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41640U - 留置针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留置针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41640U
CN208541640U CN201721755334.5U CN201721755334U CN208541640U CN 208541640 U CN208541640 U CN 208541640U CN 201721755334 U CN201721755334 U CN 201721755334U CN 208541640 U CN208541640 U CN 208541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infant
hole
wall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7553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雪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Childrens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Childrens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Childrens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Childrens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17553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41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41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416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留置针防护装置。该留置针防护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用于放置在婴幼儿的手背上,壳体具有空腔,壳体包括第一壁;第一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用于容纳留置针;壳体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空腔连通;第二通孔开设在壳体的除了第一壁之外的任一壁上。第一壁覆盖婴幼儿的手背时,壳体的空腔形成一保护区域,使得壳体能够遮挡婴幼儿的手背以及留置针,使得留置针不易被触碰到,从而使得留置针不易被拉扯出血管。由于第二通孔开设在壳体的除第一壁之外的任一壁上,且第二通孔与空腔连通,可以使得婴幼儿的手背透气,并且医护人员能够通过第二通孔对婴幼儿的手背上的留置针进行操作和观察。

Description

留置针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留置针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婴幼儿在患病时,如严重的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疾病、血液病以及各种重症创伤,通常需要连续数天进行静脉输液,为减轻婴幼儿输液扎针的疼痛,通常会使用留置针进行输液。留置针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以及用于穿刺引导的针芯。使用时将导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留置在血管内,输液时,仅需向导管内补液,从而减轻婴幼儿的疼痛。然而,在补液过程中,患病的婴幼儿的手部动作易导致留置针被拉扯出血管,从而导致需要重新打针穿刺,增加了患儿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留置针在补液时易被拉扯出血管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留置针防护装置。
一种留置针防护装置,用于防护婴幼儿的手背的留置针,所述留置针防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用于放置在所述婴幼儿的手背上,所述壳体具有空腔,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壁;所述第一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容纳所述留置针;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所述壳体的除了所述第一壁之外的任一壁上。
上述由于留置针防护装置的壳体放置在婴幼儿的手背上,第一壁覆盖婴幼儿的手背时,壳体的空腔形成一保护区域,使得壳体能够遮挡婴幼儿的手背以及留置针,使得留置针不易被触碰到,从而使得留置针不易被拉扯出血管。由于第二通孔开设在壳体的除第一壁之外的任一壁上,且第二通孔与空腔连通,可以使得婴幼儿的手背透气,并且医护人员能够通过第二通孔对婴幼儿的手背上的留置针进行操作和观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所述壳体的远离所述婴幼儿的手指的一端,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留置针防护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将所述壳体与所述婴幼儿的手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留置针防护装置还包括第一托部,所述第一托部用于覆盖所述婴幼儿的手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留置针防护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托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以致所述第一托部与所述婴幼儿的手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留置针防护装置还包括第二托部,所述第二托部与所述第一托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托部用于覆盖所述婴幼儿的手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托部和所述第二托部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留置针防护装置还包括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用于将所述第二托部与所述婴幼儿的手臂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所采用的材料为透明塑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留置针防护装置的与所述婴幼儿的皮肤接触的表面所采用的制作材料为橡胶。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留置针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留置针防护装置的第一托部、第二托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第二实施例的留置针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部,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部。当一个部被认为是“连接”到另一个部,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部。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第一实施例的留置针防护装置10,用于防护婴幼儿的手背的留置针,留置针防护装置10包括壳体100,壳体100用于放置在婴幼儿的手背上,壳体100具有空腔101。壳体100包括第一壁110,第一壁11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02,第一通孔102用于容纳留置针。壳体10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03,第二通孔103与空腔101连通,第二通孔103开设在壳体100的除了第一壁110之外的任一壁上。
由于壳体100放置在婴幼儿的手背上,第一壁110覆盖婴幼儿的手背时,壳体100的空腔101形成一保护区域,使得壳体100能够遮挡婴幼儿的手背以及留置针,使得留置针不易被触碰到,从而使得留置针不易被拉扯出血管。由于第一壁110覆盖婴幼儿的手背,使得留置针限定在第一通孔102内,从而留置针不易扭曲到婴幼儿的手背上的位于第一通孔102之外的区域。由于第一壁110的第一通孔102能够容纳留置针,使得留置针免于被第一壁110压迫。由于第二通孔103开设在壳体100的除第一壁110之外的任一壁上,且第二通孔103与空腔101连通,可以使得婴幼儿的手背透气,并且医护人员能够通过第二通孔103对婴幼儿的手背上的留置针进行操作和观察。
具体地,如图1所示,壳体100包括第一壁110和第二壁120,壳体100的除了第一壁110以外的任一壁均为第二壁12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壁120的表面为曲面,第二壁120和第一壁110限定空腔101,第二通孔103开设在第二壁120的远离婴幼儿的手指的一端。由于医护人员的手通常位于远离婴幼儿的手指的一侧进行操作,因此,将第二通孔103开设在壳体100的远离婴幼儿的手指的一端,并且使得第一通孔102与第二通孔103连通,便于观察留置针,并且便于医护人员操作留置针。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壁110的中心位置开设第一通孔102,使得留置针不易被触碰到,从而使得留置针不易被拉扯出血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留置针防护装置10还包括第一固定部130,第一固定部130与壳体100固定连接,第一固定部130用于将壳体100与婴幼儿的手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壁110能够覆盖婴幼儿的手背,从而壳体100能够遮挡留置针,使得留置针不易被触碰到,从而使得留置针不易被拉扯出血管。其中,第一固定部130可以是束缚带,可以通过束缚带将壳体100与婴幼儿的手固定。
