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01223U - 一种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和织网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和织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01223U
CN208501223U CN201820925054.2U CN201820925054U CN208501223U CN 208501223 U CN208501223 U CN 208501223U CN 201820925054 U CN201820925054 U CN 201820925054U CN 208501223 U CN208501223 U CN 208501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haft
fishing net
threading
bracket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250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永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Fu Yu Fishing Tack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Fu Yu Fishing Tack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Fu Yu Fishing Tack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Fu Yu Fishing Tack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250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01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01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012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和织网机,渔网自动穿线装置的主轴可旋转、可沿其轴向方向移动地安装于支架上;第一驱动装置连接于主轴与支架之间;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主轴上;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主轴沿其轴向方向移动;穿线组件固定于主轴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渔网穿线装置,通过设置支架、主轴、穿线组件、两个驱动装置,两个驱动装置带动主轴在支架上沿其轴线方向移动并绕其轴线转动,使得穿线组件牵引边沿渔网线在织网机织网时,能够在进入即将打结形成渔网最边沿网孔的位置与渔网的外侧来回跳动,从而在渔网的边沿穿入边沿渔网线。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渔网穿线装置的织网机,在织网时,可以在网片的边沿穿入边沿渔网线。

Description

一种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和织网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网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和织网机。
背景技术
渔网在编织过程中,当整个网片完成之后,为了沿网片横向收边成束, 为下道编织工序服务,也使得产品处于用户容易使用的状态,如整理网片、穿铅坠等,需要在网片长度两边进行穿边线,而现有的渔网编织设备一般不带穿边装置,若采用手工穿边线则费时费力,效率很低,而且在中间穿线时容易漏穿。
中国专利CN201220522108.3和CN201520105615.0均公开了渔网自动穿边装置,但是经过实用新型人实际实验,该两件专利中的技术方案在渔网穿边过程中,容易导致边线被绕进梭子中的线盘内,或者边线被上钩缠绕参与经线的打结,或者不一定能把渔网线完全穿入渔网的边沿孔。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包括支架,主轴,穿线组件,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主轴可旋转、可沿其轴向方向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上;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主轴与所述支架之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轴旋转;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主轴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轴沿其轴向方向移动;
所述穿线组件固定于所述主轴上,所述穿线组件用于牵引边沿渔网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链传动机构或者带传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链传动机构;所述主轴上设有链轮;所述链轮通过链条与支架上的电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链条和所述支架通过弹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超越离合器和弹性装置;
所述超越离合器的棘爪座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超越离合器的棘轮的其中一侧面设有限位凸起;所述支架上,与所述限位凸起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限位装置;
所述弹性装置设置于所述主轴上;所述支架上,与所述弹性装置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装置;
当所述限位凸起顶住所述第一限位装置时,所述弹性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限位装置处于储能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棘轮的其中一侧面的一半圆周为第一平面,另一半为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顶部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通过倾斜面或者圆弧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装置为可自由转动的限位轮。
