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22793U - 加强件、音腔组件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加强件、音腔组件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22793U
CN208522793U CN201820399636.1U CN201820399636U CN208522793U CN 208522793 U CN208522793 U CN 208522793U CN 201820399636 U CN201820399636 U CN 201820399636U CN 208522793 U CN208522793 U CN 208522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chamber
reinforcer
boss
box sound
pi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996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3996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22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22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22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加强件、音腔组件及移动终端,加强件用于盖设至移动终端的box音腔上。加强件包括本体、凸台和凸起。本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凸台设置于本体的外周且凸出于第一表面上;凸台的背向第二表面的一侧用于盖设至box音腔上以密封box音腔;凸起设置于第一表面上,凸起用于嵌设至box音腔的连接孔内。上述的加强件,利用凸台、凸起与box音腔配合即可实现加强件与box音腔的连接。加强件与box音腔的连接结构简单,采用凸起和连接孔配合的方式可避免box音腔的安装结构在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过大,从而有利于减小box音腔的外围安装结构的厚度,进而有利于移动终端的轻薄化。

Description

加强件、音腔组件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强件、音腔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内部一般设置有box音腔,box音腔用于增强移动终端的出音效果。在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box音腔及其外围的安装结构一般需要占用较大的尺寸,不利于移动终端的轻薄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加强件、音腔组件及移动终端,以解决box音腔及其外围的安装结构不利于移动终端的轻薄化的问题。
一种加强件,用于盖设至移动终端的box音腔上,所述加强件包括:
本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凸台,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外周且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凸台的背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用于盖设至所述box音腔上以密封所述box音腔;及
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凸起用于嵌设至所述box音腔的连接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所述凸台和所述凸起一体成型;所述凸台围设成容置槽,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所述凸台和所述凸起的材质相同,且为不锈钢,或磷铜,或紫铜,或铍铜,或镍铜合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件还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凸台上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连接于所述凸台的边缘上;当所述加强件盖设于所述box音腔上时,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box音腔的外周面上。
一种音腔组件,包括box音腔和以上所述的加强件,所述box音腔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凸起嵌设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box音腔的外周设有沉台,所述凸台连接于所述沉台上并密封所述box音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box音腔包括支撑件、扬声器、柔性线路板和盖板件,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收容腔,所述扬声器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扬声器通信连接,所述盖板件盖设于所述扬声器上,且所述柔性线路板位于所述盖板件和所述支撑件之间;所述连接孔和所述沉台均位于所述盖板件上,所述加强件盖设于所述盖板件的背向所述扬声器的一侧,且所述凸起与所述扬声器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box音腔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盖板件和所述扬声器之间,所述盖板件能够压紧所述缓冲件,以使所述缓冲件压紧所述扬声器。
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和以上所述的音腔组件,所述前壳上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音腔组件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向所述通孔的内部延伸形成承台,所述凸台的背向所述扬声器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承台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台上设有凸柱,所述凸柱与所述承台一体成型;所述凸台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凸柱能够卡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台具有朝向所述加强件的抵持面,所述抵持面能够与所述凸台的表面抵接;所述凸柱的末端与所述抵持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定位孔的深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柱间隔分布于所述承台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柱包括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所述第一凸柱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凸柱的横截面为圆角矩形或跑道形。
