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07134U - 光学装置及其光学结构体 - Google Patents

光学装置及其光学结构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07134U
CN208507134U CN201821054801.6U CN201821054801U CN208507134U CN 208507134 U CN208507134 U CN 208507134U CN 201821054801 U CN201821054801 U CN 201821054801U CN 208507134 U CN208507134 U CN 2085071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ontology
interconnecting piece
screen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548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嘉彬
林哲弘
谢浩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ROBRIGHT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PROBRIGHT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OBRIGHT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PROBRIGHT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18210548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071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071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071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及其光学结构体,其主要包括有一本体及一光学结构体,其本体具有卡固部及连接部,卡固部用于与一卡固体的一端卡合,而卡固体另一端则与荧幕相卡固以使得本体与荧幕相连接,而连接部则用于与光学结构体相连接,透过光学结构体将荧幕所投射出的影像向外折射以有效遮蔽荧幕与荧幕之间拼接后产生的框线,借此改善过往荧幕拼接后,因荧幕与荧幕之间的框线而影响到整体所呈现影像画面,以及透过黏性体将本体与荧幕相连接而有因黏性弱化导致本体与荧幕相分离的风险。

Description

光学装置及其光学结构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光学装置及其光学结构体,尤指一种借由光学结构体的结构设置以有效将影像画面外扩,且透过卡固部可有效将本体与荧幕相卡固的光学装置及其光学结构体。
背景技术
科技日新月异,在电视荧幕的使用需求上,通常一般消费者仅需购买概约32英寸至100英寸的荧幕尺寸即可符合消费者的需求;然而,部分公司为了适应不同的商业行为,常会使用荧幕拼接的手法以增广可呈现的影像画面,而后,再将其拼接后的荧幕设置在广告牌或墙面上,以进行广告或运动比赛直播等画面的呈现。
然而,一般液晶荧幕拼接后,液晶荧幕与液晶荧幕之间则会因液晶荧幕本身具有的框架而使得拼接液晶荧幕上会有许多框线,如此,当拼接液晶荧幕显示影像时,观看者除了会看到拼接液晶荧幕所呈现的影像外,亦会因其框线而影响观看者的观感。另外,纵使使用者无需将液晶荧幕拼接以增广显示的影像,但因普遍所见的液晶荧幕皆会设有边框而容易影响视觉上的感受。且因液晶荧幕的特性,在将多个液晶荧幕拼接组合时,相邻两液晶荧幕在接合面处往往会因介质的变换而导致RGB光路的连续性被破坏,或因厚度差距进而产生彩虹纹的问题。
再者,一般外接的板体与液晶荧幕之间是由黏性体进行连接,故若将液晶荧幕设置在室外时,则容易因风吹雨淋等因素而使得黏性体的黏性弱化,以使得本体与液晶荧幕之间具有相互分离的风险。
因此,如何有效地使得液晶荧幕影像显示上达到无边框或无框线的效果,且稳固板体与液晶荧幕之间的连接,是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前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及其光学结构体,以透过光学结构体折射荧幕的影像画面,且再借由卡固部以使得本体可透过卡固体与荧幕相连接,进以改善现有技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及其光学结构体,包含有本体及光学结构体,本体包括显示部、连接部及卡固部,连接部设于本体的周缘位置上,显示部则设于本体周缘位置内,其连接部与光学结构体相连接,光学结构体包含有连接层及结构层,连接层设于连接部上以使得本体与光学结构体相连接,结构层的一面上设有多个微结构部,各微结构部的一侧设有一倾斜面,倾斜面与结构层的一面之间具有一夹角,其夹角的角度是由显示部向连接部的方向地渐渐变大。
较佳地,卡固部是用于与一卡固体的一端卡合,而卡固体的另一端则与荧幕相卡固以使得本体与荧幕相连接,其卡固部为一凹槽。
较佳地,夹角的角度是由显示部向连接部的方向规律性地或不规律性地渐渐变大,夹角的角度介于15°~65°之间。
较佳地,连接部的角边处设有辅助折射体,辅助折射体的一面上具有斜面,其斜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介于35°~55°之间,更具体来说介于42°~48°之间。
较佳地,连接部周边向外延伸以形成延伸部,本体所设有连接部的相对面上设有贴合部以与荧幕的边框相贴合。
