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56655U - 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56655U
CN208456655U CN201820843627.7U CN201820843627U CN208456655U CN 208456655 U CN208456655 U CN 208456655U CN 201820843627 U CN201820843627 U CN 201820843627U CN 208456655 U CN208456655 U CN 208456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side wall
fixed
door
end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436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校卫
韩传功
何胜良
贾洋洋
宋可可
李亚飞
王欣新
薛欣欣
郭任戌
王建博
韩广
李梅
李蕊
葛清品
侯正伟
张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mei Shenma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mei Shenma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mei Shenma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mei Shenma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436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56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56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566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一端共同连接有井筒,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其中的一端侧壁共同固定有分流塔,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内的一端侧壁上均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上固定有门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煤矿老通风系统的改进,解决了倒机过程中不能保证通风动力不能持续供应的问题,实现了煤矿通风机倒机前热备用技术,备用风机提前启动,保证了倒机过程中通风动力的持续供应,保证了风量、负压的平稳过渡,有效预防瓦斯超限,降低了发生人身事故的概率,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停风倒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煤的产量占世界第一位,同时煤是我国主要能源,我国广大农村近9亿农民的衣、食、住、行都靠煤提供能源,维持正常生活,火力发电在我国电力供应中占了很大比例,主要利用煤发出热能,再转化为电能,从事采煤工业的广大科技人员和广大矿工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工农业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事采煤工业的广大科技人员和采煤工人用他们的血和汗谱写了一首又一首可歌可泣的赞歌,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然而矿难不断给科技人员和矿工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长期从事采矿的科技人员为防止瓦斯爆炸产生的矿难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矿井通风系统包括通风巷道(包括进风井、回风井、通风巷道)、通风设施(风门、风窗、风桥、密闭、测风站等风流控制设施)和通风机(包括主风 机,局部风机)。当前矿井通风系统的应用仍然是相对独立,不能与其他监控系统共享配合使用。当今,煤矿瓦斯研究是全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煤炭开采的难点和热点技术。一是瓦斯涌出是制约煤矿安全、高产、高效开采的主要障碍;二是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安全生产最大的威胁;三是瓦斯排放大气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四是瓦斯是重要的能源,我国瓦斯资源居世界第三位。如何利用瓦斯资源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瓦斯地质规律是瓦斯涌出,瓦斯突出的重要规律。瓦期含量、涌出量大小和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受地质构造演化条件的控制,并且存在着明显的分区、分带特征。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和区域构造演化理论,做到区域控制矿区、矿区控制井田、采区,搞清煤层高瓦斯赋存区、高地应力区、挤压剪切破坏区的分布是瓦斯预测和治理的关键技术的组成部分。矿井瓦斯地质图是以矿区主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为地理底图,主要反映矿区构造演化作用对瓦斯保存、赋存的控制;不同方向的断裂受构造演化对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控制;各个井田在矿区构造中所处的构造位置;压扭性构造带以及挤压、剪切作用形成构造煤造成构造复杂区的划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的分布和预测情况,瓦斯涌出量等值线等。采掘工作面瓦斯地质图是直接面对瓦斯灾害防治措施和瓦斯抽放措施的,要随着采掘进程,随时收集、整理填绘瓦斯监测资料和揭露的所有地质资料,尤其是要对小断层和构造煤的厚度变化随时进行编录,编制煤巷和剖面的瓦斯涌出量随不同地质因素的变化曲线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值变化图,并对瓦斯突出危险性随时预报。