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61641U - 一种刷握组件及碳刷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刷握组件及碳刷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61641U
CN208461641U CN201821331651.9U CN201821331651U CN208461641U CN 208461641 U CN208461641 U CN 208461641U CN 201821331651 U CN201821331651 U CN 201821331651U CN 208461641 U CN208461641 U CN 208461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ush
carbon brush
handle assembly
carbon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316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天子
潘木军
黄军节
卢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te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lte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te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lte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316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61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61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61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Current Coll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刷握组件及碳刷架,刷握组件包括刷盒、碳刷和驱动组件,刷盒的两端设置有开口结构;碳刷滑动设置在刷盒内,碳刷一端设置有贯通碳刷两侧壁的凹槽结构,且该端由开口结构伸出刷盒并能与电机转子摩擦接触;驱动组件与碳刷相连并驱动碳刷向靠近电机转子方向运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刷握组件,避免了集肤效应的产生,防止碳刷因局部过载导致碳刷局部产生高温的现象,提高了碳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驱动组件的设置能够驱动碳刷向电机转子方向运动,以保证碳刷始终与电机转子相抵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碳刷架,传输效果好,而且避免了集肤效应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刷握组件及碳刷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刷握组件及碳刷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电机的碳刷架采用大电流传输时,都会采用多个小碳刷传输电流。这种结构的多个碳刷同时传输同道电流,由于每个碳刷的电阻都不同,所以每个碳刷承载的电流也有所不同,部分碳刷在超出额定载流后产生高温,造成整个系统烧毁。
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增加碳刷与电机转子的接触面积来避免部分碳刷超出额定载流产生高温烧毁系统。但是当碳刷与电机转子的接触面积增大时碳刷会产生集肤效应,造成单个碳刷中的局部位置出现过载现象,单个碳刷的局部高温同样影响碳刷的使用寿命,增加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刷握组件及碳刷架,避免了集肤效应的产生,防止碳刷因局部电流过载导致碳刷局部高温的现象。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刷握组件,包括:
刷盒,所述刷盒的两端设置有开口结构;
碳刷,所述碳刷滑动设置在所述刷盒内,所述碳刷一端设置有贯通所述碳刷两侧壁的凹槽结构,且该端由所述开口结构伸出所述刷盒并能与电机转子摩擦接触;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碳刷相连并驱动所述碳刷向靠近所述电机转子方向运动。
该刷握组件的碳刷一端设置有贯通碳刷两侧壁的凹槽结构,避免集肤效应的产生,防止碳刷因局部过载导致碳刷局部产生高温的现象,提高了碳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驱动组件的设置能够驱动碳刷向电机转子方向运动,以保证碳刷始终与电机转子相抵接。
作为上述刷握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槽结构设置在所述碳刷沿厚度方向的中部,且所述凹槽结构由所述碳刷靠近所述电机转子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电机转子的一端延伸。凹槽结构设置在碳刷沿厚度方向的中部,能够有效地降低集肤效应;同时增大碳刷的散热面积,有效降低使用碳刷时产生的温升,加强碳刷磨损产生碳灰的排出效果。
作为上述刷握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凹槽结构两侧的所述碳刷的厚度相同。
作为上述刷握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碳刷上设置多个凹槽结构,多个凹槽结构沿所述碳刷的厚度方向均匀排列。
作为上述刷握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碳刷与所述刷盒绝缘设置。碳刷与刷盒绝缘设置,能够避免碳刷表面的电流与刷盒接触面直接打火传输的现象发生。
作为上述刷握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刷盒由金属材质制成,且对所述刷盒内外表面进行绝缘处理。刷盒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保证了刷盒的强度,而且能够使碳刷在刷盒内顺利滑动,通过将刷盒的内外表面进行绝缘处理保证了碳刷和刷盒绝缘设置。
