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48260U - 绕线机 - Google Patents

绕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48260U
CN208548260U CN201821271622.8U CN201821271622U CN208548260U CN 208548260 U CN208548260 U CN 208548260U CN 201821271622 U CN201821271622 U CN 201821271622U CN 208548260 U CN208548260 U CN 208548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contracting mechanism
sliding block
membrane module
rotary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716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Standard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Standard Mo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Standard Motors Ltd filed Critical Siemens Standard Motors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716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48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48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48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机,所述绕线机包括一基座、多个分模组件和一定位收缩总成,所述基座固定在绕线主机的旋转轴上且能够在所述旋转轴的带动下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多个分模组件可围合构成一个绕线模具。所述定位收缩总成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多个分模组件的第一端连接,使所述多个分模组件能够以所述旋转轴为轴心围合成所述绕线模具。所述定位收缩总成包括一第一定位收缩机构和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收缩机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收缩机构与所述第一定位收缩机构物理连接并联动。通过定位收缩总成对所述多个分模组件进行定位和收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拆除绕线时需要不断拆装所述绕线模具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绕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绕线机是指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工件上的设备,其中的特定工件一般是指绕线模具。绕线机的绕线模具需要采用沿其长度方向可拆卸的多节结构。在绕线机绕线完成后将缠绕好的线圈拆卸下来十分困难,必须按照绕线模具长度方向将每节模具按次序拆卸下来才能将缠绕好的线圈顺次拆卸下来。在进行下一次绕线时需要再重新按顺序将多节的缠绕模具安装回绕线主机。上述方式效率极低、工人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更重要的是由于不同模具的外轮廓尺寸不同,因此需要制作多种规格的模具使成本又大幅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绕线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拆除绕线时需要不断拆装所述绕线模具的技术问题。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绕线机,包括一基座和多个分模组件,以及一定位收缩总成。所述基座固定在绕线主机的旋转轴上且能够在所述旋转轴的带动下绕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多个分模组件可围合构成一个绕线模具。所述定位收缩总成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多个分模组件的第一端连接,能够对所述多个分模组件进行定位及收合控制,使所述多个分模组件能够以所述旋转轴为轴心围合成所述绕线模具。所述定位收缩总成包括一第一定位收缩机构和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收缩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收缩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收缩机构上设置对应的所述多个分模组件,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收缩机构与所述第一定位收缩机构物理连接并联动。
首先,通过所述定位收缩总成对所述多个分模组件进行定位将所述多个分模组件围合成所述绕线模具。然后所述绕线机进行绕线并在绕线完成后再次通过所述定位收缩总成使多个所述分模组件进行收缩。收缩后线圈就可以直接从收缩后的所述绕线模具上取下。最后,重新对所述多个分模组件进行定位准备下次缠绕线圈操作。在上述过程中不需要在取下线圈时拆掉所述分模组件,同时也不需要重新安装所述分模组件。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以大幅缩减了操作时间,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分模组件为四个所述分模组件,所述第一定位收缩机构包括至少一根第一方向导轨、两块第一滑块、一第一收缩机构。所述至少一根第一方向导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一方向导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旋转轴垂直。所述两块第一滑块均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根第一方向导轨上,并能够沿所述至少一根第一方向导轨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收缩机构与所述两块第一滑块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两块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方向导轨向所述旋转轴方向相向滑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收缩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收缩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两块第一滑块上,每个所述第二定位收缩机构包括至少一根第二方向导轨、两块第二滑块、一第二收缩机构。