目前瓦斯地质和瓦斯地质图的应用仍然是相对独立,不能与其他监控系统共享配合使用,但是传统倒机方式均以手动完成,具体倒机操作程序:主通风机停止运行、关闭主通风机立闸门、开启备用通风机立闸门、备用通风机启动运行,此时主备用通风机倒机工作完成。因为主备用通风机倒机工作需要较长时间,所以,存在以下问题:1、倒机过程中必然会有一段时间井下无风,容易造成高突矿井瓦斯超限问题。2、因为备用通风机处于冷备用状态,即主通风机停转后再启动备用风机,如果备用风机因某种原因突然无法启动,而主风机已经停转,容易引发事故。3、在备用通风机故障情况下,即使迅速恢复主通风机的运行也会造成倒机时间过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一端共同连接有井筒,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其中的一端侧壁共同固定有分流塔,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内的一端侧壁上均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上固定有门板,所述检修门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两个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一端侧壁上,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两端均固定有两个限位板,且同一风道的两个限位板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限位板之间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贯穿设有立闸门,所述限位板上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内安装有T型滑块,同一组的两个T型滑块之间分别固定在立闸门的两端侧壁上,所述立闸门的上端固定有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上端均安装有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活塞杆的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承载板的下端,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内的两端侧壁上均设有凹槽,且同一风道内的两个凹槽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凹槽的相对侧壁之间共同安装有立式旋叶风门,所述立式旋叶风门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上固定有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凹槽内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二齿条,且第二齿条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同一组的两个第二齿条的上端共同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上端均安装有第三油缸,所述第三油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承载板的下端,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一端侧壁上均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内的两端侧壁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安装有两个第一滑块,同一侧的两个第一滑块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第一滑块的一端侧壁上共同固定有第一齿条,两个第一齿条的相对侧壁上固定有水平对空旋叶风门,所述第一齿条的一端等间距啮合有多个第一齿轮,同一侧的两个第一齿轮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第一齿轮之间固定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有第二密封板,两个第一齿条的一端侧壁上均固定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的一端侧壁上共同固定有支撑板,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油缸,所述第二油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的一端侧壁上,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内的一端侧壁上均安装有六个安装块,且同一侧的三个安装块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安装块的下端共同转动连接有通风机,同一组的另一个安装块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四油缸,所述第四油缸活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固定在通风机的一端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门板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两端侧壁上均固定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端固定在门板的一端侧壁上,所述门板的一端侧壁上粘贴有密封胶条。
优选地,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T型滑块上设有多个与第一限位孔对应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内贯穿设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贯穿第一限位孔并延伸至其中一个第二限位孔内。
优选地,所述门板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拉手。
