语音信息转化为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单元将所述控制指令传输给所述智能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插座及智能充电系统,控制模组位于相邻的两个电极连接件之间,使得智能插座内部各元器件的分布更为紧凑,减小了插座的体积,便于使用、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插座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智能插座的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智能插座的部分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充电系统的控制结构框图。
图中零部件名称及编号分别为:
上壳体10 抵持缘11 卡扣12
第二连接部111 下壳体20 卡槽21
插头22 电路组件30 电路板31
电极连接件32 电极接触部321 控制模组33
继电器34 电源开关35 固定环36
插板40 盖板41 第一连接部411
插孔412 电极连接套42 电极插套421
第一控制单元331 无线模块332 计量单元333
计时单元334 智能插座100 终端设备200
第二控制单元201 语音单元202 无线连接单元203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请参阅图1、图2及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插座100,该智能插座100包括上壳体10、下壳体20、电路组件30以及插板40,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可拆卸地连接,且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连接后形成一空腔(图未标出),电路组件30收容于所述空腔内,插板40与上壳体10可拆卸地连接后与电路组件30配合连接。
上壳体10大致呈上下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且上壳体10的上端开口小于上壳体10的下端开口。上壳体10的内壁上靠近上壳体10的上端开口向内凸设有抵持缘11,上壳体10的底部向下凸设有卡扣12。
下壳体20大致呈上端具有开口的中空囊状结构,下壳体20的上端开口与上壳体10的下端开口相配合,下壳体20的上端对应上壳体10的卡扣12凹设有卡槽21。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二者间通过卡扣12与卡槽21的配合实现连接关系。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卡扣12还可以设置在下壳体20上,卡槽21对应卡扣12设置在上壳体10上,同样可以通过卡扣12与卡槽21的配合实现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二者间的连接关系。
可以理解的,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还可以磁性连接,螺栓连接等其他可拆卸方式连接。
可以理解地,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共同构成一上端具有开口的壳体(图未标出),所述空腔由所述壳体的内腔形成,插板40安装在所述壳体的上端开口。
另外,下壳体20的底部还安装有插头22,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插座100通过插头22与外部电源连接,从而实现智能插座100的供电功能。本实施方式中,插头22包括三个电极柱,适应于外部电源的三眼插孔的连接。可以理解地,插头22还可包括两个电极柱,以此适用于外部电源的两眼插孔的连接。
电路组件30包括电路板31以及安装在电路板31上的电极连接件32和控制模组33。本实施方式中,电极连接件32有两个且间隔设置,控制模组33位于两个电极连接件32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每一个电极连接件32包括三个电极接触部321,三个电极接触部321对应三眼插头的分布方式设置,且每个电极接触部321包括两个相互抱合的导电弹片。当用电设备的三眼插头的插片分别插入电极接触部321内时,所述导电弹片能够发生变形从而将对应的插片夹持住,以此对三眼插头的连接起到固定作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弹片由具有弹性的薄铜片制成。
控制模组33包括第一控制单元331以及无线模块332,无线模块332、插头22以及电极连接件32均与第一控制单元331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单元331包括控制器,可以理解的,所述控制器可选为单片机。无线模块332包括WI FI模块、蓝牙模块、红外模块、4G模块等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当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插座100通过插头22与外部电源连接后,设置有无线模块332的智能插座100可被搜索、连接,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能等智能终端搜索并连接至智能插座100,从而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远程控制智能插座100。用户可对智能终端进行操作,从而使得第一控制单元331控制插头22向电极连接件32的供电情况,例如,用户可通过按压控制或声音控制等方式控制两个电极连接件32中的任意一个与外部电源电性导通,也可以控制两个电极连接件32同时与外部电源电性导通。
插板40包括盖板41以及连接在盖板41上的电极连接套42,盖板41与上壳体10连接,电极连接套42对应电极连接件32设置,当盖板41与上壳体10连接后,电极连接套42延伸至壳体的空腔内。
盖板41大致呈平板状结构且与上壳体10的上端开口相配合。具体地,盖板41盖设在上壳体10的上端开口内,且盖板41与抵持缘11的上端面相抵持。为了防止盖板41与上壳体10脱离,本实施方式中,盖板41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连接部411,抵持缘11的边缘处对应第一连接部411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11,第一连接部411与第二连接部111配合连接,从而实现盖板41与上壳体10的连接关系。可以理解地,第一连接部411与第二连接部111二者中的其中一个为卡槽,另一个为卡扣,此处不作限制。
本实施方式中,电极连接套42有两个,且电极连接套42套设在对应的电极连接件32上。每一个电极连接套42包括三个电极插套421,电极插套421大致呈两端贯通的套筒状结构,一个电极插套421与一个电极接触部321套设连接,即,一个电极插套421套设在两个相互抱合的所述导电弹片的外部。盖板41上对应电极插套421开设有多个插孔412,且插孔412与对应的电极插套421相连通。用电设备的插头穿过插孔412后与电极连接件32连接,从而实现对用电设备的供电作用。可以理解地,电极插套421由绝缘材料制成,以避免控制模组33对电极连接件32造成干扰或造成电极连接件32短路的情况。本实施方式中,电极插套421为塑料件。请参阅图3,需要说明的是,当电极连接套42连套设在电极连接件32的外部时,控制模组33位于两个电极连接套42之间,即,电极连接套42将控制模组33与电极连接件32隔离开,避免二者接触或相互干扰。另外,电极插套421套设在电极接触部321的外部后,电极插套421与所述导电弹片之间紧配合连接,一方面对电极接触部321起到固定作用,防止电极接触部321松动,同时,也能够使插板40与电路组件30相对固定。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每一个电极连接件32包括两个电极接触部321,相应的,每一个电极连接套42包括两个电极插套421,此时,可适用于用电设备中两眼插头的插片连接。还可以理解地,电极连接件32还可以由三个、四个设置更多个,此时,多个电极连接件32依次间隔排列设置,控制模组33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电极连接件32之间,从而使得智能插座100内部各元器件的分布更为紧凑,减小了智能插座100的体积,便于使用及携带。
