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42288U - 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42288U
CN208442288U CN201820445105.1U CN201820445105U CN208442288U CN 208442288 U CN208442288 U CN 208442288U CN 201820445105 U CN201820445105 U CN 201820445105U CN 208442288 U CN208442288 U CN 2084422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block
side wall
connecting tube
link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451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小军
吴小军
周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ANGZHAN FIRE F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ANGZHAN FIRE F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ANGZHAN FIRE F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ANGZHAN FIRE F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451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422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42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422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端侧壁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底部侧壁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相对的侧壁相抵,且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侧壁均设有多个固定块,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均通过多个第一螺纹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底部侧壁贯穿设有与第一连接槽相互连通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内部设有两端均具有开口的固定腔,所述固定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检修,从而保证救生背包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背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
背景技术
在当下,安全问题一直被人们所重视,商场一直是人流量十分巨大的场所,当商场发生火灾时,急需对人员进行疏散,而为了应对特殊情况,一般商场都会配备专门救生背包供人们使用,传统的救生背包是由高压氧气瓶、面罩和阀体组成,但是传统的阀体不便工作人员进行拆卸检查,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供氧阀体不便进行安全检修,而提出的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其能够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检修,从而保证救生背包的正常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端侧壁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底部侧壁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相对的侧壁相抵,且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侧壁均设有多个固定块,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均通过多个第一螺纹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底部侧壁贯穿设有与第一连接槽相互连通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内部设有两端均具有开口的固定腔,所述固定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上端贯穿位于上方的开口并延伸至第一连接槽内,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下端贯穿位于下方的开口,所述第一连接槽相对的内侧壁连接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相对的侧壁均与第一连接管的外侧壁相抵,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上端侧壁贯穿设有与第二连接槽相互连通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二连接槽的一端内侧壁连接有输送管,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内侧壁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的底部侧壁与第一连接管的上端侧壁相抵,所述第二螺纹杆与第一连接块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二连接管与第二连接块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分别与第一连接槽相对的内侧壁相抵,两个所述固定杆相对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环形块,所述环形块位于第一连接管的外侧,所述环形块相对的两端外侧壁均贯穿设有第三螺纹杆,两个所述第三螺纹杆均贯穿第一连接管的外侧壁并与其侧壁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三螺纹杆相对的侧壁均转动连接有弧形块,两个所述弧形块相对的侧壁均与第一连接管的外侧壁相抵。
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槽内侧壁的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和第二水平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四螺纹杆,所述第四螺纹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外侧壁贯穿设有与第一连接槽相互连通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连接槽内设有第三水平板,所述第四螺纹杆贯穿第三水平板的侧壁并与其侧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三水平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的底部侧壁设有限位卡槽,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上端侧壁与限位卡槽的上端侧壁相抵,所述第二水平板的上端侧壁竖直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第三水平板的侧壁并与其侧壁