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62188U - 折叠式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折叠式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62188U
CN208462188U CN201820799141.8U CN201820799141U CN208462188U CN 208462188 U CN208462188 U CN 208462188U CN 201820799141 U CN201820799141 U CN 201820799141U CN 208462188 U CN208462188 U CN 2084621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electronic device
folding
outer rim
type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9914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瓊芳
张原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pal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pal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Compal Electronics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62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621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Calculators And Similar Devic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及排线。第一机体具有第一开口、第一连接端口、及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二机体枢接于第一机体,并具有第二开口、第二连接端口、及相对的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排线具有相对的第一段与第二段、及连接第一段与第二段的外露段。第一段穿过位于第一表面的第一开口,并连接第一机体内的第一连接端口,第二段穿过位于第三表面的第二开口,并连接第二机体内的第二连接端口,以使外露段在第一机体相对第二机体展开至任何角度时贴附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的其中至少一者的外缘。

Description

折叠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包含第一机体以及相对于第一机体枢转的第二机体,而电池则会设置在其中之一的机体之中,用以作为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电力来源。为了使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都能够获取到电池的电力,一般会使用排线将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相连接。然而,当使用排线连接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时,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排线暴露于外部,因此显得不美观;二是在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翻转的过程中,排线会产生无法预期的绕曲。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排线能够平整地贴附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而更加美观,且排线的结构简单,可有利于折叠式电子装置的轻薄化。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及排线。第一机体具有第一开口、第一连接端口、及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二机体枢接于第一机体,并具有第二开口、第二连接端口、及相对的第三表面与第四表面。第一连接端口设置于第一机体内,且第一开口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二连接端口设置于第二机体内,且第二开口设置于第三表面。排线具有相对的第一段与第二段、及连接第一段与第二段的外露段。第一段穿过第一开口,并连接第一连接端口,第二段穿过第二开口,并连接第二连接端口,以使外露段在第一机体相对第二机体展开至任何角度时贴附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的其中至少一者的外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的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闭合时,第三表面面对第二表面,且外露段贴附于第一机体的外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的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展开至90度时,外露段的四分之三贴附于第一机体的外缘,且外露段的四分之一贴附于第二机体的外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的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展开至180度时,外露段的二分之一贴附于第一机体的外缘,且外露段的二分之一贴附于第二机体的外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的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展开至270度时,外露段的四分之一贴附于第一机体的外缘,且外露段的四分之三贴附于第二机体的外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的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展开至360度时,第四表面面对第一表面,且外露段贴附于第二机体的外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连接第二机体的一端具有一第一外缘,且第二机体连接第一机体的一端具有一第二外缘,且第一外缘与第二外缘为圆弧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开口所延伸而出的一第一轴线落在第一外缘的圆心上,且第二开口所延伸而出的一第二轴线落在第二外缘的圆心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排线更具有压纹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排线更具有图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更包括至少二枢接结构,用以枢接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排线位于至少二枢接结构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机体具有一第一显示屏幕,且第一机体具有一第二显示屏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机体具有一键盘与一触控面板,第二机体具有一第一显示屏幕。
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中,第一段穿过第一机体的第一开口,并连接第一连接端口,且第二段穿过第二机体的第二开口,并连接第二连接端口,以使外露段在第一机体相对第二机体展开至任何角度时,排线能够平整地贴附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的至少其中一者的外缘,且能够更加美观,且排线的结构简单,可有利于折叠式电子装置的轻薄化。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功效及实施例的详细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展开90度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展开180度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展开270度的示意图;
图6是图2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展开360度的示意图;
图7是图3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折叠式电子装置 110:第一机体
111:第一开口 111a:第一轴线
112:第一连接端口 113:第一表面
114:第二表面 115:第一外缘
