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56774U - 一种立体化多扇轮风力发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化多扇轮风力发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56774U
CN208456774U CN201820610594.1U CN201820610594U CN208456774U CN 208456774 U CN208456774 U CN 208456774U CN 201820610594 U CN201820610594 U CN 201820610594U CN 208456774 U CN208456774 U CN 2084567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eneration
wind power
generation cabin
wind
ca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105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文春
马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s and Electrics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s and Electr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s and Electrics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s and Electrics
Priority to CN2018206105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567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567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567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化多扇轮风力发电机,在一个支撑柱上采用X形支架,立体化地设置五个风力发电舱,有效降低了支撑柱的数量,尤其适合布置在常年定向风力较大的区域,处于X形支架的下部两端的第三风力发电舱和第四风力发电舱相向的侧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与底面绷紧相连的缆绳,也就是在第三风力发电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向右下方倾斜延伸到地面并绷紧的缆绳,在第四风力发电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向左下方倾斜延伸到地面并绷紧的缆绳,两根缆绳的斜向下拉力配合弯曲朝前的支撑柱下拉支撑力,在从前向后正向风力定向流通情况下能够形成一个对X支架较为稳定的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化多扇轮风力发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力发电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化多扇轮风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能源,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而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风能蕴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我国内蒙古地区具有较大风能资源,主要由于下列五个原因:1、地处北纬40度附近,常年盛行西北气流;2、海拔较高,1000 米左右;3、地势相对平坦,没有障碍物;4、地面多为草原,地势起伏小;5、昼夜温差大,使得空气流动更加强烈。如何更好因地制宜地有效开发内蒙古风能资源成为内蒙古能源开发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风能开发过程中一般采用风力发电舱,但是现有的风力发电舱一般为单扇轮,而如果风力发电舱的布置地区常年定向风力较大,则较高的风力发电舱容易发生倾倒等损坏状况,而较矮的风力发电舱扇叶较小,为了尽可能捕获风能一般需要以较大密度进行布置风力发电舱,也就需要风力发电舱的支撑柱数量较多,造成支撑柱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化多扇轮风力发电机,在一个支撑柱上采用X形支架,立体化地设置五个风力发电舱,有效降低了支撑柱的数量,尤其适合布置在常年定向风力较大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化多扇轮风力发电机,包括底座、基座筒、支撑柱和风力发电舱,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中央固定设置有所述基座筒,所述基座筒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所述风力发电舱,所述支撑柱的中部弯曲且上下两端分别呈水平延伸和竖直延伸,所述支撑柱的上端朝前且固定设置有X形支架,所述X形支架由等长的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中心固定交叉而成,所述X形支架的交叉中心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上端;
所述风力发电舱包括第一风力发电舱、第二风力发电舱、第三风力发电舱、第四风力发电舱和第五风力发电舱;
所述X形支架处于一个正对所述支撑柱前方的竖直面内,所述X形支架的四个端部依次固定设置有朝前的所述第一风力发电舱、第三风力发电舱、第四风力发电舱和第五风力发电舱,所述X形支架的交叉中心前端固定设置有朝前的所述第二风力发电舱;
处于所述X形支架的上部两端的所述第一风力发电舱和所述第五风力发电舱之间固定设置有上横杆;
处于所述X形支架的下部两端的所述第三风力发电舱和所述第四风力发电舱之间固定设置有下横杆。
进一步地,单个所述风力发电舱包括舱体、发电机和扇轮。
进一步地,处于所述X形支架的下部两端的所述第三风力发电舱和所述第四风力发电舱相向的侧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与底面绷紧相连的缆绳。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在一个支撑柱上采用X形支架,立体化地设置五个风力发电舱,有效降低了支撑柱的数量,尤其适合布置在常年定向风力较大的区域。
2、本实用新型处于X形支架的下部两端的第三风力发电舱和第四风力发电舱相向的侧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与底面绷紧相连的缆绳,也就是在第三风力发电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向右下方倾斜延伸到地面并绷紧的缆绳,在第四风力发电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向左下方倾斜延伸到地面并绷紧的缆绳,两根缆绳的斜向下拉力配合弯曲朝前的支撑柱下拉支撑力,在从前向后正向风力定向流通情况下能够形成一个对X支架较为稳定的支撑。
3、本实用新型中处于X形支架的上部两端的第一风力发电舱和第五风力发电舱之间固定设置有上横杆,增强第一风力发电舱和第五风力发电舱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中处于X形支架的下部两端的第三风力发电舱和第四风力发电舱之间固定设置有下横杆,增强第三风力发电舱和第四风力发电舱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便于使用,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风力发电舱,2-第一斜杆,3-第二风力发电舱,4-第三风力发电舱,5-第二斜杆,6-下横杆,7-第四风力发电舱,8-底座,9-基座筒,10- 支撑柱,11-第五风力发电舱,12-上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 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实用新型。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央”、“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化多扇轮风力发电机,包括底座8、基座筒9、支撑柱10和风力发电舱,底座8的上端面中央固定设置有基座筒9,基座筒9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柱10,支撑柱10的上端设置有风力发电舱,支撑柱10的中部弯曲且上下两端分别呈水平延伸和竖直延伸,从而使得支撑柱10降低整个装置的重心,支撑柱10的上端朝前且固定设置有X 形支架,X形支架由等长的第一斜杆2和第二斜杆5的中心固定交叉而成,X形支架的交叉中心固定设置在支撑柱10的上端;
