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65632U - 清洗装置和反渗透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清洗装置和反渗透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65632U
CN208465632U CN201820635813.1U CN201820635813U CN208465632U CN 208465632 U CN208465632 U CN 208465632U CN 201820635813 U CN201820635813 U CN 201820635813U CN 208465632 U CN208465632 U CN 208465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verse osmosis
water
cleaning
water tank
osmosis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358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樊小林
高凯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Zhenshui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Zhenshui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Zhenshui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Zhenshui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358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65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65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656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洗装置和反渗透处理系统,其中反渗透处理系统包括反渗透设备和清洗装置,清洗装置用于清洗反渗透设备。清洗水箱的进口和反渗透设备的原水进口与产水排放口均连通,清洗水箱的出口连通反渗透设备的浓水排放口。反渗透设备运行排放的部分产水进入并储存在清洗水箱中。清洗反渗透设备时,储存在清洗水箱中的产水通过清洗水箱的出口流出并通过浓水排放口进入反渗透设备中以进行清洗,清洗后的产水依次通过反渗透设备的原水进口、清洗水箱的进口回流至清洗水箱中。采用水质较好的产水反向清洗反渗透设备,既能取得更佳的清洗效果,容易把附着在膜表面的杂质、污染物冲洗出来,又实现水资源再次循环利用。

Description

清洗装置和反渗透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渗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清洗反渗透设备的清洗装置和包括所述清洗装置的反渗透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反渗透技术即是在反渗透设备中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达到分离、提取、纯化和浓缩的目的。进入反渗透设备中待处理的进水称之为原水,反渗透设备运行时,对反渗透膜一侧的溶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反渗透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称之为产水;而在反渗透膜的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称之为浓水。
反渗透设备在日常运行时,反渗透膜会被杂质、污染物等堵塞,因此需要定期对反渗透设备进行清洗。而通常是采用正向冲洗的方式来冲走堵塞在反渗透膜上的杂质、污染物等,也就是说,冲洗时,水流是顺着反渗透设备原本运行时水流方向来进行冲洗的。而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反渗透膜间隙较小,正向冲洗的效果并不好,不容易将附在反渗透膜表面的杂质、污染物等冲洗出来,反而容易将杂质、污染物等冲入反渗透膜里面。另外,清洗反渗透设备时通常采用反渗透设备运行时所用进水(即原水)来低压冲洗,进水水质本身也较差,从而清洗效果自然也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洗装置和反渗透处理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反渗透设备清洗的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洗装置,清洗装置适用于清洗反渗透设备,其中反渗透设备具有原水进口、产水排放口以及浓水排放口,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水箱。