优选地,所述拉手上设有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安装块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内的一端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抽出插杆,利用第一油缸带动第一承载板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立闸门通过T型滑块在T型滑槽内向上移动,移动到合适位置,利用插杆和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的配合将其固定,使用第三油缸带动第二承载板向上移动,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的配合,实现了第一密封板的角度转变,从而达到通风效果,使用第二油缸带动支撑板移动,从而带动连接块移动,继而带动第一齿条移动,继而带动水平对空旋叶风门上的第二密封板角度变换,实现了水平对空旋叶风门关闭,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内均安装有两个通风机,其中一个通风机为备用通风机,当需要倒机时,利用其中一个第四油缸将备用通风机放置到与第一风道的一端垂直,并打开备用通风机进行预热,当预热完成后,将工作很久的通风机关闭,利用第四油缸拉起,实现同一个风道内的倒机,当需要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的倒机时,关闭第一风道内的立闸门和立式旋叶风门,利用第二风道内的通风机进行排风,实现了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的倒机,当需要检修时,利用拉手打开检修门,关闭其中一个的风道,进行检修,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煤矿老通风系统的改进,解决了倒机过程中不能保证通风动力不能持续供应的问题,实现了煤矿通风机倒机前热备用技术,备用风机提前启动,保证了倒机过程中通风动力的持续供应,保证了风量、负压的平稳过渡,有效预防瓦斯超限,降低了发生人身事故的概率,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的B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的C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检测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井筒、2第一固定件、3门板、4拉手、5立闸门、6第一齿条、7第一滑块、8支撑板、9第二油缸、10第二风道、11第二固定件、12第二密封板、13转动块、14第一风道、15分流塔、16第一油缸、17第一承载板、18立式旋叶风门、19第二承载板、20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1第一滑槽、22通风机、23第三油缸、24连接块、25安装块、26螺栓、27第四油缸、28第一限位块、29第二限位块、30 T型滑槽、31密封胶条、32 T型滑块、33第二齿轮、34第二齿条、35第二滑块、36第二滑槽、37第一密封板、38固定板、39插杆、40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包括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的一端共同连接有井筒1,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的其中的一端侧壁共同固定有分流塔15,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内的一端侧壁上均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内设有检修门,检修门上固定有门板3,检修门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两个转动块13,转动块13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件2,第一固定件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的一端侧壁上,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的两端均固定有两个限位板40,且同一风道的两个限位板40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限位板40之间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内贯穿设有立闸门5,限位板40上设有T型滑槽30,T型滑槽30内安装有T型滑块32,同一组的两个T型滑块之间分别固定在立闸门5的两端侧壁上,立闸门5的上端固定有第一承载板17,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的上端均安装有第一油缸16,抽出插杆39,利用第一油缸16带动第一承载板17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立闸门5通过T型滑块32在T型滑槽30内向上移动,移动到合适位置,利用插杆39和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的配合将其固定,第一油缸16活塞杆的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承载板17的下端,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内的两端侧壁上均设有凹槽,且同一风道内的两个凹槽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凹槽的相对侧壁之间共同安装有立式旋叶风门18,立式旋叶风门18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上固定有第一密封板37,第一转轴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齿轮33,凹槽内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二滑槽36,第二滑槽36的内安装有第二滑块35,第二滑块35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二齿条34,且第二齿条34和第二齿轮33相互啮合,