作为上述刷握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卷簧,所述卷簧的一端与所述刷盒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碳刷未设置有凹槽结构的一端相抵接,以使所述碳刷向靠近所述电机转子方向移动并能与所述电机转子相抵接。驱动组件为卷簧,结构简单,能够使碳刷始终与电机转子相抵接。
作为上述刷握组件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刷盒的一侧,所述碳刷上连接触板,所述碳刷向所述电机转子方向移动带动所述触板移动,当所述触板与所述检测组件抵持时,所述检测组件发出报警信号。检测组件的设置能够提醒用户碳刷的使用情况。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碳刷架,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设置有导电板,所述导电板上设置至少一个上述的刷握组件,所述刷握组件的碳刷通过导线与所述导电板相连。该碳刷架通过导线将碳刷与导电板相连,传输效果好,而且避免了集肤效应的产生。
作为上述碳刷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杆,多块所述导电板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杆上,相邻两块所述导电板之间通过绝缘套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刷握组件,碳刷一端设置有贯通碳刷两侧壁的凹槽结构,避免集肤效应的产生,防止碳刷因局部过载导致碳刷局部产生高温的现象,提高了碳刷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驱动组件的设置能够驱动碳刷向电机转子方向运动,以保证碳刷始终与电机转子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碳刷架,包括上述的刷握组件,刷握组件的碳刷通过导线与导电板相连,传输效果好,而且能够避免集肤效应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刷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刷握组件去掉导线后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刷握组件去掉导线后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刷握组件的碳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刷握组件的刷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刷架与电机转子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刷架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刷架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刷握组件;2、支撑组件;3、导电板;
11、刷盒;12、碳刷;13、驱动组件;14、检测组件;15、导线;21、底座;22、固定杆;23、绝缘套;24、固定件;
111、散热孔;112、滑槽;113、固定凸耳;114、卡位槽;121、凹槽结构;122、碳刷本体;123、固定孔;131、卷簧;132、固定板;1321、限位部;
141、触板;142、安装板;143、转动臂;144、检测部件;145、弹性组件;
1131、安装孔;
100、电机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刷握组件,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刷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刷握组件1包括刷盒11、碳刷12、驱动组件13和检测组件14,刷盒11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结构,碳刷12滑动设置在刷盒11内。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刷握组件去掉导线后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碳刷12一端设置有贯通碳刷12两侧壁的凹槽结构121,且该端由开口结构伸出刷盒11并能与电机转子100摩擦接触(参见图7),使得碳刷12与电机转子100摩擦产生的电流沿着凹槽结构121流入到碳刷12的内部,避免集肤效应的产生,防止碳刷12因局部过载导致碳刷12局部产生高温的现象,提高了碳刷12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同时凹槽结构121的设置增大碳刷12的散热面积,有效降低使用碳刷12时产生的温升,加强碳刷12磨损产生碳灰的排出效果。驱动组件13与碳刷12相连并驱动碳刷12向靠近电机转子100方向运动,以使碳刷12与电机转子100相抵接,以保证碳刷12始终与电机转子100相抵接。如图1所示,碳刷12的未设置有凹槽结构121的一端连接有导线15,对电流进行传输。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刷握组件去掉导线后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驱动组件13包括卷簧131和固定板132,卷簧131的一端呈卷曲状,另一端呈平板状,通过紧固件穿过固定板132和卷簧131平板状的一端并固定于刷盒11上,卷簧131呈卷曲状的一端与碳刷12未设置有凹槽结构121的一端相抵接,以使碳刷12向靠近电机转子100方向移动并能与电机转子100相抵接。利用卷簧131弹性力的回复作用,能够使碳刷12始终具有向靠近电机转子100方向移动的趋势,结构简单,成本低。进一步地,刷盒11上设置有卡位槽114,固定板132靠近卷簧13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部1321,限位部1321呈凸起的卡片,限位部1321能插接入卡位槽114内,使得固定板132的两端与固定板132相连。