清洗水箱具有进口和出口,清洗水箱的进口与反渗透设备的原水进口和产水排放口均连通,清洗水箱的出口连通反渗透设备的浓水排放口,反渗透设备运行排放的部分产水通过产水排放口进入并储存在清洗水箱中,清洗反渗透设备时,储存在清洗水箱中的产水通过清洗水箱的出口流出并通过浓水排放口进入反渗透设备中以进行清洗,清洗后的产水依次通过反渗透设备的原水进口、清洗水箱的进口回流至清洗水箱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液位器,液位器设置于清洗水箱,以检测清洗水箱的液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水泵,清洗水泵连接于清洗水箱和反渗透设备之间,清洗水泵将储存在清洗水箱中的产水送入反渗透设备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过滤器,过滤器连接于清洗水箱和反渗透设备之间,储存在清洗水箱中的产水从清洗水箱的出口流出后进入过滤器并被过滤,过滤后的产水进入反渗透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反渗透处理系统,反渗透处理系统包括:反渗透设备和清洗水箱。反渗透设备具有原水进口、产水排放口以及浓水排放口。清洗水箱,具有进口和出口,清洗水箱的进口与反渗透设备的原水进口和产水排放口均连通,清洗水箱的出口连通反渗透设备的浓水排放口,反渗透设备运行排放的部分产水通过产水排放口进入并储存在清洗水箱中,清洗反渗透设备时,储存在清洗水箱中的产水通过清洗水箱的出口流出并通过浓水排放口进入反渗透设备中以进行清洗,清洗后的产水依次通过反渗透设备的原水进口、清洗水箱的进口回流至清洗水箱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反渗透设备的数量为多台,多台反渗透设备分成多组,各组反渗透设备之间依次连通,以使原水依次进入各组反渗透设备中进行多次反渗透处理,每相邻两组反渗透设备之间设置止回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清洗水箱的进口和每一组反渗透设备的原水进口与产水排放口均独立连通,清洗水箱的出口独立连通于每一组反渗透设备的浓水排放口,以独立地清洗每一组反渗透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反渗透处理系统包括液位器,液位器设置于清洗水箱,以检测清洗水箱的液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反渗透处理系统包括清洗水泵,清洗水泵连接于清洗水箱和反渗透设备之间,清洗水泵将储存在清洗水箱中的产水送入反渗透设备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反渗透处理系统包括过滤器,过滤器连接于清洗水箱和反渗透设备之间,储存在清洗水箱中的产水从清洗水箱的出口流出后进入过滤器并被过滤,过滤后的产水进入反渗透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清洗水箱的进口和反渗透设备的产水排放口连通,使得反渗透设备自身运行排放的部分产水可进入并储存在清洗水箱中,并且通过将清洗水箱的出口和反渗透设备的浓水排放口连通,这样储存的产水可从清洗水箱通过浓水排放口送入反渗透设备中来清洗反渗透设备。这样的设计,使得一方面可以利用反渗透设备运行时排放的产水来清洗反渗透设备自身,相比于直接采用水质较差的原水来清洗,采用产水来清洗反渗透设备,清洗效果更佳;另一方面,清洗时,产水是从反渗透设备的浓水排放口进入,从原水排放口流出,清洗的产水流向和反渗透设备运行时水流流向相反,即实现反向冲洗反渗透设备,相比于采用原水正向冲洗反渗透设备,清洗效果更佳,更容易把附在反渗透膜上的杂质、污染物等冲洗出来,而不是冲进反渗透膜自身内部。此外,通过将清洗水箱的进口和反渗透设备的原水进口连通,从原水进口流出的清洗之后的产水还可以回流至清洗水箱进行二次循环利用。再者,清洗水箱可以和反渗透设备连通组合成一套可以衔接、循环使用的反渗透处理系统,日常生产时利用反渗透设备来处理原水并将一部分排放的产水储存于清洗水箱中,当需要清洗反渗透设备时,将清洗水箱中的产水排放出来清洗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器来过滤从清洗水箱流出的用于清洗反渗透设备的产水,可以净化清洗水箱中的产水,特别是对回流至清洗水箱以二次循环利用的产水进行净化,既保证用于清洗的产水水质符合要求,又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组反渗透设备,使得待处理的原水依次进入多组反渗透设备中进行反渗透处理,实现了对原水的多次反渗透处理,提升产水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清洗水箱的进口独立连通于每一组反渗透设备的原水进口和产水排放口,将清洗水箱的出口独立连通于每一组反渗透设备的浓水排放口,实现了独立地清洗每一组反渗透设备。这样,每一组反渗透设备的清洗过程互不相干,避免从其中一组反渗透设备清洗出来的杂质、污染物流至另一组反渗透设备中,保证清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组反渗透设备之间设置止回阀,可以在分别清洗每一组反渗透设备时防止水流回流,避免从其中一组反渗透设备清洗出来的杂质、污染物流到另一组反渗透设备内,保证清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渗透处理系统的反渗透设备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只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其他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渗透处理系统1,所述反渗透处理系统1包括反渗透设备10和清洗装置20,清洗装置20适用于清洗反渗透设备10。
反渗透设备10具有原水进口11、产水排放口12以及浓水排放口13。
反渗透设备10利用其内部的反渗透膜对原水进行反渗透处理,获得浓度较低的产水和浓度较高的浓水。反渗透设备10运行时,原水由原水进口11进入,反渗透设备10对原水进行反渗透处理之后,得到的产水通过产水排放口12流出,得到的浓水通过浓水排放口13流出。