另外,请再次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插座100还包括安装在电路板31上的继电器34以及安装在壳体上的电源开关35。本实施方式中,继电器34有两个,且一个继电器34位于其中一个电极连接件32远离控制模组33的一侧,另一个继电器34位于另外一个电极连接件32远离控制模组33的一侧。电源开关35有两个,一个电源开关35与一个继电器34对应设置,且电源开关35卡设于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之间。其中,控制模组33的第一控制单元331以及一个电极连接件32均与其中一个继电器34均电性连接,控制模组33的第一控制单元331以及另外一个电极连接件32均与另外一个继电器34电性连接。用户使用时,按压电源开关35,使得电源开关35触发对应的继电器34上的触发开关(图未标出),第一控制单元331接收到继电器34的触发信号后进而控制对应的电极连接件32与外部电源电性导通,从而控制对应的用电设备与外部电源接通。控制器通过控制继电器等开关器件,使智能插座100通电或断电,进而控制使用该智能插座100的用电设备通电或断电。可以理解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开关35的数量与继电器34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源开关35的数量可以少于或者多于继电器34的数量,并不做限定。
本实施方式中,电源开关35为一实体按键按压型开关,其按压部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的外部。可以理解地,电源开关35还可以是一电容触摸开关。另外,每一个电源开关35上还设置有指示灯(图未示出),所述指示灯与对应的继电器34电性连接,当继电器34被触发后,对应的所述指示灯同时被点亮,以此提醒用户连接在智能插座100上个用电设备的工作情况。
本实施方式中,电源开关35上按压部的外部还套设有固定环36,固定环36卡嵌于上壳体10与下壳体20之间,且固定环36的尺寸大于电源开关35上按压部的尺寸,由此,用户按压电源开关35时,既可避免电源开关35与壳体之间摩擦,也可以避免固定环36对按压过程中的点烟开关35造成干涉。
可以理解地,继电器34还可以设置有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一个继电器34用于触发一个电极连接件32导通或断开,从而实现对电极连接件32的单独控制或同时控制功能。
请再次参阅图4,本实施方式中,控制模组33还包括计量单元333,所述计量单元用于对用电设备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由所述用电信息计量电流、电压及功率。所述第一控制单元331还用于根据用电信息判断用电设备的充电状态。
本实施方式中,控制模组33还包括计时单元334,计时单元334与第一控制单元331电性连接,用户可通过智能终端设置智能插座100的启动时间以及持续工作时间进而控制智能插座100的工作状态。具体地,当到达预设的启动时间时,计时单元334将时间到达信号传递给第一控制单元331,由第一控制单元331控制智能插座100开始对用电设备供电;当智能插座100工作至预设的持续工作时间时,计时单元334将持续工作时间信号传递给第一控制单元331,由第一控制单元331控制智能插座100停止对用电设备供电。由此,使得智能插座100更为智能化。具体的,当所述计量单元334检测到用电设备充电结束时,计时单元334开始计时,当所述计时的时间与所述预设的延迟关机时间相同时,第一控制单元331控制智能插座100停止对用电设备供电。
可以理解地,第一控制单元331内预设有停止时间,当用电设备未工作的时间超过预设的停止时间时,第一控制单元331便控制智能插座100停止对用电设备供电。
请再次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充电系统,所述智能充电系统包括终端设备200,及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智能插座100,所述终端设备200与所述智能插座100可采用wifi,蓝牙等无线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终端设备200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终端,客户终端中任一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200包括第二控制单元201,语音单元202,无线连接单元203,所述语音单元202用于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201用于将所述语音单元202传输来的语音信息转换为电信号的控制指令,并将所述电信号的控制指令传输给所述无线连接单元203,无线连接单元203用于与无线模块332信号连接,所述无线连接单元203还用于将所述电信号的控制指令传输给所述智能插座100。如此,实现远程语音遥控智能插座100的功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控制单元201用于接收用户的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通过无线连接单元203传输给所述无线模块33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充电系统还包括用电设备及供电电源,所述用电设备用于插入所述智能插座100上充电,所述供电电源用于向所述智能插座100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插座100,当电极连接套42连接在电极连接件32上时,控制模组33位于相邻的两个电极连接套42之间,一方面避免了电极连接件32与控制模组33之间相互干扰而导致智能插座100发生故障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使得智能插座100内部各元器件的分布更为紧凑,减小了智能插座100的体积,便于使用、携带。