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36033U - 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36033U
CN208436033U CN201721004285.1U CN201721004285U CN208436033U CN 208436033 U CN208436033 U CN 208436033U CN 201721004285 U CN201721004285 U CN 201721004285U CN 208436033 U CN208436033 U CN 208436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tank mouth
mouth
inner cavity
shap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00428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振龙
王志远
朱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00428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36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36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36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罐体和连接在罐体上的罐口,关键在于:所述罐体由隔离密封的上罐和底罐拼装组成,底罐内设置自动抽、进气系统、且系统的抽、进气口连通上罐内腔;罐口一端可拆卸连接在上罐上,另一端具有与体表结构相适应的轮廓曲线。本拔罐内部被隔板分隔成两个腔室,底罐内腔与外界连通,上罐内腔与底罐内腔隔离密封。罐口适应人体结构设置为对应形状,当罐口与人体紧密贴合时,上罐内腔成为密闭空间,启动真空泵,抽取治疗腔空气,形成负压,使拔罐吸附于体表;治疗结束后,泄气阀开启,使治疗腔与外界气压平衡,以轻松取下拔罐。

Description

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拔罐,具体涉及具有异形罐口的自动抽、进气拔罐。
背景技术
拔罐疗法通常以罐为工具,是通过燃烧排除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体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传统的拔罐罐口通常为规整的圆形,这种罐口易于加工、操作简单。但是当用于特殊部位时,比如肩胛、脖子、额头、脊柱、四肢等部位,无法使罐口与体表紧密贴合,容易漏气或压力较小,吸附不完全,治疗效果不好。即使改用小口径圆拔罐,两拔罐之间的部位仍然无法覆盖。另外因拔罐部位有淤血红肿,一般需要3-7天恢复,拔罐之后留下的疤痕,非常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将智能拔罐的罐口设计为与人体结构匹配的形状,以使罐口与体表紧密贴合,并具有较大的覆盖面积,吸拔有力,治疗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包括罐体和连接在罐体上的罐口,关键在于:所述罐体由隔离密封的上罐和底罐拼装组成,底罐内设置自动抽、进气系统、且系统的抽、进气口连通上罐内腔;罐口一端可拆卸连接在上罐上,另一端具有与体表结构相适应的轮廓曲线。
进一步的,所述罐口与上罐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上罐和底罐之间设置有隔板和第二密封圈,隔板上设置的真空泵和泄气阀位于底罐内腔,且真空泵的吸气口、泄气阀的出气口穿过隔板与上罐内腔连通,并借助设置在底罐内的控制管理电路形成自动抽气治疗和进气脱罐的智能工作模式。
本拔罐内部被隔板分隔成两个腔室,底罐内腔与外界连通,上罐内腔与底罐内腔隔离密封。罐口适应人体结构设置为对应形状,当罐口与人体紧密贴合时,上罐内腔成为密闭空间,启动真空泵,抽取治疗腔空气,形成负压,使拔罐吸附于体表;治疗结束后,泄气阀开启,使治疗腔与外界气压平衡,以轻松取下拔罐。异形罐口利于吸附在体表,具有较大的有效治疗面积,不易漏气。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安装,罐口借助螺纹连接在上罐上,上罐内壁的螺纹底部设置有密封槽,罐口端头压紧在该密封槽内的第一密封圈上。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安装,上罐内壁设置有密封槽,该密封槽具有向槽内弯曲的折边,折边上设置有导向槽,罐口借助设置在其端头的止退扣位滑入导向槽内、并旋转卡紧在折边上形成压紧在密封槽内第一密封圈上的旋转卡扣结构。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安装,所述上罐和罐口的对接端面上匹配设置有磁铁和密封槽、圈。
进一步的,所述上罐、底罐和罐口采用掺杂或喷涂或涂覆有纳米银或光触媒的医用PC或PP材料。采用杀菌材质,使附着在其表面的有毒害细菌难以生存,以提高拔罐的抗菌性,避免交叉感染。光触媒或纳米银掺杂在医用PC或PP材料,表面磨损后,内层仍具有杀菌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管理电路包括设置在底罐内腔中的电源、控制器、按键、配套导线及位于隔板上部的压力传感器,电源上连接有带有护套的充电接头。
电源采用可充电电池,为自动抽、进气系统提供动力,并避免外接线,以便于拔罐独立使用。压力传感器便于控制罐内气压。
