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79218U -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用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用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79218U
CN208479218U CN201820907505.XU CN201820907505U CN208479218U CN 208479218 U CN208479218 U CN 208479218U CN 201820907505 U CN201820907505 U CN 201820907505U CN 208479218 U CN208479218 U CN 208479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charging unit
mobile phone
unit ontology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0750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an Yu (shenzh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an Yu (shenzh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an Yu (shenzh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an Yu (shenzh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0750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79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79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79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用支架,包括充电装置本体和支撑板,所述充电装置下方设置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设置为贯穿充电装置本体的通孔,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且与方形槽相连接处的上下两端依次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和第一限位凸起,所述支撑板的末端设置有挡板,所述充电装置本体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两侧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把手槽,所述收纳槽内设置有安装槽。本实用新型既便于使用者利用无线充电装置对手机充电且便于将手机平放或者竖向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本体上方,进而有效的提高了使用者利用无线充电装置充电方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人性化的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用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电力输送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用支架。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利用磁共振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的空气中传输电荷,线圈和电容器则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形成共振;实现电能高效传输的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手机用无线充电装置结构简单,在对手机进行充电的时候只能使手机平放于充电装置上方,使用方式单一,因此给使用者带来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用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手机用无线充电装置结构简单,在对手机进行充电的时候只能使手机平放于充电装置上方,使用方式单一,因此给使用者带来的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用支架,包括充电装置本体和支撑板,所述充电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支撑板一侧设置为衔铁材质,所述充电装置下方设置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设置为贯穿充电装置本体的通孔,所述支撑板通过设置在充电装置本体下方的方形槽与充电装置本体相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且与方形槽相连接处的上下两端依次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和第一限位凸起,所述支撑板的末端设置有挡板,所述充电装置本体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两侧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把手槽,所述把手槽设置为弧度朝外的拱形结构,所述收纳槽内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磁铁,所述收纳槽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设置为若干个,所述充电装置本体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与充电装置本体内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装置本体的截面设置梯形结构,且梯形结构所述的充电装置本体下端四周边角处均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下端设置有静音垫。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的高度均高于与支撑板相接触的水平面且高于方形槽内径的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截面设置为圆弧形,且挡板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且挡板的外径略小于方形槽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槽的内径略大于支撑板的外径,且收纳槽的深度略大于支撑板的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用支架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方便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用支架既便于使用者利用无线充电装置对手机充电且便于将手机平放或者竖向放置在无线充电装置本体上方,进而有效的提高了使用者利用无线充电装置充电方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人性化的设计。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无线充电装置本体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设置在充电装置本体下方的方形槽与充电装置本体相连接,所述方形槽设置为贯穿充电装置本体的通孔,进而便于将支撑板通过方形槽与充电装置本体形成三角形结构,进而便于将手机通过竖向放置与充电装置本体进行接触,进而便于在对手机充电的同时便于使用者打开手机观看视频等其他娱乐活动,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灵活性。
(2)、本实用新型在支撑板的一端且与方形槽相连接处的上下两端依次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和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的高度均高于与支撑板相接触的水平面且高于方形槽内径的半径,进而便于通过第二限位凸起和第一限位凸起在支撑板与充电装置本体相卡合时进行限位,提高了充电装置本体在与支撑板相卡合的稳固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板的末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截面设置为圆弧形,圆弧形所述的挡板便于在手机竖向与充电装置本体相接触时便于对手机进行限位,且圆弧形所述的挡板有效的增加了手机与挡板的接触面积,进而便于挡板更好的对手机限位且避免了尖角对手机屏幕的划痕。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充电装置本体的下端面外周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径略大于支撑板的外径,且收纳槽的深度略大于支撑板的厚度,所述收纳槽两侧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把手槽,所述把手槽设置为弧度朝外的拱形结构,所述收纳槽内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磁铁,进而便于通过磁铁对支撑板进行吸附,进而便于通过磁铁将支撑板在不使用时收纳在收纳槽内,且由于收纳槽的深度略大于支撑板的厚度,进而便于将支撑板更好的收纳在收纳槽内,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充电装置本体、2-支撑板、21-第一限位凸起、22- 挡板、23-第二限位凸起、3-收纳槽、31-把手槽、32-安装槽、 321-磁铁、4-方形槽、5-控制开关、6-支脚、7-散热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充电装置本体1和支撑板2,充电装置本体1 内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支撑板2一侧设置为衔铁材质,便于收纳;充电装置本体1的截面设置梯形结构,且梯形结构的充电装置本体1下端四周边角处均设置有支脚6,支脚6下端设置有静音垫,提高了使用精度;
