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17208U - 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17208U
CN208517208U CN201820640749.6U CN201820640749U CN208517208U CN 208517208 U CN208517208 U CN 208517208U CN 201820640749 U CN201820640749 U CN 201820640749U CN 208517208 U CN208517208 U CN 208517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cylinder
sieve plate
aerator
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4074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崇泽
刘彦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OWC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OWC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C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OWC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4074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17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17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172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浮球、锚以及曝气装置;设备主体包括外筒、内筒、第一筛板、第二筛板及生物填料;外筒通过上下贯通的内筒分隔成两个水流区;外筒的内壁与第一筛板的外边沿相匹配,内筒的外壁与第二筛板的内边沿相匹配;外筒通过第一筛板与内筒连接;第二筛板与第一筛板相匹配且设置在外筒与内筒之间;生物填料设置在外筒、内筒、第一筛板以及第二筛板的包围空间内;曝气装置的出气端设置在第一水流区的底部,曝气装置的进气端用于与外界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浮球设置在外筒的第一端部,锚设置在外筒的第二端部。本实用新型能直接对鱼塘、黑臭水体及污水等水体进行净化。

Description

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黑臭水体及鱼塘治理大量采用的微生物净化技术,需向水体中投放大量的治理菌种,而菌种投放后,由于没有寄生地,会随水流流失或沉入水底,无法有效净化水体,治理效果不好。
目前已有内循环生物滤池是一种污水处理站的专用污水处理设备,需要建造在陆地上,结构相对复杂,建设成本较高,建设周期长,系统采用封闭方式处理污水,进水采用水泵及进水管道抽入内循环生物滤池中,由出水管道流出,出水部分的氧份会被滤池中的微生物消耗掉,无法向周围水体提供氧份,另外在工艺设计上要求不可向周围水域释放菌种;其功能和设计不能满足现有黑臭水体及鱼塘养殖水体的在线处理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能置于受污染水域,直接对鱼塘、黑臭水体及污水等水体进行净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浮球、锚以及曝气装置;
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外筒、内筒、第一筛板、第二筛板以及生物填料;所述外筒通过上下贯通的所述内筒分隔成两个水流区,其中所述内筒的内部区域作为第一水流区,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的区域为第二水流区;所述外筒的内壁与所述第一筛板的外边沿相匹配,所述内筒的外壁与所述第二筛板的内边沿相匹配;所述外筒通过所述第一筛板与所述内筒连接;所述第二筛板与所述第一筛板相匹配且设置在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所述生物填料设置在所述外筒、所述内筒、所述第一筛板以及所述第二筛板的包围空间内;所述第一筛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筛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均小于所述生物填料的直径;
所述曝气装置的出气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水流区的底部,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用于与外界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
所述浮球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所述锚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以使所述设备主体的轴线方向与水平面垂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浮球具有第一连接端,所述锚具有第二连接端;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三连接端,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设有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均用于与所述锚或所述浮球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匹配;所述浮球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具体为:所述浮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匹配;所述锚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具体为:所述锚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匹配;所述浮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第四连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匹配;所述锚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筒及所述内筒均为圆筒状,所述外筒及所述内筒同轴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筒及所述内筒均为圆筒状,所述外筒及所述内筒同轴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以及曝气头;所述曝气管的第一端部伸入所述第一水流区的底部;所述曝气管的第二端部作为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