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92174U - 快换接头及微电机与动力手柄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快换接头及微电机与动力手柄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92174U
CN208492174U CN201721869258.0U CN201721869258U CN208492174U CN 208492174 U CN208492174 U CN 208492174U CN 201721869258 U CN201721869258 U CN 201721869258U CN 208492174 U CN208492174 U CN 2084921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ick
holding tank
release connector
clamping part
butt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692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毅军
张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Xi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692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921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921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921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换接头及微电机与动力手柄的连接结构,快换接头包括:接头本体,该接头本体为中空结构,且该接头本体包括插入部和连接于该插入部的尾端的外壳部;在所述插入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还包括:锁紧件,该锁紧件包括卡扣部,该卡扣部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并可沿径向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当该卡扣部处于打开位置时,该卡扣部缩回至所述第一容纳槽内,当该卡扣部处于闭合位置时,该卡扣部从所述第一容纳槽伸出。本实用新型的快换接头,由于快换接头与被连接件是通过卡扣和卡槽配合实现锁紧,即使通过外力也无法取出动力手柄,因此连接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快换接头及微电机与动力手柄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连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快换接头及微电机与动力手柄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动力手术设备中的动力手柄通过微电机提供手术动能,微电机与动力手柄的连接结构多种多样,大多是通过快换接头连接,具体如下:在快换接头的插入部上开环槽,该环槽内装开口弹性卡圈,使插入部的环槽段的径向尺寸可变,实现插入部径向的开、闭功能,从而锁住动力手柄。这种连接结构由于是利用开口弹性卡圈变型后与手柄接口部位产生过盈,所以当在动力手柄上施加足够大的外力时可以拔出动力手柄,连接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可靠性高的快换接头。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该快换接头的微电机与动力手柄的连接结构,可以解决现有动力手柄与微电机连接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快换接头,包括:接头本体,该接头本体为中空结构,且该接头本体包括插入部和连接于该插入部的尾端的外壳部;在所述插入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还包括:锁紧件,该锁紧件包括卡扣部,该卡扣部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并可沿径向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当该卡扣部处于打开位置时,该卡扣部缩回至所述第一容纳槽内,当该卡扣部处于闭合位置时,该卡扣部从所述第一容纳槽伸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锁紧件还包括按钮部,该按钮部与所述卡扣部连接,且该按钮部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并可沿径向移动,带动所述卡扣部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在该按钮部与所述外壳部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槽位于所述插入部的尾端,所述第二容纳槽位于所述外壳部的靠近所述插入部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开口沿轴向贯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快换接头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按钮部的轴向位移的轴向限位结构和用于限制所述按钮部的径向位移的径向限位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向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按钮部的与轴向平行的侧面上的第一限位凸部或第一限位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槽壁上的与所述第一限位凸部或所述第一限位凹槽配合的第一限位凹槽或第一限位凸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径向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按钮部侧面上的沿径向延伸的第二限位凹槽和设置在所述外壳部上的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配合的第二限位凸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凸部为销子,该销子沿轴向延伸,且该销子的一端插入固定在所述外壳部上的固定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钮部为台阶形,所述第二容纳槽为与所述按钮部相匹配的台阶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钮部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该弹簧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微电机与动力手柄的连接结构,包括微电机和动力手柄,所述动力手柄具有手柄接口,还包括所述的快换接头,所述微电机装在所述接头本体的外壳部内,所述微电机的输出轴插入所述插入部内,所述手柄接口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快换接头的卡扣部配合的环形卡槽,所述接头本体的插入部插入所述手柄接口内时,所述卡扣部可卡入或脱离所述环形卡槽,使所述手柄锁紧或松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换接头及微电机与动力手柄的连接结构,连接时,先使卡扣部移动至打开位置,此时插入部可以插入被连接件的接口内,插入部插入接口后再使卡扣部移动至闭合位置,此时卡扣部卡入被连接件的接口内壁上的卡槽内,达到锁紧的目的。