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动杆与第一连接块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与固定腔的连接处设有第四密封圈,所述输送管与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设有第五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相对的侧壁相抵,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侧壁均设有多个固定块,并且同一侧的固定块之间均通过多个第一螺纹杆连接,从而便于使用者将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分离,进行安全检测,将第二螺纹杆与高压氧气瓶连接,并将第一连接管延伸至高压氧气瓶内,当需要进行输送氧气时,转动转动杆,在转动杆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在第二锥齿轮的作用下,能够带动第一锥齿轮和第四螺纹杆转动,在第四螺纹杆转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三水平板与第四螺纹杆螺纹连接,而限位杆贯穿第三水平板的侧壁并与其滑动连接,从而能实现第三水平板带动限位卡块上升,在限位卡块的上升过程中,能够使限位卡槽的内顶部不与第一连接管的上端侧壁相抵,从而进行输气工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检修,从而保证救生背包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的定位装置与第一连接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块、2第二连接块、3第一螺纹杆、4固定块、 5转动杆、6第三水平板、7第一水平板、8固定杆、9限位杆、10第一连接管、11第二螺纹杆、12第一密封圈、13环形块、14第二连接管、15限位卡块、16第二密封圈、17第五密封圈、18输送管、19 第三螺纹杆、20第二锥齿轮、21第一锥齿轮、22第四螺纹杆、23第二水平板、24弧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第一连接块1的上端侧壁设有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块2的底部侧壁设有第二连接槽,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相对的侧壁相抵,且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相互连通,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的侧壁均设有多个固定块4,同一侧的两个固定块4之间均通过多个第一螺纹杆3连接,第一连接块1的底部侧壁贯穿设有与第一连接槽相互连通的第二螺纹杆11,第二螺纹杆11的内部设有两端均具有开口的固定腔,固定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0,第一连接管10的上端贯穿位于上方的开口并延伸至第一连接槽内,第一连接管10的下端贯穿位于下方的开口,第一连接槽相对的内侧壁连接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相对的侧壁均与第一连接管10的外侧壁相抵,第二连接块2的上端侧壁贯穿设有与第二连接槽相互连通的第二连接管14,第二连接管14远离第二连接槽的一端内侧壁连接有输送管18,第一连接槽的内侧壁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的底部侧壁与第一连接管10的上端侧壁相抵,第二螺纹杆11与第一连接块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12,第二连接管14与第二连接块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16,在第四螺纹杆22转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三水平板6与第四螺纹杆22螺纹连接,而限位杆9贯穿第三水平板6的侧壁并与其滑动连接,从而能实现第三水平板6带动限位卡块15上升,在限位卡块15的上升过程中,能够使限位卡槽的内顶部不与第一连接管10的上端侧壁相抵,从而进行输气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定位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杆8,两个固定杆8分别与第一连接槽相对的内侧壁相抵,两个固定杆8相对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环形块13,环形块13位于第一连接管10的外侧,环形块13 相对的两端外侧壁均贯穿设有第三螺纹杆19,两个第三螺纹杆19均贯穿第一连接管10的外侧壁并与其侧壁螺纹连接,两个第三螺纹杆 19相对的侧壁均转动连接有弧形块24,两个弧形块24相对的侧壁均与第一连接管10的外侧壁相抵,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槽内侧壁的第一水平板7和第二水平板23,第一水平板7和第二水平板23之间转动连接有第四螺纹杆22,第四螺纹杆2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1,第一连接块1的外侧壁贯穿设有与第一连接槽相互连通的转动杆5,转动杆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21 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0,第一连接槽内设有第三水平板6,第四螺纹杆22贯穿第三水平板6的侧壁并与其侧壁螺纹连接,第三水平板 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15,限位卡块15的底部侧壁设有限位卡槽,第一连接管10的上端侧壁与限位卡槽的上端侧壁相抵,第二水平板23的上端侧壁竖直设有限位杆9,限位杆9贯穿第三水平板6 的侧壁并与其侧壁滑动连接,转动杆5与第一连接块1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密封圈,第一连接管10与固定腔的连接处设有第四密封圈,输送管18与第二连接管14的连接处设有第五密封圈17。
本实用新型中,将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相对的侧壁相抵,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的侧壁均设有多个固定块4,并且同一侧的固定块4之间均通过多个第一螺纹杆3连接,从而便于使用者将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分离,进行安全检测,将第二螺纹杆11与高压氧气瓶连接,并将第一连接管10延伸至高压氧气瓶内,当需要进行输送氧气时,转动转动杆5,在转动杆5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第二锥齿轮20转动,在第二锥齿轮20的作用下,能够带动第一锥齿轮21和第四螺纹杆22转动,在第四螺纹杆22转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三水平板6与第四螺纹杆22螺纹连接,而限位杆9贯穿第三水平板6的侧壁并与其滑动连接,从而能实现第三水平板6带动限位卡块15上升,在限位卡块15的上升过程中,能够使限位卡槽的内顶部不与第一连接管10的上端侧壁相抵,从而进行输气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的上端侧壁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块(2)的底部侧壁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相对的侧壁相抵,且所述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相互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块(1)和第二连接块