所述至少一根第二方向导轨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方向导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导轨的长度方向垂直,并且与所述旋转轴垂直。所述两块第二滑块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根第二方向导轨上,每个所述第二滑块上均设置有一个对应的所述分模组件。所述第二收缩机构与所述两块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第二收缩机构与所述第一收缩机构联动,所述第一收缩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收缩机构使所述两块第二滑块同时向所述旋转轴方向相向滑动。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所述定位收缩总成的具体结构。在本实施方式采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定位收缩机构对所述分模组件进行定位并完成收缩,其中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提及的所述两块第一滑块相向滑动,以及所述两块第二滑块同时向所述旋转轴方向相向滑动是实现收缩时的运动方式,实际上所述两块第一滑块和所述两块第二滑块也可以向背滑动完成重新的定位。另外,关于所述第一收缩机构与所述第二收缩机构联动只是本实施方式的一个具体应用,并非是必须的限定。其目的在于更好的建立两个方向上所述绕线模具的尺寸关系,提高缠绕线圈的尺寸精度。
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收缩机构包括一伸缩杆和两根转接梁。所述伸缩杆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伸缩杆可沿其长度方向伸缩,且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旋转轴同轴设置。所述两根转接梁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两块第一滑块铰接,所述两根转接梁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伸缩杆的一端铰接。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所述第一收缩机构的具体结构。在本实施方式通过一连杆机构进行实现了所述两块第一滑块向所述旋转轴的相向和相背滑动。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只需控制所述伸缩杆的伸缩就可以同时控制所述两块第一滑块的运动。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铰接连接的所述伸缩杆、所述两根转接梁,以及所述两块第一滑块均是在同一平面内相互转动。
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轴为空心管,所述伸缩杆同轴内套在所述旋转轴中,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基座分别与所述两根转接梁铰接。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所述旋转轴与所述伸缩杆之间的装配实施方式,上述方式可以使所述第一收缩机构有效的压缩所占用的空间。
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一气动系统,能够在所述气动系统的驱动下伸缩。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所述伸缩杆伸缩的驱动方式。
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第二收缩机构包括一联动部、两根导柱,所述联动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联动部上设置有两条滑道,所述滑道沿所述多个分模组件的收缩方向设置。所述两根导柱的一端分别插入对应的所述滑道,所述两根导柱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所述两块第二滑块固定,所述两根导柱沿各自的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滑动。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所述第二收缩机构的具体结构。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和所述第一收缩机构形成联动。当所述第一滑块运动时,由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上,因此所述第二滑块也会一同运动。上述的运动方式实际是所述第一方向导轨的长度方向,但是所述导柱的一端插入所述滑道并沿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运动,而另一端则与所述第二滑块刚性连接,所述滑道因为朝向收缩方向设置,因此所述第二滑块则会向收缩方向滑动,又因为所述第二滑块上连接了所述分模组件最终实现了收缩。
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绕线机还包括一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每个所述分模组件的第二端固定,用于对每个所述分模组件进行定位。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对每个所述分模组件进行定位的实施方式,由于气动驱动具有一定的塑性因此通过一个所述定位部对每个所述分模组件进行刚性定位,进而确保所述绕线模具的外尺寸要求。
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第二端上分别设置有一定位孔,所述定位孔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定位部包括一定位板、多个定位柱,所述多个定位柱与所述定位孔对应设置,所述多个定位柱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板固定,所述多个定位柱的另一端分别插入对应所述定位孔用于定位,且所述多个分模组件固定所述定位部。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定位结构,除了可以刚性的进行对所述分模组件定位,还具有防呆防错功能,核对所述分模组件的定位是否出现错误。