进一步的,所述罐口与体表的贴合面上设置有硅胶软垫。硅胶软垫可自适应调整其形状,以与体表的凹、凸部位贴合,进而保证对皮肤的密封吸附,避免漏气、脱落,治疗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罐口横截面为与四肢、脊柱、长条状肌肉相适应的梭形或椭圆形或长方形,且长方形的四条边之间平滑圆弧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罐口横截面为与肩胛、眉宇相适应的三角形,且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平滑圆弧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罐口横截面为C形、环形或花形,且花形的各条边之间平滑圆弧过渡。
进一步的,上述罐口结构一方面可使罐口边缘与皮肤更好的贴合,一方面可使遗留痕迹的形状美观。各轮廓线间平滑圆弧过渡可避免尖角夹持皮肤,造成患者不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智能拔罐一方面将自动抽、进气系统集成在底罐内腔,并将底罐内腔与用于治疗的上罐内腔隔离密封,避免交叉污染、便于对治疗腔进行消毒处理,无需外联抽气设备即可独立、智能的进行拔罐治疗,操作方便;另一方面罐口设计为与人体结构匹配的形状,可使罐口与体表紧密贴合,具有较大的覆盖面积,吸拔有力,治疗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罐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罐口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上罐和罐口连接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三罐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花形罐口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罐体,1-1代表罐口,1-1-1代表插接部,1-1-2代表吸合端面,1-2代表上罐,1-3代表底罐,2代表隔板,2-1代表充电接头, 3’代表第一密封圈,3代表第二密封圈,4代表真空泵,5代表泄气阀,6代表折边,6-1代表止退扣位,7代表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罐体由隔离密封的上罐1-2和底罐1-3拼装组成,底罐1-3内设置自动抽、进气系统、且系统的抽、进气口连通上罐1-2内腔;罐口1-1一端可拆卸连接在上罐1-2上,另一端具有与体表结构相适应的轮廓曲线。上罐1-2和底罐1-3通过卡扣拼装组成,并采用长螺栓固定。罐口1-1连接上罐1-2的一端为圆形,与体表接触端为适应体表结构的异形轮廓,且圆形端向异形端圆滑过渡形成类圆台形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在上罐1-2和底罐1-3之间设置隔板2和第二密封圈3,第二密封圈3安装在上罐1-2与隔板2之间,紧固时,长螺栓穿过底罐1-3、第二密封圈3、旋紧在上罐1-2内,将底罐1-3和上罐1-2紧固的同时压紧第二密封圈3。隔板2上安装真空泵4和泄气阀5,真空泵4的吸气口、泄气阀5的出气口穿过隔板2与上罐1-2内腔连通。罐口1-1借助螺纹连接在上罐1-2上,罐口1-1与上罐1-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第一密封圈3’安装在上罐1-2内壁的螺纹槽底部,罐口1-1旋紧后压紧在第一密封圈3’上。控制管理电路包括设置在底罐1-3底部的电池7、控制器、按键、配套导线及位于隔板2上部的压力传感器,电池7上连接有带有护套的充电接头2-1。
上罐1-2、底罐1-3和罐口1-1采用涂覆有纳米银医用PC材料。在罐口1-1的异形端套装硅胶软垫。罐口1-1异形端为与四肢、脊柱、长条状肌肉相适应的椭圆形。
具体实施时,罐口1-1异形端与人体贴合后,按下启动键,控制器控制真空泵4工作,同时设泄气阀5为常闭状态,根据压力传感器的反馈值判断当前罐内的负压是否达到设定的参数,当气压值达到设定参数后,真空泵4停止工作。当设定的治疗时间达到后,控制器控制泄气阀5脉冲式进气,逐渐减压,拔罐内外气压平衡后,泄气阀恢复常闭状态,拔罐脱落,直接取下拔罐,同时关闭电源。
实施例二,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的是上罐1-2和罐口1-1的连接方式和罐口1-1结构。该实施例中,在上罐1-2内壁设置有密封槽,该密封槽具有向槽内弯曲的折边6,折边6上设置有导向槽,罐口借助设置在其端头的止退扣位6-1滑入导向槽内、并旋转卡紧在折边6上形成压紧在密封槽内第一密封圈3’上的旋转卡扣结构。罐口1-1异形端为与肩胛、眉宇相适应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各楞边之间平滑圆弧过渡。
实施例三,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的是上罐1-2和罐口1-1的连接方式和罐口1-1结构。该实施例采用磁吸合结构,上罐1-2和罐口1-1的对接端面上匹配设置有磁铁和密封槽、圈。可以将对接端设计为平面,平面上安装电磁铁并开设密封槽安装密封圈。也可以设计为┓结构,平面部分安装电磁铁,竖向部分插入上罐内,并将竖向部分与上罐内壁的接触面设计为斜面,斜面上贴覆密封圈。为了便于安装,并保证罐口1-1和上罐1-2的连接强度,该实施例中,上罐1-2内壁设置有密封槽,罐口1-1端头设计为┓结构,具有与该密封槽匹配的竖向插接部1-1-1和水平吸合端面1-1-2;在罐口1-1和上罐1-2的吸合端面上匹配内嵌有磁铁,安装时,罐口1-1和上罐1-2的吸合端面借助磁铁吸合的同时,插接部1-1-1插入密封槽6内并压紧在第一密封圈3’上。罐口1-1异形端为C形。