反渗透设备10的数量为至少一台,即一台或多台。当反渗透设备10的数量为多台时,所述多台反渗透设备10互相连通,以同时对原水进行反渗透处理或者依次对原水进行多次反渗透处理。可选地,当反渗透设备10的数量为多台时,所述多台反渗透设备多组,各组反渗透设备10之间依次连通,以使原水依次进入各组反渗透设备10中进行多次反渗透处理。
可选地,于本实施例中,反渗透设备10的数量为多台,多台反渗透设备10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反渗透设备10的浓水排放口13通过管道连通于另一组反渗透设备10的原水进口11,以使得所述其中一组反渗透设备10运行排放的浓水进入所述另一组反渗透设备10中进行二次反渗透处理。具体地,如图1所示,反渗透设备10的数量为5台,以其中三台反渗透设备10作为其中一组,另外两台反渗透设备10作为另一组。两组反渗透设备10之间通过管道连通,以使经由所述其中一组反渗透设备10反渗透处理之后的浓水进入所述另一组反渗透设备10,以被再次反渗透处理。但是本实用新型对于反渗透设备10的总数和组数均不作限定,例如,于其他实施例中,反渗透设备10的数量可为1台或者4台,反渗透设备10的组数可为1组或者3组。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多台反渗透设备10并分成多组,可以使得待处理的原水依次进入各组反渗透设备中进行反渗透处理,实现了对原水的多次反渗透处理,提升产水的品质。
进一步地,每相邻两组反渗透设备10之间设置止回阀30,止回阀30用于防止回流。具体地,止回阀30设置于连通相邻两组反渗透设备10的管道上。止回阀30的数量可为一个或者多个,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于本实施例中,止回阀30的数量为一个,止回阀30设置于两组反渗透设备10之间连通的管道上。
所述清洗装置20可清洗附着在反渗透设备10的反渗透膜上的杂质、污染物。具体地,所述清洗装置20包括清洗水箱21,清洗水箱21具有进口211和出口212。清洗水箱21的进口211与反渗透设备10的原水进口11和产水排放口12均连通。清洗水箱21的出口212连通反渗透设备10的浓水排放口13。这样,反渗透设备10运行时排放的部分产水通过产水排放口12进入并储存在清洗水箱21中,如图1中A1和图2中A2所示,其中A1表示从反渗透设备10排出的部分产水流向清洗水箱21,A2表示产水流入清洗水箱21。储存于清洗水箱21中的产水用于清洗反渗透设备10的反渗透膜。
当清洗反渗透设备10时,储存在清洗水箱21中的产水通过清洗水箱21的出口212流出并通过浓水排放口13进入反渗透设备10以进行清洗,如图2中A3和图1中A4所示,其中A3表示产水从清洗水箱21流出,A4表示从清洗水箱21中流出的产水作为清洗进水流入反渗透设备10中。清洗后的产水依次通过反渗透设备10的原水进口11、清洗水箱21的进口211回流至清洗水箱21中,如图1中的A5和图2中的A6所示,其中A5表示清洗后的产水从反渗透设备10流出,A6表示清洗后的产水回流至清洗水箱21。
在实际应用中,可将清洗水箱21的出口212合理设置,以使出口212的位置高度高于反渗透设备10,这样可便于清洗水箱21中的产水自然流入反渗透设备10中。或者也可以在出口212位置设置水泵来将清洗水箱21中的产水抽送至反渗透设备10。此外,由于清洗反渗透设备10时水流反向,为了避免产水回流,在清洗水箱10和反渗透设备10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止回阀。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可向清洗水箱21中加入化学药剂,利用产水和化学药剂配成所需的清洗用水,即采用化学清洗的方式来清洗反渗透设备10。另外,也可以在清洗水箱21中的产水流向反渗透设备10的路径上加入化学药剂。
可以理解的是,反渗透设备10日常运行以对原水进行反渗透处理时,排放的部分产水依次通过产水排放口12、清洗水箱21的进口211预先储存在清洗水箱21中,以便于后续清洗反渗透设备10时使用。换而言之,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采用反渗透设备10本身处理后的产水来清洗,并利用清洗水箱21来预先储存产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原水来清洗,产水水质更佳,杂质、微生物、细菌、污染物含量少,因此清洗效果更佳。
第二,在清洗过程中,储存于清洗水箱21中的产水是从反渗透设备10的浓水排放口13进入,从原水进口11排出,清洗的水流方向和反渗透设备10在正常进行反渗透处理时的水流方向相反,即为反向清洗。由于附着在反渗透膜上的杂质、污染物等本身就是在水流正向流动时不能通过反渗透膜才附着在反渗透膜上的,因此相比于采用正向冲洗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反向清洗方式更容易将附着在反渗透膜上的杂质、污染物等冲洗出来,清洗效果更佳。
第三,清洗过后的产水从反渗透设备10又重新回流至清洗水箱21中,即可以用于下次清洗,实现循环利用,也可以对产水进行其他后续处理,例如净化处理等。