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分模组件围合的所述绕线模具外径由所述第一端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阶梯状减小。本实施方式提供了所述绕线模具的一种具体结构。由于采用沿所述旋转轴轴线收缩后进行脱模,因此采用线圈尺寸逐渐减小的方式可方便脱模。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绕线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模组件与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标号 含义
1 基座
2 绕线主机
21 旋转轴
3 第一定位收缩机构
31 第一方向导轨
331 伸缩杆
332 转接梁
32 第一滑块
33 第一收缩机构
4 第二定位收缩机构
41 第二方向导轨
42 第二滑块
43 第二收缩机构
431 联动部
432 滑道
433 导柱
9 分模组件
91 第一端
92 第二端
93 定位孔
10 定位部
101 定位板
102 定位柱
100 定位收缩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发现绕线机上的绕线模具在拆下线圈时,需要将绕线模具同时拆下。在下一次缠绕线圈前将拆下的绕线模具重新安装回绕线机。另外,由于绕线模具结构上的局限性,绕线模具沿旋转方向的轴向分割为多节,在拆卸过程中还需要将每一节分别拆除。综上所述,线圈拆卸的工作非常复杂,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费事费力。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在表示各实施方式的附图中,相同的后两位数字表示结构相同或结构相似但功能相同的部件。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绕线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绕线机,包括一基座1和多个分模组件9,以及一定位收缩总成100。基座1固定在绕线主机2的旋转轴21上且能够在所述旋转轴21的带动下绕旋转轴 21旋转。多个分模组件9可围合构成一个绕线模具。定位收缩总成100设置在基座1上且与多个分模组件9的第一端91连接,能够对多个分模组件9进行定位及收合控制,使多个分模组件9能够以旋转轴21为轴心围合成所述绕线模具。定位收缩总成100包括一第一定位收缩机构3和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收缩机构4,第一定位收缩机构3设置在基座1上。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收缩机构4上设置对应的多个分模组件9,且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收缩机构4与第一定位收缩机构3物理连接并联动。上述的控制均是基于PLC自动化的数控控制。具体来说,通过PLC的数控控制对定位收缩总成100的定位和收缩进行参数化处理,达到精确定位和收缩的控制。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只有当第二定位收缩机构4与第一定位收缩机构3物理连接并相互联动时才可能取保之间建立的尺寸关系绝对精确,并且实现控制其中一个定位收缩机构完全同步控制所有所述定位收缩机构的目的。
首先,通过定位收缩总成100对多个分模组件9进行定位将多个分模组件9围合成所述绕线模具。然后绕线机进行绕线并在绕线完成后再次通过定位收缩总成100使多个分模组件9进行收缩。收缩后线圈就可以直接从收缩后的所述绕线模具上取下。最后,重新对多个分模组件9进行定位准备下次缠绕线圈操作。在上述过程中不需要在取下线圈时拆掉分模组件9,同时也不需要重新安装分模组件9。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以大幅缩减了操作时间,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多个分模组件9为四个分模组件9,第一定位收缩机构3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第一定位收缩机构3包括至少一根第一方向导轨31、两块第一滑块32、一第一收缩机构33 和两个第二定位收缩机构4,第一方向导轨31设置在基座1上,第一方向导轨31的长度方向与旋转轴21垂直。两块第一滑块32均设置在至少一根第一方向导轨31上,并能够沿至少一根第一方向导轨31的长度方向滑动。第一收缩机构33与两块第一滑块32连接,用于带动两块第一滑块32沿第一方向导轨31向旋转轴21方向相向滑动。两个第二定位收缩机构4分别设置在两块第一滑块32上。每个第二定位收缩机构4包括至少一根第二方向导轨41、两块第二滑块42,以及第二收缩机构43。至少两根第二方向导轨41分别设置于两块第一滑块32上,第二方向导轨4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导轨31的长度方向垂直,并且与旋转轴21垂直。两块第二滑块42设置在至少一根第二方向导轨41 上,每个第二滑块42上均设置有一个对应的分模组件9。第二收缩机构43与两块第二滑块42连接,第一收缩机构33与第二收缩机构43联动,用于带动第二收缩机构43使两块第二滑块42同时向旋转轴21方向相向滑动。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定位收缩总成100的具体结构。在本实施方式采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定位收缩机构对分模组件9进行定位并完成收缩,其中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提及的两块第一滑块32相向滑动,以及两块第二滑块42同时向旋转轴21方向相向滑动是实现收缩时的运动方式,实际上两块第一滑块32和两块第二滑块42也可以向背滑动完成重新的定位。另外,关于第一收缩机构33与第二收缩机构43联动只是本实施方式的一个具体应用,并非是必须的限定。其目的在于更好的建立两个方向上所述绕线模具的尺寸关系,提高缠绕线圈的尺寸精度。
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第一收缩机构33包括一伸缩杆331和两根转接梁332,伸缩杆331设置在基座1上,伸缩杆331可沿其长度方向伸缩,且伸缩杆331与旋转轴21同轴设置。两根转接梁 332的一端分别与两块第一滑块32铰接,两根转接梁332的另一端分别与伸缩杆331的一端铰接。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第一收缩机构33的具体结构。在本实施方式通过一连杆进行实现了两块第一滑块32向旋转轴21的相向和相背滑动。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只需控制伸缩杆311的伸缩就可以同时控制两块第一滑块32的运动。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铰接连接的伸缩杆331、两根转接梁332,以及两块第一滑块32均是在同一平面内相互转动。
