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61491U - 一种与手机结合紧密的车载无线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与手机结合紧密的车载无线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61491U
CN208461491U CN201820841117.6U CN201820841117U CN208461491U CN 208461491 U CN208461491 U CN 208461491U CN 201820841117 U CN201820841117 U CN 201820841117U CN 208461491 U CN208461491 U CN 208461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wireless charger
charging
onboard wireless
compress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411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勇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Yul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Yul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Yul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Yul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411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61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61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61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无线充电器技术领域,特别在于提供一种与手机结合紧密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包括无线充电座以及压紧结构;所述无线充电座上形成有充电模组、压紧结构以及供待充电的手机放置的插槽;所述压紧结构令所述手机有紧贴所述充电模组设置的运动趋势。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车载无线充电器由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晃动,容易令手机脱离电磁感应范围,进而导致充电过程中止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与手机结合紧密的车载无线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无线充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与手机结合紧密的车载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又称为感应充电、非接触式充电,是源于无线电力输送技术产生的一种新型充电技术。无线充电技术利用近场感应,由无线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需充电设备,该设备使用接受到的能量对电池进行充电,且为设备本身的运作提供能量。由于无线充电器与充电设备之间通过电感耦合来传送能量,因此无需电线连接,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
目前无线充电原理共有三种:电磁感应式充电、磁场共振充电和无线电波式充电。现阶段电磁感应式充电市场应用最广泛。电磁感应式充电可以分为无线充电发射器(无线充电器)和无线充电接收器(带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两部分。无线充电发射器的电感线圈与无线充电接收器的电感线圈之间距离必须在2mm至11mm范围内,才能保证无线充电设备进行正常充电。常用的车载无线充电接收器放置的方式,分为水平放置、倾斜放置和垂直放置三种方式。
传统的无线充电器上形成有供手机放置的空间,但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例如上下坡时产生的晃动,容易令手机与无线充电器间距离拉大,从而超出电磁感应的范围,导致手机充电中止,该无线充电器充电效果不显著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手机结合紧密的车载无线充电器,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车载无线充电器由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晃动,容易令手机脱离电磁感应范围,进而导致充电过程中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与手机结合紧密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包括无线充电座以及压紧结构;所述无线充电座上形成有充电模组、压紧结构以及供待充电的手机放置的插槽;所述压紧结构令所述手机有紧贴所述充电模组设置的运动趋势。
优选地,所述压紧结构上形成有与所述手机接触的压紧端;所述无线充电座上形成有后壳;所述插槽位于所述充电模组以及后壳之间;所述压紧结构自外向内穿过所述后壳,令所述压紧端朝向设置完成的所述手机移动。
优选地,所述压紧端上的自由端端部为R角,且所述R角上圆弧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手机进入所述插槽的方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压紧结构上形成有背面固定块;所述背面固定块与压紧端呈T字结构设置;所述背面固定块紧贴设置于所述后壳外时,所述压紧端令所述手机紧贴所述充电模组。
优选地,所述压紧端由软胶材料构成。
由上可知,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由于设置有压紧结构,令手机保持紧贴充电模组的状态,手机不会随着车辆的移动产生位置的偏差,进而保证手机的充电过程,提高无线充电器抗干扰性;
第二,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上压紧结构上的一端采用R角,令手机设置过程中不会受到阻碍,同时由于该压紧结构,不会从插槽中脱落,进而保证充电过程的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器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机以及无线充电器装配完成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了解决传统车载无线充电器由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晃动,容易令手机脱离电磁感应范围,进而导致充电过程中止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与手机结合紧密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其主要包括设置有充电模组21、压紧结构10以及插槽22的无线充电座20;插槽22用于放置待充电的手机30;手机30直立设置于插槽22内,且令手机30靠近充电模组21设置;压紧结构10的设置,令手机30有保持紧贴充电模组21的运动趋势。随着车辆的行驶,无线充电座20以及手机30间会产生位置的移动,由于无线充电的范围为2mm-11mm,位置的移动容易令手机30超出感应范围,进而令充电过程中止,压紧结构10令手机30可以时刻保持紧贴充电模组21,从而维持手机30的充电过程,进一步提高无线充电器本身的抗干扰性。
