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44293U - 一种全自动烧录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烧录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44293U
CN208444293U CN201821109446.8U CN201821109446U CN208444293U CN 208444293 U CN208444293 U CN 208444293U CN 201821109446 U CN201821109446 U CN 201821109446U CN 208444293 U CN208444293 U CN 2084442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iconductor
oxide
microprocessor
metal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094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胜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he (xiame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he (xiame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he (xiame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he (xiame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094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442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442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442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烧录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微处理器、通过微处理器的第一SPI接口进行连接的点阵显示屏、通过微处理器的IO口连接的外设部件、通过微处理的第二SPI接口进行连接的缓存模块、连接微处理器的USB接口、供电电源电路、五组通过微处理的IO口连接的MOS开关组以及烧录口;其中,微处理器的IO口通过MOS开关组连接烧录口,微处理器还通过UART模式连接对应的烧录口,可以实现通过五路UART同时烧录5片STM32系列单片机,效率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烧录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录机领域。
背景技术
STM32系列单片机专为要求高性能、低成本和低功耗的应用设计,全系列均支持片内ISP(In-System Programming,系统在线可编程)下载编程模式,并且采用同一种通信协议,因此均可以通过USART接口实现ISP编程。
在批量生产中,STM32常见的烧录方式基本为3种方式。其一为预烧录,在贴片前,使用批量烧录器对芯片进行统一烧录;其二为联机烧录,即在贴片完成后使用Jlink或者STlink和PC机,使用相应的烧录软件通过芯片的接口进行烧录或者通过串口进行ISP烧录;其三为脱机烧录,在贴片完成后使用单个SW接口脱机烧录器进行程序烧录。第一种方法烧录速度最快,但是需要拆包装烧录,烧录完成后还要再重新包装,操作比较烦琐;第二种方式烧录速度一般,采用SW接口稍快,但是需要占用两个IO口,如果采用ISP方式,则软件操作步骤较多,导致烧录速度和效率最低;第三种较快,但是由于SW脱机烧录器只支持一个SW烧录口,因此只能一次烧录一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烧录机,设计全部按照异步模式即UART模式使用,因此可以实现通过五路UART同时烧录5片STM32系列单片机,效率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烧录机,包括微处理器、通过微处理器的第一SPI接口进行连接的点阵显示屏、通过微处理器的IO口连接的外设部件、通过微处理的第二SPI接口进行连接的缓存模块、连接微处理器的USB接口、供电电源电路、五组通过微处理的IO口连接的MOS开关组以及烧录口;
其中,微处理器的IO口通过MOS开关组连接烧录口,微处理器还通过UART模式连接对应的烧录口。
优选的,所述MOS开关组包括电阻R1、R2、R3、R4、R5、MOS管Q1、MOS管Q2、以及MOS管Q3;
其中,微处理器具有USART1-BOOT0信号端、USART1-BOOT1信号端和USART1-VCC信号端,电阻R1的一端连接USART1-BOOT0信号端和MOS管Q1的栅极、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一端连接USART1-BOOT1信号端和MOS管Q2的栅极、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一端连接USART1-VCC信号端和MOS管Q3的栅极、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MOS管Q1、MOS管Q2、以及MOS管Q3的漏极共同连接第一电压;
MOS管Q1的源极通过电阻R4接地并输出CH1-BOOT0信号,MOS管Q2的源极通过电阻R5接地并输出CH1-BOOT1信号,MOS管Q1的源极输出CH1-VCC信号。
优选的,所述的电阻R1、R2、R3、R4、R5阻值相等。
优选的,所述的外设部件包括LED指示灯、蜂鸣器和按键。