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旋转轴1为空心管,伸缩杆331同轴内套在旋转轴21中,所述伸缩杆 331的一端贯穿基座1分别与两根转接梁332铰接。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旋转轴1与伸缩杆331之间的装配实施方式,上述方式可以使第一收缩机构33有效的压缩所占用的空间。
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伸缩杆331的另一端连接一气动系统,能够在气动系统的驱动下伸缩。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伸缩杆331伸缩的驱动方式。气动驱动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取保缠绕出线圈的尺寸精度。其具体应用方法在后文会详细说明,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二收缩机构43包括一联动部431和两根导柱433,联动部431 设置在基座1上,联动部431上设置有两条滑道432,滑道432沿多个分模组件9收缩方向设置。两根导柱83的一端分别插入对应的滑道432,两根导柱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两块第二滑块42固定,两根导柱433沿各自的所述滑道432的长度方向滑动。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第二收缩机构43的具体结构。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和第一收缩机构33形成联动,由于采用机械刚性连接可以始终保证线圈的两个方向上的尺寸比例。当第一滑块32运动时,由于第二滑块42固定在第一滑块32上,因此第二滑块42也会一同运动。上述的运动方式实际是第一方向导轨31的长度方向,但是导柱433的一端插入滑道432并沿滑道432的长度方向运动,而另一端则与第二滑块42刚性连接,并且滑道432因为朝向收缩方向设置,因此滑道432具有第二方向导轨41长度方向上的位移分量。因此会带动第二滑块42沿第二方向导轨41长度方向滑动。最后第二滑块42则会向收缩方向滑动,又因为第二滑块42上连接了分模组件9最终实现了收缩。同时也实现了只对伸缩杆331伸缩进行控制就可以控制所有分模组件9的定位和收合功能。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模组件与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绕线机还包括一定位部10,其与每个分模组件9的第二端92固定,用于对每个分模组件9进行定位。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对每个分模组件9进行定位的实施方式,由于气动驱动具有一定的塑性因此通过一个定位部10对每个分模组件9进行刚性定位,进而确保所述绕线模具的外尺寸要求。
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二端92上分别设置有一定位孔93,定位孔93沿旋转轴的轴向方向设置。定位部10包括一定位板101和多个定位柱102,多个定位柱102与定位孔93对应设置,多个定位柱102的一端与定位板101固定,多个定位柱102的另一端分别插入对应定位孔93用于定位,且多个分模组件9固定定位部10。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定位结构,除了可以刚性的进行对分模组件9定位,还具有防呆防错功能。核对分模组件9的定位是否出现错误。
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多个分模组件9围合的所述绕线模具外径由第一端91沿旋转轴的轴向阶梯状减小。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多个分模组件9围合所述绕线模具的一种具体结构。由于改变了脱模方式,因此采用线圈尺寸逐渐减小的方式可方便脱模。
本申请的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过定位收缩总成100的定位和收缩使绕线机在缠绕线圈后,操作人员不用为了取下线圈同时需要拆除所述绕线模具,并且也不用在下次缠绕线圈时重新安装所述绕线模具。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定位收缩总成100的具体结构,通过第一收缩机构33和第二收缩机构43 的联动作用以及第一收缩机构33的具体结构实现了只需控制第一收缩机构33的伸缩杆331即可控制定位收缩总成100对分模组件9的定位和收合。
本申请提供的定位部10可以一方面确保线圈的尺寸精度,另一方面具有防呆防错功能核对分模组件9的定位位置。
由于改变了脱模方式,因此分模组件9采用线圈尺寸逐渐减小的方式可方便脱模。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方式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1),所述基座(1)固定在绕线主机(2)的旋转轴(21)上且能够在所述旋转轴(21)的带动下绕所述旋转轴(21)旋转;
多个分模组件(9),所述多个分模组件(9)可围合构成一个绕线模具;
一定位收缩总成(100),所述定位收缩总成(100)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且与所述多个分模组件(9)的第一端(91)连接,能够对所述多个分模组件(9)进行定位及收合控制,使所述多个分模组件(9)能够以所述旋转轴为轴心围合成所述绕线模具;
所述定位收缩总成(100)包括:
一第一定位收缩机构(3),其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和
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收缩机构(4),其上设置对应的所述多个分模组件(9),且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收缩机构(4)与所述第一定位收缩机构(3)物理连接并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模组件(9)为四个所述分模组件(9),所述第一定位收缩机构(3)包括:
至少一根第一方向导轨(31),其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第一方向导轨(3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旋转轴(21)垂直;
两块第一滑块(32),所述两块第一滑块(32)均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根第一方向导轨(31)上,并能够沿所述至少一根第一方向导轨(31)的长度方向滑动;
一第一收缩机构(33),所述第一收缩机构(33)与所述两块第一滑块(32)连接,用于带动所述两块第一滑块(32)沿所述第一方向导轨(31)向所述旋转轴方向相向滑动;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收缩机构(4)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定位收缩机构(4)分别设置在所述两块第一滑块(32)上;
