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31878U - 一种室外机热量的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外机热量的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31878U
CN208431878U CN201820667627.6U CN201820667627U CN208431878U CN 208431878 U CN208431878 U CN 208431878U CN 201820667627 U CN201820667627 U CN 201820667627U CN 208431878 U CN208431878 U CN 208431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tank
filling grid
cooling fan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676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瑜波
黄铭罕
段成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06676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31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31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31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其中,该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包括:充水格栅以及储水箱,充水格栅设置在散热风机的迎风面,充水格栅用于吸收冷凝器释放的热量以对流经自身的水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水输送至储水箱;储水箱与充水格栅连接,用于接收并储存加热后的水。通过本实用新型,在提高了冷凝器的散热效率的同时,回收了冷凝器释放的热量,减少了温室效应。且利用冷凝器释放的热量对水进行加热,并储存加热后的水,实现了节能减排。

Description

一种室外机热量的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室外机热量的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当空调以制冷模式工作时,空调室外机的冷凝器会释放大量的热。一般情况下,家用空调大多采用风冷散热的方式来进行散热,例如:安装散热风机进行散热。这种散热方式不仅散热效率较低,且会将大量的热排放到空气中,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不利于环保。
针对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效率较低且不利于环保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效率较低且不利于环保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充水格栅以及储水箱,所述充水格栅设置在散热风机的迎风面,所述充水格栅用于吸收冷凝器释放的热量以对流经自身的水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水输送至所述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充水格栅连接,用于接收并储存所述加热后的水。
进一步地,所述充水格栅包括预设数量的平行设置的金属管路,且所述金属管路之间是连通的。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水泵、进水管以及出水管,所述水泵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所述充水格栅连接,且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水箱连接,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储水箱中的水通过所述进水管输送至所述充水格栅中;所述充水格栅通过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储水箱连接,所述充水格栅还用于将加热后的水通过所述出水管输送至所述储水箱中。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散热风机处于工作模式且所述储水箱中的储水温度低于所述散热风机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度时,将所述储水箱中的水通过所述进水管输送至所述充水格栅中,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散热风机未工作时,或者所述散热风机处于工作模式且所述储水箱中的储水温度不低于所述散热风机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度时,停止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与用户管道连接,用于为用户提供热水;所述储水箱通过机械装置实现自动加水。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置在散热风机的迎风面的充水格栅能够吸收冷凝器释放的热量,并利用吸收的热量对流经自身的水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水输送至储水箱,储水箱能够接收并储存加热后的水。由此,使用充水格栅进行散热与仅使用散热风机进行散热相比,提高了散热效率。且冷凝器释放的大部分热量被充水格栅中的水吸收,而不是散发到空气中,减少了温室效应。储水箱中的水可供用户使用,实现了节能减排。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充水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外机的散热效率较低且不利于环保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充水格栅1以及储水箱2,充水格栅1设置在散热风机3的迎风面,充水格栅1用于吸收冷凝器4释放的热量以对流经自身的水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水输送至储水箱2;储水箱2与充水格栅1连接,用于接收并储存加热后的水。其中,图1中示出的出水管7在图3中作具体介绍。
设置在散热风机的迎风面的充水格栅能够吸收冷凝器释放的热量,并利用吸收的热量对流经自身的水进行加热。将加热后的水输送至储水箱,储水箱能够接收并储存加热后的水。由此,使用充水格栅进行散热与仅使用散热风机进行散热相比,提高了散热效率。且冷凝器释放的大部分热量被充水格栅中的水吸收,而不是散发到空气中,减少了温室效应。储水箱中的水可供用户使用,实现了节能减排。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以空调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局限于空调。
可以理解的是,风冷散热的原理为当散热风机3工作时,会加速空气流动。流经冷凝器4的空气由于压强的增大,会带走大量的热。此时,在散热风机3的迎风面设置充水格栅1,有利于充水格栅1中的水更大程度的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提高了散热效率。
其中,如图2所示,充水格栅1包括预设数量的平行设置的金属管路,且金属管路之间是连通的。这一结构相较于平行设置的一根金属管路来说,有利于增加金属管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金属管路的数量可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例如,根据空调的适配程度或居住地进行选择。举例来说,设置在炎热地区的空调与设置在较寒冷地区的空调相比,空调的压缩机的功率较大,释放的热量较多,则充水格栅的金属管路数量可以较高,以便于提高散热效率。
其中,储水箱2与用户管道连接,用于为用户提供热水,储水箱2可以通过机械装置实现自动加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水格栅中密集的金属管路使得充水格栅自身内的水与热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热交换速率。且储水箱中的热水可供用户使用。例如,用户可使用储水箱中的水来洗澡或者做饭,间接的节省了水资源与燃气,实现了节能减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室外机热量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系统还包括:水泵5、进水管6以及出水管7,水泵5的一端通过进水管6与充水格栅1连接,且水泵5的另一端与储水箱2连接,水泵5用于将储水箱2中的水通过进水管6输送至充水格栅1中;充水格栅1通过出水管7与储水箱2连接,充水格栅1还用于将加热后的水通过出水管7输送至储水箱2中。
其中,水泵5为低功耗水泵,可以降低能耗。水泵5把储水箱2和充水格栅1连接起来,可以使储水箱2中的水不断的输送到充水格栅1中,被输送到充水格栅1中的水与热空气进行热交换变热后,再输送回储水箱2中。由此,通过水泵5构成了一个水循环系统。具体地,水泵5还用于当室外机热量的回收系统检测到散热风机3处于工作模式且储水箱2中的储水温度低于散热风机3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度时,将储水箱2中的水通过进水管6输送至充水格栅1中,还用于当检测到散热风机3未工作时,或者散热风机3处于工作模式且储水箱2中的储水温度不低于散热风机3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度时,停止工作。
其中,可采用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储水箱2中的储水温度和热风机3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散热风机3未工作时,代表空调停机,且冷凝器未散热,或者冷凝器散热,但散热风机3损坏且停止运转。上述两种方式下,均无法进行热量回收。因此,当散热风机3未工作时,系统停止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散热风机3处于工作模式,但储水箱2中的储水温度不低于散热风机3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度时,无需再产生热水。此时,如果系统继续工作的话,很可能会由于温度差而导致储水箱2中的热水流经充水格栅1,并向空气中释放热量。因此,系统可以停止工作,以避免热量流失,避免温室效应的加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散热风机3处于工作模式,且储水箱2中的储水温度低于散热风机3出风口的空气温度时,可以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来保证储水箱中的水处于预设的较高水温。因此,系统可以正常工作。
由此,根据散热风机所处的模式、储水箱中储水温度与空气温度的高低来判断系统是否可以工作,使得系统更具智能性,且避免了热量的流失和温室效应的加剧,且降低了系统工作时的能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5)