同一组的两个第二齿条34的上端共同固定有固定板38,固定板38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二承载板19,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的上端均安装有第三油缸23,第三油缸23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承载板19的下端,使用第三油缸23带动第二承载板19向上移动,通过第二齿轮33和第二齿条34的配合,实现了第一密封板37的角度转变,从而达到通风效果,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的一端侧壁上均设有第三开口,第三开口内的两端侧壁上设有第一滑槽21,第一滑槽21内安装有两个第一滑块7,同一侧的两个第一滑块7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第一滑块7的一端侧壁上共同固定有第一齿条6,两个第一齿条6的相对侧壁上固定有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第一齿条6的一端等间距啮合有多个第一齿轮,同一侧的两个第一齿轮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第一齿轮之间固定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固定有第二密封板12,两个第一齿条6的一端侧壁上均固定有连接块24,两个连接块24的一端侧壁上共同固定有支撑板8,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连接件,连接件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油缸9,使用第二油缸9带动支撑板8移动,从而带动连接块24移动,继而带动第一齿条6移动,继而带动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上的第二密封板12角度变换,实现了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关闭,第二油缸9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8的一端侧壁上,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内的一端侧壁上均安装有六个安装块25,且同一侧的三个安装块25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安装块25的下端共同转动连接有通风机22,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内均安装有两个通风机22,其中一个通风机22为备用通风机22,当需要倒机时,利用其中一个第四油缸27将备用通风机22放置到与第一风道14的一端垂直,并打开备用通风机22进行预热,当预热完成后,将工作很久的通风机22关闭,利用第四油缸27拉起,实现同一个风道内的倒机,同一组的另一个安装块25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四油缸27,第四油缸27活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件11,第二固定件11的一端固定在通风机22的一端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中,门板3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二限位块29,第二限位块29的两端侧壁上均固定有第一限位块28,第一限位块28的一端固定在门板3的一端侧壁上,门板3的一端侧壁上粘贴有密封胶条31,限位板40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孔,T型滑块32上设有多个与第一限位孔对应的第二限位孔,第一限位孔内贯穿设有插杆39,插杆39的一端贯穿第一限位孔并延伸至其中一个第二限位孔内,门板3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拉手4,拉手4上设有防滑纹,安装块25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内的一端侧壁上,当需要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之间的倒机时,关闭第一风道14内的立闸门5和立式旋叶风门18,利用第二风道10内的通风机22进行排风,实现了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之间的倒机,当需要检修时,利用拉手4打开检修门,关闭其中一个的风道,进行检修。
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时,抽出插杆39,利用第一油缸16带动第一承载板17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立闸门5通过T型滑块32在T型滑槽30内向上移动,移动到合适位置,利用插杆39和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的配合将其固定,使用第三油缸23带动第二承载板19向上移动,通过第二齿轮33和第二齿条34的配合,实现了第一密封板37的角度转变,从而达到通风效果,使用第二油缸9带动支撑板8移动,从而带动连接块24移动,继而带动第一齿条6移动,继而带动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上的第二密封板12角度变换,实现了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关闭,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内均安装有两个通风机22,其中一个通风机22为备用通风机22,当需要倒机时,利用其中一个第四油缸27将备用通风机22放置到与第一风道14的一端垂直,并打开备用通风机22进行预热,当预热完成后,将工作很久的通风机22关闭,利用第四油缸27拉起,实现同一个风道内的倒机,当需要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之间的倒机时,关闭第一风道14内的立闸门5和立式旋叶风门18,利用第二风道10内的通风机22进行排风,实现了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之间的倒机,当需要检修时,利用拉手4打开检修门,关闭其中一个的风道,进行检修,在传统的模式下倒机容易出现:1、倒机过程中必然会有一段时间井下无风,容易造成高突矿井瓦斯超限问题。