风力发电舱包括第一风力发电舱1、第二风力发电舱3、第三风力发电舱4、第四风力发电舱7和第五风力发电舱11;
X形支架处于一个正对支撑柱10前方的竖直面内,X形支架的四个端部依次固定设置有朝前的第一风力发电舱1、第三风力发电舱4、第四风力发电舱7 和第五风力发电舱11,X形支架的交叉中心前端固定设置有朝前的第二风力发电舱3;
处于X形支架的上部两端的第一风力发电舱1和第五风力发电舱11之间固定设置有上横杆12,增强第一风力发电舱1和第五风力发电舱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处于X形支架的下部两端的第三风力发电舱4和第四风力发电舱7之间固定设置有下横杆6,增强第三风力发电舱4和第四风力发电舱7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单个风力发电舱包括舱体、发电机和扇轮,也就是现有发单机的基本构造。
处于X形支架的下部两端的第三风力发电舱4和第四风力发电舱7相向的侧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与底面绷紧相连的缆绳,也就是在第三风力发电舱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向右下方倾斜延伸到地面并绷紧的缆绳,在第四风力发电舱7 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向左下方倾斜延伸到地面并绷紧的缆绳,两根缆绳的斜向下拉力配合弯曲朝前的支撑柱10下拉支撑力,在从前向后正向风力定向流通情况下能够形成一个对X支架较为稳定的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而在本实用新型各个零部件所采用的材质方面,如果带有“弹性”术语描述的零部件,可以采用的是弹簧钢材质,也可以采用的是橡胶材质;如果带有“刚性”术语描述的零部件,可以采用的是钢材质,也可以采用的是硬质工程塑料材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依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立体化多扇轮风力发电机,包括底座、基座筒、支撑柱和风力发电舱,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中央固定设置有所述基座筒,所述基座筒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所述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所述风力发电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中部弯曲且上下两端分别呈水平延伸和竖直延伸,所述支撑柱的上端朝前且固定设置有X形支架,所述X形支架由等长的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中心固定交叉而成,所述X形支架的交叉中心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上端;
所述风力发电舱包括第一风力发电舱、第二风力发电舱、第三风力发电舱、第四风力发电舱和第五风力发电舱;
所述X形支架处于一个正对所述支撑柱前方的竖直面内,所述X形支架的四个端部依次固定设置有朝前的所述第一风力发电舱、第三风力发电舱、第四风力发电舱和第五风力发电舱,所述X形支架的交叉中心前端固定设置有朝前的所述第二风力发电舱;
处于所述X形支架的上部两端的所述第一风力发电舱和所述第五风力发电舱之间固定设置有上横杆;
处于所述X形支架的下部两端的所述第三风力发电舱和所述第四风力发电舱之间固定设置有下横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化多扇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风力发电舱包括舱体、发电机和扇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立体化多扇轮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处于所述X形支架的下部两端的所述第三风力发电舱和所述第四风力发电舱相向的侧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与底面绷紧相连的缆绳。
CN201820610594.1U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立体化多扇轮风力发电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567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10594.1U CN208456774U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立体化多扇轮风力发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10594.1U CN208456774U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立体化多扇轮风力发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56774U true CN208456774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51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1059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56774U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立体化多扇轮风力发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567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1106A (zh) * 2019-05-20 2019-08-16 李明山 一种可提高风能截面利用率的风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1106A (zh) * 2019-05-20 2019-08-16 李明山 一种可提高风能截面利用率的风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75114U (zh) 水面漂浮式密集型光伏发电装置
WO2017071549A1 (zh) 漂浮式光伏支架系统
CN208203475U (zh) 一种风光水互补式发电装置
CN207350915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支架
CN204886854U (zh) 一种水面漂浮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CN208456774U (zh) 一种立体化多扇轮风力发电机
CN108757289A (zh) 一种综合使用海上可再生能源的集成发电装置
CN1811165B (zh) 海洋能、水能、风能发电设备
CN102678470A (zh) 一种自升式空中风力发电装置
CN115800888A (zh) 一种基于翼型仿生的具有良好抗风性能的海上光伏装置
CN202645861U (zh) 一种自升式空中风力发电装置
CN205064188U (zh) 太阳能电池板固定装置和包括其的风力发电机塔架
CN208106645U (zh) 一种便捷空运的折叠式风力发电机
CN209115254U (zh) 一种水平轴小型多风机风力发电装置
CN202900545U (zh) 便携式野外用风力发电装置
CN204993193U (zh) 太阳能电池板固定装置和包括其的风力发电机塔架
CN206636702U (zh) 一种集成太阳能、水能发电的风力发电装置
CN201420655Y (zh) 一种高效能垂直轴式风力发电机
CN201246282Y (zh) 风力发电装置
CN208966481U (zh) 一种风力发电结构
CN205453609U (zh) 一种光伏发电架
CN109404217A (zh) 基于文丘里效应的风力、水力及太阳能综合发电系统装置
CN208347987U (zh) 一种荒漠抗砂石打击的风力发电机
CN204061041U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及潮汛能进行发电的发电机
CN209293964U (zh) 基于文丘里效应的风力、水力及太阳能综合发电系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