1.一种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充水格栅以及储水箱,
所述充水格栅设置在散热风机的迎风面,所述充水格栅用于吸收冷凝器释放的热量以对流经自身的水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水输送至所述储水箱;
所述储水箱与所述充水格栅连接,用于接收并储存所述加热后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水格栅包括预设数量的平行设置的金属管路,且所述金属管路之间是连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水泵、进水管以及出水管,
所述水泵的一端通过进水管与所述充水格栅连接,且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水箱连接,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储水箱中的水通过所述进水管输送至所述充水格栅中;
所述充水格栅通过所述出水管与所述储水箱连接,所述充水格栅还用于将加热后的水通过所述出水管输送至所述储水箱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泵,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散热风机处于工作模式且所述储水箱中的储水温度低于所述散热风机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度时,将所述储水箱中的水通过所述进水管输送至所述充水格栅中,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散热风机未工作时,或者所述散热风机处于工作模式且所述储水箱中的储水温度不低于所述散热风机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度时,停止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机的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水箱与用户管道连接,用于为用户提供热水;
所述储水箱通过机械装置实现自动加水。
CN201820667627.6U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室外机热量的回收系统 Active CN208431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67627.6U CN208431878U (zh)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室外机热量的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67627.6U CN208431878U (zh)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室外机热量的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31878U true CN208431878U (zh) 2019-01-25

Family

ID=65103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67627.6U Active CN208431878U (zh) 2018-05-03 2018-05-03 一种室外机热量的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318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2682A (zh) * 2018-05-03 2018-10-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机热量的回收系统、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2682A (zh) * 2018-05-03 2018-10-1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外机热量的回收系统、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95525A (zh) 一种带热回收/全自然冷却的机房散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6024376U (zh) 一种机房通风散热系统
CN205245471U (zh) 数据中心风冷散热系统的余热回收系统
CN105258332A (zh) 数据机房余热回收系统
CN107178845B (zh) 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CN208431878U (zh) 一种室外机热量的回收系统
CN101487640B (zh) 一种移动通讯基站设备分布式冷却系统
CN204612012U (zh) 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4534598A (zh) 采用双水源热泵的机房空调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146778U (zh) 冷暖双供应系统
CN206118272U (zh) 一种节能机房用循环散热系统
CN207065759U (zh) 一种带热回收/全自然冷却的机房散热系统
CN101699184B (zh) 空气能热泵热水机
CN217768486U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的热管理系统
CN106839802A (zh) 热回收系统及热回收方法
CN217426798U (zh) 一种复合电源热电联供系统及控制单元
CN108662682A (zh) 一种室外机热量的回收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01382326A (zh) 一种分体式半导体空调机
CN205119477U (zh) 数据机房余热回收系统
CN214333097U (zh) 一种水冷空调系统及其空调器
CN204854070U (zh) 空气能热泵三联供机组
CN204534939U (zh) 机房空调热水控制装置
CN219433526U (zh) 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13119516U (zh) 一种带排风管道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CN204757206U (zh) 具有供热水功能的空调外机及空调热水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