所述曝气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曝气头连通,所述曝气头作为所述曝气装置的出气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浮球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浮球均匀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锚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锚均匀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电磁流体处理装置;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用于与外界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具体为: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与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的第二端用于与外界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包括金属管、缠绕于所述金属管上的电线绕组线圈以及与所述电线绕组线圈电连接的电磁脉冲发生器;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用于产生模拟变频直流脉冲信号;
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与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的第二端用于与外界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具体为: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与所述金属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金属管的第二端用于与外界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包括外部连接端口、可编程微处理器、脉冲频率调制电路、脉冲强度调节电路以及数模转换电路;
所述可编程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外部连接端口连接,所述可编程微处理器的变频控制端与所述脉冲频率调制电路的调制端连接,所述可编程微处理器的强度控制端与所述脉冲强度调节电路连接;所述脉冲频率调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模转换电路的脉冲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模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线圈电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曝气装置将第一水流区域中的水提升,以使水体产生水内循环,一部分水流经所述第二水流区域中的生物填料时,通过附着于生物填料中的微生物进行净化,同时向周围水域释放微生物菌种辅助提升水体净化能力;另一部分水带着气泡溢流到周围水域,解决局域性水体流动和增氧问题;能进行在线水净化处理,直接投放至水体中进行净化,解决了鱼塘、黑臭水体及污水等水体的水体净化效率不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磁流体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电磁脉冲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其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浮球2、锚3以及曝气装置4;
所述设备主体1包括外筒11、内筒12、第一筛板13、第二筛板14以及生物填料15;所述外筒11通过上下贯通的所述内筒12分隔成两个水流区,其中所述内筒12的内部区域作为第一水流区,所述内筒12与所述外筒11之间的区域为第二水流区;所述外筒11的内壁与所述第一筛板13的外边沿相匹配,所述内筒12的外壁与所述第二筛板14的内边沿相匹配;所述外筒11通过所述第一筛板13与所述内筒12连接;所述第二筛板14与所述第一筛板13相匹配且设置在所述外筒11与所述内筒12之间;所述生物填料15设置在所述外筒11、所述内筒12、所述第一筛板13以及所述第二筛板14的包围空间内;所述第一筛板13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筛板14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均小于所述生物填料15的直径;
所述曝气装置4的出气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水流区的底部,所述曝气装置4的进气端用于与外界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
所述浮球2设置在所述外筒11的第一端部,所述锚3设置在所述外筒11的第二端部,以使所述设备主体1的轴线方向与水平面垂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所述曝气装置4将所述第一水流区中的水提升,提升后的水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二水流区往下流,另一部分则通过所述外筒11的外壁以外的区域往下流,形成水循环;所述生物填料15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点,所述微生物可对所述内筒12、所述外筒11、所述第一筛板13以及所述第二筛板14围成的包围空间中的水进行净化;另一部分水带着气泡溢流到所述外筒11的外部以外的水域,解决局域性水体流动问题;通过所述浮球2设置在所述外筒11的第一端部,所述锚3设置在所述外筒11的第二端部,以使所述设备主体1的轴线方向与水平面垂直,有助于被提升的水进入所述第二水流区;所述生物填料15的上部由于有携带大量所述曝气装置4产生的微气泡的水流进入而形成好氧工艺,中下部水流携带气泡较少而形成兼氧工艺,对水体进行好氧工艺和兼氧工艺的净化;由于水体流经所述第二水流区时,会带走少量所述生物填料15中微生物,使微生物随着水流不断释放进入水体,所述设备主体1以外的水体通过被释放的微生物进行净化,兼备了对周围水体的净化,大大提升了净化效率;同时由于所述曝气装置4为水体带来氧气,有利于水体的自身净化;通过以上原理实现了对鱼塘等水体的直接净化。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均小于所述生物填料15的直径,因而所述生物填料15能保持在所述内筒12、所述外筒11、所述第一筛板13以及所述第二筛板14的包围空间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也可用于污水处理,简化污水处理厂设计。