特别地,清洗水箱21的进口211与每一组反渗透设备10的原水进口11和产水排放口12均独立连通,清洗水箱21的出口212独立连通于每一组反渗透设备10的浓水排放口23,以独立地清洗每一组反渗透设备10。换而言之,清洗水箱21和每一组反渗透设备10独立连通组成循环回路,每一组反渗透设备10的清洗过程互不相干,这样可避免从其中一组反渗透设备10清洗出来的杂质、污染物流至另一组反渗透设备10中,保证清洗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分别清洗每一组反渗透设备10时,可关闭设置于每相邻两组反渗透设备10之间的止回阀30,防止水流回流,避免从其中一组反渗透设备10清洗出来的杂质、污染物流到另一组反渗透设备10内,保证清洗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装置20包括液位器22,液位器22设置于清洗水箱21,以检测清洗水箱21的液位。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根据液位器指示的清洗水箱的液位来计算产水和化学药剂的配制比例,还可以通过液位器22定期测量清洗水箱21的液位,避免清洗水箱21中水量过多或过少,此外液位器也起到提醒用户清洗水箱21水量状况的作用。于本实施例中,液位器22竖立于清洗水箱21的一侧壁,液位器22采用反渗透设备10的原水水箱的液位器。但是本实用新型对于液位器22的种类和安装位置均不限定,于其他实施例中,液位器22可采用其他类型的液位器。
所述清洗装置20还包括清洗水泵23、清洗水泵23连接于清洗水箱21和反渗透设备10之间,清洗水泵23将储存于清洗水箱21中的产水送入反渗透设备10内。
所述清洗装置20还包括过滤器24,过滤器24连接于清洗水箱21和反渗透设备10之间,储存在清洗水箱21中的产水从清洗水箱21的出口212流出后进入过滤器24并被过滤,过滤后的产水进入反渗透设备10。
于本实施例中,清洗水箱21、清洗水泵23、过滤器24、反渗透设备10依次连通,即清洗水泵23连通于清洗水箱21和过滤器24之间,过滤器24连通于清洗水泵23和反渗透设备10之间。清洗水箱21中的产水通过出口212流出后被清洗水泵23送入过滤器24中过滤,过滤后的产水从过滤器24流到反渗透设备10。
为了保证过滤效果并起到回流搅拌水流作用,再单独地将清洗水泵23的出口和清洗水箱21的进口211连通,以使从清洗水泵23流出的产水回流至清洗水箱21中。
如图1所示,所述反渗透处理系统还包括增压泵41和高压泵42,增压泵41和高压泵42依次设置于反渗透设备10的原水进口11的位置,增压泵41和高压泵42连通,高压泵42和反渗透设备10的原水进口11连通。于本实施例中,增压泵41和高压泵42依次设置于所述其中一组反渗透设备10的原水进口11位置,高压泵42和所述其中一组反渗透设备10中的每一个均连通。由于在反渗透技术中,施加于反渗透膜一侧的溶液的压力要大于溶液本身的渗透压,才能发生反渗透现象,因此通过增压泵41和高压泵42这两级水泵的配合作用,将待处理原水高压送入反渗透设备10中,保证待处理的原水水压足够。
所述反渗透处理系统还包括产水池51,产水池51和反渗透设备10的产水排放口12连通。反渗透设备10排放的产水最终进入并储存于产水池51中,以供随时取用。产水池51的一侧具有液位器511,液位器511用于检测产水池51的液位。而反渗透设备10排放的浓水则最终排出至整个所述反渗透处理系统之外,如图1中A7所示,A7表示排放浓水。另外在反渗透设备10运行之前,往往需要先对反渗透设备10进行调试,以检测排放的产水是否达标。由于调试阶段排放的产水可能不达标,因此调试阶段排放的产水不排放至产水池51,而是单独排放,如图1中A8所示,A8表示调试阶段排放产水。

Claims (10)

1.一种清洗装置,适用于清洗反渗透设备,其中反渗透设备具有原水进口、产水排放口以及浓水排放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包括:
清洗水箱,具有进口和出口,清洗水箱的所述进口与反渗透设备的原水进口和产水排放口均连通,清洗水箱的所述出口连通反渗透设备的浓水排放口,反渗透设备运行排放的部分产水通过产水排放口进入并储存在所述清洗水箱中,清洗反渗透设备时,储存在所述清洗水箱中的产水通过清洗水箱的所述出口流出并通过浓水排放口进入反渗透设备中以进行清洗,清洗后的产水依次通过反渗透设备的原水进口、清洗水箱的所述进口回流至所述清洗水箱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液位器,所述液位器设置于所述清洗水箱,以检测所述清洗水箱的液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水泵,所述清洗水泵连接于所述清洗水箱和反渗透设备之间,所述清洗水泵将储存在所述清洗水箱中的产水送入反渗透设备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连接于所述清洗水箱和反渗透设备之间,储存在所述清洗水箱中的产水从清洗水箱的所述出口流出后进入所述过滤器并被过滤,过滤后的产水进入反渗透设备。
5.一种反渗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渗透设备,具有原水进口、产水排放口以及浓水排放口;
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水箱,所述清洗水箱具有进口和出口,清洗水箱的所述进口与反渗透设备的所述原水进口和所述产水排放口均连通,清洗水箱的所述出口连通反渗透设备的所述浓水排放口,所述反渗透设备运行排放的部分产水通过所述产水排放口进入并储存在所述清洗水箱中,清洗所述反渗透设备时,储存在所述清洗水箱中的产水通过清洗水箱的所述出口流出并通过所述浓水排放口进入所述反渗透设备中以进行清洗,清洗后的产水依次通过反渗透设备的所述原水进口、清洗水箱的所述进口回流至所述清洗水箱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渗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设备的数量为多台,所述多台反渗透设备分成多组,各组反渗透设备之间依次连通,以使依次进入各组反渗透设备中进行多次反渗透处理,每相邻两组反渗透设备之间设置止回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渗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水箱的所述进口和每一组反渗透设备的所述原水进口与所述产水排放口均独立连通,清洗水箱的所述出口独立连通于每一组反渗透设备的所述浓水排放口,以独立地清洗每一组反渗透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渗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液位器,所述液位器设置于所述清洗水箱,以检测所述清洗水箱的液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渗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水泵,所述清洗水泵连接于所述清洗水箱和反渗透设备之间,所述清洗水泵将储存在所述清洗水箱中的产水送入反渗透设备内。