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64883U - 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64883U
CN208464883U CN201721345484.9U CN201721345484U CN208464883U CN 208464883 U CN208464883 U CN 208464883U CN 201721345484 U CN201721345484 U CN 201721345484U CN 208464883 U CN208464883 U CN 208464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retion
tracheal
catheter
double
sustain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4548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正
刘璟洁
李小刚
袁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2134548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64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64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648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包括双腔气管导管主体,双腔气管导管主体包括支气管导管和气管导管,支气管导管设置在气管导管的外侧壁上且两者之间结合处形成结合部,结合部中部沿长度方向设有分泌物吸引通道,分泌物吸引通道下端口设置在靠近气管导管出口处,分泌物吸引通道上端口设有分泌物吸引管,分泌物吸引管一端与分泌物吸引通道上端口连通,分泌物吸引管另一端连接有三通阀,分泌物吸引通道和分泌物吸引管共同形成分泌物吸引管道。本实用新型可持续吸引、及时清除气管导管内分泌物;无需吸引管反复进入和撤出气管导管,降低污染风险;可自行吸引分泌物,启闭自如;无需人工操作,节省了人力;可进行气管内灌洗。

Description

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肺隔离技术是胸外科手术麻醉的关键技术,双腔气管导管是实现肺隔离的主要设备。然而,胸外科手术,尤其是涉及肺脏的手术,往往会引起气道分泌物的增加,某些特殊疾病,如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脓胸等,往往伴随着支气管内大量分泌物的形成。若未及时吸引,会导致气管导管管腔堵塞,影响气管导管的使用,分泌物会倒灌入健侧支气管,导致健侧肺脏污染。
目前,清除气管导管内分泌物的方法主要是气管导管内吸引,即在双腔气管导管的未进气端插入吸引管来吸引分泌物,其存在以下缺点:(1)人工操作,浪费人力;(2)无法做到持续吸引,故无法及时清除气管导管内分泌物;(3)吸引管需要反复进入和撤出气管导管,存在污染风险,包括气管内污染风险和对操作人员及周围环境的污染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其可持续吸引,及时清除气管导管内分泌物;无需吸引管反复进入和撤出气管导管,降低污染风险;可自行吸引分泌物,无需人工操作,节省了人力;可经吸引管道进行气管内灌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腔气管导管主体,所述双腔气管导管主体包括支气管导管和气管导管,所述支气管导管设置在气管导管的外侧壁上且两者之间结合处形成结合部,所述结合部的中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分泌物吸引通道,所述分泌物吸引通道的下端口设置在靠近气管导管的出口处,所述分泌物吸引通道的上端口设置有分泌物吸引管,所述分泌物吸引管的一端与分泌物吸引通道的上端口连通,所述分泌物吸引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三通阀,所述分泌物吸引通道和分泌物吸引管共同形成分泌物吸引管道。
上述的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泌物吸引通道的下端口端面与气管导管的出口端面共同形成一个斜面。
上述的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泌物吸引通道的长度与结合部的长度相等。
上述的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泌物吸引通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上述的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气管导管主体的下部设置有气管套囊,所述气管套囊与用于对其充气的气管套囊充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气管套囊充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阀。
上述的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气管导管的下部设置有支气管套囊,所述支气管套囊与用于对其充气的支气管套囊充气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支气管套囊充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阀,所述支气管套囊位于气管套囊的下方。
上述的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气管导管的上端口设置有第一呼吸机接口,所述气管导管的上端口设置有第二呼吸机接口。
上述的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泌物吸引通道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气管导管和气管导管的结合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分泌物吸引通道,并在分泌物吸引通道的上端口设置有分泌物吸引管,分泌物吸引管的外端连接有三通阀,分泌物吸引通道和分泌物吸引管共同形成分泌物吸引管道;由三通阀开闭吸引系统,可实现无接触气管导管内持续吸引。
3、本实用新型气管内吸引方式简便,由三通阀对分泌物吸引管道进行启闭,启闭自如。
4、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及时吸引功能,清除气管导管内分泌物;无需吸引管反复进入和撤出气管导管,无二次污染风险;可自行吸引分泌物,无需人工操作,节省了人力。
5、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实现对患者产生的分泌物可持续吸引,且可经过分泌物吸引管道进行气管内灌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断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气管导管; 2—气管导管; 3—结合部;
4—分泌物吸引通道; 5—分泌物吸引管; 6—斜面;
7—三通阀; 8—气管套囊; 9—气管套囊充气管;
10—第一密封阀; 11—支气管套囊; 12—支气管套囊充气管;
13—第二密封阀; 14—第一呼吸机接口; 15—第二呼吸机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包括双腔气管导管主体,所述双腔气管导管主体包括支气管导管1和气管导管2,所述支气管导管1设置在气管导管2的外侧壁上且两者之间结合处形成结合部3,所述结合部3的中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分泌物吸引通道4,所述分泌物吸引通道4的下端口设置在靠近气管导管2的出口处,所述分泌物吸引通道4的上端口设置有分泌物吸引管5,所述分泌物吸引管5的一端与分泌物吸引通道4的上端口连通,所述分泌物吸引管5的另一端连接有三通阀7,所述分泌物吸引通道4和分泌物吸引管5共同形成分泌物吸引管道。
如图1所示,所述分泌物吸引通道4的下端口端面与气管导管2的出口端面共同形成一个斜面6,不仅可有效防止对患者组织造成伤害,且结构美观。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泌物吸引通道4的长度与结合部3的长度相等。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泌物吸引通道4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如图1所示,所述双腔气管导管主体的下部设置有气管套囊8,所述气管套囊8与用于对其充气的气管套囊充气管9的一端连通,所述气管套囊充气管9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阀10。
如图1所示,所述支气管导管1的下部设置有支气管套囊11,所述支气管套囊11与用于对其充气的支气管套囊充气管12的一端连通,所述支气管套囊充气管1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阀13,所述支气管套囊11位于气管套囊8的下方。
如图1所示,所述支气管导管1的上端口设置有第一呼吸机接口14,所述气管导管2的上端口设置有第二呼吸机接口1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使用时,将第一呼吸机接口14和第二呼吸机接口15均与呼吸机相接,将三通阀7与吸引系统相接,这样在手术过程中,可实现对气管内产生的分泌物进行持续吸引。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分泌物吸引通道4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
本实施例中,其余部分的结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腔气管导管主体,所述双腔气管导管主体包括支气管导管(1)和气管导管(2),所述支气管导管(1)设置在气管导管(2)的外侧壁上且两者之间结合处形成结合部(3),所述结合部(3)的中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分泌物吸引通道(4),所述分泌物吸引通道(4)的下端口设置在靠近气管导管(2)的出口处,所述分泌物吸引通道(4)的上端口设置有分泌物吸引管(5),所述分泌物吸引管(5)的一端与分泌物吸引通道(4)的上端口连通,所述分泌物吸引管(5)的另一端连接有三通阀(7),所述分泌物吸引通道(4)和分泌物吸引管(5)共同形成分泌物吸引管道。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泌物吸引通道(4)的下端口端面与气管导管(2)的出口端面共同形成一个斜面(6)。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泌物吸引通道(4)的长度与结合部(3)的长度相等。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泌物吸引通道(4)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气管导管主体的下部设置有气管套囊(8),所述气管套囊(8)与用于对其充气的气管套囊充气管(9)的一端连通,所述气管套囊充气管(9)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阀(10)。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气管导管(1)的下部设置有支气管套囊(11),所述支气管套囊(11)与用于对其充气的支气管套囊充气管(12)的一端连通,所述支气管套囊充气管(1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阀(13),所述支气管套囊(11)位于气管套囊(8)的下方。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气管导管(1)的上端口设置有第一呼吸机接口(14),所述气管导管(2)的上端口设置有第二呼吸机接口(15)。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泌物吸引通道(4)的横截面形状为椭圆形。
CN201721345484.9U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64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45484.9U CN208464883U (zh)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45484.9U CN208464883U (zh)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64883U true CN208464883U (zh) 2019-02-05