本发明实施例是一种置于受污染水体的在线处理设备,具有水体增氧、生物净化的一体化设备。本发明实施例中载有所述生物填料15,为微生物提供生存和繁殖的空间。进水通过曝气气提的方式实现,将周围水域水体从第一水流区的底部吸入,并从所述第一水流区的顶部溢出,形成垂直水流,有效破坏待处理水域的层流结构;溢出的部分水体回流经所述生物填料15时,所述生物填料15中的微生物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同时部分溢流的水体含有大量微气泡向周围水域扩散,实现水体的增氧功能;而所述生物填料15中的寄生的生物菌种可随水流向周围水域释放,净化周围水域的水体,保证了微生物菌种既不流失,又可以向水体不断补充。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浮球2具有第一连接端,所述锚3具有第二连接端;所述外筒11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三连接端,所述外筒11的第二端部设有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均用于与所述锚3或所述浮球2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匹配;所述浮球2设置在所述外筒11的第一端部,具体为:所述浮球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筒11的第一端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匹配;所述锚3设置在所述外筒11的第二端部,具体为:所述锚3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筒11的第二端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匹配;所述浮球2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第四连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筒11的第二端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匹配;所述锚3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筒11的第一端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可拆卸的方式控制所述浮球2及所述锚3设置的位置,使所述设备主体1呈现不同的状态;当所述浮球2设置在所述外筒11的顶部,所述锚3设置在所述外筒11的底部时,所述外筒11的顶部浮于水面,所述外筒11的底部保持在水中,以使所述设备主体1呈正立状态;当所述浮球2设置在所述外筒11的底部,所述锚3设置在所述外筒11的顶部时,所述外筒11的底部浮于水面,所述外筒11的顶部保持在水中,以使所述设备主体1呈倒立状态;由于所述设备主体1长时间地工作在正立或倒立状态时,所述生物填料15会发生堵塞,降低了净化效果,此时若通过调换所述浮球2及所述锚3与所述外筒11的连接位置,会翻转所述设备主体1,当翻转后的所述设备主体1在水中工作时,由于此时所述第二水流区中的水对所述生物填料15的冲击方向与前一状态相反,即此时水流对所述生物填料15进行反冲,堵塞的所述生物填料15通过反冲作用能恢复畅通,提升净化效果。通过控制所述浮球2及所述锚3设置的位置实现反冲作用,减少了反冲装置的配置,操作简单方便。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筒11及所述内筒12均为圆筒状。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筒11及所述内筒12同轴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曝气装置4包括曝气管41以及曝气头42;所述曝气管41的第一端部伸入所述第一水流区的底部;所述曝气管41的第二端部作为所述曝气装置4的进气端,所述曝气管41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曝气头42连通,所述曝气头42作为所述曝气装置4的出气端。外界鼓风机通过所述曝气管41连通所述曝气头42,以通过所述曝气头42向所述第一水流区的底部输出气体,以达到提升所述第一水流区中的水的效果。
所述曝气管41的第一端部伸入所述第一水流区的底部,具体为:所述曝气管41的第一端部从所述第一水流区的顶部自上而下伸入所述第一水流区的底部;或所述曝气管41的第一端部从所述处理器主体1的底部自下而上伸入所述第一水流区的底部;或所述曝气管41的第一端部穿过所述外筒11、所述内筒12伸入所述第一水流区底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浮球2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浮球2均匀设置在所述外筒11的第一端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锚3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锚3均匀设置在所述外筒11的第二端部。
若干个所述浮球2及若干个所述锚3为均匀地所述设备主体1提供浮力和拉力,使所述设备主体1能稳定在水体中保持其轴线方向与水平面垂直的状态。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电磁流体处理装置5;所述曝气装置4的进气端用于与外界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具体为:所述曝气装置4的进气端与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5的第二端用于与外界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5能通过电磁效应增加水的活性和气泡粘性,延长微气泡在水中停留时间,保证水体需氧量,加速水体悬浮物分离,强化微生物处理能力。
请参阅图2,其是图1中的电磁流体处理装置5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5包括金属管51、缠绕于所述金属管51上的电线绕组线圈52以及与所述电线绕组线圈52电连接的电磁脉冲发生器53;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53用于产生模拟变频直流脉冲信号;
所述曝气装置4的进气端与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5的第二端用于与外界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具体为:所述曝气装置4的进气端与所述金属管5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金属管51的第二端用于与外界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
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5的工作原理是: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53产生模拟变频直流脉冲信号传输至所述电线绕组线圈52上,所述电线绕组线圈52根据模拟变频直流脉冲信号产生电磁感应,产生变频直流脉冲电磁场,通过所述金属管51传导至气体中。当气体流经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5时,变频直流脉冲电磁场削弱气体分子团的分子间作用,使得气体分子团变小,游离的单分子增多,进而使气体与水的接触更加充分;同时,气体分子通过变频直流脉冲电磁场后,在脉冲电场的作用下,其外部电子产生偏移,同时极性增强,极性分子有利于与同为极性的水分子缔合,提高了气体与水的缔合度,提高了水质净化处理效果。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线绕组线圈52包括若干组缠绕方向相同,且具有相同绕组线的线圈。优选地,所述线圈组数为偶数,通过每两组所述线圈组成互感线圈,增大线圈之间的互感作用,能有效增强电磁能的转换效率。