充电装置下方设置有方形槽4,方形槽4设置为贯穿充电装置本体1的通孔,支撑板2通过设置在充电装置本体1下方的方形槽4与充电装置本体1相连接,进而便于将支撑板2通过方形槽4与充电装置本体1形成三角形结构,进而便于将手机通过竖向放置与充电装置本体1进行接触,进而便于在对手机充电的同时便于使用者打开手机观看视频等其他娱乐活动,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灵活性;
支撑板2的一端且与方形槽4相连接处的上下两端依次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23和第一限位凸起21,第一限位凸起21和第二限位凸起23的高度均高于与支撑板2相接触的水平面且高于方形槽4内径的半径,进而便于通过第二限位凸起21和第一限位凸起23在支撑板2与充电装置本体1相卡合时进行限位,提高了充电装置本体1在与支撑板2相卡合的稳固性;
支撑板2的末端设置有挡板22,挡板22的截面设置为圆弧形,且挡板22的一端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且挡板22的外径略小于方形槽4的内径,圆弧形挡板22便于在手机竖向与充电装置本体1相接触时便于对手机进行限位,且圆弧形挡板22有效的增加了手机与挡板22的接触面积,进而便于挡板22更好的对手机限位且避免了尖角对手机屏幕的划痕;
充电装置本体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收纳槽3,收纳槽3的内径略大于支撑板2的外径,且收纳槽3的深度略大于支撑板2 的厚度,收纳槽3两侧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把手槽31,把手槽 31设置为弧度朝外的拱形结构,收纳槽3内设置有安装槽32,安装槽32内设置有磁铁321,进而便于通过磁铁321对支撑板 2进行吸附,进而便于通过磁铁321将支撑板2在不使用时收纳在收纳槽3内,且由于收纳槽3的深度略大于支撑板2的厚度,进而便于将支撑板2更好的收纳在收纳槽3内,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收纳槽3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口7,散热口7设置为若干个,散热口7便于实时的对充电装置本体1内的电气元件进行散热,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充电装置本体1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5,控制开关5电性连接与充电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控制开关5便于控制充电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的开启,进而有效的保证了本实用新型工作的精度。
工作原理: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根据需要由如下情况构成:
①平放设备充电时:
将充电装置本体1平放,将手机平放于充电装置上方即可,然后打开控制开关5,进而利用磁共振在充电器装置本体与设备之间的空气中传输电荷,线圈和电容器则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形成共振;实现电能高效传输的技术。
②竖向或者横向放置设备充电时;
将支撑板2从收纳槽3内取出,然后将支撑板2一端穿过方形槽4,直至方形槽4与第一限位凸起21和第二限位凸起23 相卡合,然后将充电装置本体1的一侧与支撑面接触,且穿过方形槽4的支撑板2一端与支撑面相接触,然后将手机竖向或者横向放置卡合在挡板22和第二限位凸起23之间,然后打开控制开关5,进而利用磁共振在充电器装置本体与设备之间的空气中传输电荷,线圈和电容器则在充电器与设备之间形成共振;实现电能高效传输的技术,当充电完毕时,将挡板22从方形槽 4中抽出,然后将挡板22卡合在方形槽4内,将支撑板2放置在收纳槽3中,进而支撑板2由于磁铁321的吸附作用将支撑板2在不使用时收纳在收纳槽3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用支架,包括充电装置本体(1)和支撑板(2),所述充电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支撑板(2)一侧设置为衔铁材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下方设置有方形槽(4),所述方形槽(4)设置为贯穿充电装置本体(1)的通孔,所述支撑板(2)通过设置在充电装置本体(1)下方的方形槽(4)与充电装置本体(1)相连接,所述支撑板(2)的一端且与方形槽(4)相连接处的上下两端依次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23)和第一限位凸起(21),所述支撑板(2)的末端设置有挡板(22),所述充电装置本体(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收纳槽(3),所述收纳槽(3)两侧的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把手槽(31),所述把手槽(31)设置为弧度朝外的拱形结构,所述收纳槽(3)内设置有安装槽(32),所述安装槽(32)内设置有磁铁(321),所述收纳槽(3)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口(7),所述散热口(7)设置为若干个,所述充电装置本体(1)一侧设置有控制开关(5),所述控制开关(5)电性连接与充电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本体(1)的截面设置梯形结构,且梯形结构所述的充电装置本体(1)下端四周边角处均设置有支脚(6),所述支脚(6)下端设置有静音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1)和第二限位凸起(23)的高度均高于与支撑板(2)相接触的水平面且高于方形槽(4)内径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2)的截面设置为圆弧形,且挡板(22)的一端与支撑板(2)固定连接,且挡板(22)的外径略小于方形槽(4)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3)的内径略大于支撑板(2)的外径,且收纳槽(3)的深度略大于支撑板(2)的厚度。
CN201820907505.XU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用支架 Active CN208479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07505.XU CN208479218U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用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07505.XU CN208479218U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用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79218U true CN208479218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17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07505.XU Active CN208479218U (zh) 2018-06-12 2018-06-12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用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79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75305U (zh) 一种无线充电的照明设备
CN209627473U (zh) 一种车载手机座
CN207853537U (zh) 磁吸无线充电支架
CN207039244U (zh) 支架折叠式无线充电器
CN208479218U (zh)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用支架
CN205753559U (zh) 磁吸手机充电支架及磁吸手机充电装置
CN204651997U (zh) 壁挂式无线充电器
CN207218386U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03788012U (zh) 充电中心可调的无线充电装置
CN108494108A (zh) 一种无线感应式充电装置
CN208078686U (zh) 一种可移动调节发射线圈位置的无线充电器
CN210041392U (zh) 一种带支架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07926569U (zh) 一种具有防摔功能的太阳能收音机
CN209234031U (zh) 一种无线耳机收纳盒
CN212935540U (zh) 无线充电器
CN108363505A (zh) 一种无线充电鼠标垫
CN213125659U (zh) 一种便于摆放的无线充电器
CN209002030U (zh) 无线充电手机支架
CN204835662U (zh) 一种太阳能电源无线充电器
CN106058954A (zh) 新型无线充电装置
CN220692865U (zh) 一种无线充电支架
CN207475286U (zh) 一种太阳能手机无线充电器
CN220914956U (zh) 一种可实现三维调节的磁吸无线充电器
CN213072140U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13585193U (zh) 一种吸附固定式无线手机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