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00534U - 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00534U
CN208500534U CN201820984861.1U CN201820984861U CN208500534U CN 208500534 U CN208500534 U CN 208500534U CN 201820984861 U CN201820984861 U CN 201820984861U CN 208500534 U CN208500534 U CN 2085005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network
processing system
integral type
type processing
ec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848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海明
袁春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INGSHUO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INGSHUO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INGSHUO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INGSHUO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182098486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005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005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005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包括生态增氧装置和与生态增氧装置连接的光照式水净化处理装置,该生态增氧装置包括潜水水泵和连接在潜水水泵上的水压增压器,在水压增压器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喷嘴,所述的水压增压器固定在浮动架上且在浮动架上还连接有套在喷嘴下端周向外围的环形网,所述的光照式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且依次连接的环形浮管,任意一个环形浮管通过连接结构与浮动架连接,在每根环形浮管上分别连接有黑色海绵块,相邻的两块黑色海绵块相互连接或者间隔设置,在每块黑色海绵块上分别设有石墨烯材料层和二氧化钛材料层。

Description

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景观点或者池塘中,一般会采用曝气装置进行增氧。
曝气装置的增氧,其虽然能够满足一定程度上的水质氧气改善要求,但是,不论是曝气装置还是喷泉的方式,还是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即,增氧效率较低。
其次,池塘和河水其会被污染,而被污染后则难以在短时间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导致整个环境被污染。现有的很多发明人设计了利用无纺布等等材料,然后在无纺布材料上喷涂净化材料,通过若干浮球实现漂浮在水面上,净化材料例如:石墨烯等等。
这种结构的净化系统,其存在如下缺陷:
1、整体结构较为复杂,特别是浮球的结构,其容易被水冲击而漂浮在无纺布上表面上。
2、处理效率相对还是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进一步提高增氧效率且水处理净化更好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包括生态增氧装置和与生态增氧装置连接的光照式水净化处理装置,该生态增氧装置包括潜水水泵和连接在潜水水泵上的水压增压器,在水压增压器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喷嘴,所述的水压增压器固定在浮动架上且在浮动架上还连接有套在喷嘴下端周向外围的环形网,所述的光照式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且依次连接的环形浮管,任意一个环形浮管通过连接结构与浮动架连接,在每根环形浮管上分别连接有黑色海绵块,相邻的两块黑色海绵块相互连接或者间隔设置,在每块黑色海绵块上分别设有石墨烯材料层和二氧化钛材料层;或者石墨烯材料和二氧化钛材料的混合物。
当然,石墨烯材料层和二氧化钛材料层还可以是相互的混合搅拌后形成的材料。
通过设计喷嘴和水压增压器,其可以扩大水的喷射面积和水的雾化程度,协同环形网的结构,环形网可以对喷嘴喷射后的向下落下的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即,可以产生大量的气泡,通过阳光的照射从而可以对水进行增氧,不仅增氧效率更高,而且结构更加简单,更加符合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设计黑色海绵块,其可以提高吸光率,可以大幅提高净化处理效率,还可以迫使光催化更加充分,净化效果更好且符合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
设计的环形浮管,其避免了水冲击后的上下叠加,无形中提高了漂浮的稳定性和进一步提高了净化处理效率。
设计的石墨烯材料层和二氧化钛材料层,其可以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石墨烯材料层为蜂窝状结构。
二氧化钛材料为黑色二氧化钛材料。
水压增压器为现有技术。
所述的潜水水泵和太阳能板和/或市电连接。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所述的环形网具有若干层,且若干层环形网从上到下依次层叠。
层数的设计,其不宜设计过多,过多导致成本的增加和生产难度的增大。
层叠的设计,其可以进一步提高气泡产生量。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上下相邻的两层环形网之间留有间距。
间距的设计,其可以进一步提高气泡的产生量。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上下相邻的两层环形网之间设有支撑结构,且所述的支撑结构由若干圆周分布的支撑点合围形成。
该结构其便于后续的加工制造,以及组装,同时,还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发生错位和位移等等现象。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所述的支撑点设置在每层环形网的上表面,在每层环形网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定位筒,相邻两层环形网中的下层环形网上的支撑点与另外一层环形网上的定位筒一一插接连接。
