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23011U - 三相并联恒功率伴热带 - Google Patents

三相并联恒功率伴热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23011U
CN208523011U CN201821227913.7U CN201821227913U CN208523011U CN 208523011 U CN208523011 U CN 208523011U CN 201821227913 U CN201821227913 U CN 201821227913U CN 208523011 U CN208523011 U CN 2085230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upply line
resistor
lin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2791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龙
陈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AIKESEN THERM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AIKESEN THERM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AIKESEN THERM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AIKESEN THERMAL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2791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230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230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230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相并联恒功率伴热带,包括互相平行的、依次放置的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和第三电源线;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之间的间距距离等于第二电源线和第三电源线之间的间距距离;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和第三电源线的外侧均分别包覆有芯线绝缘护套;还包括内护套;内护套将包覆有芯线绝缘护套的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和第三电源线均包裹在内;在内护套外缠绕有发热丝;还包括外护套;外护套将缠绕有发热丝的内护套包裹在内;外护套之外包裹有编织层;编织层之外包裹有加强层护套。三相伴热带最大允许使用长度高于单相伴热带或者双相伴热带。

Description

三相并联恒功率伴热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伴热带,具体涉及一种三相并联恒功率伴热带。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一些恒功率伴热带,其单位长度的发热量恒定,使用的越长输出的总功率越大,并可按现场实际要求任意剪切。这是现有技术的优点,使其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生产场合中。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伴热带大多是中间使用一根或者两根线芯用于发热,伴热带截面为圆形或者椭圆形,与伴热体的接触面积小,热传导的面积也小,传热效率低。
而且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线芯的截面积有限,如果伴热带长度过长,则压降会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相并联恒功率伴热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相并联恒功率伴热带,包括互相平行的、依次放置的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和第三电源线;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之间的间距距离等于第二电源线和第三电源线之间的间距距离;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和第三电源线的外侧均分别包覆有芯线绝缘护套;还包括内护套;内护套将包覆有芯线绝缘护套的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和第三电源线均包裹在内;在内护套外缠绕有发热丝;还包括外护套;外护套将缠绕有发热丝的内护套包裹在内;外护套之外包裹有编织层;编织层之外包裹有加强层护套;所述发热丝包括多段发热电阻;每段发热电阻均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第一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之上;第二电阻两端分别连在第二电源线和第三电源线之上;第三电阻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电源线和第三电源线之上。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和第三电源线均为镀锡铜绞线。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在芯线绝缘护套和内护套之上有位置对应的多组通孔;第一组通孔沿第一电源线设置;第二组通孔沿第二电源线设置;第三组通孔沿第三电源线设置;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穿过第一组通孔连接在第一电源线之上,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穿过第二组通孔连接在第二电源线之上;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穿过第二组通孔连接在第二电源线之上,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穿过第三组通孔连接在第三电源线之上;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穿过第三组通孔连接在第三电源线之上,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穿过第一组通孔连接在第一电源线之上。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在每段发热电阻中,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电源线的同一位置,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三电源线的同一位置,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电源线的不同位置。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加强层护套为绝缘防腐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恒功率并联伴热带单位长度的发热量恒定,使用的越长输出的总功率越大。并可按现场实际要求任意剪切。该伴热带柔软性好,可以紧贴在管道表面,外层的编织层是金属屏蔽网,可以防止静电产生并能起到安全接地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最外层设置有一层绝缘防腐材料制成的加强层护套,防腐能力强,适用于地下敷设的管道和酸、碱、盐的腐蚀性或潮湿场合的伴热。
3、恒功率并联伴热带与防爆温控器配合使用可以精确维持管道或加热体内的介质温度。所以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
4、三相伴热带最大允许使用长度高于单相伴热带或者双相伴热带;在大规模应用伴热带的场合,三相伴热带能均衡电网负载;三相伴热带由于采用三根电源线,使伴热带更趋扁平,对管道的热传导面积增加,可提高伴热带的热传输效率及最高维持温度。
三相并联式电伴热带尤其适用于长管线、大储罐、大管径管道进行伴热保温;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管道系统、储罐、阀门、泵体的伴热、防冻或仪表管线的工艺温度维持。可用于普通场合和防爆场合Ⅰ、Ⅱ级2区。当在长距离、大口径管道进行伴热保温时,采用三相伴热带比单相伴热带更经济、更合理、更能凸显出使用三相伴热带的优越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发热丝与电源线的连接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互相平行的、依次放置的第一电源线1、第二电源线2和第三电源线3。具体的,第一电源线1、第二电源线2和第三电源线3均为镀锡铜绞线。
为了使得发热均匀,第一电源线1和第二电源线2之间的间距距离等于第二电源线2和第三电源线3之间的间距距离。
第一电源线1、第二电源线2和第三电源线3的外侧均分别包覆有芯线绝缘护套4。还包括内护套5。内护套5将包覆有芯线绝缘护套4的第一电源线1、第二电源线2和第三电源线3均包裹在内。在内护套5外缠绕有发热丝6。还包括外护套7。外护套7将缠绕有发热丝6的内护套5包裹在内。外护套7之外包裹有编织层8。编织层8之外包裹有加强层护套9。
发热丝6包括多段发热电阻。图2是发热丝与电源线的连接方法。如图2所示,每段发热电阻均包括第一电阻R12、第二电阻R23和第三电阻R13。第一电阻R1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电源线1和第二电源线2之上。第二电阻R23两端分别连在第二电源线2和第三电源线3之上。第三电阻R13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电源线1和第三电源线3之上。
更具体的,在芯线绝缘护套4和内护套5之上有位置对应的多组通孔,用于发热丝6与电源线的连接。发热丝5依次穿过相应的内护套5和芯线绝缘护套4上的通孔连接在电源线上。
如图2所示,第一组通孔沿第一电源线1设置。第二组通孔沿第二电源线2设置。第三组通孔沿第三电源线3设置。第一电阻R12的第一端穿过第一组通孔连接在第一电源线1之上,第一电阻R12的第二端穿过第二组通孔连接在第二电源线2之上。第二电阻R23的第一端穿过第二组通孔连接在第二电源线2之上,第二电阻R23的第二端穿过第三组通孔连接在第三电源线3之上。第三电阻R13的第一端穿过第三组通孔连接在第三电源线3之上,第三电阻R13的第二端穿过第一组通孔连接在第一电源线1之上。在每段发热电阻中,第一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3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电源线2的同一位置,第二电阻R23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R13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三电源线3的同一位置,第一电阻R12的第一端和第三电阻R13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电源线1的不同位置。
也就是说,电阻丝6每隔一定的距离就与电源线连接,行程连续并联电阻,电源线通电后,各并联电阻发热,因而形成一条连续发热的电伴热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构思的前提下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其他改进和变化,均应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三相并联恒功率伴热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平行的、依次放置的第一电源线(1)、第二电源线(2)和第三电源线(3);第一电源线(1)和第二电源线(2)之间的间距距离等于第二电源线(2)和第三电源线(3)之间的间距距离;第一电源线(1)、第二电源线(2)和第三电源线(3)的外侧均分别包覆有芯线绝缘护套(4);还包括内护套(5);内护套(5)将包覆有芯线绝缘护套(4)的第一电源线(1)、第二电源线(2)和第三电源线(3)均包裹在内;在内护套(5)外缠绕有发热丝(6);还包括外护套(7);外护套(7)将缠绕有发热丝(6)的内护套(5)包裹在内;外护套(7)之外包裹有编织层(8);编织层(8)之外包裹有加强层护套(9);所述发热丝(6)包括多段发热电阻;每段发热电阻均包括第一电阻(R12)、第二电阻(R23)和第三电阻(R13);第一电阻(R1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电源线(1)和第二电源线(2)之上;第二电阻(R23)两端分别连在第二电源线(2)和第三电源线(3)之上;第三电阻(R13)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电源线(1)和第三电源线(3)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并联恒功率伴热带,其特征在于,第一电源线(1)、第二电源线(2)和第三电源线(3)均为镀锡铜绞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并联恒功率伴热带,其特征在于,在芯线绝缘护套(4)和内护套(5)之上有位置对应的多组通孔;第一组通孔沿第一电源线(1)设置;第二组通孔沿第二电源线(2)设置;第三组通孔沿第三电源线(3)设置;第一电阻(R12)的第一端穿过第一组通孔连接在第一电源线(1)之上,第一电阻(R12)的第二端穿过第二组通孔连接在第二电源线(2)之上;第二电阻(R23)的第一端穿过第二组通孔连接在第二电源线(2)之上,第二电阻(R23)的第二端穿过第三组通孔连接在第三电源线(3)之上;第三电阻(R13)的第一端穿过第三组通孔连接在第三电源线(3)之上,第三电阻(R13)的第二端穿过第一组通孔连接在第一电源线(1)之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并联恒功率伴热带,其特征在于,在每段发热电阻中,第一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3)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电源线(2)的同一位置,第二电阻(R23)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R13)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三电源线(3)的同一位置,第一电阻(R12)的第一端和第三电阻(R13)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电源线(1)的不同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并联恒功率伴热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护套(9)为绝缘防腐材料制成。
CN201821227913.7U 2018-08-01 2018-08-01 三相并联恒功率伴热带 Active CN2085230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27913.7U CN208523011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三相并联恒功率伴热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27913.7U CN208523011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三相并联恒功率伴热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23011U true CN208523011U (zh) 2019-02-19

