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21007U - 地震勘探专用交叉站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地震勘探专用交叉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21007U
CN208521007U CN201820724006.7U CN201820724006U CN208521007U CN 208521007 U CN208521007 U CN 208521007U CN 201820724006 U CN201820724006 U CN 201820724006U CN 208521007 U CN208521007 U CN 2085210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tation
equipment
main board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240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刚
卞文龙
邓霄汉
李晓刚
鲍建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BO AERFA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BO AERF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AERFA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BO AERFA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240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210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210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210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球物理勘探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震勘探专用交叉站设备,包括交叉站,交叉站连接防盗装置,防盗装置内部设有防盗系统,防盗系统包括处理器主板,处理器主板上集成有北斗定位模块、窄带物联网通讯模块、震动检测模块、RFID标签读取模块及电池模块。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野外所有交叉站设备的防盗报警,便于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设备被盗情况的发生。

Description

地震勘探专用交叉站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球物理勘探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震勘探专用交叉站设备。
背景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它是指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物探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地震勘探是是近代发展变化最快的地球物理方法之一,它的原理是利用人工激发地震波,地震波向地下传播时,遇到不同弹性的地层分界面就会产生反射波或折射波返回地面,用专门的仪器记录这些波,再通过专门的计算或处理,能较准确地判断地层的岩性,是勘探含油气构造的主要物探方法。
物探地震勘探作业施工时,需要使用到大量的精密的设备设施,地震仪是必备的设施之一。交叉站为地震仪必备的重要附属配件,主要用于交叉线上,负责控制采集数据流的路径和提供采集链需要的工作电压,并作为野外单元的测试器。
地震勘探作业的场所大多处在荒郊野外,各地震队在进行勘探作业时,工期较长,一般要持续几个月的时间,勘探作业所必须的交叉站数量很大且价格昂贵,虽然各地震队在施工过程中都安排了专门的巡查人员,也占用了很大的精力,但由于作业面大,人手有限,经常出现交叉站被盗的情况。交叉站被盗后,不仅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物探作业的进度,交叉站的防盗工作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给地震队造成很大的损失,是多年困扰地震队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交叉站的被盗问题,减少因设备被盗造成的巨大损失,减轻巡查人员的工作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震勘探专用交叉站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震勘探专用交叉站设备,包括交叉站,交叉站连接防盗装置,防盗装置内部设有防盗系统,防盗系统包括处理器主板,处理器主板上集成有北斗定位模块、窄带物联网通讯模块、震动检测模块、RFID标签读取模块及电池模块。
所述处理器主板通过窄带物联网通讯模块连接监控平台,监控平台连接电脑或手机。
所述震动检测模块包括震动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防盗装置的工作原理:
当进行地震作业施工时,将装配好防盗装置的交叉站放到指定位置后,首先通过监控平台下发原地设防指令,让设备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如果有不法人员试图盗取交叉站设备时,震动传感器监测到震动,处理器系统自动启动扫描模块,如果能扫描到RFID卡,则不报警;如果扫描不到,则处理器系统启动北斗定位模块和窄带物联网通讯模块,通过北斗定位模块可实时检测交叉站的位置变化情况,如果位移超过原地设防的报警范围,默认为10米,则认为交叉站设备已经被盗,北斗定位模块将会持续工作,通过窄带物联网通讯网络向监测平台发动报警信息,平台收到报警信息后,在监控平台界面报警的同时,也推送报警数据到地震队现场管理人员的手机上,通过监控可实时追踪设备的移动轨迹。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野外所有交叉站设备的防盗报警,便于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设备被盗情况的发生。
当交叉站根据地震项目的需要,放置完毕后,需要首先通过监控软件启用设备的原地设防功能,设备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当交叉站设备需要收回时,在监控平台上禁止设备的设防功能,即便产生震动或发生位移,通讯模块和北斗定位模块也不会工作,也不会产生报警,避免了误报警情况的产生,既能减少设备的耗电量,又能提高报警的准确率。
本实用新型在物探作业时,将交叉站部署到位后,通过监控平台下发原地设防指令,交叉站处于防盗状态,此时仅有窄带物联网通讯模块和震动检测模块处于工作状态,RFID模块和定位模块处于休眠状态,设备整体功耗非常低。当有震动情况发生时,激活RFID读取模块,如果RFID读取模块扫描不到交叉站周边一米范围内的射频卡,则认为设备处于疑似被盗状态,射频卡随机隐蔽放置于交叉站1米范围内,做到不被轻易发现,此时立即启动定位模块,并发送报警信息给相关管理人员。物探作业结束或需要更换作业地点时,通过监控平台下发撤销原地设防指令,交叉站即便受到震动和产生位移,也不会产生报警,报警正确率非常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盗装置;2、交叉站;3、处理器主板;4、北斗定位模块;5、窄带物联网通讯模块;6、震动检测模块;7、RFID标签读取模块;8、电池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地震勘探专用交叉站设备,包括交叉站2,交叉站2连接防盗装置1,防盗装置1内部设有防盗系统,防盗系统包括处理器主板3,处理器主板3上集成有北斗定位模块4、窄带物联网通讯模块5、震动检测模块6、RFID标签读取模块7及电池模块8。
震动检测模块6包括震动传感器。
电池模块8选用10000mA可充电电池模块。
所述处理器主板3通过窄带物联网通讯模块5连接监控平台,监控平台连接电脑或手机。
根据交叉站2外壳形状,开模具定制防盗装置1外壳,防盗装置1外壳跟交叉站2采用专用螺丝可靠连接,监控设备防水等级达到IPX7。
按照系统设计的流程工作,通过各模块的分时启用,大部分时间处于低功耗模式下,可保证设备充电一次能工作6个月以上。