如图1所示,检测组件14设置在刷盒11的一侧。如图2所示,检测组件14包括安装板142,安装板142与刷盒11相连,安装板142上转动设置有转动臂143,安装板142上还设置有检测部件144,检测部件144内设置有检测回路(图中未示出),检测回路中连接弹性组件145,且弹性组件145伸出检测部件144,检测回路为常闭状态,当检测部件144内的检测回路断路时,检测回路连接的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碳刷12向电机转子100方向移动能带动与碳刷12相连的触板141移动。当触板141与转动臂143的一端相抵持时,旋转臂143转动,旋转臂143的另一端抵持弹性组件145,使得弹性组件145将检测回路断开,此时检测组件14的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用于提示用户更换碳刷12。具体的检测回路的连接方式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刷握组件的碳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凹槽结构121设置在碳刷12沿厚度方向的中部,且凹槽结构121由碳刷12靠近电机转子100的一端向远离电机转子100的一端延伸。凹槽结构121设置在碳刷12沿厚度方向的中部,能够有效地降低集肤效应。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凹槽结构121两侧的碳刷本体122的厚度相同。凹槽结构121的两壁之间的距离为2mm-5mm。凹槽结构121的深度根据碳刷12的使用寿命长度进行设置,凹槽结构121的深度大于碳刷12的使用寿命的长度。优选地,凹槽结构121的深度比碳刷12的使用寿命长度长5mm。碳刷12上还设置多个凹槽结构121,多个凹槽结构121沿碳刷12的厚度方向均匀排列。通过多个凹槽结构121消除集肤效应的产生。
如图2和图5所示,优选碳刷12设置有凹槽结构121的一端的端面为弧形结构,使得碳刷12与电机转子100相贴合。如图3所示,碳刷12未设置凹槽结构121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123,导线15的端部伸入固定孔123中并固定于固定孔123内。
碳刷12与刷盒11绝缘设置,能够避免碳刷12表面的电流与刷盒11接触面直接打火传输的现象发生。优选地,刷盒11由金属材质制成,且对刷盒11内外表面进行绝缘处理。刷盒11采用金属材质制成保证了刷盒11的强度,而且能够使碳刷12在刷盒11内顺利滑动,通过将刷盒11的内外表面进行绝缘处理保证了碳刷12和刷盒11绝缘设置。可以通过电泳处理将刷盒11的内外表面进行绝缘处理。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将刷盒11的内外表面进行绝缘处理。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刷握组件的刷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刷盒1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凸耳113,固定凸耳113上设置有安装孔1131,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孔1131以将刷盒11固定安装在其他部件上。刷盒11的一侧设置有滑槽112,触板141沿滑槽112的长度方向滑动,以便于检测碳刷12的使用情况。刷盒11上还设置有散热孔111,散热孔111对碳刷12进行散热,散热孔111的形状、数量及大小根据需求设置即可,在此不作限定,只要能够达到对碳刷12散热的目的即可。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碳刷架,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刷架与电机转子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碳刷架设置在电机转子100的周向,且碳刷12的一端与电机转子100相抵接。碳刷架上的碳刷12与电机转子100摩擦产生电流,碳刷12通过导线15与导电板3相连,将电流传输并汇集到导电板3上,然后再通过将导电板3上聚集的电流传输给电机定子。
具体地,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刷架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刷架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和图9所示,碳刷架包括支撑组件2,支撑组件2上设置有导电板3,导电板3上设置至少一个上述的刷握组件1,刷握组件1的碳刷12通过导线15与导电板3相连。该碳刷架通过导线15将碳刷12与导电板3相连,传输效果好,而且避免了集肤效应的产生。导电板3不仅能够聚集碳刷12传输的电流,而且能够起到支撑刷握组件1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导电板3为弧形结构,能够更好地适应电机转子100,使得刷握组件1与电机转子100更好地贴合。
具体地,支撑组件2包括底座21,底座21也为弧形结构。底座21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杆22,多块导电板3间隔设置在固定杆22上,相邻两块导电板3之间通过绝缘套23间隔设置。固定杆22上套设绝缘部件,然后再绝缘部件的外侧套设绝缘套23,绝缘套23结构相同,相邻两块导电板3之间通过结构相同的绝缘套23实现等间隔设置。固定杆22的顶部通过固定件24锁紧在固定杆22上,以将固定杆22最上方的绝缘套23固定,进而使整个碳刷架固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刷握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
刷盒(11),所述刷盒(11)的两端设置有开口结构;
碳刷(12),所述碳刷(12)滑动设置在所述刷盒(11)内,所述碳刷(12)一端设置有贯通所述碳刷(12)两侧壁的凹槽结构(121),且该端由所述开口结构伸出所述刷盒(11)并能与电机转子(100)摩擦接触;及
驱动组件(13),所述驱动组件(13)与所述碳刷(12)相连并驱动所述碳刷(12)向靠近所述电机转子(100)方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刷握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121)设置在所述碳刷(12)沿厚度方向的中部,且所述凹槽结构(121)由所述碳刷(12)靠近所述电机转子(100)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电机转子(100)的一端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刷握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121)两侧的碳刷本体(122)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刷握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12)上设置多个凹槽结构(121