参考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留置针防护装置10还包括第一托部140,第一托部140可以为托板,第一托部140用于覆盖婴幼儿的手掌,使得婴幼儿的手掌不易弯曲动作,从而使得婴幼儿的手背上的留置针不易扭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留置针防护装置10还包括第二固定部150,第二固定部150与第一托部140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150与第一固定部130连接,从而使得婴幼儿的手夹在第一壁110和第一托部140之间,从而使得壳体100和第一托部140分别与婴幼儿的手固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30也可以是绊扣组件,该绊扣组件包括第一绊扣131和第二绊扣132,第一绊扣131和第二绊扣132均安装于壳体100上,且第一绊扣131和第二绊扣132分别位于壳体100的两侧。第二固定部150可以是束缚带,壳体100与第二固定部150的一端通过第一绊扣131连接,壳体100与第二固定部15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绊扣132连接,从而使得婴幼儿的手夹在第一壁110和第一托部140之间,从而使得壳体100和第一托部140分别与婴幼儿的手固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30和第二固定部150均为束缚带,可以通过将第一固定部130和第二固定部150粘结在一起,从而使得婴幼儿的手夹在第一壁110和第一托部140之间,从而使得壳体100和第一托部140分别与婴幼儿的手固定。第一固定部130和第二固定部150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是锁扣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留置针防护装置10还包括第二托部160,第二托部160可以是托板,第二托部160用于覆盖婴幼儿的手臂,第二托部160与第一托部140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婴幼儿的手和手臂之间不易弯曲动作,进而使得婴幼儿的手背上的留置针不易扭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托部140和第二托部160一体成型,便于加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留置针防护装置10还包括第三固定部170,第三固定部170可以是束缚带,通过第三固定部170将第二托部160与婴幼儿的手臂固定,使得婴幼儿的手和手臂之间不易弯曲动作,进而使得婴幼儿的手背上的留置针不易扭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托部140和第二托部160的在婴幼儿的手臂的延伸方向的长度为9cm~11cm,第一托部140和第二托部160的在婴幼儿的手臂的宽度方向的宽度为4cm~6cm,上述长度范围和宽度范围接近婴幼儿的手臂,使得婴幼儿的手臂活动舒适,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也能够使得婴幼儿的手和手臂之间不易弯曲动作,进而使得婴幼儿的手背上的留置针不易扭曲。第一托部140和第二托部160在婴幼儿的手臂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可以是9cm、10cm、11cm等,第一托部140和第二托部160在婴幼儿的手臂的宽度可以是4cm、5cm、6cm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0所采用的材料可以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碳酸酯,使用透明的壳体100便于观察婴幼儿的手背的留置针的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留置针防护装置10的与婴幼儿的皮肤接触的表面所采用的制作材料为橡胶,橡胶弹性好,橡胶的表面接触皮肤时使得皮肤具有舒适感。
上述留置针防护装置10包括壳体100,壳体100用于放置在婴幼儿的手背上,壳体100具有空腔101,壳体100包括第一壁110;第一壁11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02,第一通孔102用于容纳留置针;壳体10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03,第二通孔103与空腔101连通;第二通孔103开设在壳体100的除了第一壁110之外的任一壁上。由于壳体100放置在婴幼儿的手背上,第一壁110覆盖婴幼儿的手背时,壳体100的空腔101形成一保护区域,使得壳体100能够遮挡婴幼儿的手背以及留置针,使得留置针不易被触碰到,从而使得留置针不易被拉扯出血管。由于第二通孔103开设在壳体100的除第一壁110之外的任一壁上,且第二通孔103与空腔101连通,可以使得婴幼儿的手背透气,并且医护人员能够通过第二通孔103对婴幼儿的手背上的留置针进行操作和观察。
参考图2,第二实施例中的留置针防护装置的壳体200用于放置在婴幼儿的手背上,壳体200具有空腔201,壳体200包括第一壁210;第一壁21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02,第一通孔202用于容纳留置针;壳体200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03,第二通孔203与空腔201连通;第二通孔203开设在壳体200的除了第一壁210之外的任一壁上。第二实施例的留置针防护装置的其他未具体描述的结构或技术内容与前述实施例基本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第二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如下所述内容。本实施例的壳体200还包括与第一壁210相对的第二壁220、以及侧壁230。侧壁230的数量为四个,第一壁210、第二壁220和四个侧230围设形成长方体形状的空腔201。第一壁21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0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203开设在与第一壁210相对的第二壁22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通孔203还可以开设在与第一壁210相邻的任一个侧壁230上。
由于壳体200放置在婴幼儿的手背上,第一壁210覆盖婴幼儿的手背时,壳体200的空腔201形成一保护区域,使得壳体200能够遮挡婴幼儿的手背以及留置针,使得留置针不易被触碰到,从而使得留置针不易被拉扯出血管。由于第一壁210覆盖婴幼儿的手背,使得留置针限定在第一通孔202内,从而留置针不易扭曲到婴幼儿的手背上的位于第一通孔202之外的区域。由于第一壁210的第一通孔202能够容纳留置针,使得留置针免于被第一壁210压迫。由于第二通孔203开设在壳体200的与第一壁210相对的第二壁220上,且第二通孔203与空腔201连通,可以使得婴幼儿的手背透气,并且医护人员能够通过第二通孔203对婴幼儿的手背上的留置针进行操作和观察。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留置针防护装置,用于防护婴幼儿的手背的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针防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用于放置在所述婴幼儿的手背上,所述壳体具有空腔,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壁;所述第一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容纳所述留置针;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所述壳体的除了所述第一壁之外的任一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开设在所述壳体的远离所述婴幼儿的手指的一端,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留置针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将所述壳体与所述婴幼儿的手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留置针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托部,所述第一托部用于覆盖所述婴幼儿的手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留置针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托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以致所述第一托部与所述婴幼儿的手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留置针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托部,所述第二托部与所述第一托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托部用于覆盖所述婴幼儿的手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留置针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部和所述第二托部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留置针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用于将所述第二托部与所述婴幼儿的手臂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留置针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所采用的材料为透明塑料。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留置针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留置针防护装置的与所述婴幼儿的皮肤接触的表面所采用的制作材料为橡胶。
CN201721755334.5U 2017-12-15 2017-12-15 留置针防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41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55334.5U CN208541640U (zh) 2017-12-15 2017-12-15 留置针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755334.5U CN208541640U (zh) 2017-12-15 2017-12-15 留置针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41640U true CN208541640U (zh) 2019-02-26