优选的,所述的微处理器为芯片STM32F302RB的最小系统。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设计全部按照异步模式即UART模式使用,因此可以实现通过五路UART同时烧录5片STM32系列单片机,效率较高,并且具有多种外设,便于操作和数据反馈,LED指示灯和蜂鸣器能够反馈信号,按键能够便于人为控制,可以触发信号用来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硬件结构方框图;
图2为实施例中MOS开关组电路连接图。
附图标记:1、微处理器;2、点阵显示屏;3、外设部件;31、LED指示灯;32、蜂鸣器;33、按键;4、缓存模块;5、USB接口;6、电源电路;7、MOS开关组;8、烧录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
一种全自动烧录机,参考图1所示,包括微处理器1、通过微处理器1的第一SPI接口进行连接的点阵显示屏2、通过微处理器1的IO口连接的外设部件3、通过微处理的第二SPI接口进行连接的缓存模块4、连接微处理器1的USB接口5、供电电源电路6、五组通过微处理的IO口连接的MOS开关组7以及烧录口8。其中,微处理器1的IO口通过MOS开关组7连接烧录口8,微处理器1还通过UART模式连接对应的烧录口8。外设部件3包括LED指示灯31、蜂鸣器32和按键33。微处理器1为芯片STM32F302RB的最小系统。
以STM32F302RB单片机为为处理器,以SPIflash作为程序存储器,可以脱离PC机独立工作,并支持通过ISP下载方式同时对5个STM32系列单片机进行程序烧录。
参考图2所示,MOS开关组7包括电阻R1、R2、R3、R4、R5、MOS管Q1、MOS管Q2、以及MOS管Q3。电阻R1、R2、R3、R4、R5阻值相等。
其中,微处理器1具有USART1-BOOT0信号端、USART1-BOOT1信号端和USART1-VCC信号端,电阻R1的一端连接USART1-BOOT0信号端和MOS管Q1的栅极、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一端连接USART1-BOOT1信号端和MOS管Q2的栅极、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一端连接USART1-VCC信号端和MOS管Q3的栅极、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MOS管Q1、MOS管Q2、以及MOS管Q3的漏极共同连接第一电压;MOS管Q1的源极通过电阻R4接地并输出CH1-BOOT0信号,MOS管Q2的源极通过电阻R5接地并输出CH1-BOOT1信号,MOS管Q1的源极输出CH1-VCC信号。
STM32系列单片机通常在上电时通过BOOT0和BOOT1管脚电平区分。当BOOT0为低电平时,从用户闪存启动,这是正常启动模式;当BOOT0为高电平时,如果BOOT1为低,则从系统存储器启动,可用于通过UART、USB或者其他方式把应用程序烧录到用户闪存;当BOOT0为高电平时,如果BOOT1为高时,从芯片内置RAM启动。另外一种工作模式,由BOOT0一个管脚用于选择下载模式,当BOOT0为低电平时,从用户闪存启动;当BOOT0为高电平时,从系统存储器启动。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得知,控制一个微处理器1的启动模式,需要控制BOOT0、BOOT1和电源的上电顺序,为了减少人工操作,实现全自动化烧录,需要使用MOS管控制3个信号的电平,如图2所示。其中USART1-BOOT0、USART1-BOOT1和USART1-VCC为单片机IO口,采用NMOS管控制,高电平导通,低电平截止,右侧与USART1一起组成一组下载控制口,所使用的上电控制顺序为:USART1-BOOT0高电平,USART1-BOOT1低电平,USART1-VCC高电平启动引导程序并完成ISP下载,下载完成后USART1-VCC设置为低电平,然后再设置USART1-BOOT0为低电平,USART1-BOOT1低电平,USART1-VCC高电平启动应用程序。
参考图1所示,本设计使用点阵显示屏2作为人机显示接口,用于显示烧录文件名称、被烧录器件的芯片型号、可烧录器件数量以及烧录状态等信息。同时采用5个独立的三色LED灯作为指示灯,用于提示烧录的进程,对应的烧录口8烧录过程中显示黄色,烧录成功时显示绿色,烧录失败时显示红色,同时使用蜂鸣器32在烧录结束时进行鸣叫提示,从而可以增加操作的直观性和易用性。
按键33可以用来启动烧录,设置烧录参数,包含是否启用读保护、是否限制烧录次数、是否启用保密功能、是否自动设定硬件序列号以及设置序列号的起始编码以及递增规则,当启用硬件序列号自动烧录功能时,在芯片内部flash指定地址写入唯一编码和硬件序列号。系统供电可以使用5V直流电源适配器,也可以通过USB端口的5V电源供电。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全自动烧录机,其特征是,包括微处理器、通过微处理器的第一SPI接口进行连接的点阵显示屏、通过微处理器的IO口连接的外设部件、通过微处理的第二SPI接口进行连接的缓存模块、连接微处理器的USB接口、供电电源电路、五组通过微处理的IO口连接的MOS开关组以及烧录口;
其中,微处理器的IO口通过MOS开关组连接烧录口,微处理器还通过UART模式连接对应的烧录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烧录机,其特征是,所述MOS开关组包括电阻R1、R2、R3、R4、R5、MOS管Q1、MOS管Q2、以及MOS管Q3;
其中,微处理器具有USART1-BOOT0信号端、USART1-BOOT1信号端和USART1-VCC信号端,电阻R1的一端连接USART1-BOOT0信号端和MOS管Q1的栅极、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一端连接USART1-BOOT1信号端和MOS管Q2的栅极、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一端连接USART1-VCC信号端和MOS管Q3的栅极、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