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渗透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处理系统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连接于所述清洗水箱和反渗透设备之间,储存在清洗水箱中的产水从清洗水箱的所述出口流出后进入所述过滤器并被过滤,过滤后的产水进入所述反渗透设备。
CN201820635813.1U 2018-04-28 2018-04-28 清洗装置和反渗透处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65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35813.1U CN208465632U (zh) 2018-04-28 2018-04-28 清洗装置和反渗透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35813.1U CN208465632U (zh) 2018-04-28 2018-04-28 清洗装置和反渗透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65632U true CN208465632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20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3581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65632U (zh) 2018-04-28 2018-04-28 清洗装置和反渗透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6563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2882A (zh) * 2019-09-25 2020-01-07 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段反渗透膜系统的冲洗装置及方法
CN114162903A (zh) * 2021-11-26 2022-03-11 楚天华通医药设备有限公司 过滤系统、过滤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52882A (zh) * 2019-09-25 2020-01-07 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段反渗透膜系统的冲洗装置及方法
CN114162903A (zh) * 2021-11-26 2022-03-11 楚天华通医药设备有限公司 过滤系统、过滤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65632U (zh) 清洗装置和反渗透处理系统
US7833420B2 (en) Method for cleaning reclaimed water reuse device
CN205133204U (zh) 一级三段反渗透处理临海水的装置
CN203803390U (zh) 一种反渗透膜组件的冲洗清洗系统
CN104894815B (zh) 过滤器以及具有循环水过滤系统的洗衣机
CN102485329A (zh) 一种无反洗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的清洗方法
CN104805651B (zh) 洗衣机
CN205710136U (zh) 一种电镀含铜漂洗废水处理系统
CN210944953U (zh) 一种反渗透和纳滤系统的清洗装置
CN207699381U (zh) 可在线反冲洗的反渗透水处理系统
CN106186195A (zh) 提高反渗透回收率的反渗透水处理装置及水处理方法
CN203741151U (zh) 冲清两用式污水处理系统
CN205874067U (zh) 电镀线路板废水回用处理设备
CN205925448U (zh) 组合式膜处理装置
CN205522903U (zh) 一种冲版机的水洗内循环装置
CN209271205U (zh) 一种水处理超滤系统
CN103755078B (zh) 冲清两用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270943U (zh) 自清洗排污过滤器
CN104342887B (zh) 洗衣机和洗衣控制方法
CN207645960U (zh) 冲板水循环净化装置
CN208532322U (zh) 一种超滤系统
CN109331660B (zh) 一种水处理超滤系统
CN206680298U (zh) 一种预涂感光版生产线中水回用水处理设备
CN207286879U (zh) 一种保安过滤器清洗装置
CN207294321U (zh)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