Family

ID=65203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45484.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64883U (zh) 2017-10-18 2017-10-18 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648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6970A1 (es) * 2019-04-26 2020-10-29 Jandro Pico Veloso Tubo orotraqueal de doble luz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6970A1 (es) * 2019-04-26 2020-10-29 Jandro Pico Veloso Tubo orotraqueal de doble luz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98378U (zh) 一种口径可变的气管插管
CN207462429U (zh) 一种可伸缩气管插管
CN206151953U (zh) 一种儿科用吸痰管
CN102120056A (zh) 单腔双囊支气管导管
CN204319462U (zh) 一种易护理的气管导管
CN103330985B (zh) 双支气管交替封堵套管
CN208464883U (zh) 一种可持续气管内吸引的双腔气管导管
CN203220662U (zh) 三套囊双腔支气管导管
CN201912589U (zh) 单腔三囊支气管导管
CN206063525U (zh) 单腔双囊支气管插管
CN202478356U (zh) 一种单腔型支气管导管
CN204543184U (zh) 一种双腔支气管导管
CN207545590U (zh) 一种可吸引气囊上、下潴留分泌物的气管导管
CN205612858U (zh) 一种分体式双头吸痰管
CN204972604U (zh) 一种气管插管导管
CN208864974U (zh) 一种冲吸型多功能增强气管插管
CN208785511U (zh) 一种人工气道管防咬件及基于该防咬件的人工气道管
CN102553048B (zh) 带套囊引导管芯
CN206597212U (zh) 一种心脏手术用引流管
CN208959124U (zh) 多功能气管导管接头装置
CN207253558U (zh) 一种带有吸痰腔的气管套管
CN208893406U (zh) 一种专用经鼻盲插气管插管的引导管
CN208927322U (zh) 一种冲吸型双腔气管插管
CN201668833U (zh) 可冲洗双囊气管切开导管
CN204723553U (zh) 一种单肺通气气管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5

Termination date: 20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