(2)的侧壁均设有多个固定块(4),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固定块(4)之间均通过多个第一螺纹杆(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1)的底部侧壁贯穿设有与第一连接槽相互连通的第二螺纹杆(11),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内部设有两端均具有开口的固定腔,所述固定腔内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0),所述第一连接管(10)的上端贯穿位于上方的开口并延伸至第一连接槽内,所述第一连接管(10)的下端贯穿位于下方的开口,所述第一连接槽相对的内侧壁连接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相对的侧壁均与第一连接管(10)的外侧壁相抵,所述第二连接块(2)的上端侧壁贯穿设有与第二连接槽相互连通的第二连接管(14),所述第二连接管(14)远离第二连接槽的一端内侧壁连接有输送管(18),所述第一连接槽的内侧壁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的底部侧壁与第一连接管(10)的上端侧壁相抵,所述第二螺纹杆(11)与第一连接块(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12),所述第二连接管(14)与第二连接块(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圈(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两个固定杆(8),两个所述固定杆(8)分别与第一连接槽相对的内侧壁相抵,两个所述固定杆(8)相对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环形块(13),所述环形块(13)位于第一连接管(10)的外侧,所述环形块(13)相对的两端外侧壁均贯穿设有第三螺纹杆(19),两个所述第三螺纹杆(19)均贯穿第一连接管(10)的外侧壁并与其侧壁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三螺纹杆(19)相对的侧壁均转动连接有弧形块(24),两个所述弧形块(24)相对的侧壁均与第一连接管(10)的外侧壁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槽内侧壁的第一水平板(7)和第二水平板(23),所述第一水平板(7)和第二水平板(23)之间转动连接有第四螺纹杆(22),所述第四螺纹杆(2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1),所述第一连接块(1)的外侧壁贯穿设有与第一连接槽相互连通的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锥齿轮(21)相互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0),所述第一连接槽内设有第三水平板(6),所述第四螺纹杆(22)贯穿第三水平板(6)的侧壁并与其侧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三水平板(6)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15),所述限位卡块(15)的底部侧壁设有限位卡槽,所述第一连接管(10)的上端侧壁与限位卡槽的上端侧壁相抵,所述第二水平板(23)的上端侧壁竖直设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贯穿第三水平板(6)的侧壁并与其侧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5)与第一连接块(1)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密封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0)与固定腔的连接处设有第四密封圈,所述输送管(18)与第二连接管(14)的连接处设有第五密封圈(17)。
CN201820445105.1U 2018-03-31 2018-03-31 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 Active CN208442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45105.1U CN208442288U (zh) 2018-03-31 2018-03-31 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45105.1U CN208442288U (zh) 2018-03-31 2018-03-31 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42288U true CN208442288U (zh) 2019-01-29

Family

ID=65093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45105.1U Active CN208442288U (zh) 2018-03-31 2018-03-31 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422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58166B (zh) 一种药丸落料桶架机构
CN206528489U (zh) 一种减震式工地热水供应车
CN208887851U (zh) 一种便于调节水压的水压式led显示屏防水测试器
CN208442288U (zh) 一种救生背包供氧阀体结构
CN208072919U (zh) 一种室内装修用便携式脚手架
CN208721340U (zh) 一种消防产品性能的试验装置
CN212166675U (zh) 一种大通量卡箍式袋滤器
CN207324180U (zh) 新型气提排泥装置
CN209494724U (zh) 一种潜水泵的泵体结构
CN208279211U (zh)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塔式起重机操作平台
CN206592533U (zh) 一种新型塔式压力容器
CN214806913U (zh) 胃管
CN215692287U (zh) 一种化工液体自动回收设备
CN205995263U (zh) 一种室内环境污染治理装置
CN208204266U (zh) 一种自带密封装置的管件
CN213738575U (zh) 魔芋加工用灌装封口装置
CN218249433U (zh) 一种变压系统用干燥空气发生器
CN205323339U (zh) 一种滚筒式石油过滤装置
CN208831879U (zh) 一种水隔离泵的清水阀密封装置
CN216170729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布袋除尘器
CN207798189U (zh) 一种水表安装柜
CN219259574U (zh) 一种方便维修的空气制氮机
CN209146445U (zh) 一种厨房设备灭火装置用容器阀
CN207778016U (zh) 一种高纯乙炔与工业乙炔同时充装装置
CN211301428U (zh) 一种消化科用临床洗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120 building 41, No. 1-42, Lane 83, Hongxiang North Road, Wanxiang Town,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Fangzhan Fire F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302, No. 288, No. 1, South Village, Jianzhong Road, old town,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Fangzhan Fire F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