上述的加强件、音腔组件及移动终端,加强件的凸起能够嵌设于box音腔的连接孔内,以使加强件在box音腔上可靠地定位,凸台能够盖设于box音腔上以密封box音腔,利用凸台、凸起与box音腔配合即可实现加强件与box音腔的连接。加强件与box音腔的连接结构简单,采用凸起和连接孔配合的方式可避免box音腔的安装结构在移动终端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过大,从而有利于减小box音腔的外围安装结构的厚度,进而有利于移动终端的轻薄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一实施例中加强件与前壳的爆炸图;
图4为图2所示移动终端的box音腔的爆炸图;
图5为图3所示移动终端的加强件的立体图;
图6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另一实施例中加强件与前壳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作为在此使用的“通信终端”(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
参考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为智能手机。移动终端10包括前壳100和音腔组件200,前壳100上开设有通孔110,通孔110可用于收容音腔组件200。同时参考图3,通孔110的一端向通孔110的内部延伸形成承台120,音腔组件200的表面能够抵接于承台120上,承台120即可对音腔组件200起到支撑作用。在一实施例中,承台120的朝向音腔组件200的一侧的表面上还可以设置粘接层(未图示),粘接层可以为紫外线固化胶或双面胶,音腔组件200通过粘接层即可可靠地连接于前壳100上。在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还可以包括显示屏300,显示屏300连接于前壳100上。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屏300采用点胶的方式连接于前壳100上,点胶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显示屏300与前壳100的可靠连接,而且可以简化显示屏300与前壳100的连接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屏300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LCD屏可以为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屏幕或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转换)屏幕或SLCD(Spl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拼接专用液晶显示)屏幕。在另一实施例中,显示屏300采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电激光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OLED屏可以为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或Super AMOLED(Super Active Matrix 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超级主动驱动式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或Super AMOLED Plus(Super 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Plus,魔丽屏)屏幕。
在一实施例中,前壳100的材质为塑胶,前壳100可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制成。采用注塑成型加工可在前壳100上形成复杂的支撑结构,以将移动终端10的电池模块、电路板、显示屏300等电子元器件安装于前壳100上,并使得这些电子元器件在移动终端10内部能够可靠地定位。在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还可以包括电池盖400,电池盖400盖设于前壳100的背向显示屏300所在的一侧。电池盖400可以遮挡移动终端10的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并对移动终端10内部的电子元器件起到保护作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10也可以为掌上电脑或平板等。
参考图3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音腔组件200包括box音腔210和加强件220,加强件220用于盖设至移动终端10的box音腔210上以对box音腔210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加强件220的材质为金属,金属材质的加强件220盖设于box音腔210上后,还可对box音腔210内的电子元件起到屏蔽电磁干扰的作用。在一实施例中,box音腔210上开设有连接孔211,box音腔210的外周设有沉台213,连接孔211和沉台213用于与加强件220配合,以利于加强件220与box音腔210的组装并有利于减薄音腔组件200整体的厚度。
具体地,参考图4,在一实施例中,box音腔210包括支撑件212、扬声器214、柔性线路板216和盖板件218,支撑件212上开设有收容腔2121,扬声器214收容于收容腔2121内。柔性线路板216与扬声器214通信连接,盖板件218盖设于扬声器214上,且柔性线路板216位于盖板件218和支撑件212之间。连接孔211和沉台213均位于盖板件218上,加强件220盖设于盖板件218的背向扬声器214的一侧。扬声器214通过柔性线路板216通信连接至移动终端10的电路板上,移动终端10的电路板上还连接有微处理器,且微处理器与扬声器214通过柔性线路板216通信连接。微处理器可控制扬声器214发出声音。在一实施例中,支撑件212和盖板件218的材质均为塑胶。支撑件212和盖板件218可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制造成型。支撑件212和盖板件218上还开设有空腔2123。在支撑件212和盖板件218组装后,空腔2123围绕在扬声器214的外周。空腔2123可对扬声器214产生的声音进行反射,以使扬声器214发出的声音能够获得更好的出音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box音腔210还可以包括缓冲件219,缓冲件219设置于盖板件218和扬声器214之间,盖板件218能够压紧缓冲件219,以使缓冲件219压紧扬声器214。在一实施例中,缓冲件219为海绵,缓冲件219为疏松多孔结构且易发生变形。缓冲件219的朝向盖板件218的一侧贴合于盖板件218上,缓冲件219的朝向扬声器214的一侧贴合于扬声器214的表面上。在一实施例中,盖板件218与支撑件212连接为一体后,盖板件218能够挤压缓冲件219,缓冲件219发生变形,缓冲件219的变形使得盖板件218能够压紧扬声器214。在一实施例中,缓冲件219呈镂空的矩形块状。缓冲件219贴附于扬声器214的朝向盖板件218的表面上并位于扬声器214的外周。缓冲件219的上述设置,可以为盖板件218上的空腔2123提供更大的空间,以利于缩减box音腔210的体积。
参考图4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加强件220包括本体221、凸台223和凸起225。本体221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2211和第二表面(图未标)。其中,第一表面2211位于加强件220的背向显示屏300所在的一侧。凸台223设置于本体221的外周且凸出于第一表面2211上。凸台223的背向第二表面的一侧用于盖设至box音腔210上以密封box音腔210。凸起225设置于第一表面2211上,凸起225用于嵌设至box音腔210的连接孔211内。具体地,凸台223的背向扬声器214的一侧为第二表面所在的一侧,且凸台223的背向扬声器214的一侧可连接于承台120上。凸台223的朝向扬声器214的一侧为第一表面2211所在的一侧,凸台223的朝向扬声器214的一侧连接于box音腔210的盖板件218的沉台213上并密封box音腔210与加强件220之间的间隙。凸起225嵌设于盖板件218的连接孔211内,且凸起225能够与扬声器214抵接以利于扬声器214在移动终端10内的可靠定位。
