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61083U - 具有可折叠充电插脚的充电头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折叠充电插脚的充电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61083U
CN208461083U CN201821166280.3U CN201821166280U CN208461083U CN 208461083 U CN208461083 U CN 208461083U CN 201821166280 U CN201821166280 U CN 201821166280U CN 208461083 U CN208461083 U CN 2084610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elastic
bottom plate
fixed
elastic sl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662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佳
胡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Hua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filed Critical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
Priority to CN2018211662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610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610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610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折叠充电插脚的充电头,包括外壳、底板和插脚,上述外壳与上述底板相扣接,并且上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插脚的固定板,上述插脚通过旋转轴固定在固定板上,上述插脚与上述底板之间还设置有具有导电功能的弹性弹片,上述插脚与弹性弹片相接触并能沿弹性弹片旋转,上述弹性弹片与固定在底板上的充电电路板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充电头采用免焊接的结构,使整个充电头更加性能更加可靠,不会出现断线的情况使充电头不能使用,同时也不会出现由于零件分散使弹片折断的情况。

Description

具有可折叠充电插脚的充电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折叠充电插脚的充电头。
背景技术
现有大多数充电头多为将电路板置于充电器外壳下面,再用螺丝拧紧,再将电路板上的火线和零线分别与充电器的两个插脚焊接,最后再用超声波将底壳和面壳连接固定,这样装配极为麻烦,也容易断线不可靠。也有部分充电器采用免焊接结构,但其与插头接触的弹片与卡抓分开,其零件分散不可靠,即使是弹片与卡抓接合,但弹片容易折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折叠充电插脚的充电头,解决目前的充电头由于将充电头焊接容易造成断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可折叠充电插脚的充电头,包括外壳、底板和插脚,上述外壳与上述底板相扣接,并且上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插脚的固定板,上述插脚通过旋转轴固定在固定板上,上述插脚与上述底板之间还设置有具有导电功能的弹性弹片,上述插脚与弹性弹片相接触并能沿弹性弹片旋转,上述弹性弹片与固定在底板上的充电电路板相连。
作为优选,上述弹性弹片包括固定部、导电弹片接触部和卡抓,上述导电弹片接触部连接在固定部上并通过固定部固定在底板上,上述卡抓与上述导电弹片接触部电性连接,并且上述卡抓与充电电路板相连,上述插脚与导电弹片接触部相接触并能沿导电弹片接触部旋转。
作为优选,上述底板上设置有弹片固定座,上述弹性弹片的固定部上设置有固定孔,上述固定孔与上述固定座相适配。
作为优选,上述导电弹片接触部有两个并且呈弧形状,并且两个上述的导电弹片接触部的一端并列连接在固定部上,另一端均向上弹性延伸。
作为优选,每个上述导电弹片接触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供固定板穿过固定部的通槽,上述固定板穿过上述通槽并将插脚旋转固定。
作为优选,上述旋转轴上还连接有将插脚底端半包裹的包裹部。
作为优选,上述外壳上开设有两个供插脚旋转的条形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充电头采用免焊接的结构,并且插脚能够在与底板垂直到平行的范围内进行旋转折叠,即能在0~90度的范围内进行旋转,通过对插脚的旋转能够使插脚能够在使用的时候垂直于底板方便充电,同时能够在不使用的时候平行于底板将插脚收起,方便携带。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弹片始终与插脚相接触并具有导电功能,在插脚的旋转折叠过程中,插脚能够向弹性弹片施加一向后的力,使插脚始终能够接触弹性弹片,充电头的可靠性更高,不会出现断线的情况使充电头不能使用,同时也不会出现由于零件分散使弹片折断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离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插脚与底部垂直时插脚与弹性弹片的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具有可折叠充电插脚3的充电头,包括外壳1、底板2和插脚3,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1与上述底板2相扣接,并且上述底板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插脚3的固定板4,实际上充电电路板安装在底板上,插脚的一端与电路板电性连接,并且插脚的另一端还需要伸出到外壳外,以便充电;上述插脚3通过旋转轴31固定在固定板4上,上述插脚3与上述底板2之间还设置有具有导电功能的弹性弹片5,上述插脚3与弹性弹片5相接触并能沿弹性弹片5旋转,上述弹性弹片5与固定在底板2上的充电电路板相连。