116:第二显示屏幕 120:第二机体
121:第二开口 121a:第二轴线
122:第二连接端口 123:第三表面
124:第四表面 125:第二外缘
126:第一显示屏幕 130:排线
131:第一段 132:第二段
133:外露段 140:枢接结构
200:电子装置 210:第一机体
211:键盘 212:触控面板
220:第二机体 221:第一显示屏幕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位置关系,包括:上,下,左和右,若无特别指明,皆是以图式中组件绘示的方向为基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为了清楚表示与便于说明,在图2中,以截断的方式绘示出折叠式电子装置100的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请对照参考图1与图2,折叠式电子装置100包括第一机体110、第二机体120以及排线130。第二机体120枢接于第一机体110。第一机体110具有第一开口111、第一连接端口112、以及相对的第一表面113与第二表面114。第二机体120具有第二开口121、第二连接端口122、以及相对的第三表面123与第四表面124。第一连接端口112设置于第一机体110内,且第一开口111设置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一表面113。第二连接端口122设置于第二机体120内,且第二开口121设置于第二机体120的第三表面123。排线130具有相对的第一段131与第二段132、以及连接第一段131与第二段132的外露段133。排线130的第一段131穿过位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一表面113的第一开口111,且排线130的第一段131连接位于第一机体110内的第一连接端口112,排线130的第二段132穿过位于第二机体120的第三表面123的第二开口121,且排线130的第二段132连接位于第二机体120内的第二连接端口122,以使排线130的外露段133在第一机体110相对第二机体120展开至任何角度时,排线130的外露段133皆能够贴附于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的至少其中一者的外缘。
详细而言,第一机体110连接第二机体120的一端具有第一外缘115,第二机体120连接第一机体110的一端具有第二外缘125,且第一外缘115与第二外缘125例如是圆弧状,如此可在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展开至任何角度时,排线130的外露段133皆能够沿着圆弧状的第一外缘115与圆弧状的第二外缘125而贴附于第一外缘115与第二外缘125,故排线130的外露段133不会产生皱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11所延伸而出的第一轴线111a落在第一外缘115的圆心上,且第二开口121所延伸而出的第二轴线121a落在第二外缘125的圆心上,如此可使得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展开至任何角度时,排线130的外露段133皆能够沿着圆弧状的第一外缘115与圆弧状的第二外缘125而贴附于第一外缘115与第二外缘125。
图3是图2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展开90度的示意图。图4是图2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展开180度的示意图。图5是图2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展开270度的示意图。图6是图2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第二机体相对于第一机体展开360度的示意图。为了清楚表示与便于说明,在图2至图6中,以截断的方式绘示出折叠式电子装置100的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
举例来说,请参考图1与图2,当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闭合时,第三表面123面对第二表面114,排线130的外露段133贴附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一外缘115。请参考图1与图3,当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展开至90度时,排线130的外露段133的四分之三贴附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一外缘115,且排线130的外露段的四分之一贴附于第二机体120的第二外缘125。请参考图1与图4,当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展开至180度时,排线130的外露段133的二分之一贴附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一外缘115,且排线130的外露段133的二分之一贴附于第二机体120的第二外缘125。请参考图1与图5,当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展开至270度时,排线130的外露段133的四分之一贴附于第一机体110的第一外缘115,且排线130的外露段133的四分之三贴附于第二机体120的第二外缘125。请参考图1与图6,当第一机体110相对于第二机体120展开至360度时,第二机体120的第四表面124面对第一机体110的第一表面113,且排线130的外露段133贴附于第二机体120的第二外缘125。
藉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100中,第二机体120相对于第一机体110展开至任何角度时,排线130的外露段133皆能够沿着圆弧状的第一外缘115与第二外缘125而贴附于第一外缘115与第二外缘125,且能够更加美观,并且排线130的结构简单,可有利于折叠式电子装置100的轻薄化。
图7是图3的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请参考图7,折叠式电子装置100更包括至少二枢接结构140,二枢接结构140用以枢接第一机体110与第二机体120。在本实施例中,排线130设置在二枢接结构140之间,如此可避免使用者拿取折叠式电子装置100时,误使排线130碰撞到外部物体或勾到外部物体,但本实施例的排线与枢接结构的位置并没有特别设限。另一方面,第二机体120具有第一显示屏幕126,第一机体110具有第二显示屏幕116。换言之,折叠式电子装置100是双显示屏幕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例如是双屏幕的折叠式平板计算机,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排线130也可以应用于其它具有双屏幕的智能型手机。如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100中,排线130可以广泛地应用到不同类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另一方面,请参考图1、图3及图7,在本实施例中,排线130在外露段133的相对两表面并未设置有任何的压纹或图案,但在其它实施例中,排线在外露段的相对两表面的其中一面或两面可具有压纹结构或图案,压纹结构为外露段的相对两表面所直接形成的结构,而图案可为外加贴附上去的图案,在此并没有特别设限。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8,在本实施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200中,第一机体210具有键盘211与触控面板212,第二机体220具有第一显示屏幕221。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排线也可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排线也可以应用于其它具有键盘的手机。藉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200中,排线可以广泛地应用到不同类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中,排线的第一段穿过第一机体的第一开口,并连接第一连接端口,且排线的第二段穿过第二机体的第二开口,并连接第二连接端口,以使排线的外露段在第一机体相对第二机体展开至任何角度时,排线能够平整地贴附于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的至少其中一者的外缘,且能够更加美观,并且排线的结构简单,可有利于折叠式电子装置的轻薄化。此外,排线可以广泛地应用到不同类型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仅是用以说明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或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所公开的技术手段的范围,当可作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其它等效的实施例,但仍应视为与本实用新型实质相同的技术或实施例。