上述的加强件220,加强件220的凸起225能够嵌设于box音腔210的连接孔211内,以使加强件220在box音腔210上可靠地定位,凸台223盖设于box音腔210上以密封box音腔210,利用凸台223、凸起225与box音腔210配合即可实现加强件220与box音腔210的连接。加强件220与box音腔210的连接结构简单,采用凸起225和连接孔211配合的方式可避免box音腔210的安装结构在移动终端10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过大,从而有利于减小box音腔210的外围安装结构的厚度,进而有利于移动终端10的轻薄化。
在一实施例中,加强件220的本体221、凸台223和凸起225一体成型,本体221、凸台223和凸起225的材质相同,且为不锈钢,或磷铜,或紫铜,或铍铜,或镍铜合金。上述材料质地相对较软且有较好的延展性。以磷铜为例,磷铜材质的加强件220可采用冲压加工成型,以获得薄而且具有一定强度的加强件220。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将磷铜材质的坯料覆盖在box音腔210的盖板件218上,再将box音腔210与加强件220的粗坯一起冲压成型,从而使得加强件220能够较好地匹配box音腔210表面的形状。在一实施例中,加强件220的厚度可以为0.15毫米~0.30毫米。加强件220处于上述尺寸范围内时,不仅尺寸较薄而且具有适当的强度,因而既能有效地支撑和保护box音腔210,又能够避免box音腔210的外围的连接结构在移动终端10的厚度方向上占用较大的尺寸,从而有利于移动终端10的轻薄化。
在一实施例中,凸台223高于第一表面2211而围设成容置槽227,凸起225位于容置槽227内。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容置槽227内有两处凸起225,两处凸起225的朝向扬声器214的一侧为平面,两处凸起225均能够抵接于扬声器214上,以实现扬声器214在音腔组件200内的可靠定位。在一实施例中,加强件220还可以包括一体成型于凸台223上的限位部229,限位部229连接于凸台223的边缘上。当加强件220盖设于box音腔210上时,限位部229抵接于box音腔210的外周面上。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box音腔210大致呈矩形,加强件220盖设于box音腔210上后,限位部229位于box音腔210的四个外周面上,且与外周面抵接。限位部229即可对box音腔210形成半包结构,并对box音腔210形成卡持效果,以利于加强件220与box音腔210的组装定位,并实现box音腔210与加强件220的牢固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限位部229可以省略。
参考图6,在另一实施例中,承台120的与加强件220连接的表面上还可以设有凸柱130,凸柱130与承台120一体成型。加强件220的凸台223上对应凸柱130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2213,凸柱130能够卡设于定位孔2213内。通过凸柱130与定位孔2213的配合,不仅可以简化加强件220与前壳100的连接结构,而且有利于box音腔210的外围安装结构的减薄,进而有利于节省移动终端10的内部空间。具体地,在前壳100的材质为塑胶、加强件220的材质为金属的实施例中,前壳100的材质相对加强件220的材质要软,因而承台120上的凸柱130可以产生微小的变形以卡设置加强件220的定位孔2213内。凸柱130卡设于定位孔2213内后,即可使得前壳100与加强件220牢固的连接,进而使得音腔组件200牢固地连接于前壳100上。
在一实施例中,承台120具有朝向加强件220的抵持面121,抵持面121能够与凸台223的表面抵接。凸柱130的末端与抵持面121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定位孔2213的深度。上述结构的凸柱130和定位孔2213,可以防止凸柱130的末端对音腔组件200造成干涉,在保证前壳100与音腔组件200的连接结构的强度的条件下,还有利于box音腔210的外围安装结构的减薄。
在一实施例中,凸柱1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凸柱130间隔分布于承台120上。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凸柱130可以包括第一凸柱131和第二凸柱133,第一凸柱131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二凸柱133的横截面为圆角矩形或跑道形。第二凸柱133的横截面的最大宽度大于第一凸柱131的横截面的最大宽度。上述结构的凸柱130,可以增大凸柱130与加强件220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实现凸柱130与加强件220的可靠的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当承台120的长度较长时,通过设置第二凸柱133,并使得第二凸柱133的横截面的最大宽度大于第一凸柱131的横截面的最大宽度,就可以减少第一凸柱131的数量,进而节省加工的时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加强件,用于盖设至移动终端的box音腔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包括:
本体,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凸台,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外周且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凸台的背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用于盖设至所述box音腔上以密封所述box音腔;及
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凸起用于嵌设至所述box音腔的连接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所述凸台和所述凸起一体成型;所述凸台围设成容置槽,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所述凸台和所述凸起的材质相同,且为不锈钢,或磷铜,或紫铜,或铍铜,或镍铜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体成型于所述凸台上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连接于所述凸台的边缘上;当所述加强件盖设于所述box音腔上时,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box音腔的外周面上。
5.一种音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box音腔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加强件,所述box音腔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凸起嵌设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box音腔的外周设有沉台,所述凸台连接于所述沉台上并密封所述box音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音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box音腔包括支撑件、扬声器、柔性线路板和盖板件,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收容腔,所述扬声器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扬声器通信连接,所述盖板件盖设于所述扬声器上,且所述柔性线路板位于所述盖板件和所述支撑件之间;所述连接孔和所述沉台均位于所述盖板件上,所述加强件盖设于所述盖板件的背向所述扬声器的一侧,且所述凸起与所述扬声器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box音腔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盖板件和所述扬声器之间,所述盖板件能够压紧所述缓冲件,以使所述缓冲件压紧所述扬声器。