该结构其可以提高组装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所述的支撑点呈圆锥形结构。
该结构其便于加工和后续的组装。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所述的环形网网孔孔径从上到下逐渐缩小;或者所述的环形网网孔孔径相等;或者所述的环形网网孔孔径从上到下逐渐扩大。
该结构其便于气泡的产量量,以及起到过滤的作用。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所述的环形网单边截面呈一字型、波浪形和U字形中的任意一种。
当然,还可以是其它的异形结构。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所述的环形网呈筒状锥形结构。
该结构其便于水的流动。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本装置还包括安装架,在安装架上设有若干呈竖直设置的支撑柱,环形网的周向固定在所述支撑柱的上端。
安装架固定在浮动架上。
该结构其便于后续的组装和拆卸。
安装架为圆环状结构。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在环形网的下端内部中心设有螺旋杆,螺旋杆将环形网导流的水通过螺旋叶片引导至水中。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本装置还包括位于最下方的环形网下方的环形管,在环形管上连接有若干贯穿环形管径向的出风管,出风管的下端伸入至水中,出风管的上端位于最下方的环形网下方,环形管与潜水气泵连接。
出风管的设计,其可以对环形网上的水进行雾化,同时,还可以对水进行曝气。
出风管呈圆周分布。
出风管通过连接立柱连接在最下方的环形网上。
本申请中的黑色海绵块厚度不易过厚,也不易过薄,厚度建议选择在1-20mm。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相邻的两个环形浮管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连接件包括两个箍套,以及连接在两个箍套之间的连接绳。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所述的黑色海绵块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
该结构其可以确保漂浮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所述的黑色海绵块上下错位设置。
该结构其可以当部分的黑色海绵块过滤较重下沉后,相对位置较高的黑色海绵块则可以进行使用。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相邻的两块黑色海绵块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
该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魔术贴、暗扣等等结构。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所述的环形浮管由一根PVC管材弯曲制成,且PVC管材的两端对接后密封相连。
在两端的对接处设有连接套,连接套与PVC管材的两端密封连接。
其次,在连接套的内壁两端分别设有圆环槽,在每个圆环槽内分别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套在PVC管材的两端,然后在PVC管材和连接套之间设有密封胶。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所述的黑色海绵块固定在环形浮管的上表面上。
在黑色海绵块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抱箍,抱箍固定在环形浮管上。
抱箍由塑料制成。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在黑色海绵块的厚度方向上设有两个通孔,环形浮管穿过两个通孔。
在环形浮管上套设有阻挡在每个通孔两端的阻挡件。
阻挡件由塑料制成。
阻挡件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半体,两块半体相互扣合后通过塑料螺丝锁紧。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所述的黑色海绵块固定在环形浮管的下表面上。
同理,在黑色海绵块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抱箍,抱箍固定在环形浮管上。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所述的石墨烯材料层喷涂在黑色海绵块的一面,二氧化钛材料层设置在黑色海绵块的另一面。
这里的结构可以根据时间的使用环境进行设定。
作为第二种方案,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所述的石墨烯材料层和二氧化钛材料层分别设置在黑色海绵块内部。
作为第三种方案,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所述的二氧化钛材料层设置在黑色海绵块的一面,石墨烯材料层喷涂在黑色海绵块的另一面。
还有,还可以将石墨烯材料层和二氧化钛材料层进行混合,统一涂覆。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所述的环形浮管呈椭圆形和矩形中的任意一种。
环形浮管的设计,其确保了漂浮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所述的黑色海绵块呈矩形结构。
在上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中,所述的黑色海绵块周向设有倾斜向下朝外设置的倾斜面。
倾斜面的设计,其可以减少遇水时的压力。
本系统还包括曝气装置,以及与曝气装置连接的太阳能板。
所述的生态增氧装置和光照式水净化处理装置之间通过环形管路连接,在环形管路上设有若干竖直设置且间隔均匀的竖直管,所述的环形管路与气泵一连接且环形管路和竖直管连通,竖直管的下端伸入至水中,竖直管的上端封闭。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的优点在于:
1、通过设计喷嘴和水压增压器,其可以扩大水的喷射面积和水的雾化程度,协同环形网的结构,环形网可以对喷嘴喷射后的向下落下的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即,可以产生大量的气泡,通过阳光的照射从而可以对水进行增氧,不仅增氧效率更高,而且结构更加简单,更加符合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
2、通过设计黑色海绵块,其可以提高吸光率,可以大幅提高净化处理效率,还可以迫使光催化更加充分,净化效果更好且符合当前社会技术的发展趋势。