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插座包括壳体、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电路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壳体上的插板,所述插板与所述电路组件配合连接,所述电路组件包括电路板以及安装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电极连接件和控制模组,所述电极连接件至少有两个且依次间隔排列设置,所述控制模组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极连接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包括盖板以及连接在所述盖板上的至少两个电极连接套,所述电极连接套与所述电极连接件一一对应,所述电极连接套套设于对应的所述电极连接件的外部,每个所述电极连接件包括两个或三个电极接触部,与所述电极连接件对应的所述电极连接套包括与所述电极接触部数量相同的电极插套,所述电极插套套设于对应的电极接触部的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对应所述电极插套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插孔与对应的所述电极插套相连通,每个所述电极接触部包括两个相互抱合的导电弹片,所述电极插套与所述导电弹片之间紧配合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多个继电器,一个所述继电器与一个所述电极连接件相对应,所述继电器与所述控制模组以及对应的电极连接件均电性连接,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继电器安装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用于触发对应的所述继电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源开关上设置有一个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对应的所述继电器电性连接,当所述继电器被触发后,对应的所述指示灯被点亮。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包括第一控制单元以及无线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无线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以及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形成一端具有开口的空腔,所述电路组件收容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空腔的开口端后,所述电极连接套延伸至所述空腔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内壁上凸设有能够抵持所述盖板的抵持缘,所述盖板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抵持缘的边缘处对应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连接。
9.一种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终端设备以及智能插座,所述智能插座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插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语音单元、第二控制单元以及无线连接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语音单元传输来的语音信息转化为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无线连接单元将所述控制指令传输给所述智能插座。
CN201820481237.XU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智能插座及智能充电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71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1237.XU CN208571136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智能插座及智能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1237.XU CN208571136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智能插座及智能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71136U true CN208571136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80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8123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71136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智能插座及智能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711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1499A (zh) * 2019-03-26 2019-07-16 申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插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21499A (zh) * 2019-03-26 2019-07-16 申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插座
CN110021499B (zh) * 2019-03-26 2024-03-26 申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插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13385U (zh) 电子烟
US20130065444A1 (en) Charging connection device with illumination and associated methods
JP2008532225A (ja) 許可スイッチを備える電力ソケット装置
CN208571136U (zh) 一种智能插座及智能充电系统
CN202949105U (zh) 一种自动短路保护的插座
KR20150142418A (ko) 블루투스 스피커 출력이 가능한 멀티콘센트
KR100931164B1 (ko) 휴대전자장치와 어댑터사이에서 전기신호를 전송하기 위한 전송장치 및, 어댑터
CN204696383U (zh) 智能插座及智能插座控制系统
CN216133795U (zh) 一种电竞试轴器
CN204793500U (zh) 智能插座及智能插座控制系统
KR101610331B1 (ko) 벽면 매립형 대기전력 차단 콘센트
CN208766768U (zh) 共享充电线
CN209298484U (zh) 一种可折叠照明排插
CN205828812U (zh) 一种插座
CN210628119U (zh) 一种底盒及开关插座安装结构
CN218040106U (zh) 一种无按键控制系统及按摩仪
CN201528096U (zh) 多功能遥控开关插座
CN104901092A (zh) 一种智能定时插座
CN219873215U (zh) 一种插接一体的智能开关
CN215343969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充电器
CN211404864U (zh) 一种模块化智能插座
CN204578155U (zh) 一种自动开关机的移动电源
CN209844116U (zh) 一种智能插座
CN204070543U (zh) 用于电子烟的供电组件及电子烟
CN207908607U (zh) 一种声光互补点控对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