本实施例中的充电头采用免焊接的结构,并且插脚能够在与底板垂直到平行的范围内进行旋转折叠,即能在0~90度的范围内进行旋转,通过对插脚的旋转能够使插脚能够在使用的时候垂直于底板方便充电,同时能够在不使用的时候平行于底板将插脚收起,方便携带。
另外弹性弹片始终与插脚相接触并具有导电功能,在插脚的旋转折叠过程中,插脚能够向弹性弹片施加一向后的力,使插脚始终能够接触弹性弹片,充电头的可靠性更高,不会出现断线的情况使充电头不能使用,同时也不会出现由于零件分散使弹片折断的情况。
进一步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上述弹性弹片5包括固定部51、导电弹片接触部52和卡抓53,上述导电弹片接触部52连接在固定部51上并通过固定部51固定在底板2上,上述卡抓53与上述导电弹片接触部52电性连接,并且上述卡抓53与充电电路板相连,上述插脚3与导电弹片接触部52相接触并能沿导电弹片接触部52旋转。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整个充电头更加稳固,因此弹性弹片需要固定在底板之上,并将弹性弹片分为固定部、导电弹片接触部和卡抓;在安装时,卡抓是与充电电路板电性连接着的,同时卡抓与导电弹片接触部电性连接通过弹片的弹性力,在插脚的旋转的过程中插脚与导电弹片接触部相接触,从而使得插脚能够和充电电路板电性连接,实现充电的功能;为了实现充电头的稳固性,在安装时,固定部与底板固定连接,同时卡抓也与底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上述底板2上设置有弹片固定座21,上述弹性弹片5的固定部51上设置有固定孔54,上述固定孔54与上述弹片固定座21相适配。本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底板与弹性弹片的固定连接结构,固定部上设置固定孔,固定孔与固定座相对应,对弹性弹片固定时,将固定部与固定座通过螺钉进行连接即可。
进一步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上述导电弹片接触部52有两个并且呈弧形状,并且两个上述的导电弹片接触部52的一端并列连接在固定部51上,另一端均向上弹性延伸。本实施例中,由于导电弹片接触部是弹性弹片弹性力的体现,同时为了使插脚能够在旋转的过程中对导电弹片接触部施加作用力使其具有弹性功能,并能够是插脚与弹性弹片接触,因此将导电弹片接触部设置为弧形状;另外将导电弹片接触部设置为两个是因为一般的充电头具有两个充电插脚,两个充电插脚分别连接火线或零线,因此设置两个导电弹片接触部。
进一步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每个上述导电弹片接触部52的两侧均设置有供固定板4穿过固定部51的通槽55,上述固定板4穿过上述通槽55并将插脚3旋转固定。本实施例中,由于插脚固定在弹性弹片的上方,为了能够使插脚固定在底板上的同时还能够在旋转的过程中使其与弹性弹片上表面相接触,因此固定插脚的固定板需要穿过弹性弹片并伸向弹性弹片的上方。
进一步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上述旋转轴31上还连接有将插脚3底端半包裹的包裹部32。本实施例中,设置包裹部32的目的是在插脚旋转至与底板垂直的状态时,能够通过包裹部提供一个支撑力,防止插脚再向水平方向旋转。
进一步地,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上述外壳1上开设有两个供插脚3旋转的条形槽11。本实施例中,由于插脚需要旋转并且在使用时,插脚能够插入插座中,不需要使用时插脚可折叠收纳至外壳中,因此在外壳上设置有条形槽。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7)

1.一种具有可折叠充电插脚的充电头,包括外壳(1)、底板(2)和插脚(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与所述底板(2)相扣接,并且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插脚(3)的固定板(4),所述插脚(3)通过旋转轴(31)固定在固定板(4)上,所述插脚(3)与所述底板(2)之间还设置有具有导电功能的弹性弹片(5),所述插脚(3)与弹性弹片(5)相接触并能沿弹性弹片(5)旋转,所述弹性弹片(5)与固定在底板(2)上的充电电路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充电插脚的充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弹片(5)包括固定部(51)、导电弹片接触部(52)和卡抓(53),所述导电弹片接触部(52)连接在固定部(51)上并通过固定部(51)固定在底板(2)上,所述卡抓(53)与所述导电弹片接触部(52)电性连接,并且所述卡抓(53)与充电电路板相连,所述插脚(3)与导电弹片接触部(52)相接触并能沿导电弹片接触部(52)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充电插脚的充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弹片固定座(21),所述弹性弹片(5)的固定部(51)上设置有固定孔(54),所述固定孔(54)与所述弹片固定座(21)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