由于快换接头与被连接件是通过卡扣和卡槽配合实现锁紧,即使通过外力也无法取出动力手柄,因此连接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附加技术特征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将在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快换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快换接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头本体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按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快换接头与动力手柄的连接示意图,其中图5为示出的是动力手柄插入、卡扣部处于闭合位置时的状态,图6为示出的是动力手柄拔出、卡扣部处于打开位置时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10、快换接头;12、接头本体;122、插入部;124、外壳部;126、第一容纳槽;127、第二容纳槽;128、第一限位凹槽;129、第二限位凹槽;14、锁紧件;142、卡扣部;144、按钮部;146、第一限位凸部;16、弹簧;18、销子;20、动力手柄;22、环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快换接头10包括接头本体12和锁紧件14,其中,接头本体12为中空结构,且该接头本体12包括插入部122和连接于该插入部122的尾端的外壳部124。本实施例中的插入部122的外径小于外壳部124的外径,快换接头10整体呈台阶状。在所述插入部12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126。锁紧件14包括卡扣部142,该卡扣部142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26内,并可沿径向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当该卡扣部142处于打开位置时,该卡扣部142缩回至所述第一容纳槽126内,当该卡扣部142处于闭合位置时,该卡扣部142从所述第一容纳槽126伸出。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快换接头10连接时,先使卡扣部142移动至打开位置,此时插入部122可以插入被连接件的接口内,插入部122插入接口后再使卡扣部142移动至闭合位置,此时卡扣部142卡入被连接件的接口内壁上的卡槽内,达到锁紧的目的。由于快换接头10与被连接件是通过卡扣和卡槽配合实现锁紧,即使通过外力也无法取出动力手柄20,因此连接可靠性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部124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二容纳槽127,所述锁紧件14还包括按钮部144,该按钮部144与所述卡扣部142连接,且该按钮部144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127内,并可沿径向移动,在该按钮部144与所述外壳部124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通过按动按钮部144使卡扣部142移动至打开位置,被连接件可装入和取出,松开按钮部144后,按钮部144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复位至闭合位置,可实现被连接件的锁紧,该快换接头10结构简单,操作更加方便。当然,卡扣部142除了采用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方式之外,还可以采用其它驱动方式,比如卡扣部142采用磁性材料制成,在外壳部124上设置有磁铁,通过移动磁铁带动卡扣部142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槽126位于所述插入部122的尾端,所述第二容纳槽127位于所述外壳部124的靠近所述插入部122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容纳槽126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容纳槽127的开口沿轴向贯通。这样,锁紧件14可以从第一容纳槽126和第二容纳槽127的开口直接放入第一容纳槽126和第二容纳槽127内,装配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快换接头10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按钮部144的轴向位移的轴向限位结构和用于限制所述按钮部144的径向位移的径向限位结构,以防止锁紧件14脱离。
优选地,如图3、4所示,所述轴向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按钮部144的与轴向平行的侧面上的第一限位凸部146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槽127的槽壁上的与所述第一限位凸部146配合的第一限位凹槽128。第一限位凸部146卡入第一限位凹槽128,起到限制按钮部144轴向位移的作用。作为替代方案,第一限位凸部146可以设置在第二容纳槽127的槽壁上,第一限位凹槽128可以设置在按钮部144的与轴向平行的侧面上。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径向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按钮部144侧面上的沿径向延伸的第二限位凹槽129和设置在所述外壳部124上的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129配合的第二限位凸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凸部为销子18,该销子18沿轴向延伸,且该销子18的一端插入固定在所述外壳部124上的固定孔内。装配时,先将锁紧件14放入第一容纳槽126和第二容纳槽127内,最后从图2的右侧装入销子18,装配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钮部144为台阶形,所述第二容纳槽127为与所述按钮部144相匹配的台阶。按钮部144和第二容纳槽127均为台阶形,用于对按钮部144进行限位,按下按钮部144时,按钮部144的底部与第二容纳槽127不直接接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钮部144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16,该弹簧16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二容纳槽127的底面上,这样装配方便。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微电机与动力手柄20的连接结构,包括微电机(图中未示出)、动力手柄20和上述实施例中的快换接头10,所述动力手柄20具有动力手柄20接口,所述微电机装在所述接头本体12的外壳部124内,所述微电机的输出轴插入所述插入部122内,所述动力手柄20接口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快换接头10的卡扣部142配合的环形卡槽22,所述外壳部124的插入部122插入所述动力手柄20接口内时,所述接头本体的插入部122插入所述动力手柄20接口内时,所述卡扣部142可卡入或脱离所述环形卡槽22,使所述动力手柄20锁紧或松开。
如图5所示,连接时,手动向下压按钮部144,使按钮部144全部压入第二容纳槽127内,在这过程中弹簧16同时受外力而压缩,此时装入动力手柄20,再松开手,利用弹簧16的回弹带动按钮部144复位,与此同时卡扣部142勾住动力手柄20接口内壁上的环形卡槽22,达到锁紧的目的,在整个过程中,销子18的作用是限制按钮部144径向上的位移,弹簧16压缩时,按钮部144的底部与第二容纳槽127不直接接触,按钮部144复位后,按钮部144的头部不高于外壳部124的外表面。这种连接结构对于动力手柄20的装入和取出非常快捷方便,而且结构更简单、更可靠。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快换接头,包括:
