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66886U - 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66886U
CN208566886U CN201821210948.XU CN201821210948U CN208566886U CN 208566886 U CN208566886 U CN 208566886U CN 201821210948 U CN201821210948 U CN 201821210948U CN 208566886 U CN208566886 U CN 208566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shell
indoor unit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109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明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2109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668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66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668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并在放置腔内设置有立式贯流风轮,所述壳体的一侧面设置有出风口,壳体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不同面壁上,且所述进风口通过放置腔与出风口相通,出风口设置在机壳的一个侧面,避免冷气直吹人体,可提高空调的舒适性,且出风口设置在机壳的一个侧面,与进风口不在同一个面壁上,空调进出风气流循环效果好,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式空调机领域,具体是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空调是一种用于特定空间进行制冷制热的装置,而立式空调室内机则是空调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件之一;现有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基本上都是设置在机壳的正面,空调运行时,机壳正面出风口吹出的冷气会直吹人体影响舒适感,可能还会引起感冒;而CN201120026661一种空调器实用新型专利,则是采用机壳侧面上方出风和同一侧面下方进风的方式,这种将空调进出风口设置在机壳的同一侧面很容易造成空调的进出风气流循环短路,影响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最终导致是使用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使用可靠性的立式空调室内机。
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并在放置腔内设置有立式贯流风轮,所述壳体的一侧面设置有出风口,壳体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不同面壁上,且所述进风口通过放置腔与出风口相通,出风口设置在机壳的一个侧面,避免冷气直吹人体,可提高空调的舒适性,且出风口设置在机壳的一个侧面,与进风口不在同一个面壁上,空调进出风气流循环效果好,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较好。
所述进风口包括侧面进风口,侧面进风口开设有在壳体的另一侧面上,侧面进风口通过放置腔与出风口相通,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置在机壳的两侧面,由于机壳正面无进风口和出风口,机壳正面可方便地设计各种材质和风格不同的面板与家具协调配合,提升了空调的美观性。
所述进风口包括正面进风口,正面进风口开设在壳体的正面上,正面进风口通过放置腔与出风口相通,对于正面进风方式可设计各种材质和风格不同且能够进风的缕空面板。
所述进风口包括侧面进风口和正面进风口,侧面进风口开设在壳体的另一侧面上,正面进风口开设在壳体的正面上,侧面进风口和正面进风口通过放置腔与出风口相通,对于正面进风方式可设计各种材质和风格不同且能够进风的缕空面板,由于机壳设置有侧面进风口和正面进风口,流经斜“L”型换热器的气流更加均匀,提高了空调的换热效率,加快空调对室内供冷或者供暖效果。
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换热器、蜗壳和蜗舌,蜗壳和蜗舌之间构成出风口通道,出风口通道与立式贯流风轮的输出端连接,且蜗壳与蜗舌呈一体式结构,蜗壳和蜗舌为一体注塑成型避免了蜗壳和蜗舌的组装工序,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制造效率,而且减少了物料。
所述换热器安装在立式贯流风轮与进风口之间,换热器为斜“L”型,使壳体内有足够的空间让气流进入到壳体内。
所述换热器的输出输入管安装在靠近出风口的一侧,避免输出管遮挡进风口。
优选的,所述机壳内还安装有竖直导风板,所述竖直导风板设置在蜗壳和蜗舌之间构成的出风口通道内,转动竖直导风板可调整空调的垂直出风风向。
优选的,所述机壳内还安装有水平导风板,所述水平导风板设置在蜗壳和蜗舌之间构成的出风口通道内,转动水平导风板可调整空调的水平出风风向。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安装有电辅助加热装置,所述电辅助加热装置设置在换热器和贯流风轮之间,开启电辅助加热装置可以提高空调的制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空调开机时,电机旋转带动立式贯流风轮旋转,同时驱动竖直导风板转动的电机旋转带动竖直导风板转动打开出风口通道,气流从机壳的侧面或者正面进入机壳内部,流经换热器、蜗売后,再经过蜗売和蜗舌组成的出风口通道,从机壳的另一侧面出风口吹出,实现空气调节;空调关机时,驱动竖直导风板转动的电机旋转带动竖直导风板转动关闭出风口通道,避免空调关机时灰尘通过出风口通道进入机壳内部,保持机壳内部的清洁,空调出风口设置在机壳的一个侧面,避免冷气直吹人体,可提高空调的舒适性;空调出风口设置在机壳的一个侧面,与进风口不在同一个表面,空调进出风气流循环效果好,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也较好;由于机壳正面无出风口,机壳正面可设计各种材质和不同风格的外观面板与家具协调配合,提升了空调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2,并在放置腔2内设置有立式贯流风轮3,所述壳体1的一侧面103上设置有出风口4,壳体1上设有进风口5,所述进风口5与出风口4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不同面壁上,且所述进风口5通过放置腔2与出风口4相通,出风口4设置在机壳1的一个侧面,避免冷气直吹人体,可提高空调的舒适性,且出风口4设置在机壳1的一个侧面,与进风口5不在同一个面壁上,空调进出风气流循环效果好,空调的制冷制热效果也较好。
如图3所示,所述进风口5包括侧面进风口501,侧面进风口501开设在壳体1的另一侧面101上,侧面进风口501通过放置腔2与出风口4相通,出风口4设置在机壳1的另一侧,由于机壳1正面无出风口4和进风口5,机壳1正面可方便地设计各种材质和风格不同的面板与家具协调配合,提升了空调的美观性。
如图4所示,所述进风口5包括正面进风口502,正面进风口502开设有在壳体1的正面102上,正面进风口502通过放置腔2与出风口4相通,对于正面进风方式可设计各种材质和风格不同且能够进风的缕空面板。
如图5所示,所述进风口5包括侧面进风口501和正面进风口502,侧面进风口501开设在壳体1的另一侧面101上,正面进风口502开设在壳体1的正面102上,侧面进风口501和正面进风口502通过放置腔2与出风口4相通,对于正面进风方式可设计各种材质和风格不同的缕空面板,由于机壳1设置有侧面进风口501和正面进风口502,流经斜“L”型换热器6的气流更加均匀,提高了空调的换热效率,可加快空调对室内供冷或者供暖效果。