Claims (3)

1.一种地震勘探专用交叉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交叉站,交叉站连接防盗装置,防盗装置内部设有防盗系统,防盗系统包括处理器主板,处理器主板上集成有北斗定位模块、窄带物联网通讯模块、震动检测模块、RFID标签读取模块及电池模块,防盗装置外壳跟交叉站采用螺丝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勘探专用交叉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主板通过窄带物联网通讯模块连接监控平台,监控平台连接电脑或手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震勘探专用交叉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检测模块包括震动传感器。
CN201820724006.7U 2018-05-15 2018-05-15 地震勘探专用交叉站设备 Active CN2085210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24006.7U CN208521007U (zh) 2018-05-15 2018-05-15 地震勘探专用交叉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24006.7U CN208521007U (zh) 2018-05-15 2018-05-15 地震勘探专用交叉站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21007U true CN208521007U (zh) 2019-02-19

Family

ID=65339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24006.7U Active CN208521007U (zh) 2018-05-15 2018-05-15 地震勘探专用交叉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2100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4556A (zh) * 2019-03-22 2020-09-2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地震仪器防盗跟踪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987603A (zh) * 2019-12-02 2021-06-18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prs的节点地震仪器远程监控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4556A (zh) * 2019-03-22 2020-09-2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地震仪器防盗跟踪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987603A (zh) * 2019-12-02 2021-06-18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gprs的节点地震仪器远程监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n et al. The Earthworm based earthquake alarm reporting system in Taiwan
Hsiao et al. Development of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system in Taiwan
Feng et al. Sectional velocity model for microseismic source location in tunnels
CN106019364B (zh) 煤矿开采过程中底板突水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6886048B (zh) 一种组合式海底地震采集节点及其使用方法
RU2617525C1 (ru) Заякоренная профилирующая подводная обсерватория
CN103247151A (zh) 一种地质灾害监测系统
CN208521007U (zh) 地震勘探专用交叉站设备
CN103969678A (zh) 煤矿采空区无源地震探测方法
Wang et al. Sequential fault reactivation and secondary triggering in the March 2019 Red Deer induced earthquake swarm
CN105607040A (zh) 一种矿区防盗采监测定位方法及系统
Wang et al. Induced earthquakes before and after cessation of long‐term injections in Rongchang gas field
CN103760591A (zh) 一种检测地下水位的地震探测系统
Feng et al. A highly accurate method of locating microseismic events associated with rockburst development processes in tunnels
CN103744107A (zh) 一种检测地下水位的地震探测监控系统
CN103473894A (zh) 地震监测预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5120978U (zh) 一种具有硬地表快速检测功能的耦合检波器
CN106401572A (zh) 一种随钻vsp测量传感器推靠装置及测量工具
CN106154333A (zh) 一种四分量vsp随钻测量系统及方法
Zhang et al. Changes of Hydraulic Transmissivity Orientation Induced by Tele‐Seismic Waves
CN203689576U (zh) 一种移动智能信息采集终端
CN202946145U (zh) 一种油井动液面智能采集与监控系统
Shan et al. An analytical solution for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a seawater‐sloping seabed‐bedrock system under an oblique incident SV wave
CN105863623A (zh) 一种用于随钻vsp测量的数据分时携带系统及方法
CN106200455A (zh) 一种用于随钻vsp测量的信号回放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