3、设计的环形浮管,其避免了水冲击后的上下叠加,无形中提高了漂浮的稳定性和进一步提高了净化处理效率。
4、设计的石墨烯材料层和二氧化钛材料层,其可以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5、结构简单且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氧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形网层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形网带螺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形网和环形管的分布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形浮管与黑色海绵块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形浮管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黑色海绵块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框图。
图中,1、喷嘴;2、环形网;21、支撑点;22、定位筒;3、安装架;31、支撑柱;10、环形浮管;20、黑色海绵块;30、石墨烯材料层;40、二氧化钛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
本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包括生态增氧装置a和与生态增氧装置连接的光照式水净化处理装置b。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生态增氧装置和光照式水净化处理装置之间通过环形管路c连接,在环形管路上设有若干竖直设置且间隔均匀的竖直管c1,所述的环形管路与气泵一连接且环形管路和竖直管连通,竖直管的下端伸入至水中,竖直管的上端封闭。
环形管路与供气气源连接。当环形管路内充气时,此时的气流顺着竖直管而进入至水中,即形成增氧。
如图1-2所示,
生态增氧装置包括潜水水泵11和连接在潜水水泵上的水压增压器12,潜水水泵潜伏在水下,潜水深度根据实际的水环境而定,在水压增压器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喷嘴1,所述的水压增压器固定在浮动架上且在浮动架上还连接有套在喷嘴下端周向外围的环形网2。
其次,在浮动架6上放置有位于喷嘴1外围的水上植物,植物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布置,以及宣传显示装置61。宣传显示装置通电后其可以实现光亮。
宣传显示装置包括防水LED显示器和各种显示灯。
宣传显示装置可以进行环保的宣传。
所述的环形网2具有若干层,且若干层环形网2从上到下依次层叠。
上下相邻的两层环形网2之间留有间距。
上下相邻的两层环形网2之间设有支撑结构,且所述的支撑结构由若干圆周分布的支撑点21合围形成。
所述的支撑点21设置在每层环形网2的上表面,在每层环形网2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定位筒22,相邻两层环形网2中的下层环形网2上的支撑点21与另外一层环形网2上的定位筒22一一插接连接。
所述的支撑点21呈圆锥形结构。
所述的环形网2网孔孔径从上到下逐渐缩小;
所述的环形网2单边截面呈一字型、波浪形和U字形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环形网2呈筒状锥形结构。
本装置还包括安装架3,在安装架3上设有若干呈竖直设置的支撑柱31,环形网2的周向固定在所述支撑柱31的上端。
在最下方的环形网2周向设有定位凹槽,支撑柱31的上端插于定位凹槽中。
如图3-4所示,
在环形网的下端内部中心设有螺旋杆4,螺旋杆将环形网导流的水通过螺旋叶片引导至水中。
本装置还包括位于最下方的环形网2下方的环形管5,在环形管上连接有若干贯穿环形管径向的出风管51,出风管的下端伸入至水中,出风管的上端位于最下方的环形网2下方,环形管与潜水气泵连接。
出风管51的设计,其可以对环形网上的水进行雾化,同时,还可以对水进行曝气。
潜水气泵与控制装置连接。
出风管呈圆周分布。
出风管通过连接立柱连接在最下方的环形网2上。
所述的光照式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且依次连接的环形浮管10,环形浮管10呈椭圆形和矩形中的任意一种。
当然,还可以是其它形状的结构,只要便于加工和使用即可。
在每根环形浮管上分别连接有黑色海绵块20,黑色海绵块20 呈矩形结构。
当然,黑色海绵块20的结构还可以是椭圆形等等。
优化方案,本实施例的黑色海绵块20固定在环形浮管10的上表面上。
该结构的设计,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利用黑色海绵块20的吸光性能,可以提高净化处理效率。
相邻的两块黑色海绵块间隔设置。
具体地,在黑色海绵块的下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抱箍,抱箍固定在环形浮管上。
通过抱箍实现固定,以及后续的更换。
在黑色海绵块20上设有石墨烯材料层30和二氧化钛材料层 40。优化方案,石墨烯材料层30喷涂在黑色海绵块20的一面,二氧化钛材料层40设置在黑色海绵块20的另一面。
二氧化钛材料
环形浮管10由一根PVC管材弯曲制成,且PVC管材的两端对接后密封相连。
其次,相邻的两个环形浮管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本实施例的黑色海绵块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
另外,在黑色海绵块周向设有倾斜向下朝外设置的倾斜面。
本系统还包括曝气装置,以及与曝气装置连接的太阳能板。曝气装置置于池塘中,其可以加快水的流速,从而提高净化效率,设计的太阳能板,其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对曝气装置进行供电。
太阳能板上连接有蓄电装置,蓄电装置为蓄电池,在蓄电装置上连接有与市电插头连接的插口。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结构在于:或者所述的环形网2网孔孔径相等。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结构在于:所述的环形网2网孔孔径从上到下逐渐扩大。
实施例四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唯一不一样的结构在于:
在黑色海绵块20的厚度方向上设有两个通孔,环形浮管10 穿过两个通孔。
实施例五
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唯一不一样的结构在于:
所述的黑色海绵块20固定在环形浮管10的下表面上。
实施例六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唯一不一样的结构在于:
所述的石墨烯材料层30和二氧化钛材料层40分别设置在黑色海绵块20内部。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唯一不一样的结构在于:
所述的二氧化钛材料层40设置在黑色海绵块20的一面,石墨烯材料层30喷涂在黑色海绵块20的另一面。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唯一不一样的结构在于:所述的黑色海绵块上下错位设置。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唯一不一样的结构在于:相邻的两块黑色海绵块相互连接。相邻的两块黑色海绵块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连接。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包括生态增氧装置和与生态增氧装置连接的光照式水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增氧装置包括潜水水泵和连接在潜水水泵上的水压增压器,在水压增压器上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喷嘴,所述的水压增压器固定在浮动架上且在浮动架上还连接有套在喷嘴下端周向外围的环形网,所述的光照式水净化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且依次连接的环形浮管,任意一个环形浮管通过连接结构与浮动架连接,在每根环形浮管上分别连接有黑色海绵块,相邻的两块黑色海绵块相互连接或者间隔设置,在每块黑色海绵块上分别设有石墨烯材料层和二氧化钛材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网具有若干层,且若干层环形网从上到下依次层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的两层环形网之间留有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的两层环形网之间设有支撑结构,且所述的支撑结构由若干圆周分布的支撑点合围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点设置在每层环形网的上表面,在每层环形网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定位筒,相邻两层环形网中的下层环形网上的支撑点与另外一层环形网上的定位筒一一插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网呈筒状锥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网网孔孔径从上到下逐渐缩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环形浮管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黑色海绵块位于同一个水平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态增氧装置和光照式水净化处理装置之间通过环形管路连接,在环形管路上设有若干竖直设置且间隔均匀的竖直管,所述的环形管路与气泵一连接且环形管路和竖直管连通,竖直管的下端伸入至水中,竖直管的上端封闭。
CN201820984861.1U 2018-06-25 2018-06-25 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 Active CN2085005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84861.1U CN208500534U (zh) 2018-06-25 2018-06-25 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84861.1U CN208500534U (zh) 2018-06-25 2018-06-25 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00534U true CN208500534U (zh) 2019-02-15

Family

ID=65286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84861.1U Active CN208500534U (zh) 2018-06-25 2018-06-25 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005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5237A (zh) * 2018-06-25 2018-09-28 浙江明烁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5237A (zh) * 2018-06-25 2018-09-28 浙江明烁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30754U (zh) 池塘生态净水浮岛
CN208500666U (zh) 一种带光催化网的生态浮床净水装置
CN105776690B (zh) 太阳能动力池塘水质净化增氧装置及水质净化增氧方法
CN207361997U (zh) 一种城市景观水的水循环式脱氮除磷装置
CN102050543B (zh) 生态浮岛式池塘净水方法
CN208500534U (zh) 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
CN208545189U (zh) 多功能污水净化阶梯式处理装置
CN208440367U (zh) 生态浮岛机器人
CN101475236A (zh) 气涌水泵管组件及其在水处理技术中的应用
CN107840458B (zh) 一种混合充氧-微生物固定化的生物强化型人工浮岛
CN103896458A (zh) 一种适用于静水湖泊的雨淋式高效生态浮床
CN106630479B (zh) 一种自动巡游式水质净化器
CN206447693U (zh) 漂浮式污水处理器
CN108675469A (zh) 生态浮岛机器人
CN108585237A (zh) 生态增氧净化一体式处理系统
CN206828182U (zh) 一种高效生物膜反应器
CN207608427U (zh) 一种集空气净化和污水处理于一体的微纳米气泡反应器
CN205442762U (zh) 一种轻质生物滤池
CN212532445U (zh) 城市河水生态净化浮岛
CN206069497U (zh) 一种太阳能和雨能耦合生态浮床系统
CN206109035U (zh) 一种净水模块装置
CN208440369U (zh) 水上生态氧泡产生装置
CN101671080B (zh) 太阳能引导植物净化水体的装置
CN205045901U (zh) 布水装置及应用其的人工瀑布设备
CN207531701U (zh) 一种多级生物滤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