2、因为备用通风机22处于冷备用状态,即主通风机22停转后再启动备用风机22,如果备用风机22因某种原因突然无法启动,而主风机22已经停转,容易引发事故。
3、在备用通风机22故障情况下,即使迅速恢复主通风机22的运行也会造成倒机时间过长。
现在大多数矿井通风机系统倒机均采用倒机前的热备用,即在老通风系统不停风的前提下启动备用通风机22,在正常启动后,则可以实现可靠的热备用,如果出现备用通风机22无法启动,那么可以暂停倒机操作,对备用通风机22进行故障的排除和检修。因为实质的倒机过程还没有开始,不会影响主通风机22的运行。具体倒机操作程序为:
改造后原有立闸门5全部打开,只在对新安装立式旋叶风门18检修时关闭。
1、主通风机22正常运转中,打开备用通风机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零角度开启备用通风机22,待备用通风机22启动稳定后,将备用通风机22叶片角度调整到工作角度,此时备用通风机22处于空运转状态,风流从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进,出风口出,实现开机前热备用。2、经检查备用通风机22运转正常后,打开主通风机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同时关闭主通风机立式旋叶风门18,使主通风机22过渡到空运转状态。打开备用通风机立式旋叶风门18,同时关闭备用通风机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使之过渡到正常井下通风运转状态。
3、备用通风机22完全开启,备用通风机22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关闭,实现备用主扇挂网运行;主通风机22立式旋叶风门18完全关闭,主通风机22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完全开启,热备用5分钟后,主通风机22停止运转,叶片恢复到零角度,此时主备用通风机22倒机工作完成。因为主备用通风机22倒机时采用倒机前的热备用,所以,解决和消除了传统倒机方式下存在的各种问题。
水平对空风门及立式旋叶风门20改造的同时需在立闸门5向井筒1方向2米位置风道侧壁上加装检修门。
加装检修门有两种施工方案:方案一,传统施工即先对风道打密闭后加装检修门的施工方法;方案二,利用事先加工的活动式钢结构门对风道侧壁进行局部密闭后加装检修门的施工方法。
方案一是传统施工即自上向下均匀用膨胀螺栓在风道内壁上打孔固定“工”字钢壁座,将“工”字钢固定在壁座上,再用螺栓将50mm厚木板与“工”字钢固定在一起。最后用风筒布覆盖在木板上并加以固定。2、方案二是采用1.4米*1.6米钢板,四周用∠50×5角钢满焊,加工成活动式钢结构门(门板3事先用胶皮密封)。然后打开已安装好的立式旋叶风门18,关闭已安装好的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应佩戴好安全带并将携带的手电钻、膨胀螺栓、加工件和照明灯用麻绳绑扎牢固,以防施工过程中材料、工具坠入井筒1,造成井筒1内电气设备及通讯电线损坏。穿过立闸门5向井筒1方向2米处即为安装活动式钢结构门位置。把活动式钢结构门紧扣在欲破除的检修门位置,利用手电钻打孔,膨胀螺栓固定。因风道腰部有弧度,缝隙较大,此时可以用胶皮封堵密封,确保严密不漏风。在破除检修门混凝土基础时风镐要尽量减少垂直墙体的受力,避免破除时把里侧活动式钢结构门捣松,造成漏风现象。在破除检修门混凝土基础时,应派专人负责及时清理混凝土碎渣。利用气割工具割除风道内基础钢筋时应保留钢筋长度为100~150mm,施工时应及时浇水扑灭火星焊渣。
两种方案施工从技术、安全及经济方面综合考虑选择最优施工方案:
方案一传统的用木板、工字钢等材料在风道内自上向下打密闭,用膨胀螺栓在风道内壁上打孔固定“工”字钢壁座,将“工”字钢固定在壁座上,再用螺栓将50mm厚木板与“工”字钢固定在一起。最后用风筒布覆盖在木板上并加以固定。从难易程度方面,由于风道内潮湿、风大、阴暗、风道较高,材料运输、密闭的固定及安装非常困难,且施工工期长,增大了单机运行的风险。从经济方面,此施工方案需要大量木板、工字钢、螺栓等,材料运输量大,劳动强度大,施工条件恶劣,且施工工期长。从安全方面,采用此方案一旦正在运行的风机出现故障,不能及时的拆除密闭墙,延长倒机时间,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可能造成重大隐患。
方案二是采用1.4米*1.6米钢板,四周用∠50×5角钢满焊,加工成活动式钢结构门(门板3事先用胶皮密封)。此活动式钢结构门可以事先加工完成,待检修门改造时将其固定在风道内壁即可。此方案经济、易操作,降低施工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从安全方面考虑,采用此方案一旦正在运行的风机出现故障,可以立即进行倒机工作,确保了矿井生产的安全性。
因此从技术、安全及经济方面综合考虑方案二更经济、易操作,降低施工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
针对在面临单风机运转的风险,如何解决水平风门施工困难的问题;采用两种方案;
方案一:利用风镐在风道内对需破除的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进行一点点的破除,在面临单风机运转的风险条件下,此种方案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且担负着单机运转的安全隐患。
方案二:采用下部支撑,分片切割、分块吊运的施工新技术,解决了水平风门施工难题。
首先在风道内对需破除的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位置,利用Φ50钢管搭设满堂架进行支撑防护,以免大块混凝土坠落伤人;同时应指派专人在风道内进行监护。然后依照测量放线尺寸,在风道上平面利用混凝土切割机对风门位置混凝土进行切槽,切槽宽度为200mm,切割成“日”字型,再利用风镐对切槽部分进行破除,破除完毕后,施工人员利用钢丝绳对大块混凝土进行绑扎,利用25T吊车进行吊装,待钢丝绳绷紧受力后停止吊装,由持特种操作证的电焊工用气割工具将风道内基础钢筋一一割除,最后利用25T吊车将分割成两大块的混凝土吊运出风道。
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实现了倒机过程中通风动力的持续供应,杜绝了因备用风机意外故障而造成倒机过程中井下长时间停风事故;同时缩短了倒机时间,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消除了事故隐患。
2、风道不打密闭破除风道腰部检修门,降低了施工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攻克了风道打密闭困难的技术难题。
