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36149U - 一种立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36149U
CN208536149U CN201821039878.6U CN201821039878U CN208536149U CN 208536149 U CN208536149 U CN 208536149U CN 201821039878 U CN201821039878 U CN 201821039878U CN 208536149 U CN208536149 U CN 2085361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hell
air outlet
plate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398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军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xi Soft Network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0398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361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361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361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如何扩大送风活动面积的技术问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壳体出风口,还包括导送风组件和电机,所述导送风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周向滑动连接;所述导送风组件具有与外部连通,且弧长小于所述壳体出风口的送风口;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导送风组件连接,并带动所述导送风组件以所述壳体的中轴线为旋转轴转动,从而所述送风口在所述壳体出风口内侧周向转动;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Description

一种立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立式空调器的出风方式通常为下侧进风、上侧出风,或者背面进风、正面出风。
其中,空调器的出风口位置一般设置在壳体的上部或中部,通常出风口位置固定,可以通过在出风口上增加扫风叶片进行闭合风口,或通过一个可滑动的门体来遮蔽出风口,以达到在关机情况下避免灰尘通过出风口或进风口进入空调器内部的功能。但是空调器通常是通过扫风叶片实现左右扫风,由于出风口固定,位置不能调节,从而送风角度范围窄,存在较多死角。进而降低室内升温和降温时效,降低用户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如何扩大送风活动面积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式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壳体出风口,还包括导送风组件和电机,所述导送风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周向滑动连接;所述导送风组件具有与外部连通,且弧长小于所述壳体出风口的送风口;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导送风组件连接,并带动所述导送风组件以所述壳体的中轴线为旋转轴转动,从而所述送风口在所述壳体出风口内侧周向转动;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式空调器,所述导送风组件包括风道挡板和门板,所述门板的一端部与位于所述风道挡板的外侧端的所述送风口处连接并能够遮蔽所述壳体出风口;所述门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贴合周向滑动连接;所述风道挡板的底壁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式空调器,所述风道挡板包括沿所述壳体的中轴线纵向延伸的第一风道挡板和第二风道挡板,所述第一风道挡板和所述第二风道挡板的外侧端形成所述送风口,并与所述门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式空调器,所述门板包括沿所述壳体的中轴线纵向延伸的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的一端部分别对应与所述风道挡板的所述送风口处连接,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贴合周向滑动连接并能够遮蔽所述壳体出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式空调器,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分别能够遮蔽所述壳体出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式空调器,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分别与所述壳体同圆心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式空调器,与所述壳体出风口反向位置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壳体进风口,所述门板能够遮蔽所述壳体进风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式空调器,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安装于所述送风口处的所述导送风组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式空调器,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出风口处的所述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式空调器,所述壳体出风口的弧长为所述送风口弧长的2至3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A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门板遮蔽壳体出风口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导送风组件,3-电机,4-导风板,5-贯流风机,6-蒸发器,11-壳体出风口,21-送风口,22-风道挡板,23-门板,221-第一风道挡板,222-第二风道挡板,231-第一门板,232-第二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包括壳体1。壳体1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壳体出风口11。还包括导送风组件2和电机3。导送风组件2与壳体1的内壁周向滑动连接。导送风组件2具有与外部连通,且弧长小于壳体出风口11的送风口21。电机3的输出端与导送风组件2连接,并带动导送风组件2以壳体1的中轴线为旋转轴转动,从而送风口21在壳体出风口11内侧周向转动。电机3固定安装于壳体1内。