进一步地,所述棘轮的外圆周上设有棘轮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穿线组件为连杆;所述连杆固定于所述主轴上;所述连杆上设有穿线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渔网织网机,使用如上任一所述的渔网自动穿线装置;所述渔网织网机上设有上钩排、下钩排、梭子排;所述穿线组件为钢板;所述钢板上设有穿线孔排;所述上钩排、下钩排、主轴和穿线孔排均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渔网穿线装置,通过设置支架、主轴、穿线组件、两个驱动装置,两个驱动装置带动主轴在支架上沿其轴线方向移动并绕其轴线转动,使得穿线组件牵引边沿渔网线在织网机织网时,能够在进入即将打结形成渔网最边沿网孔的位置与渔网的外侧来回跳动,从而在渔网的边沿穿入边沿渔网线。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渔网穿线装置的织网机,在织网时,可以在网片的边沿穿入边沿渔网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渔网自动穿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网片边沿传入边沿渔网线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一驱动装置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棘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棘轮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渔网穿线装置与织网机配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 支架 20 主轴 21 链轮
22 链条 23 电机 24 弹簧
25 棘轮 26 限位凸起 27 第一限位装置
28 弹性装置 29 第二限位装置 30 最边沿网孔
41 最右侧纬线 42 次右侧纬线 51 最右侧梭子
52 次右侧梭子 61 最右侧上钩 62 次右侧上钩
71 最右侧下钩 72 次右侧下钩 81 最右侧经线
90 连杆 91 穿线孔 251 第一平面
252 限位槽 253 棘爪 254 棘爪座
261 第二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渔网自动穿线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种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包括支架10,主轴20,穿线组件,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主轴20可旋转、可沿其轴向方向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 10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主轴20与所述支架10之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轴20旋转;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主轴20 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轴20沿其轴向方向移动;所述穿线组件固定于所述主轴20上,所述穿线组件用于牵引边沿渔网线。
具体实施时,网片上边沿渔网线的穿线要求是:边沿渔网线从其中一个最边沿网孔30穿入(图2中的Ä所示),从相邻下一个最边沿网孔30穿出(图 2中的⊙所示),再从相邻下一个最边沿网孔30穿入,接着再从相邻下一个最边沿网孔30穿出,以此循环。以从网片右侧穿入边沿渔网线为例。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安装于织网机下钩的下方,织网机织网时,首先将边沿渔网线的其中一端与网片最右侧纬线41的端部相固定,从而织网时,随着对已成型的渔网的收卷,边沿渔网线会自动被收卷,同时从边沿渔网线的供料盘自动抽出;
要将边沿渔网线穿入网片其中一个最边沿网孔30,通过第二驱动装置使主轴20移至左侧,穿线组件将边沿渔网线牵引最右侧梭子51与次右侧梭子 52之间,使得边沿渔网线位于未打结的经线和未打结的纬线之间,织网机次右侧梭子52、次右侧上钩62和次右侧下钩72配合,对次右侧纬线42与最右侧经线81进行打结,接着织网机最右侧梭子51、最右侧上钩61和最右侧下钩71配合,对最右侧纬线41与最右侧经线81进行打结,经过两次打结,使得边沿渔网线穿入网片上经过打结而成的最边沿网孔30;
要将边沿渔网线从相邻下一个最边沿网孔30穿出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使得主轴20旋转,带动穿线组件转动,穿线组件的末端上升,穿线组件上的边沿渔网线往上抬升至梭子的上方,此时,牵引组件沿主轴20轴向右运动时,边沿渔网线不会触碰梭子而被梭子卡住;同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使主轴20移至右侧,穿线组件将边沿渔网线牵引最右侧梭子51的外侧,使得边沿渔网线位于未打结的经线和未打结的纬线之间,织网机次右侧梭子52、次右侧上钩 62和次右侧下钩72配合,对次右侧纬线42与最右侧经线81进行打结,接着织网机最右侧梭子51、最右侧上钩61和最右侧下钩71配合,对最右侧纬线41与最右侧经线81进行打结,经过两次打结,使得边沿渔网线从相邻的下一个最边沿网孔30穿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渔网穿线装置,通过设置支架、主轴、穿线组件、两个驱动装置,两个驱动装置带动主轴在支架上沿其轴线方向移动并绕其轴线转动,使得穿线组件牵引边沿渔网线在织网机织网时,能够在进入即将打结形成渔网最边沿网孔的位置与渔网的外侧来回跳动,从而在渔网的边沿穿入边沿渔网线。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渔网穿线装置的织网机,在织网时,可以在网片的边沿穿入边沿渔网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链传动机构或者带传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链传动机构;所述主轴20上设有链轮21;所述链轮21通过链条22与支架10上的电机23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链条22和所述支架10通过弹簧24连接。