3、采用下部支撑,分片切割、分块吊运的施工新技术,解决了水平风门施工难题。
施工准备:
1、积极参与方案制定,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提出问题请求答复,完善施工方案。
2、设备供应阶段:
3、根据设备到货情况及现场情况确定开工时间,并确定安装工期。所有设备必须索取合格证明文件及检验报告。
4、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尺寸对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立式旋叶风门18及检修风门位置测量放线。
5、施工用具、工具、材料准备:根据施工内容配备吊车、大板车、钢丝绳扣、卡环、水准仪、电焊机、气割工具等施工设备和用具。
施工现场准备:
1、施工现场四通一平,确保施工期间的各项后勤保障。
2、开工前要将施工用具全部运到施工现场,并根据现场情况合理放置。
3、风门基础破除及风门组对。
4、改造2#系统时,提前由矿方把1#风机检修,确保无误后,再把风机倒至1#风机运转,改造2#之前先停2#风机电源,将断路器小车摇到试验位置,并在电源柜上挂工作警示牌。
5、关上2#风道的立闸门5。
风门基础破除:根据各风门尺寸(如图):破除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和立式旋叶风门18混凝土基础。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据各风门尺寸,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基础破除前应事先在风道内对需要破除位置搭满堂架进行防护,以免混凝土块掉落伤人,同时在风道内应指派专人进行监护。然后在风道上平面用混凝土切割机先将需破除位置切口,切成“日”字型,开口宽度为200mm,然后分两块吊出风道。
2、风道上从原有立闸门5中心向扩散塔方向测量5米处位置,用风镐将风道上平面及风道两侧面基础同时破除900mm宽,做为立式旋叶风门18安装基础,在切割混凝土内钢筋时应保留钢筋长度为100~150mm,以便在立式旋叶风门18抄平找正后与钢筋进行焊接固定,与风道形成结合体,以保证风门在运行时牢固可靠。
3、据厂家随机文件及厂家技术人员现场技术指导,利用8T吊车对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及立式旋叶风门18现场进行组装,在组装过程中应使用水平尺来测量风门的平行度和拉对角线法测量其垂直度;在安装电动执行器前应对风门的行走齿条及齿轮进行检查并涂抹润滑油,从而减少在运行中的摩擦和卡阻现象,延长风门的使用寿命。
风门安装: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和立式旋叶风门18的安装:
1、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安装时利用25T吊车进行吊装,吊装前应先进行试吊,同时在基础上应设置垫铁;吊车站在风道两侧的道路上对风门进行吊装,并移吊就位,通过调整垫铁进行抄平找正,然后支模、二次灌浆。
2、在施工中发现通过对立式旋叶风门18进行改进,不但不影响矿井供风,还能在施工中减少很大工作量、降低了施工难度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单风机运行带来的风险。采用的方法:首先将立式旋叶风门18两侧门框加工成翼缘型,并钻M22的孔径,然后与风道两内侧壁用高强膨胀螺栓进行打眼固定,固定时侧面板与风道内壁间加密封胶皮,确保密封严实。
与传统施工的对比:传统施工即自上向下均匀用膨胀螺栓在风道内壁上固定“工”字钢壁座,将“工”字钢固定在壁座上,再用螺栓将50mm厚木板与工字钢固定一起,最后用风筒布覆盖在木板上并固定。
破除风道腰部检修风门基础及检修风门安装:破除风道腰部检修风门基础时应打密闭。制作方法:用1.4米*1.6米钢板,四周用50角钢满焊,加工成一个框架式结构(角钢面事先粘上密封胶皮)。从风道里侧堵住欲破除的检修门位置,确保破除后风道不漏风。具体施工方法:打开已安装好的立式旋叶风门18,关闭已安装好的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从原立闸门5南面检修风门进入风道(携带事先准备的手电钻、膨胀螺栓、加工件和照明灯),然后打开原立闸门5进入立闸门5北面风道,把已加工的临时密封堵板紧扣在欲破除的检修门位置,然后打孔用膨胀螺栓固定。由于腰部风道有弧度,缝隙大的位置可以用胶皮密封严实,确保严密不漏风,及时清理碎渣。破除检修风门基础时风镐要尽量减少垂直墙体的受力,避免破除时把里侧钢板角钢框架捣掉(及时清除破除的碎块和里侧框架角钢与墙体结合处的碎渣)。用火焊去除钢筋时,要保留50~100mm钢筋头,同时要间断进行,及时浇水扑灭火星焊渣。检修风门安装:首先应安装检修风门门框,对检修风门门框进行抄平找正后将门框与风道内预留钢筋焊接固定,然后支模、二次灌浆;并安装检修风门门板。
应急预案:风门在改造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如下情况:停机改造的风机的风门基础已破除,运行的风机出现故障,这时需要启动停机改造的风机。解决办法是将已破除的水平门基础用木板封住,已破除的立闸门5的洞口用铁板封堵。
混凝土基础浇筑: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间歇时间应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成。浇筑时,应经常检查模板,支撑钢筋等构件情况,发现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并校正。采用振捣器捣实混凝土时,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并不再沉落。浇筑混凝土所用砂浆或混凝土的强度应该比基础混凝土强度高一级。
操作台及自动倒机监控系统的安装:自动倒机监控系统的安装,确保了倒机过程的安全性;操作台及自动倒机监控系统抄平找正完成后,将柜体底座与基础槽钢点焊在一起以增加其稳固性。
电缆敷设及接线:根据电气施工图纸及厂家的二次接线原理图对电缆编号,挂电缆牌并进行接线。
接地系统安装:安装人工接地体,焊接接地干线,形成整个接地网系统,且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在机械及电气设备安装完成后,要根据设备的结构特点进行单机试运转、联动试运转和负荷试运转,以检验设备的安装及制造质量。
首先人员组织,组建试运转临时机构,确定现场负责人和各工种操作人员,且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已到达施工现场。