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A方向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门板遮蔽壳体出风口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中壳体1的内壁可以采用圆柱形结构,从而有利于导送风组件2的转动。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安装于壳体1内的贯流风机5和蒸发器6。导送风组件2的内侧部分围设贯流风机5,蒸发器6位于导送风组件2的对侧,从而贯流风机5将经过蒸发器6进行热交换后空气通过导送风组件2送达送风口21并至外部空间,实现对室温的调节。
为了使导送风组件2能够以壳体1的中轴线为旋转轴转动,将电机3可以固定安装于壳体1的底壁上,电机3的输出端与导送风组件2的底端面连接,连接处与壳体1的中轴线重合。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电机3驱动导送风组件2转动,从而送风口21能够在壳体出风口11处周向转动。由于壳体出风口11的弧长大于送风口21的弧长,从而当送风口21从壳体出风口11的一侧转动至另一侧的过程中,扩大了送风面积。从而在制冷或制热过程中,加快室内温度的降温和升温时间,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导送风组件2包括风道挡板22和门板23。门板23的一端部与位于风道挡板22的外侧端的送风口21处连接并能够遮蔽壳体出风口11。门板23与壳体1的内壁贴合周向滑动连接。风道挡板22的底壁与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
具体的,如图1至3所示,风道挡板22和门板23可以采用螺栓连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从而在风道挡板22转动的时候能够带动门板23能够沿壳体1的内壁周向转动。风道挡板22的内侧端可以部分围设贯流风机5,风道挡板22的外侧端口形成送风口21。风道挡板22的内侧端和外侧端之间形成送风通道。
如图2所示,在送风口21转动的过程中,送风口21占据壳体出风口11部分空间,门板23能够遮蔽壳体出风口11的剩余空间。从而能够避免外部环境中的杂质从送风口21和壳体出风口11之间的空间进入壳体1内。
如图3所示,在停止使用空调器的时候,送风口21可以转动至壳体出风口11处壳体1的内侧,从而门板23能够将壳体出风口11完全遮蔽,进而在不使用空调器时,避免外部环境中的杂质从壳体出风口11进入壳体1内。
进一步的,风道挡板22包括沿壳体1的中轴线纵向延伸的第一风道挡板221和第二风道挡板222。第一风道挡板221和第二风道挡板222的外侧端形成送风口21,并与门板23连接。
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风道挡板221和第二风道挡板222围设形成送风通道,并与贯流风机5的出风端对应设置,从而能够将风通过出风口21送出。
进一步的,门板23包括沿壳体1的中轴线纵向延伸的第一门板231和第二门板232。第一门板231和第二门板232的一端部分别对应与风道挡板22的送风口21处连接。第一门板231和第二门板232与壳体1的内壁贴合周向滑动连接并能够遮蔽壳体出风口11。
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门板231和第二门板232能够在转动的过程遮蔽送风口21和壳体出风口11之间的空间,并能够遮蔽整个壳体出风口11。通过第一门板231和第二门板232与壳体1的内壁贴合周向转动,从而第一门板231和第二门板232与壳体1之间只具有能够转动的空隙,进而使外部环境中的杂质不易进入壳体1内。
壳体1在与第一门板231和第二门板232的对应位置的周向侧壁上形成有凸起的滑块,第一门板231和第二门板232上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滑块滑动的嵌入滑槽内,并能够在风道挡板22的带动下沿壳体1的内壁周向转动。从而遮蔽壳体出风口11处的空间。
进一步的,第一门板231和第二门板232分别与壳体1同圆心设置。
具体的,为了使第一门板231和第二门板232能够贴合壳体1的内壁周向转动,第一门板231和第二门板232分别设置为壳体1同圆心的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与壳体出风口11反向位置的壳体1上开设有壳体进风口。门板23能够遮蔽壳体进风口。
具体的,在空调器不使用时,门板23能够转动至壳体进风口处并将其遮蔽,从而避免外部环境中的杂质进入壳体1内。也就是说,在空调器不使用时,如第一门板231遮蔽壳体出风口11,那么第二门板232能够遮蔽壳体进风口。从而门板23能够同时将壳体出风口11和壳体进风口遮蔽,进而避免外部环境中的杂质进入壳体1内。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还包括导风板4。导风板4安装于送风口21处的导送风组件2上。
具体的,在送风口21停止转动时,为了使送风口21处的风向改变。可以在送风口21处的导送风组件2上安装导风板4。导风板4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还包括导风板4。导风板4安装于壳体出风口11处的壳体1上。
具体的,在送风口21停止转动时,为了使送风口21处的风向改变。可以在壳体出风口11处的壳体1上安装导风板4。导风板4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壳体出风口11的弧长为送风口21弧长的2至3倍。
具体的,壳体出风口11可以开设于壳体1的正面,为了扩大送风活动面积,将壳体出风口11的弧长设置为送风口21弧长的2至3倍。
这里首选需要说明的是,“向内”是朝向容置空间中央的方向,“向外”是远离容置空间中央的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横向”、“竖向”、“水平”、“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立式空调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开设有与外部连通的壳体出风口(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送风组件(2)和电机(3),