所述壳体1内还安装有换热器6、蜗壳7和蜗舌8,蜗壳7和蜗舌8之间构成出风口通道401,出风口通道401与立式贯流风轮3的输出端301连接,且蜗壳7与蜗舌8呈一体式结构,蜗壳7和蜗舌8为一体注塑成型避免了蜗壳7和蜗舌8的组装工序,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制造效率,而且减少了物料。
所述换热器6安装在立式贯流风轮3与进风口5之间,换热器6为斜“L”型,使壳体1内有足够的空间让气流进入到壳体1内。
所述换热器6的输出输入管601安装在靠近出风口4的一侧,避免输出管601遮挡进风口。
所述机壳1内还安装有竖直导风板9,所述竖直导风板9设置在蜗壳7和蜗舌8之间构成的出风口通道401内,转动竖直导风板9可调整空调的垂直出风风向。
所述机壳1内还安装有水平导风板10,所述水平导风板10设置在蜗壳7和蜗舌8之间构成的出风口通道401内,转动水平导风板10可调整空调的水平出风风向。
所述壳体1内还安装有电辅助加热装置11,所述电辅助加热装置11设置在换热器6和贯流风轮3之间,开启电辅助加热装置11可提高空调的制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2),并在放置腔(2)内设置有立式贯流风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面(103)上设置有出风口(4),壳体(1)上设有进风口(5),所述进风口(5)与出风口(4)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不同面壁上,且所述进风口(5)通过放置腔(2)与出风口(4)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5)包括侧面进风口(501),侧面进风口(501)开设有在壳体(1)的另一侧面(101)上,侧面进风口(501)通过放置腔(2)与出风口(4)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5)包括正面进风口(502),正面进风口(502)开设在壳体(1)的正面(102)上,正面进风口(502)通过放置腔(2)与出风口(4)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5)包括侧面进风口(501)和正面进风口(502),侧面进风口(501)开设在壳体(1)的另一侧面(101)上,正面进风口(502)开设在壳体(1)的正面(102)上,侧面进风口(501)和正面进风口(502)通过放置腔(2)与出风口(4)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安装有换热器(6)、蜗壳(7)和蜗舌(8),蜗壳(7)和蜗舌(8)之间构成出风口通道(401),出风口通道(401)与立式贯流风轮(3)的输出端(301)连接,且蜗壳(7)与蜗舌(8)呈一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6)安装在立式贯流风轮(3)与进风口(5)之间,换热器(6)为斜“L”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6)的输出输入管(601)设置在靠近出风口(4)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 内还安装有竖直导风板(9),所述竖直导风板(9)设置在蜗壳(7)和蜗舌(8)之间构成的出风口通道(401)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安装有水平导风板(10),所述水平导风板(10)设置在蜗壳(7)和蜗舌(8)之间构成的出风口通道(401)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电辅助加热装置(11),所述电辅助加热装置(11)设置在换热器(6)和贯流风轮(3)之间。
CN201821210948.XU 2018-07-26 2018-07-26 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66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0948.XU CN208566886U (zh) 2018-07-26 2018-07-26 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0948.XU CN208566886U (zh) 2018-07-26 2018-07-26 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66886U true CN208566886U (zh) 2019-03-01

Family

ID=65448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1094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66886U (zh) 2018-07-26 2018-07-26 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668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1110A (zh) * 2018-07-26 2018-11-02 邓明义 一种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1110A (zh) * 2018-07-26 2018-11-02 邓明义 一种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33039U (zh) 一种空调器
CN106287987B (zh) 空调柜机、空调器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5091100B (zh) 具有摆叶的立式空调
CN201129802Y (zh) 一种进风口和出风口可互换的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09181107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6440056A (zh) 空调柜机
CN204806620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器
CN103162353A (zh) 空调器
CN105698264A (zh) 具有引流结构的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2252375A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CN206222600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WO2023246706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107270405B (zh) 一种带吸水帘的空调器
CN206361810U (zh) 空调柜机
WO2023065680A1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747761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7726446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6478737U (zh) 一种换新风空调器
CN208566886U (zh) 新型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6222464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106123265B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及混风方法
CN20733490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1233098Y (zh) 室内加热器的内循环风道结构
CN202835582U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6222479U (zh)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7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