充电插脚的充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片接触部(52)有两个并且呈弧形状,并且两个所述的导电弹片接触部(52)的一端并列连接在固定部(51)上,另一端均向上弹性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充电插脚的充电头,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电弹片接触部(52)的两侧均设置有供固定板(4)穿过固定部(51)的通槽(55),所述固定板(4)穿过所述通槽(55)并将插脚(3)旋转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充电插脚的充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31)上还连接有将插脚(3)底端半包裹的包裹部(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折叠充电插脚的充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两个供插脚(3)旋转的条形槽(11)。
CN201821166280.3U 2018-07-23 2018-07-23 具有可折叠充电插脚的充电头 Active CN2084610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66280.3U CN208461083U (zh) 2018-07-23 2018-07-23 具有可折叠充电插脚的充电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66280.3U CN208461083U (zh) 2018-07-23 2018-07-23 具有可折叠充电插脚的充电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61083U true CN208461083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78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66280.3U Active CN208461083U (zh) 2018-07-23 2018-07-23 具有可折叠充电插脚的充电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610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0361A (zh) * 2019-06-28 2019-10-18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插头组件和包括可折叠插头组件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0361A (zh) * 2019-06-28 2019-10-18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插头组件和包括可折叠插头组件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51633B2 (en) Charging connector and charging apparatus
TWM426181U (en) Power plug apparatus capable of changing directions
CN208461083U (zh) 具有可折叠充电插脚的充电头
CN107910961A (zh) 一种可无线充电的电池
CN207283190U (zh) 一种便于充电的集成电池
CN210867574U (zh) 一体式太阳能储能电源
CN205985417U (zh) 一种接地线固定夹
CN201628924U (zh) 一种便携式终端及电源适配器
CN210517852U (zh) 一种轨道式弹片及折叠式充电器
CN205005103U (zh) 一种制冷手机壳
CN210958225U (zh) 一种便捷式可折叠的太阳能板
CN208143724U (zh) 一种集成电路元件的安装构造
CN207947460U (zh) 一种具有手机充电线的插座
CN208754015U (zh) 一种充电器外壳
CN208754386U (zh) 一种摄像机
CN207884336U (zh) 一种带支架结构的无线充电器
CN218569278U (zh) 充电器的折叠脚结构及充电器
CN207530177U (zh) 一种家用充电插座
CN206864824U (zh) 一种桌面式电源适配器
CN205565831U (zh) 充电器
CN215343302U (zh) 一种可180度旋转的数据线接头
CN206532497U (zh) 一种能够快速拆装的电学实验装置
CN201708306U (zh) 电源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18940157U (zh) 一种新型无线充装置
CN208738339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电池连接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21000 No. 36 Yuejin Road, Fucheng District, Sichuan, Mianyang

Patentee after: Sichuan Hua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21000 No. 36 Yuejin Road, Fucheng District, Sichuan, Mianyang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HUAFENG ENTERPRISE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