请参见图2,更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压紧结构10上包括有压紧端11;无线充电器上形成有后壳23;插槽22位于充电模组21以及后壳23之间;压紧结构10从后壳23外穿过后壳23,压紧端11逐渐朝手机30移动,并最终与手机30接触,令手机30紧贴充电模组21。本实施例中令压紧结构10穿过后壳23设置,可以保证压紧结构10为独立零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设置与否。
本实施例中,在压紧端11上自由端端部为R角,且该R角上圆弧的延伸方向与手机30进入插槽22的方向一致。R角的设置,令压紧结构10设置完成后,手机30仍可无阻碍进入插槽22,同时也由于R角的存在,手机30不可从插槽22中脱落,手机30由于自身重力,不会产生垂直方向的移动,又由于压紧端11的设置,手机30不会产生水平方向的移动,极大地提高手机30以及无线充电座20之间结合的紧密度,保证充电过程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压紧结构10还包括有背面固定块12;背面固定块12以及压紧端11呈T字结构设置;压紧结构10穿过后壳23时,背面固定块12紧贴设置于后壳23的外侧面,而压紧端11刚好令手机30与充电模组21紧贴设置。本实施例中设置的背面固定块12用于限定压紧端11与手机30间的位置关系,当背面固定块12紧贴后壳23的外侧壁时,内部的压紧端11与手机30紧贴设置,从而保证充电过程的稳定,提高了无线充电器的抗干扰性。
应特别说明的是,压紧端11由于与手机30直接接触,可采用软胶材料构成压紧端11,保护手机30外壳不受损,也令压紧端11具有一定限度的弹性势能,进而手机30可以顺利进入插槽2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手机30可以顺利进入插槽22,压紧端11与手机30间的角度可设置为逆时针0°-90°。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压紧结构,令车载无线充电器在车辆移动过程中,手机与无线充电器间距离不变,保持充电过程的稳定性,进而提高该车载无线充电器的抗干扰性。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与手机结合紧密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有充电模组、压紧结构以及供待充电的手机放置的插槽的无线充电座;所述无线充电座上;所述压紧结构令所述手机有紧贴所述充电模组设置的运动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手机结合紧密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结构上形成有与所述手机接触的压紧端;所述无线充电座上形成有后壳;所述插槽位于所述充电模组以及后壳之间;所述压紧结构自外向内穿过所述后壳,令所述压紧端朝向设置完成的所述手机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手机结合紧密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端上的自由端端部为R角,且所述R角上圆弧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手机进入所述插槽的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与手机结合紧密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结构上形成有背面固定块;所述背面固定块与压紧端呈T字结构设置;所述背面固定块紧贴设置于所述后壳外时,所述压紧端令所述手机紧贴所述充电模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与手机结合紧密的车载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端由软胶材料构成。
CN201820841117.6U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与手机结合紧密的车载无线充电器 Active CN208461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1117.6U CN208461491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与手机结合紧密的车载无线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1117.6U CN208461491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与手机结合紧密的车载无线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61491U true CN208461491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49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41117.6U Active CN208461491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与手机结合紧密的车载无线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614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53070B1 (ko) 전력 중계기
US981537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lectric vehicle induction coil alignment
US9583253B2 (en) Electric vehicle induction coil housing with interengagement structure for ferrite tile assemblies
US9533589B2 (en) Integration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
CN205265306U (zh) 磁吸式车载无线充电器
CN204992632U (zh) 便携式的手机充电设备
CN104124719A (zh) 磁力吸附式的移动设备充电装置
KR101341510B1 (ko) 무선 전력 전송을 위한 자기 에너지 빔포밍 방법 및 장치
CN208461491U (zh) 一种与手机结合紧密的车载无线充电器
CN207218386U (zh) 无线充电装置
US20180269720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205583864U (zh) 一种具有抽拉功能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CN205791818U (zh) 一种智能无线充电扫地机
CN205489579U (zh) 一种创新性的手机充电底座
CN204012793U (zh) 无线充电器
CN103715469A (zh) 一种无线充电电池
CN208889440U (zh) 无线发射线圈模组以及无线充电器
CN208656506U (zh) 一种新型充电方式北斗手表
CN111064835B (zh) 一种无线磁铁手机支架
CN207117239U (zh) 多功能无线充电组件
CN106921219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的磁导率增强技术与方法
CN206908311U (zh) 无线充电夹式构造
CN206652242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儿童智能电动玩具车
CN209545209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充电器
CN205489822U (zh) 一种新型无线充电器的接收器及发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