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由于穿线组件在牵引边沿牵引线时,穿线组件的末端只需上升和下降的动作,因而主轴20的转动为先逆时针(从左往右方向视角,以下“顺时针”描述同是从左往右方向视角)一定角度,再顺时针旋转使穿线组件复位;因此,采用链传动机构驱动主轴20作旋转往复运动,链传动不会打滑,使得主轴20的旋转位置更精确;另外链条22可以随主轴 20沿其轴线方向左右运动时,而仍可带动主轴20转动。链条22的中部通过弹簧24与起下方的支架10连接,当主轴20通过电机23带动逆时针旋转使穿线组件的末端上升至指定位置;当电机23停止工作,通过弹簧24复位,使得穿线组件的末端下降至原位。
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超越离合器和弹性装置28;所述超越离合器的棘爪座254与所述主轴20固定连接;所述超越离合器的棘轮25的其中一侧面设有限位凸起26;所述支架10上,与所述限位凸起26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限位装置27;所述弹性装置28设置于所述主轴20上;所述支架10上,与所述弹性装置28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装置29;当所述限位凸起26顶住所述第一限位装置27时,所述弹性装置28通过所述第二限位装置29处于储能状态。
优选地,所述棘轮25的其中一侧面的一半圆周为第一平面251,另一半为限位凸起26;所述限位凸起26的顶部为第二平面261;所述第一平面251 与所述第二平面261通过倾斜面或者圆弧面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装置27为可自由转动的限位轮。
具体实施时,如图4和图5所示:超越离合器的棘爪座254与主轴20固定连接,从而主轴20逆时针转动时,主轴20带动棘爪座254逆时针转动,棘爪座254促使棘轮25逆时针转动;当棘轮25转动至使其侧面的限位凸起 26的第二平面261顶住第一限位装置27时,弹性装置28(弹性装置28优选为弹簧)通过第二限位装置29处于储能状态(弹簧可以是拉伸或者压缩),主轴20沿其轴线方向移动至最左侧;当主轴20顺时针复位时,由于棘爪及棘轮25的相互作用,棘轮25不旋转,限位凸起26的第二平面261继续顶住第一限位装置27;
当主轴20再次逆时针转动时,主轴20带动棘爪座254再次逆时针转动,棘爪促使棘轮25逆时针转动,使得限位凸起26的第二平面261不再顶住第一限位装置27,而棘轮25上的第一平面251顶住第一限位装置27,此时弹性装置28释放能量,使得主轴20沿其轴线方向移动至最右侧;优选地,为了使主轴20沿其轴线方向左右移动时,能够逐渐改变移动方向,因此,棘轮 25的第一平面251和第二平面261采用倾斜面或者圆弧面过渡连接;
为了防止棘轮25上的第一平面251和第二平面261过度磨损,第一限位装置27采用可自由转动的限位轮。可将轴承安装于支架10上作为限位轮;
由上述从网片右侧穿入边沿渔网线为例可知,经过两次打结之后,边沿渔网线才需要通过穿线组件变换其与梭子间的相对位置,因此,棘轮25的其中一侧面的一半连续半圆周为第一平面251,另一半连续半圆周为限位凸起 26,同时,对应的棘爪座254上设置有四个棘爪,当主轴20带动棘爪座254 逆时针旋转四次时,棘轮25刚好转过一圈,同时第一平面251和第二平面261 各顶住第一限位装置27一次。
优选地,为了使得穿线组件牵引边沿渔网线的位置精确程度,在棘轮25 的外圆周与支架10之间也设有棘轮机构。棘轮25的外圆周上平均分布有四个限位槽252,棘爪253与支架10通过铰链连接,同时棘爪253通过弹簧24 与支架10连接。当主轴20带动穿线组件顺时针复位时,棘爪253的端部顶住限位槽252,可以防止棘轮25顺时针转动。
优选地,所述穿线组件为连杆90;所述连杆90固定于所述主轴20上;所述连杆90上设有穿线孔91。
具体实施时,当主轴20逆时针转动时,连杆90绕主轴20的轴向逆时针转动,连杆90的整体向上抬升,从而穿过连杆90上的穿线孔91的边沿渔网线得到抬升,从而实现边沿渔网线与梭子之间相对位置的变换。优选地,穿线孔91位于连杆90的末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渔网织网机,使用如上任意所述的渔网自动穿线装置;所述渔网织网机上设有上钩排、下钩排、梭子排;所述穿线组件为钢板;所述钢板上设有穿线孔排;所述上钩排、下钩排、主轴和穿线孔排均平行设置。
具体实施时,如图6所示:穿线组件为钢板,钢板上设有穿线孔排,从而穿线组件可以适合不同宽度的网片,同时也适合在一台织网机上同时织多个网片。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织网机织网时,在边沿渔网线的下方可沿边沿渔网线滑动的重物块(可以是:锁头),可以使边沿渔网线处于绷紧状态,已织网的渔网被收卷多长,边沿渔网线就被收卷多长,防止边沿渔网线处于过松状态,被织网机的上钩勾住而进行打结,从而,边沿渔网线无法为后续工序所使用。
对于渔网穿线装置与织网机的配合工作原理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已明确描述,在次不再赘述。
上述上钩排、下钩排和梭子排指的是:一排均设有可独立工作的上钩、下钩和梭子;穿线孔排指的是在沿钢板的长度方向上设有穿线孔91,沿钢板的长度方向上的穿线孔91可不按直线排列。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支架,主轴,链轮,链条,电机,弹簧,棘轮,限位凸起,限位装置,弹性装置,最边沿网孔,最右侧纬线,次右侧纬线,最右侧梭子,次右侧梭子,最右侧上钩,次右侧上钩,最右侧下钩,次右侧下钩,最右侧经线,连杆,穿线孔,平面,限位槽,棘爪,棘爪座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轴,穿线组件,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主轴可旋转、可沿其轴向方向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架上;
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主轴与所述支架之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轴旋转;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主轴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主轴沿其轴向方向移动;
所述穿线组件固定于所述主轴上,所述穿线组件用于牵引边沿渔网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链传动机构或者带传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链传动机构;所述主轴上设有链轮;所述链轮通过链条与支架上的电机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和所述支架通过弹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超越离合器和弹性装置;