所述导送风组件(2)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周向滑动连接;所述导送风组件(2)具有与外部连通,且弧长小于所述壳体出风口(11)的送风口(21);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与所述导送风组件(2)连接,并带动所述导送风组件(2)以所述壳体(1)的中轴线为旋转轴转动,从而所述送风口(21)在所述壳体出风口(11)内侧周向转动;所述电机(3)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送风组件(2)包括风道挡板(22)和门板(23),所述门板(23)的一端部与位于所述风道挡板(22)的外侧端的所述送风口(21)处连接并能够遮蔽所述壳体出风口(11);所述门板(23)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贴合周向滑动连接;所述风道挡板(22)的底壁与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挡板(22)包括沿所述壳体(1)的中轴线纵向延伸的第一风道挡板(221)和第二风道挡板(222),所述第一风道挡板(221)和所述第二风道挡板(222)的外侧端形成所述送风口(21),并与所述门板(2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23)包括沿所述壳体(1)的中轴线纵向延伸的第一门板(231)和第二门板(232),所述第一门板(231)和所述第二门板(232)的一端部分别对应与所述风道挡板(22)的所述送风口(21)处连接,所述第一门板(231)和所述第二门板(232)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贴合周向滑动连接并能够遮蔽所述壳体出风口(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板(231)和所述第二门板(232)分别能够遮蔽所述壳体出风口(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板(231)和所述第二门板(232)分别与所述壳体(1)同圆心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壳体出风口(11)反向位置的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壳体进风口,所述门板(23)能够遮蔽所述壳体进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板(4),所述导风板(4)安装于所述送风口(21)处的所述导送风组件(2)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板(4),所述导风板(4)安装于所述壳体出风口(11)处的所述壳体(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出风口(11)的弧长为所述送风口(21)弧长的2至3倍。
CN201821039878.6U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立式空调器 Active CN2085361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9878.6U CN208536149U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立式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9878.6U CN208536149U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立式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36149U true CN208536149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79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39878.6U Active CN208536149U (zh) 2018-07-03 2018-07-03 一种立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3614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0705A (zh) * 2019-02-26 2019-05-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9780709A (zh) * 2019-02-26 2019-05-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0705A (zh) * 2019-02-26 2019-05-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9780709A (zh) * 2019-02-26 2019-05-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780705B (zh) * 2019-02-26 2021-08-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9780709B (zh) * 2019-02-26 2021-12-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52459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4456724A (zh) 空调器
CN109631154A (zh) 一种空调器
CN208536149U (zh) 一种立式空调器
CN110657495B (zh) 空调内机
CN106247454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6403026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05258217A (zh) 一种立体环抱送风装置及其空调器
CN206478737U (zh) 一种换新风空调器
CN105674529A (zh) 驱动装置和空调柜机
CN106403060A (zh) 窗式空调器
CN107327920A (zh) 一种挂壁式空调器
CN21026750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0260402B (zh) 一种双出风的空调
CN209763280U (zh) 导风板驱动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445507U (zh) 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814376U (zh) 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CN216924548U (zh) 风管机
CN110486799A (zh) 一种嵌入式空调
CN209944529U (zh) 空调器
CN108626802A (zh) 具有360°旋转出风结构的空调器
CN212005940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09763293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415590U (zh) 一种空调器
CN206222517U (zh) 窗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2

Address after: Room 402, Building 1, Changjiang Bay Commercial Plaza,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after: Zhongxi Soft Network Technology (Jiangsu)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14 Liangxiang West Road, Liangxiang Township,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102400

Patentee before: Kong Junmin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