接头本体,该接头本体为中空结构,且该接头本体包括插入部和连接于该插入部的尾端的外壳部;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入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槽;
还包括:
锁紧件,该锁紧件包括卡扣部,该卡扣部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并可沿径向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当该卡扣部处于打开位置时,该卡扣部缩回至所述第一容纳槽内,当该卡扣部处于闭合位置时,该卡扣部从所述第一容纳槽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二容纳槽,所述锁紧件还包括按钮部,该按钮部与所述卡扣部连接,且该按钮部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并可沿径向移动,带动所述卡扣部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移动,在该按钮部与所述外壳部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位于所述插入部的尾端,所述第二容纳槽位于所述外壳部的靠近所述插入部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开口沿轴向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接头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按钮部的轴向位移的轴向限位结构和用于限制所述按钮部的径向位移的径向限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按钮部的与轴向平行的侧面上的第一限位凸部或第一限位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槽壁上的与所述第一限位凸部或所述第一限位凹槽配合的第一限位凹槽或第一限位凸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按钮部侧面上的沿径向延伸的第二限位凹槽和设置在所述外壳部上的与所述第二限位凹槽配合的第二限位凸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凸部为销子,该销子沿轴向延伸,且该销子的一端插入固定在所述外壳部上的固定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部为台阶形,所述第二容纳槽为与所述按钮部相匹配的台阶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换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部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该弹簧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底面上。
10.一种微电机与动力手柄的连接结构,包括微电机和动力手柄,所述动力手柄具有手柄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中所述的快换接头,所述微电机装在所述接头本体的外壳部内,所述微电机的输出轴插入所述插入部内,所述手柄接口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快换接头的卡扣部配合的环形卡槽,所述接头本体的插入部插入所述手柄接口内时,所述卡扣部可卡入或脱离所述环形卡槽,使所述动力手柄锁紧或松开。
CN201721869258.0U 2017-12-27 2017-12-27 快换接头及微电机与动力手柄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084921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9258.0U CN208492174U (zh) 2017-12-27 2017-12-27 快换接头及微电机与动力手柄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69258.0U CN208492174U (zh) 2017-12-27 2017-12-27 快换接头及微电机与动力手柄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92174U true CN208492174U (zh) 2019-02-15

Family

ID=65302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69258.0U Active CN208492174U (zh) 2017-12-27 2017-12-27 快换接头及微电机与动力手柄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921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6157A (zh) * 2019-02-20 2019-04-19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 假肢腕部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6157A (zh) * 2019-02-20 2019-04-19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 假肢腕部组件
CN109646157B (zh) * 2019-02-20 2024-05-24 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 假肢腕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5467B (zh) 箱包拉杆
CN208492174U (zh) 快换接头及微电机与动力手柄的连接结构
CN206602229U (zh) 卡扣结构及电子设备
AU2012334501B2 (en) Handheld tissue sample extraction device
CN108750072A (zh) 一种无人机的机翼及无人机
CN110318597A (zh) 膜制收纳箱的旋转式按压锁定装置
CN106546061B (zh) 冰箱门体组件
CN110410400A (zh) 一种工装定位销的定位方法和防脱定位销结构
CN202097653U (zh) 钻针研磨机之夹头座结构
CN209454606U (zh) 一种isofix释锁机构及使用其的儿童安全座椅
CN109944994A (zh) 流体连接器组件及其流体连接器
CN203729698U (zh) 一种磁力锁
CN202273949U (zh) 扳动快拆装置
US20110048479A1 (en) Control structure for automatically opened and closed umbrella
CN108243595A (zh) 一种电源模块及插框组件
CN202268528U (zh) 外卡口连接电连接器的防护盖结构
CN208291464U (zh) 一种无人机的机翼及无人机
CN207968613U (zh) 一种手机指环扣
CN207869573U (zh) 一种电源模块及插框组件
CN202774765U (zh) 箱包拉杆
CN205699467U (zh) 一种可弹射的变形玩具
CN218790946U (zh) 开伞省力的伞具
CN216981616U (zh) 一种直流电机用定子固定结构
CN204351244U (zh) 自动开收伞的省力收伞蓄能结构
CN209118876U (zh) 自散热大功率高频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