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77436U - 一种新型束线孔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束线孔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77436U
CN208477436U CN201820627507.3U CN201820627507U CN208477436U CN 208477436 U CN208477436 U CN 208477436U CN 201820627507 U CN201820627507 U CN 201820627507U CN 208477436 U CN208477436 U CN 208477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ng chamber
cable
pore structure
bunch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275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林
吴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ybo Shangha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ybo Shangha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ybo Shangha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ybo Shangha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275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77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77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774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束线孔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端设置有缓冲腔、其另一端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二个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截面比第二个容纳腔的截面小,其截面比为1:1.3‑1:2。本实用新型束线孔结构增设了比第一容纳腔截面更大的第二容纳腔,使得接线头或者线缆等线材体积过大不易从第一容纳腔中脱离时,牵引至第二容纳腔内,增大活动空间,进而使得接线头或者线缆等线材更顺畅的从束线孔中脱离,从而使得接线头或者线缆等线材也不至于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束线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集束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结构简单的新型束线孔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随之而来的则是线缆等线材的缠绕问题,如在大量集成电路的服务器系统中,通常会在极为狭小的空间内安装多个硬件,这些硬件的连接线在机箱内部较为凌乱,不但使得服务器机箱内部不够美观,而且不利于服务器散热,因此束线装置应运而生。
现有的束线装置一般是固定设置的封闭孔,通过将电缆等线材分别穿过所述束线孔,以实现对电缆线材的整理,避免多根线缆的缠绕打结。授权公告号为 CN202383584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带束线孔的服务器机箱,其结构包括服务器机箱,所述机箱两侧安装有机箱侧板,在机箱侧板上设置有束线孔,该束线孔由侧板外壁向侧板内壁凹陷,所述束线孔的开孔方向呈上下方向。其束线孔结构的设计使得服务器产品更加实用,实现对高密度服务器内部走线的整理,便于服务器产品内部走线,使机箱内部简洁,提升整机散热效果。但是其束线孔并未考虑到线缆在插入束线装置后,由于接线头或者线缆等线材体积过大不易从束线装置脱离的问题。
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5195168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活动束线器,其包括至少两个活动板,相邻的两个所述活动板可绕同一转轴转动,两个活动板可组合形成一具有多个束线孔的束线板块,通过将可活动开合两个活动板组合形成束线孔,在使用上不用将线缆穿过束线孔,只需将线缆分别放置后合并活动板即可实现束线。但其结构复杂,当接线头或者线缆等线材脱离时需打开两个活动板,则这个束线板块中的所有束线孔都将打开,容易造成线缆掉落缠绕,并且需要在所需束线装置的器材旁额外安装这种活动束线器,增加了额外成本和工作量,且容易造成束线器丢失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束线孔结构,其不仅解决了接线头或者线缆等线材体积过大不易从束线装置脱离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只需在需要束线装置的器材上设置此新型束线孔结构就能达到束线目的,不会出现束线器丢失等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新型束线孔结构,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端设置有缓冲腔、其另一端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二个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截面比第二个容纳腔的截面小。在现有束线孔的基础上增设第二容纳腔,且呈类似葫芦形的上小下大结构,使得接线头或者线缆等线材体积过大不易从第一容纳腔中脱离时,牵引至第二容纳腔内,增大活动空间,进而使得接线头或者线缆等线材更顺畅的从束线孔中脱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截面比为1:1.3-1:2,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截面须比第一容纳腔的截面大,否则活动空间不够合理,达不到接线头或线缆等线材顺畅的从束线孔中脱离的目的;而截面比过大则会造成浪费,且外形也不够美观。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截面比为1:1.5,效果更佳。
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形状相同,且为圆形、椭圆形、方形中的任意一种,可根据接线头或者线缆等线材的具体形状规格而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新型束线孔结构,设计原理为:在现有的束线孔的基础上增设第二容纳腔,且呈葫芦形,使得接线头或者线缆等线材体积过大不易从第一容纳腔中脱离时,牵引至第二容纳腔内,增大活动空间,进而使得接线头或者线缆等线材更顺畅的从束线孔中脱离,从而接线头或者线缆等线材也不至于损坏;