Claims (14)

1.一种折叠式电子装置,包括:
一第一机体,具有一第一开口、一第一连接端口、以及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其中该第一连接端口设置于该第一机体内,且该第一开口设置于该第一表面;
一第二机体,枢接于该第一机体,并具有一第二开口、一第二连接端口、以及相对的一第三表面与一第四表面,其中该第二连接端口设置于该第二机体内,且该第二开口设置于该第三表面;以及
一排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段与一第二段、以及连接该第一段与该第二段的一外露段,其中该第一段穿过该第一开口,并连接该第一连接端口,该第二段穿过该第二开口,并连接该第二连接端口,以使该外露段在该第一机体相对该第二机体展开至任何角度时贴附于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的其中至少一者的外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当该第一机体相对于该第二机体闭合时,该第三表面面对该第二表面,且该外露段贴附于该第一机体的外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当该第一机体相对于该第二机体展开至90度时,该外露段的四分之三贴附于该第一机体的外缘,且该外露段的四分之一贴附于该第二机体的外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当该第一机体相对于该第二机体展开至180度时,该外露段的二分之一贴附于该第一机体的外缘,且该外露段的二分之一贴附于该第二机体的外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当该第一机体相对于该第二机体展开至270度时,该外露段的四分之一贴附于该第一机体的外缘,且该外露段的四分之三贴附于该第二机体的外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当该第一机体相对于该第二机体展开至360度时,该第四表面面对该第一表面,且该外露段贴附于该第二机体的外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机体连接该第二机体的一端具有一第一外缘,且该第二机体连接该第一机体的一端具有一第二外缘,且该第一外缘与该第二外缘为圆弧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开口所延伸而出的一第一轴线落在该第一外缘的圆心上,且该第二开口所延伸而出的一第二轴线落在该第二外缘的圆心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该排线更具有压纹结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该排线更具有图案。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更包括:
至少二枢接结构,用以枢接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该排线位于该至少二枢接结构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二机体具有一第一显示屏幕,且该第一机体具有一第二显示屏幕。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机体具有一键盘与一触控面板,该第二机体具有一第一显示屏幕。
CN201820799141.8U 2018-02-09 2018-05-28 折叠式电子装置 Active CN20846218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2030 2018-02-09
TW107202030U TWM565328U (zh) 2018-02-09 2018-02-09 折疊式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62188U true CN208462188U (zh) 2019-02-01

Family

ID=63961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99141.8U Active CN208462188U (zh) 2018-02-09 2018-05-28 折叠式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62188U (zh)
TW (1) TWM565328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5328U (zh) 2018-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30740A1 (en) Fold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00281085A1 (en) Foldable Terminal
CN203822838U (zh) 用于双转轴的平行度控制装置
EP3386172A1 (en) Folding terminal
CN201854808U (zh) 便携式手持电子设备的保护外壳和支座的组合装置
CN105937549A (zh) 铰接装置以及便携用信息设备
EP4155560A1 (en) Foldable mechanism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07277197A (zh) 铰链结构及移动终端
CN206539598U (zh) 同步旋转机构、可翻转的平板电脑以及可翻转的手机
CN108614616A (zh) 铰链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10848242A (zh) 柔性屏铰链及电子设备
CN212028310U (zh) 一种双向折叠铰链机构及显示屏
CN208462188U (zh) 折叠式电子装置
CN110778600A (zh) 一种双向折叠铰链机构
CN101562640A (zh) 滑盖机构及应用该滑盖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11288433U (zh) 折叠屏内折同步转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WO2024041097A1 (zh) 折叠装置、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1739083A (zh) 笔记本电脑
CN203477053U (zh) 电子设备显示端及系统端翻折互叠机构
CN207005078U (zh) 铰链结构及移动终端
US2023023584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support frame
WO2022165898A1 (zh) 带有手写板的计算器
CN203146567U (zh) 枢轴器多段式扭力装置
CN203477049U (zh) 大角度双轴枢轴器
CN207530901U (zh) 手机保护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