请参阅图3,其是图2中的电磁脉冲发生器53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53包括外部连接端口531、可编程微处理器532、脉冲频率调制电路533、脉冲强度调节电路534以及数模转换电路535;
所述可编程微处理器532的输入端与所述外部连接端口531连接,所述可编程微处理器532的变频控制端与所述脉冲频率调制电路533的调制端连接,所述可编程微处理器532的强度控制端与所述脉冲强度调节电路534连接;所述脉冲频率调制电路533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模转换电路535的脉冲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模转换电路535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5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53的输出端与所述线圈电连接。
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53的工作原理是:所述可编程微处理器532通过所述外部连接端口531获取变频直流脉冲信息,并根据所述变频直流脉冲信息生成占空比可调节的脉冲信号,所述脉冲频率调制电路533对接收到的所述脉冲信号进行频率调制,生成脉冲变频调制信号,所述数模转换电路535将接收到的所述脉冲变频调制信号转换成模拟变频直流脉冲信号输出;所述脉冲强度调节电路534用于实现对变频直流脉冲信号的信号强度进行调节。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编程微处理器532内设有用于产生PWM(Pulse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波的PWM控制芯片,所述PWM控制芯片可根据所述外部连接端口531获取的变频直流脉冲信息调整PWM波的占空比。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53还包括功率调节电路535,所述功率调节电路535的输入端与所述脉冲调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功率调节电路535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模转换电路535的功率输入端连接。所述功率调节电路535用于对所述数字变频直流脉冲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将放大后的数字变频直流脉冲信号通过所述数模转换电路535进行数模转换,转换为模拟变频直流脉冲信号输出。可以理解,在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时,为了使所述金属管51中的喷淋液得到足够大功率的电磁能,保证处理效果,可以通过所述脉冲强度调节电路534及所述功率调节电路535对脉冲信号进行放大。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曝气装置将第一水流区域中的水提升,以使水体产生水内循环,一部分水流经所述第二水流区域中的生物填料时,通过附着于生物填料中的微生物进行净化,同时向周围水域释放微生物菌种辅助提升水体净化能力;另一部分水带着气泡溢流到周围水域,解决局域性水体流动和增氧问题;能进行在线水净化处理,直接投放至水体中进行净化,解决了黑臭水体、鱼塘及污水等水体的水体净化效率不高的问题。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浮球、锚以及曝气装置;
所述设备主体包括外筒、内筒、第一筛板、第二筛板以及生物填料;所述外筒通过上下贯通的所述内筒分隔成两个水流区,其中所述内筒的内部区域作为第一水流区,所述内筒与所述外筒之间的区域为第二水流区;所述外筒的内壁与所述第一筛板的外边沿相匹配,所述内筒的外壁与所述第二筛板的内边沿相匹配;所述外筒通过所述第一筛板与所述内筒连接;所述第二筛板与所述第一筛板相匹配且设置在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所述生物填料设置在所述外筒、所述内筒、所述第一筛板以及所述第二筛板的包围空间内;所述第一筛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筛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均小于所述生物填料的直径;
所述曝气装置的出气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水流区的底部,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用于与外界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
所述浮球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所述锚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以使所述设备主体的轴线方向与水平面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具有第一连接端,所述锚具有第二连接端;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三连接端,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设有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端均用于与所述锚或所述浮球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匹配;所述浮球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具体为:所述浮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匹配;所述锚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具体为:所述锚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相匹配;所述浮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第四连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相匹配;所述锚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及所述内筒均为圆筒状,所述外筒及所述内筒同轴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管以及曝气头;所述曝气管的第一端部伸入所述第一水流区的底部;所述曝气管的第二端部作为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所述曝气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曝气头