Claims (10)

1.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包括罐体和连接在罐体上的罐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由隔离密封的上罐(1-2)和底罐(1-3)拼装组成,底罐(1-3)内设置自动抽、进气系统、且系统的抽、进气口连通上罐(1-2)内腔;罐口(1-1)一端可拆卸连接在上罐(1-2)上,另一端具有与体表结构相适应的轮廓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口(1-1)与上罐(1-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3’)、上罐(1-2)和底罐(1-3)之间设置有隔板(2)和第二密封圈(3),隔板(2)上设置的真空泵(4)和泄气阀(5)位于底罐(1-3)内腔,且真空泵(4)的吸气口、泄气阀(5)的出气口穿过隔板(2)与上罐(1-2)内腔连通,并借助设置在底罐(1-3)内的控制管理电路形成自动抽气治疗和进气脱罐的智能工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口(1-1)借助螺纹连接在上罐(1-2)上,上罐(1-2)内壁的螺纹底部设置有密封槽,罐口端头压紧在该密封槽内的第一密封圈(3’)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罐(1-2)内壁设置有密封槽,该密封槽具有向槽内弯曲的折边(6),折边(6)上设置有导向槽,罐口借助设置在其端头的止退扣位(6-1)滑入导向槽内、并旋转卡紧在折边(6)上形成压紧在密封槽内第一密封圈(3’)上的旋转卡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罐(1-2)和罐口(1-1)的对接端面上匹配设置有磁铁和密封槽、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罐(1-2)、底罐(1-3)和罐口(1-1)采用掺杂或喷涂或涂覆有纳米银或光触媒的医用PC或PP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管理电路包括设置在底罐(1-3)内腔中的电源、控制器、按键、配套导线及位于隔板(2)上部的压力传感器,电源上连接有带有护套的充电接头(2-1)。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口与体表的贴合面上设置有硅胶软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口(1-1)横截面为与四肢、脊柱、长条状肌肉相适应的梭形或椭圆形或长方形,且长方形的四条边之间平滑圆弧过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口(1-1)横截面为与肩胛、眉宇相适应的三角形或C形、环形、花形,且花形和三角形的各楞边之间平滑圆弧过渡。
CN201721004285.1U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 Active CN208436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04285.1U CN208436033U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004285.1U CN208436033U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36033U true CN208436033U (zh) 2019-01-29

Family

ID=65095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004285.1U Active CN208436033U (zh) 2017-08-11 2017-08-11 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36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TE336972T1 (de) Pulsierende druckkammer in einer prothetischen gliedmasse
EP1487389A4 (en) EXTERNAL CATHETER ACCESS TO A VACUUM ASSOCIATION
CN210542375U (zh) 一种多功能拔罐器
CN204428345U (zh) 一种高压氧仓
CN103785117A (zh) 一种多功能头盔
WO2020141303A3 (en) Air treatment apparatus
CN101361693B (zh) 一种穴位按摩蒸熏成套理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436033U (zh) 一种异形罐口智能拔罐
CN110639071A (zh) 一种祛痘仪
CN204446983U (zh) 中医肛肠科体外给药治疗装置
CN204910400U (zh) 人工呼吸机
CN204050677U (zh) 放射医疗检查台
CN204307177U (zh) 负压固定式呼吸面罩
CN202892368U (zh) 一种腹部按压心肺复苏器负压装置
CN213311510U (zh) 一种台式人体揪痧拔罐器
CN206995523U (zh) 拔罐杯
CN215841246U (zh) 一种祛痘仪
KR20130091985A (ko) 산소발생 피부미용기
CN211357233U (zh) 多频式自动呼吸装置
CN203235065U (zh) 一种改良电动吸奶器
CN204395174U (zh) 负离子心血管呼吸护理治疗仪
CN203694450U (zh) 一种多功能头盔
CN207125826U (zh) 乳头矫正装置及其矫正器
CN206444002U (zh) 多功能医疗氧气罩
CN211327179U (zh) 一种祛痘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