每个所述第二定位收缩机构(4)包括:
至少一根第二方向导轨(41),所述至少一根第二方向导轨(4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32)上,所述第二方向导轨(4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导轨(31)的长度方向垂直,并且与所述旋转轴(21)垂直;
两块第二滑块(42),所述两块第二滑块(42)设置在所述至少一根第二方向导轨(41)上,每个所述第二滑块(42)上均设置有一个对应的所述分模组件(9);
一第二收缩机构(43),所述第二收缩机构(43)与所述两块第二滑块(42)连接,所述第二收缩机构(43)与所述第一收缩机构(33)联动,所述第一收缩机构(33)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收缩机构(43)使所述两块第二滑块(42)同时向所述旋转轴方向相向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缩机构(33)包括:
一伸缩杆(331),其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伸缩杆(331)可沿其长度方向伸缩,且所述伸缩杆(331)与所述旋转轴(21)同轴设置;
两根转接梁(332),所述两根转接梁(33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两块第一滑块(32)铰接,所述两根转接梁(33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伸缩杆(331)的一端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21)为空心管,所述伸缩杆(331)同轴内套在所述旋转轴(21)中,所述伸缩杆(331)的一端贯穿所述基座(1)分别与所述两根转接梁(332)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31)的另一端连接一气动系统,能够在所述气动系统的驱动下伸缩。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收缩机构(43)包括:
一联动部(431),其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联动部(431)上设置有两条滑道(432),所述滑道(432)沿所述多个分模组件(9)的收缩方向设置;
两根导柱(433),所述两根导柱(433)的一端分别插入对应的所述滑道(432),所述两根导柱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所述两块第二滑块(42)固定,所述两根导柱(433)沿各自的所述滑道(432)的长度方向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一定位部(10),其与每个所述分模组件(9)的第二端(92)固定,用于对每个所述分模组件(9)进行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端(92)上分别设置有:
一定位孔(93),所述定位孔(93)沿所述旋转轴(21)的轴向方向设置;
所述定位部(10)包括:
一定位板(101);和
多个定位柱(102),其与所述定位孔(93)对应设置,所述多个定位柱(102)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板(101)固定,所述多个定位柱(102)的另一端分别插入对应所述定位孔(93)用于定位,且所述多个分模组件(9)固定所述定位部(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分模组件(9)围合的所述绕线模具外径由所述第一端(91)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阶梯状减小。
CN201821271622.8U 2018-08-07 2018-08-07 绕线机 Active CN208548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1622.8U CN208548260U (zh) 2018-08-07 2018-08-07 绕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1622.8U CN208548260U (zh) 2018-08-07 2018-08-07 绕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48260U true CN208548260U (zh) 2019-02-26

Family

ID=65426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71622.8U Active CN208548260U (zh) 2018-08-07 2018-08-07 绕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48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09739A (zh) 一种轮胎活络模块同步径向伸缩拼圆装置及拼圆实现方法
DE2409586A1 (de) Uebergabevorrichtung fuer karkassen
CN111573407B (zh) 一种便于安装卡夹的模架装置
CN105064678A (zh) 收支模机构、内筒模以及电梯井模板装置
CN109396234B (zh) 一种风筒翻边卷圆机
CN208548260U (zh) 绕线机
CN107282726A (zh) 型材三维滚弯机
CN103990681B (zh) 辊轮两摆动方向可调的立式旋压机构
CN108861837A (zh) 一种方便缠绕的光缆缠绕装置
CN206911990U (zh) 弯管机
CN104339148A (zh) 一种回转芯模高精度快速安装装置及方法
CN216679966U (zh) 一种钢筋折弯装置
CN110255073A (zh) 一种宽度可调节的进料装置
CN212251769U (zh) 一种智能化的通信勘察终端
CN209393783U (zh) 一种风筒翻边卷圆机
CN213111766U (zh) 一种塑料薄膜吹膜机用收卷装置
CN104934218A (zh) 配电变压器线圈可变径绕制模具
CN110311326B (zh) 一种伸缩式跨越架
GB2103143A (en) A device for handling frames for making up moulds or casings for casting concrete or composite panels
CN215786906U (zh) 一种可快速进行固定的模架深孔钻孔装置
CN204449110U (zh) 全自动钢筋弯箍机的机头装置
CN212312310U (zh) 一种混凝土腔体成型模具
CN204695961U (zh) 配电变压器线圈可变径绕制模具
CN202447840U (zh) 倍捻机柜体组焊胎具
CN216196878U (zh)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施工用挑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