Family

ID=65332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27913.7U Active CN208523011U (zh) 2018-08-01 2018-08-01 三相并联恒功率伴热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230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9412A (zh) 一种电缆和导线
CN106455166A (zh) 一种并联型恒功率电伴热带
CN208523011U (zh) 三相并联恒功率伴热带
CN204350338U (zh) 并联恒功率电伴热带
CN203745246U (zh) 一体式电加热保温烟气取样管
CN202049794U (zh) 铜包铝芯耐低温丁腈扁电缆
CN103476161B (zh) 一种加热管
CN205283855U (zh) 超高温集肤电缆
CN203827535U (zh) 一种加热电缆
CN104616789A (zh) 一种耐高温抗干扰电缆
CN202855406U (zh) 一种高载流量轻型电焊机电缆
CN203327270U (zh) 输油气管线用智能型自控温伴热电缆
CN206001107U (zh) 一种石油管件
CN207947082U (zh) 一种金属铠装伴热带
CN203492216U (zh) 一种加热管
CN104200866A (zh) 一种高性能电线电缆用的铜包铝复合导线
CN108012356A (zh) 一种rdp并联恒功率伴热电缆
CN201402632Y (zh) 单芯双绝缘耐热耐腐蚀耐气候阻水环保太阳能专用软电缆
CN205656888U (zh) 镀锡铜线
CN204143903U (zh) 不锈钢护套单芯电缆
CN215453317U (zh) 一种长距离使用的自限温伴热带
CN211150164U (zh) 一种耐高温电缆
CN203165506U (zh) 一种新型镀镍铜线
CN201402652Y (zh) 多芯耐热耐腐蚀耐气候阻水环保太阳能发电专用软电缆
CN201226604Y (zh) 发热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