连通,所述曝气头作为所述曝气装置的出气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浮球均匀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一端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包括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锚均匀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第二端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还包括电磁流体处理装置;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用于与外界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具体为: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与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的第二端用于与外界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包括金属管、缠绕于所述金属管上的电线绕组线圈以及与所述电线绕组线圈电连接的电磁脉冲发生器;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用于产生模拟变频直流脉冲信号;
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与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磁流体处理装置的第二端用于与外界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具体为:所述曝气装置的进气端与所述金属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金属管的第二端用于与外界鼓风机的出风口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包括外部连接端口、可编程微处理器、脉冲频率调制电路、脉冲强度调节电路以及数模转换电路;
所述可编程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外部连接端口连接,所述可编程微处理器的变频控制端与所述脉冲频率调制电路的调制端连接,所述可编程微处理器的强度控制端与所述脉冲强度调节电路连接;所述脉冲频率调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模转换电路的脉冲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模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磁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线圈电连接。
CN201820640749.6U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 Active CN208517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40749.6U CN208517208U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40749.6U CN208517208U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17208U true CN208517208U (zh) 2019-02-19

Family

ID=65341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40749.6U Active CN208517208U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1720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8219A (zh) * 2018-04-28 2018-10-16 广州昭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
CN113149241A (zh) * 2021-03-24 2021-07-23 江南大学 一种功能性河道喷泉曝气装置及其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8219A (zh) * 2018-04-28 2018-10-16 广州昭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
CN113149241A (zh) * 2021-03-24 2021-07-23 江南大学 一种功能性河道喷泉曝气装置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1362B (zh) 封闭式恒温多层水循环龟鳖养殖系统
CN208517208U (zh) 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
CN201981065U (zh) 微纳米射流曝气机
CN206244624U (zh) 臭氧微气泡污泥减量处理系统
CN201733721U (zh) 一种经济性的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
CN108658219A (zh) 一种内循环生物浮岛水处理设备
CN208949065U (zh) 一种电絮凝、磁絮凝及多级氧化一体化的污水处理单元和系统
CN108128879A (zh) 一种氧化气体增效系统
CN109650617B (zh) 一种一体化控制的养殖废水组合处理工艺及装置
CN206828182U (zh) 一种高效生物膜反应器
CN110510699A (zh) 一种低温等离子体消除蓝藻的装置
CN102491612A (zh) 利用微生物及微型动物消解污泥的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7555623A (zh) 基于水面漂浮光伏发电站的控藻系统
CN205398372U (zh) 一种降解低温条件下城市污水中典型PPCPs有机物的装置
CN209940778U (zh) 一种分户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6359384U (zh) 一种高效臭氧‑baf一体化反应装置
CN208532298U (zh) 一种新型高效气浮装置
CN202232580U (zh) 水产养殖用封闭循环水净化器
CN104273084A (zh) 一种池塘增氧装置
CN217511731U (zh) 一种间歇式曝气搅拌装置
CN205473201U (zh) 一种处理低温环境下雌激素废水的装置
CN204824244U (zh) 一种曝气絮凝反应组合装置
CN218126413U (zh) 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的纳米微气泡的好氧装置
CN206901990U (zh) 一种地表水处理系统
CN208898669U (zh) 一种污水处理高效电氧化气浮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