其次试运转方案已经审批完毕,对施工操作人员已进行技术交底,尤其要明确指挥联络信号,人员观察位置和意外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然后试运转原则:先电气后机械,先点动后自动,先空负荷试运转后负荷试运转。在试运转过程应巡回观察各个仪表的情况及机械设备运行中是否有卡阻或摩擦声音,并做好试运转记录;试运转合格后,各参与方应在试运转报告上签字确认。
优点:
1、采用煤矿通风机22倒机前热备用技术,备用风机22提前启动,保证了倒机过程中通风动力的持续供应,保证了风量、负压的平稳过渡,有效预防瓦斯超限。
2、在施工风道腰部检修门时,采用活动式钢结构门局部密闭代替风道密闭,降低施工难度,加快了施工进度。
3、采用下部支撑,分片切割、分块吊运的施工新技术,解决了水平风门施工难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包括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其特征在于,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的一端共同连接有井筒(1),所述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的其中的一端侧壁共同固定有分流塔(15),所述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内的一端侧壁上均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上固定有门板(3),所述检修门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两个转动块(13),所述转动块(13)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固定件(2),所述第一固定件(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的一端侧壁上,所述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的两端均固定有两个限位板(40),且同一风道的两个限位板(40)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限位板(40)之间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贯穿设有立闸门(5),所述限位板(40)上设有T型滑槽(30),所述T型滑槽(30)内安装有T型滑块(32),同一组的两个T型滑块之间分别固定在立闸门(5)的两端侧壁上,所述立闸门(5)的上端固定有第一承载板(17),所述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的上端均安装有第一油缸(16),所述第一油缸(16)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承载板(17)的下端,所述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内的两端侧壁上均设有凹槽,且同一风道内的两个凹槽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凹槽的相对侧壁之间共同安装有立式旋叶风门(18),所述立式旋叶风门(18)上等间距安装有多个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上固定有第一密封板(37),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齿轮(33),所述凹槽内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二滑槽(36),所述第二滑槽(36)的内安装有第二滑块(35),所述第二滑块(35)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二齿条(34),且第二齿条(34)和第二齿轮(33)相互啮合,同一组的两个第二齿条(34)的上端共同固定有固定板(38),所述固定板(38)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二承载板(19),所述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的上端均安装有第三油缸(23),所述第三油缸(23)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承载板(19)的下端,所述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的一端侧壁上均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内的两端侧壁上设有第一滑槽(21),所述第一滑槽(21)内安装有两个第一滑块(7),同一侧的两个第一滑块(7)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第一滑块(7)的一端侧壁上共同固定有第一齿条(6),两个第一齿条(6)的相对侧壁上固定有水平对空旋叶风门(20),所述第一齿条(6)的一端等间距啮合有多个第一齿轮,同一侧的两个第一齿轮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第一齿轮之间固定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有第二密封板(12),两个第一齿条(6)的一端侧壁上均固定有连接块(24),两个连接块(24)的一端侧壁上共同固定有支撑板(8),所述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油缸(9),所述第二油缸(9)活塞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8)的一端侧壁上,所述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内的一端侧壁上均安装有六个安装块(25),且同一侧的三个安装块(25)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安装块(25)的下端共同转动连接有通风机(22),同一组的另一个安装块(25)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四油缸(27),所述第四油缸(27)活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件(11),所述第二固定件(11)的一端固定在通风机(22)的一端