借由微结构部折射光源以遮边荧幕边框的部分,且透过卡固部与卡固体相卡合,再由卡固体与荧幕相卡合以有效使得本体与荧幕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本体与荧幕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折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本体与荧幕连接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述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结构示意图、本体与荧幕连接状态示意图及折射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体10包括有显示部11、连接部12、延伸部13及贴合部14,其连接部12设于本体10一面的周缘上,显示部11则设于本体10周缘内,延伸部13由连接部12的外周缘向外延伸形成,贴合部14则设于与连接部12相对面的本体10另一面的周缘上。
如此,当本体10与荧幕(以下由液晶荧幕为例)20相连接时,因本体10是由透明材质所制成,因此当液晶荧幕20的显示面开始播放影像时,其影像则可直接从显示部11而将影像透射至外,而贴合部14则会与液晶荧幕20的边框21相契合以相互贴合,进以使得本体10可直接与液晶荧幕20的显示面22相贴合;
另外,连接部12则是用于与光学结构体30相连接,其光学结构体30包括有结构层31及连接层32,其连接层32可为黏胶相关的透明材质以使得光学结构体30可透过连接层32黏贴于连接部12上,进以将光学结构体30与本体10相连接,结构层31的一面上则设有多个微结构部311,各微结构部311的顶面设有一倾斜面3111,倾斜面3111与结构层31的一面之间具有一夹角α,其夹角α的角度由显示部11向连接部12的方向渐渐变大;进一步来说,其微结构部311的一侧(为较靠近显示部11的一侧)是从结构层31的顶面向上突起后,另一侧(较远离显示部11的一侧)则可与结构层31的顶面完全贴合,又或是向上突起一高度,但另一侧突起的高度则会低于微结构部311一侧突起的高度,而微结构部311的顶面则呈现一由显示部11向连接部12的方向向下的倾斜面3111,进以使得微结构部311呈现一三角或是梯形体结构形状,而其夹角α则是由结构层311的顶面与微结构部311的倾斜面3111之间所形成的角度;夹角α的角度可由显示部11向连接部12的方向规律性地渐渐变大,例如较靠近显示部11方向的微结构部311的夹角α为15°时,下一个比15°夹角α的微结构部311还远离显示部11的微结构部311则为17°,又再另一个比17°夹角α的微结构部311还远离显示部11的微结构部311的夹角α则可为19°,以此类推,越是远离显示部11的微结构部311,其夹角α则会比靠近显示部11的微结构部311的夹角α大;但若是最远离显示部11的微结构部311,其夹角α的最大值则仅可为65°,故其夹角α的角度范围介于15°~65°之间。
此外,其夹角α的角度亦可以不规则地角度变化方式以由显示部11向连接部12的方向渐渐变大,例如较靠近显示部11方向的微结构部311的夹角α为15°,而下一个较远离显示部11的微结构部311为17°时,再下一个比17°夹角α的微结构部311还远离显示部11的微结构部311的夹角α则可能为16°。因此,由以上逻辑推论,其微结构部311的夹角α角度变化可为规律性地渐渐变大,例如15°、17°、19°…,又可为非规律性的角度增大方式,亦如15°、17°、16°、18°、19°、21°、19°、21°…等。
当液晶荧幕20显示影像时,大部分的影像会从显示部11透射至外,而部份于液晶荧幕20周边(靠近边框21处)所显示的影像则会透射至光学结构体30上,当其影像透射至光学结构体30时,因光学结构体30的结构层31设有多个微结构部311的原因,则会使得其影像透射至微结构部311时而产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称为折射角,其折射情况是遵循折射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加时,折射角随之增加;光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介质,传播方向则不改变。因此,当影像从液晶荧幕20透射至本体10时,其射入方向垂直,故影像的传播方向并不会改变,但当部分影像透射至微结构部311而透射至外时,则会因微结构部311的夹角α而改变影像传播方向,进而使得部分影像向外折射。此外,因夹角α的角度是由显示部11向连接部12的方向渐渐变大,可使得部分影像渐渐地向外扩散以有效地遮蔽边框21,进以提供更佳的视觉感受。
再者,连接部12的角边处设有辅助折射体40,其辅助折射体40的一面上具有倾斜角度约35°~55°的斜面,更具体地来说,则是倾斜角度介于42°~48°之间的斜面;其辅助折射体40是用于当部分影像透射至连接部12角边处时,则可透过辅助折射体40将部分影像向外扩散,以避免部分影像透射至角边处时无法有效地将部分影像外扩而于角边处产生黑影的情形发生;而其与微结构部311不同的是辅助折射体40为一方形体且仅具有一斜面,并非与微结构部311相同具有各个不同的角度。
请参阅图5至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及本体与荧幕连接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结构的差异,则是于本体10周边上进一步设有卡固部15,其卡固部15为一凹槽,卡固部15可环绕于本体10周边,又或是部分设置于本体10周边上,当本体10与液晶荧幕20进行连接时,可透过一卡固体50一端与卡固部15相卡合,另一端则与液晶荧幕20相卡合,进以使得本体10与液晶荧幕20相互连接,以有效替代过往借由黏性体将本体10与液晶荧幕20相连接时,而又因黏性弱化而使得本体10与液晶荧幕20相分离的风险存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上列详细说明乃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中。此外,本实用新型不仅于技术思想上确属创新,并具备现有的传统方法所不及的上述多项功效,已充分符合新颖性及创造性的法定实用新型专利要件,于是依法提出申请,恳请贵局核准本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案,以励创作,至感德便。
符号说明
10 本体
11 显示部
12 连接部
13 延伸部
14 贴合部
15 卡固部
20 荧幕
21 边框
22 显示面
30 光学结构体
31 结构层
311 微结构部
3111 倾斜面
32 连接层
40 辅助折射体
50 卡固体
α 夹角

