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08673U - 利于散热的电机 - Google Patents

利于散热的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08673U
CN208508673U CN201821324127.9U CN201821324127U CN208508673U CN 208508673 U CN208508673 U CN 208508673U CN 201821324127 U CN201821324127 U CN 201821324127U CN 208508673 U CN208508673 U CN 2085086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over
motor
blade
heat dissipation
conduc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2412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程亮
陆细彪
王阳
陈晶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 Electric Moto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 Electric Moto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 Electric Moto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 Electric Motor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2412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086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086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086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于散热的电机,包括:电机本体;机壳,其罩设在电机本体外部,机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其中,第一端盖开设有通气孔,第二端盖与电机本体的转轴连接并由转轴带动旋转,沿第二端盖内周布置有叶片,第二端盖内外气体连通。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利于散热的电机,能够有效降低电机机壳内部温度,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Description

利于散热的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于散热的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在电机使用中,电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当热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电机必须停止使用,否则就会发生绝缘击穿,使电机烧坏。因此需要保障电机机身在工作时处于安全温度范围内,若电机机身温度过高,将直接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现有的技术中,电机在低频运行状态下的散热方式的解决方案通常是在电机外部连接风扇,风扇吹出的冷风没有约束,通常难以到达电机的另一端,使得电机远离风扇的一端散热效果差,容易导致电机的局部温度过高,无法同时兼顾内部热量快速往外扩散,无法实现电机机壳内外层均散热的效果,散热效率低,散热效果不理想,并且造成较大的电能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利于散热的电机,能够有效降低电机机壳内部温度,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利于散热的电机,包括:
电机本体;
机壳,其罩设在所述电机本体外部,所述机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其中,所述第一端盖开设有通气孔,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电机本体的转轴连接并由所述转轴带动旋转,沿所述第二端盖内周布置有叶片,所述第二端盖内外气体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端盖内的叶片设置为2片以上。
优选的是,所述叶片数量为8-15片,且所述叶片以所述电机本体的转轴为中心以同一倾斜角度向外辐射状同轴排列。
优选的是,所述叶片的倾斜角度为45°-90°可调式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端盖为固定设置,所述第一端盖上的通气孔设置为多个,或所述第一端盖为镂空式设置。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端盖内以所述电机本体的转轴为中心设置有环形的轴座;所述叶片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轴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件适配的槽孔,所述连接件插设在所述槽孔内;所述连接件尾端设置有平行于所述连接件端面并向外延伸的凸缘,所述轴座内侧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凸缘长度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呈圆环状以提供所述凸缘沿所述连接件的轴心转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二端盖内设置叶片以及第一端盖上设置通气孔的结构,可以使电机在旋转后,通过转轴带动第二端盖旋转,形成类似离心风扇转动的效果,驱动气流流动,将空气通过第一端盖的通气孔抽进电机机壳内部,最后经由第二端盖排出电机机壳内,达到有效降低电机机壳内部温度的作用,保障电机的正常运转;固定的第一端盖和旋转的第二端盖结合的这种散热电机结构,大大提高了电机机壳内部的热量传递至周围空气的速率,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同时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易于安装,成本低,使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利于散热的电机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利于散热的电机的第二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利于散热的电机的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利于散热的电机的第一凹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于散热的电机,包括:
电机本体;机壳,其罩设在所述电机本体外部,所述机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盖10和第二端盖11,其中,所述第一端盖10开设有通气孔12,所述第二端盖11与所述电机本体的转轴连接并由所述转轴带动旋转,沿所述第二端盖11内周布置有叶片13,所述第二端盖11内外气体连通。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端盖10连接在电机本体的固定端,与电机机壳固定连接,第一端盖10的表面开设通气孔12,以使外界空气可以通过第一端盖10进入电机内部。第二端盖11与电机本体的输出端处的电机机壳活动连接,第二端盖11与电机本体的转轴固定连接,以使电机运行时转轴带动第二端盖11旋转。电机本体的转轴穿设于第二端盖11的内轴14,并通过法兰盘15与第二端盖11连接。第二端盖11内周均匀布置有叶片13,形成类似离心风扇的结构,由转轴带动旋转之后可以驱动产生气流。叶片13的尺寸与第二端盖11内部的尺寸适配。
电机正常旋转起来后,转轴带动第二端盖11旋转,第二端盖11内部设置的叶片13驱动产生气流,外界空气由第一端盖10的通气孔12抽入电机本体内部,空气变热,然后通过第二端盖11的甩风作用,将变热的空气排出电机本体,这样可使电机内部的温度降低18-22度。固定的第一端盖10和旋转的第二端盖11结合的这种散热电机结构,大大提高了电机机壳内部的热量传递至周围空气的速率,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同时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易于安装,成本低,使用范围广。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端盖11内的叶片13设置为2片以上。
在上述方案中,叶片13的数量设置在2个以上,以保障第二端盖11的叶片13驱动产生气流的效果。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叶片数量为8-15片,且所述叶片以所述电机本体的转轴为中心以同一倾斜角度向外辐射状同轴排列。
在上述方案中,叶片数量优选的是设置10片,此时第一端盖产生的引风效果最好,所有叶片倾斜的角度保持一致,以保证保证第一端盖的引风性能。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端盖10为固定设置,所述第一端盖10上的通气孔12设置为多个,或所述第一端盖10为镂空式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端盖10的端面上设置多个规则或不规则的通气孔,或者电机端盖10直接设置为镂空设计,以保证电机机壳内外的空气流通,保证电机启动后外界空气被抽进电机机壳内部的效率。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叶片13的倾斜角度为45°-90°可调式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第二端盖11内均布的叶片13可以与第二端盖11的圆盘表面垂直设置,也可以向某个方向倾斜和圆盘平面成一定夹角设置。当叶片13平面与圆盘平面垂直设置时,即叶片13的倾斜角度为90°,第二端盖11可以正向旋转也可以反向旋转;当叶片13平面与圆盘平面成一定夹角设置时,且根据力学原理,夹角角度设置在45°-90°之间,根据叶片13的倾斜方向不同,第二端面只适用于正向或反向一个反向旋转,以保障第二端盖11引风的效率。
如图4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端盖11内以所述电机本体的转轴为中心设置有环形的轴座20;所述叶片13一端设置有连接件21,所述轴座20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件21适配的槽孔,所述连接件21插设在所述槽孔内;所述连接件21尾端设置有平行于所述连接件21端面并向外延伸的凸缘30,所述轴座20内侧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凸缘30长度适配的第一凹槽29,所述第一凹槽29呈圆环状以提供所述凸缘30沿所述连接件21的轴心转动的空间。
在上述方案中,轴座20的轴截面为圆环状,轴座20用以安装叶片13。轴座20内侧壁上设置与连接件21的凸缘30想匹配的第一凹槽29,第一凹槽29长度与凸缘30长度匹配,第一凹槽29设置成圆环状。连接件21上凸缘30的设置是为了限定叶片13的位置,凸缘30卡设在第一凹槽内,使叶片13不会脱离轴座20,从而起到固定叶片13的作用;同时第一凹槽29设置为圆环状,可提供凸缘30沿连接件21的轴心转动的空间,使叶片13可相对轴座20进行转动,以调整叶片13倾斜角度。
另外,连接件21为圆柱体,连接件21的侧壁上相对连接件21的轴心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凹槽23,第二凹槽23内安装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具体包括:壳体24,其下端开口,壳体24下表面中心位置处设置有导柱25,并且沿轴座20与连接件21接触的侧面周向均匀设置有与壳体24适配的第三凹槽22,壳体24卡设在第三凹槽22内;底座28,其安装在第二凹槽23内表面底部,底座28上端面设置有中空的定位柱26,定位柱26的轴截面直径大于导柱25的轴截面直径;弹性元件27,其设置在定位柱26的中空腔体内,弹性元件27固定端与底座28的上端面连接,弹性元件27的自由端连接导柱25的底端面。
壳体24的端面可设置为圆形或方形,端面的径向长度大于定位柱26的轴截面直径。第三凹槽22的数量设置为4-12个。弹性元件27可为硅胶。安装叶片13时,将壳体24卡设在第三凹槽内,即可固定叶片13的角度。当需要调整叶片13的角度时,按压壳体24,因弹性元件27的弹性效果,使壳体24缩至第二凹槽23内,此时叶片13的连接件21即可相对轴座20进行转动,转动叶片13,将叶片13倾斜至需要调节的角度,然后松开壳体24,壳体24即卡入此时壳体24对应的第三凹槽22内,从而完成叶片13的角度调节。这种叶片13安装方式,只需在相应的第三凹槽22位置设置好壳体24,便能确定叶片13的安装角度,因此令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完成叶片13安装角度调节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结构设计合理,能可靠地保证叶片13调节灵活、方便。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6)