(2)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新型束线孔结构,其所在位置、形状、以及数量可根据需要任意设置,位置多变,数量可调;
(3)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新型束线孔结构,其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效果显著;
(4)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新型束线孔结构,设置方式简单,应用领域广,成本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新型束线孔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为缓冲腔,2为容纳腔,3为第一容纳腔,4为第二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提供一种新型束线孔结构,其结构详见附图1所示,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端设置有缓冲腔1、其另一端设置有容纳腔2;所述容纳腔2包括第一容纳腔3和第二个容纳腔4;所述第一容纳腔3的截面比第二个容纳腔4的截面小。增设第二容纳腔4后,能使接线头或者线缆等线材体积过大不易从第一容纳腔3中脱离时,牵引至第二容纳腔4内,增大活动空间,进而使得接线头或者线缆等线材更顺畅的从束线孔中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纳腔3与所述第二容纳腔4的截面比为1:1.3-1:2。第二容纳腔4的截面须比第一容纳腔3的截面大,否则活动空间不够合理达不到接线头或线缆等线材顺畅的从束线孔中脱离的目的;而截面比过大则会造成浪费,且外形也不够美观。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纳腔3与所述第二容纳腔4的截面比为1:1.5时,效果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纳腔3与所述第二容纳腔4的形状相同,且为圆形、椭圆形、方形中的任意一种,可根据接线头或者线缆等线材的具体形状规格而设计。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Claims (4)

1.一种新型束线孔结构,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一端设置有缓冲腔、其另一端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二个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截面比第二个容纳腔的截面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束线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截面比为1:1.3-1: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束线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截面比为1: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束线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形状相同,且为圆形、椭圆形、方形中的任意一种。
CN201820627507.3U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新型束线孔结构 Active CN208477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27507.3U CN208477436U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新型束线孔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27507.3U CN208477436U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新型束线孔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77436U true CN208477436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20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27507.3U Active CN208477436U (zh) 2018-04-28 2018-04-28 一种新型束线孔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774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5648A (zh) * 2020-04-01 2021-10-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线束、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55648A (zh) * 2020-04-01 2021-10-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线束、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CN113555648B (zh) * 2020-04-01 2022-05-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线束、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77436U (zh) 一种新型束线孔结构
CN103118517B (zh) 夹持装置及使用该夹持装置的布线箱
CN206349714U (zh) 一种新型束线器
CN207752411U (zh) 扩展卡支架
CN209442443U (zh) 理线结构及整线器
CN207353047U (zh) 干式变压器
CN208648435U (zh) 一种线缆梳理夹持件
CN202857198U (zh) 理线架
CN209150367U (zh) 一种计算机用储线盒
CN202856926U (zh) 垂直理线架
CN206200920U (zh) 一种电力安全工具存放装置
CN204651814U (zh) 线架
CN200956433Y (zh) 防止电源线意外脱落结构
CN202886688U (zh) 一种皮线光缆固定装置
CN209001499U (zh) 通信线缆固定用走线槽盒
CN206742773U (zh) 一种线缆理线器
CN206611038U (zh) 一种带隔板的配电柜
CN205051106U (zh) 一种抗干扰免缠绕的通讯仪器面板转接结构
CN215870231U (zh) 一种新型矿用低压开关柜
CN204906935U (zh) 一种搁板可调式机柜
CN103780978A (zh) 理线架
CN109979144A (zh) 一种火灾监控器的安装结构
CN220606240U (zh) 一种便于理线的计算机柜
CN204558896U (zh) 机柜用翻转式配电单元
CN203522769U (zh) 便携式网络布线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