Family

ID=65416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75533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41640U (zh) 2017-12-15 2017-12-15 留置针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41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41640U (zh) 留置针防护装置
CN204745196U (zh) 小儿留置针保护套
CN201365949Y (zh) 静脉穿刺用压脉带
CN209060193U (zh) 一种留置针保护套
CN208893340U (zh) 一次性使用无金属铆钉留置针
CN203139293U (zh) 儿童输液固定手托板
CN219517404U (zh) 一种儿童护理用留置针固定器
CN207384253U (zh) 有创血压监测用固定装置
CN206534978U (zh) 一种腹腔引流管的导管固定翼
CN209662332U (zh) 一种输液垫板
CN208448310U (zh) 一种小儿留置针袜套式保护装置
CN204637108U (zh) 手臂固定器
CN208464832U (zh) 留置针固定带
CN204428559U (zh) 一种输液用手部固定装置
CN205108569U (zh) 一种舒适型保护套
CN214966601U (zh) 套袖式治疗巾
CN215134819U (zh) 婴幼儿留置针固定装置
CN206687981U (zh) 一种多用途护理输液用手、腕部固定器
CN208799605U (zh) 一种留置针固定装置
CN107320814A (zh) 一种留置针固定保护绑带
CN213252037U (zh) 一种医用儿童多功能留置针保护器
CN220025794U (zh) 防拔管用手掌固定器
CN215386542U (zh) 一种儿科护理用留置针固定器
CN214181360U (zh) 一种打针辅助固定组件
CN210873434U (zh) 儿童留置针用保护手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6

Termination date: 202012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