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3)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第二限位块(29),所述第二限位块(29)的两端侧壁上均固定有第一限位块(28),所述第一限位块(28)的一端固定在门板(3)的一端侧壁上,所述门板(3)的一端侧壁上粘贴有密封胶条(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0)的一端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T型滑块(32)上设有多个与第一限位孔对应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内贯穿设有插杆(39),所述插杆(39)的一端贯穿第一限位孔并延伸至其中一个第二限位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3)的一端侧壁上固定有拉手(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4)上设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块(25)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风道(14)和第二风道(10)内的一端侧壁上。
CN201820843627.7U 2018-06-01 2018-06-01 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56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3627.7U CN208456655U (zh) 2018-06-01 2018-06-01 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43627.7U CN208456655U (zh) 2018-06-01 2018-06-01 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56655U true CN208456655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49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43627.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56655U (zh) 2018-06-01 2018-06-01 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566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sakura et al. Tunnel maintenance in Japan
CN107091096A (zh) 一种常压下土压平衡盾构机主驱动密封失效洞内更换方法
CN109989405A (zh) 孤石场地条件下基坑支护施工方法
CN111156006A (zh) 一种盾构下穿危险管线施工方法
CN107255701A (zh) 用于破碎岩质边坡工程的桩锚支护模型试验系统
CN109448484A (zh) 一种模拟井下采煤巷道综采全过程的实验及教学系统
CN111706341A (zh) 土压平衡盾构下穿大直径污水干管施工方法
CN208456655U (zh) 一种煤矿老通风系统不停风倒机装置
British Tunnelling Society Specification for tunnelling
Chen et al. TBM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CN113565541B (zh) 一种立交式密集巷道群下位巷道再生顶板再造方法
CN111576921A (zh) 轨交保护区内既有基础建筑的拆除以及复建施工方法
CN209447353U (zh) 一种模拟井下采煤巷道综采全过程的实验及教学系统
Mashimo et al.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prospect of maintenance and operation of road tunnel
CN107161851B (zh) 一种通过自身重力作用完成自动卸渣的龙门渣斗装置及方法
Chandler et al. The buffer/container experimen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report
Jack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geology to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continuing maintenance of the Mullardoch Tunnel
Chen et al. TBM Project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Zhang et 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Abnormal Gas Emission in Low Permeability and High Gas Mining Face
Gao et al. Study on Supporting Technology for Mechanized Construction of High Speed Railway Tunnel
Hu et al. Construction methods for cross passage in soft ground tunnels in China
CN208721478U (zh) 竖向动超载下有限土体动土压力模型装置
CN117287209A (zh) 大断面浅埋隧道软弱地层cd型双侧壁导坑施工工法
Merlini et al. Brenner Base Tunnel, Lots Mules 2-3 (Italy): Th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of the emergency stop in Trens
Chen et al. Normal Pressure Tool Change Technology Based on Basic Pressure and Changeable Knife Desig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