Claims (10)

1.一种光学装置,包含:
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显示部及一连接部,该连接部设于该本体的周缘位置上,该显示部则设于该本体周缘位置内;以及
一光学结构体,该连接部与该光学结构体相连接,该光学结构体包含:
一连接层,该连接层设于该连接部上以使得该本体与该光学结构体相连接;以及
一结构层,该结构层的一面上设有多个微结构部,各该微结构部的一侧设有一倾斜面,该倾斜面与该结构层的一面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夹角的角度由该显示部向该连接部的方向渐渐变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角的角度由该显示部向该连接部的方向规律性地或不规律性地渐渐变大,该夹角的角度介于15°~6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周边向外延伸以形成一延伸部,该本体设有与该连接部的相对面上的一贴合部,该贴合部与一荧幕的一边框相契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的角边处设有一辅助折射体,该辅助折射体的一面上具有一斜面,该斜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介于35°~55°之间,该斜面的倾斜角度范围更进一步地介于42°~48°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进一步包括一卡固部,该卡固部设于该本体的周缘位置上,该卡固部与一卡固体的一端卡合,该卡固体另一端则与一荧幕相卡固以使得该本体与该荧幕相连接,该卡固部为一凹槽。
6.一种光学结构体,包含:
一连接层,该连接层设于一本体所设有的一连接部上,以使得该本体与该光学结构体相连接;以及
一结构层,该结构层的一面上设有多个微结构部,各该微结构部的一侧设有一倾斜面,该倾斜面与该结构层的一面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夹角的角度由该本体中心向该连接部的方向渐渐变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结构体,其特征在于,该夹角的角度由该显示部向该连接部的方向规律性地或不规律性地渐渐变大,该夹角的角度系介于15°~65°之间。
8.一种光学装置,包含:
一本体,该本体系包括一显示部、一连接部及一卡固部,该连接部及该卡固部设于该本体的周缘位置上,该显示部则设于该本体周缘位置内;
其特征在于,该卡固部系与一卡固体的一端卡合,该卡固体另一端则与一荧幕相卡固以使得该本体与该荧幕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与一光学结构体相连接,该光学结构体包含:
一连接层,该连接层设于该连接部上以使得该本体与该光学结构体相连接;以及
一结构层,该结构层的一面上设有多个微结构部,各该微结构部的一侧设有一倾斜面,该倾斜面与该结构层的一面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夹角的角度由该显示部向该连接部的方向渐渐变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角的角度由该显示部向该连接部的方向规律性地或不规律性地渐渐变大,该夹角的角度介于15°~65°之间。
CN201821054801.6U 2018-07-04 2018-07-04 光学装置及其光学结构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071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4801.6U CN208507134U (zh) 2018-07-04 2018-07-04 光学装置及其光学结构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4801.6U CN208507134U (zh) 2018-07-04 2018-07-04 光学装置及其光学结构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07134U true CN208507134U (zh) 2019-02-15

Family

ID=65282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5480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07134U (zh) 2018-07-04 2018-07-04 光学装置及其光学结构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071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6446A (zh) * 2019-03-14 2020-09-22 诚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荧幕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96446A (zh) * 2019-03-14 2020-09-22 诚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荧幕显示装置
CN111696446B (zh) * 2019-03-14 2023-08-04 诚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荧幕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21429B (zh) 显示装置
CN208285354U (zh) 一种显示终端
KR101178634B1 (ko) 다중 디스플레이장치 연결에 따른 불연속 영상-갭 제거장치 구조
TWI566215B (zh) 電視牆及其黑框消除透鏡
CN208507134U (zh) 光学装置及其光学结构体
US20170160586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5700282A (zh) 背投装置
CN204807791U (zh) 一种光学镜头
CN110568623B (zh) 3d-led模块显示白边的消除方法
CN103903518A (zh) 电视墙及其黑框消除透镜
US20180267767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209311772U (zh) 一种微型投影镜头
CN109164587A (zh) 一种显示装置用立体显示光学膜片
JP2013148865A5 (zh)
CN10555138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5027580A1 (zh) 显示屏、拼接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201837830U (zh) 一种立体幻影成像装置
CN104749787A (zh) 裸眼3d显示拼接屏的边框弱化方法
CN208240306U (zh) 一种液晶拼接无缝显示装置
CN104020564A (zh) 基于移动设备的可折叠头戴式显示装置及其可折叠基板
CN105096742A (zh) 一种基于偏光显示的无缝拼接显示装置
CN109839771A (zh) 一种液晶拼接屏的双边缝融合装置
CN108333827A (zh) 一种实现拼接中黑边现象消除的显示装置
CN103176345B (zh) 非矩形平面的人眼仿生立体投影装置
CN104280797A (zh) 棱镜片及应用其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5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