1.一种利于散热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机本体;
机壳,其罩设在所述电机本体外部,所述机壳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其中,所述第一端盖开设有通气孔,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电机本体的转轴连接并由所述转轴带动旋转,沿所述第二端盖内周布置有叶片,所述第二端盖内外气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散热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内的叶片设置为2片以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于散热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数量为8-15片,且所述叶片以所述电机本体的转轴为中心以同一倾斜角度向外辐射状同轴排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于散热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倾斜角度为45°-90°可调式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散热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为固定设置,所述第一端盖上的通气孔设置为多个,或所述第一端盖为镂空式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于散热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内以所述电机本体的转轴为中心设置有环形的轴座;所述叶片一端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轴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件适配的槽孔,所述连接件插设在所述槽孔内;所述连接件尾端设置有平行于所述连接件端面并向外延伸的凸缘,所述轴座内侧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凸缘长度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呈圆环状以提供所述凸缘沿所述连接件的轴心转动的空间。
CN201821324127.9U 2018-08-16 2018-08-16 利于散热的电机 Active CN2085086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24127.9U CN208508673U (zh) 2018-08-16 2018-08-16 利于散热的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24127.9U CN208508673U (zh) 2018-08-16 2018-08-16 利于散热的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08673U true CN208508673U (zh) 2019-02-15

Family

ID=65300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24127.9U Active CN208508673U (zh) 2018-08-16 2018-08-16 利于散热的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086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0616B (zh) * 2020-03-25 2021-12-21 李書賢 輪轂電機散熱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0616B (zh) * 2020-03-25 2021-12-21 李書賢 輪轂電機散熱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08673U (zh) 利于散热的电机
CN108916120A (zh) 一种简易式离心水泵
CN106871402B (zh) 空气调节机构
CN201944927U (zh) 新型结构的取暖器
CN110500317A (zh) 一种可装配多扇叶的风扇
CN210637267U (zh) 一种多功能风扇
CN210463342U (zh) 一种立体式可360度旋转恒温除湿机
CN207715406U (zh) 一种二级新型风扇结构
CN210371241U (zh) 便携式风扇
CN210490620U (zh) 一种防爆型自冷却伺服电机机座
CN208689529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器
CN207603390U (zh) 一种电动汽车永磁同步电机
CN207420965U (zh) 一种便携式风扇扇叶安装座
CN215340242U (zh) 一种照明产品测试用电源供给装置
CN208763935U (zh) 燃气热水器的风机组件以及燃气热水器
CN217235756U (zh) 一种取暖器
CN209943151U (zh) 一种新型内部对流降温结构内转子风机
TWM581330U (zh) Fan electric power automatic charging device
CN217719747U (zh) 防爆蓄电池电源装置
CN219733666U (zh) 一种双风轮鼓风机
CN109121362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低压控制盒的散热装置
CN217010556U (zh) 一种防过热的电动机
CN215222030U (zh) 一种装有准谐振控制电路的逆变器
CN203175956U (zh) 离心送风装置
CN212690397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便携式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