),多个凹槽结构(121)沿所述碳刷(12)的厚度方向均匀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刷握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12)与所述刷盒(11)绝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刷握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刷盒(11)由金属材质制成,且对所述刷盒(11)内外表面进行绝缘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刷握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3)包括卷簧(131),所述卷簧(131)的一端与所述刷盒(1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碳刷(12)未设置有凹槽结构(121)的一端相抵接,以使所述碳刷(12)向靠近所述电机转子(100)方向移动并能与所述电机转子(100)相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刷握组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组件(14),所述检测组件(14)设置在所述刷盒(11)的一侧,所述碳刷(12)上连接触板(141),所述碳刷(12)向所述电机转子(100)方向移动带动所述触板(141)移动,当所述触板(141)与所述检测组件(14)抵持时,所述检测组件(14)发出报警信号。
9.一种碳刷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2),所述支撑组件(2)上设置有导电板(3),所述导电板(3)上设置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刷握组件(1),所述刷握组件(1)的碳刷(12)通过导线(15)与所述导电板(3)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碳刷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底座(21),所述底座(21)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杆(22),多块所述导电板(3)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杆(22)上,相邻两块所述导电板(3)之间通过绝缘套(23)间隔设置。
CN201821331651.9U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刷握组件及碳刷架 Active CN208461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31651.9U CN208461641U (zh)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刷握组件及碳刷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31651.9U CN208461641U (zh)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刷握组件及碳刷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61641U true CN208461641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79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31651.9U Active CN208461641U (zh) 2018-08-17 2018-08-17 一种刷握组件及碳刷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616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0129A (zh) * 2018-08-17 2018-11-23 摩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刷握组件及碳刷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80129A (zh) * 2018-08-17 2018-11-23 摩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刷握组件及碳刷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61641U (zh) 一种刷握组件及碳刷架
CN109038998B (zh) 微小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
CN108880129A (zh) 一种刷握组件及碳刷架
CN210601224U (zh) 磁吸导轨灯
CN214429028U (zh) 一种防尘散热型节能配电柜
CN200990309Y (zh) 一种按键装置
CN201178238Y (zh) 导电环
CN209374334U (zh) 一种具有高散热性的真空灭弧室
CN108054034B (zh) 一种闸刀
CN201364846Y (zh) 电气墙板开关
CN210201226U (zh) 一种新型高压开关柜
CN219759416U (zh) 一种电气控制开关
CN208570475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磁保持继电器
CN202749973U (zh) 电机的电刷结构
CN205159159U (zh) 一种具有断电保护功能的扳动开关
CN103151668A (zh) 一种电动工具换向器的保护装置
CN213207950U (zh) 一种抗高温电磁炉用温度传感器
CN218328284U (zh) 炉头组件及电火灶
CN210136786U (zh) 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静触头总成
CN209962927U (zh) 一种带灯双控电源开关
CN211182124U (zh) 一种小型断路器用内部取电结构
CN217956363U (zh) 一种低压配电开关安装座
CN215910011U (zh) 一种高压隔离开关用温度监测装置
CN209119584U (zh) 一种sf6环网柜
CN217901862U (zh) 一种防盗型电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