所述超越离合器的棘爪座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超越离合器的棘轮的其中一侧面设有限位凸起;所述支架上,与所述限位凸起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限位装置;
所述弹性装置设置于所述主轴上;所述支架上,与所述弹性装置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限位装置;
当所述限位凸起顶住所述第一限位装置时,所述弹性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限位装置处于储能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的其中一侧面的一半圆周为第一平面,另一半为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顶部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通过倾斜面或者圆弧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装置为可自由转动的限位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的外圆周上设有棘轮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组件为连杆;所述连杆固定于所述主轴上;所述连杆上设有穿线孔。
10.一种渔网织网机,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渔网自动穿线装置;所述渔网织网机上设有上钩排、下钩排、梭子排;所述穿线组件为钢板;所述钢板上设有穿线孔排;所述上钩排、下钩排、主轴和穿线孔排均平行设置。
CN201820925054.2U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和织网机 Active CN208501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25054.2U CN208501223U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和织网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25054.2U CN208501223U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和织网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01223U true CN208501223U (zh) 2019-02-15

Family

ID=65286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25054.2U Active CN208501223U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和织网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012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2122A (zh) * 2018-06-14 2018-09-14 厦门市富众渔具有限公司 一种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和织网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2122A (zh) * 2018-06-14 2018-09-14 厦门市富众渔具有限公司 一种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和织网机
CN108532122B (zh) * 2018-06-14 2024-03-08 厦门市富众渔具有限公司 一种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和织网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3300B (zh) 一种织机绞织开口装置
CN208501223U (zh) 一种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和织网机
CN204080272U (zh) 一种织机绞织开口装置
CN108532122A (zh) 一种渔网自动穿线装置和织网机
ES2316196T3 (es) Procedimiento para la fabricacion de productos planos textiles con dibujos en colores, sistema para la realizacion del procedimiento y productos planos textiles fabricados segun el procedimiento.
CN204251816U (zh) 一种将彩纱捻成复合纱的装置
CN110016760A (zh) 变网目无结网编织方法
CN103451848B (zh) 有结渔网机节能下钩针运动机构
CN102517806B (zh) 一种待染色绞纱的缝纫编绞方法
CN105040268B (zh) 矩形有结网片的无梭编织方法
CN202881556U (zh) 一种土家织锦机
CN203187906U (zh) 一种实现多路提花罗纹小圆机
CN206916352U (zh) 双针筒小圆机对针开针舌护针板
CN209039651U (zh) 一种细纱机的卷绕机构
CN202297974U (zh) 一种用于小样机试制网眼布的简易绞综机构
CN206385301U (zh) 一种三档自动选纬器
CN216473789U (zh) 针织可变花色圆扁钩编机的钩编机构
CN203768601U (zh) 一种针织大圆机送线装置
CN205398879U (zh) 一种摆动梁机构
CN109537144A (zh) 一种经丝过丝系统和引丝钩
CN113622070B (zh) 一种大提花纱罗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09385724A (zh) 窗帘布与挂钩布带经向一体织物及其织造成型方法
CN102978827A (zh) 一种织网机中的分网装置
CN2073889U (zh) 大线盘低中心双死结织网机
CN202227039U (zh) 一种纬纱筒旋转松捻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