8.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和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音腔组件,所述前壳上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音腔组件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一端向所述通孔的内部延伸形成承台,所述凸台的背向所述box音腔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承台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上设有凸柱,所述凸柱与所述承台一体成型;所述凸台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凸柱能够卡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具有朝向所述加强件的抵持面,所述抵持面能够与所述凸台的表面抵接;所述凸柱的末端与所述抵持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定位孔的深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凸柱间隔分布于所述承台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包括第一凸柱和第二凸柱,所述第一凸柱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凸柱的横截面为圆角矩形或跑道形。
CN201820399636.1U 2018-03-22 2018-03-22 加强件、音腔组件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208522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9636.1U CN208522793U (zh) 2018-03-22 2018-03-22 加强件、音腔组件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99636.1U CN208522793U (zh) 2018-03-22 2018-03-22 加强件、音腔组件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22793U true CN208522793U (zh) 2019-02-19

Family

ID=65341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99636.1U Active CN208522793U (zh) 2018-03-22 2018-03-22 加强件、音腔组件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227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5002A (zh) * 2019-08-13 2019-1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992774A (zh) * 2021-11-18 2022-01-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75002A (zh) * 2019-08-13 2019-1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475002B (zh) * 2019-08-13 2021-03-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992774A (zh) * 2021-11-18 2022-01-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3992774B (zh) * 2021-11-18 2024-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86921B2 (en) Terminal display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US10812641B2 (en) Terminal display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KR101704939B1 (ko) 스피커와 일체화된 안테나 및 공동 모드를 억제하기 위한 방법
US9077791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having the same
US8687828B2 (en) Cover unit covering openings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cover unit
US20190335028A1 (en) Terminal display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US10679035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fingerprint module thereof
CN108650345B (zh) 移动终端
CN208522793U (zh) 加强件、音腔组件及移动终端
US2009029697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receiver
CN114125103A (zh) 连接圈、中框、电子设备、显示模组及其装配方法
US7130004B2 (en) Display arrangement
US8892178B2 (en) Support board used in mobile phone with main board having broken-board structure
CN208079204U (zh) 移动终端及其box音腔的支撑结构
US8301188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including substrate mounted acoustic actuators and related methods and mobile radiotelephones
CN213069520U (zh) 防水模组、出音组件及具有该防水模组的电子设备
CN209964158U (zh) 电子设备
JP2014003540A (ja) 電子機器
CN108271326B (zh) 中框及电子设备
CN207802035U (zh) 移动终端
CN110572498A (zh) 一种壳体组件的装配方法、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US8565834B2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09823805U (zh) 电池盖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11429791U (zh) 电子设备以及端盖
CN209659373U (zh) 移动终端及其壳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