MOS管Q1、MOS管Q2、以及MOS管Q3的漏极共同连接第一电压;
MOS管Q1的源极通过电阻R4接地并输出CH1-BOOT0信号,MOS管Q2的源极通过电阻R5接地并输出CH1-BOOT1信号,MOS管Q1的源极输出CH1-VCC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烧录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电阻R1、R2、R3、R4、R5阻值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烧录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外设部件包括LED指示灯、蜂鸣器和按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烧录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微处理器为芯片STM32F302RB的最小系统。
CN201821109446.8U 2018-07-13 2018-07-13 一种全自动烧录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442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09446.8U CN208444293U (zh) 2018-07-13 2018-07-13 一种全自动烧录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09446.8U CN208444293U (zh) 2018-07-13 2018-07-13 一种全自动烧录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44293U true CN208444293U (zh) 2019-01-29

Family

ID=65088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0944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44293U (zh) 2018-07-13 2018-07-13 一种全自动烧录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4429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8280A (zh) * 2019-12-26 2020-05-15 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模数转换器熔丝自动烧录系统及方法
CN111627371A (zh) * 2020-05-27 2020-09-04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带有双显示屏的电子产品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8280A (zh) * 2019-12-26 2020-05-15 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模数转换器熔丝自动烧录系统及方法
CN111158280B (zh) * 2019-12-26 2021-09-21 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模数转换器熔丝自动烧录系统及方法
CN111627371A (zh) * 2020-05-27 2020-09-04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一种带有双显示屏的电子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44293U (zh) 一种全自动烧录机
CN108279918A (zh) 一种基于usb的固件烧录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05163426A (zh) 一种用于设置led驱动电源输出参数的编程设定电路
CN208314138U (zh) 一种板卡测试系统
CN208283934U (zh) 一种烧录装置
CN105677429A (zh) 程序烧写方法、处理器和电子电路
CN203950298U (zh) 一种无线编程装置
CN110297445A (zh) 一种借WiFi插拔模块的微控制电器
CN208766638U (zh) 一种stm32芯片串口烧录电路
CN201974798U (zh) 一种电视机离线升级工具
CN108563456A (zh) 一种智能烧写器及其烧写控制方法
CN210776655U (zh) 一种多串口烧录器
CN103024187B (zh) 一种基于手机蓝牙控制的逆变系统
CN104111851B (zh) 嵌入式系统切换启动装置
CN201853473U (zh) 第一次开机时edid自动烧录的显示器
CN211606659U (zh) 一种基于NodeMCU的远程控制抗干扰语音电路
CN108900176A (zh) 一种两通道中心频率可调的带通滤波器
CN211656392U (zh) 基于Arduino+WIFI的蓝牙开发板
CN209086900U (zh) 一种基于usart串口通讯协议的arm编程器
CN219246065U (zh) 一种离线烧录器
CN110413550A (zh) 一种芯片串口程序下载控制电路
CN208506736U (zh) 具有线上烧录功能的电动工具
CN214151690U (zh) 一种烧录器
CN209401006U (zh) 可支持大容量数据烧录的烧录器
CN208143422U (zh) 一种交换机功能切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