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24694U - 耳机收纳盒 - Google Patents

耳机收纳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24694U
CN208424694U CN201821019513.7U CN201821019513U CN208424694U CN 208424694 U CN208424694 U CN 208424694U CN 201821019513 U CN201821019513 U CN 201821019513U CN 208424694 U CN208424694 U CN 2084246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box body
positioning column
revolving part
storag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1951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健
杨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1951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246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246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246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机收纳盒,包括上盖和设于所述上盖下方或内部的盒体,所述上盖与所述盒体呈旋转连接或推拉连接,所述上盖底面设有数个上定位柱,在所述盒体上设有与所述上定位柱对应数量的下定位柱,所述上定位柱和所述下定位柱之间安装有弹簧,所述上定位柱、所述弹簧、所述下定位柱相连用于限定所述上盖与所述盒体分离的极限位置以提升所述上盖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设计上盖与盒体之间旋转连接或推拉连接,多重方案选择,结构多样化,并通过弹簧‑定位柱对所述上盖进行限位和减少晃动提升稳定性,耳机收纳盒结构稳固,可单手操作提升便捷性满足特殊场合的应用,且小巧实用兼具有充电功能以便蓝牙耳机的持续使用。

Description

耳机收纳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通讯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耳机收纳盒。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目前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已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耳机来聆听音乐或视频等媒体文件,且随着无线技术的应用,无线耳机避免绕线麻烦且易散开致损坏的烦扰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便捷。市面上的耳机收纳盒多采用上、下盖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开口处以按压式闭合,在特定应用场景中耳机拿取不方便,比如驾车过程需单手开启收纳盒以便取出无线耳机使用时,用户操作体验不够理想,无线耳机容易滑落影响驾驶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耳机收纳盒,其结合牢固,便于单手操作耳机的取用和收纳,同时具备充电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耳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和设于所述上盖下方或内部的盒体,所述上盖与所述盒体呈旋转连接或推拉连接,所述上盖底面设有数个上定位柱,在所述盒体上设有与所述上定位柱对应数量的下定位柱,所述上定位柱和所述下定位柱之间安装有弹簧,用于限定所述上盖与所述盒体分离时的极限位置以提升所述上盖旋转或推拉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一所述上定位柱、一所述弹簧、一所述下定位柱的组合设有若干组,若干所述弹簧互不接触。
进一步地,一所述上定位柱、一所述弹簧、一所述下定位柱的组合设有1组,所述上盖与所述盒体分离的所述极限位置便于耳机的装入。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底面设有上旋转件,所述上旋转件在所述盒体上设有卡合的下旋转件,所述下旋转件与所述下定位柱设于同一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上旋转件的纵剖面为⊥形结构或包含T形结构的凹槽中的一个,相应所述下旋转件的纵剖面为包含⊥形结构的凹槽或T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上旋转件横截面或所述下旋转件横截面为圆形,所述上旋转件围绕所述下旋转件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上旋转件横截面或所述下旋转件横截面为弧形,所述上旋转件沿所述下旋转件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和所述盒体边缘相对垂直延伸并形成上挡条和下档条,所述上挡条和所述下档条的端部相对水平伸出并相抵于对方,分别形成上滑槽和下滑槽用于所述上盖与所述盒体的推拉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和所述盒体为扁圆柱体,所述上盖包围于所述盒体的上下左右表面。所述上盖与所述盒体类似抽屉式组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挡条和所述下档条的长度小于所在所述上盖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包括侧壳、底壳及内置的耳机架,所述耳机架与所述侧壳相接触,所述耳机架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用于安装所述下定位柱,所述第二平台开设有通孔用于安装耳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平台低于所述第一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第二平台的中部,所述通孔设有2个。
进一步地,所述耳机架与所述底壳之间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耳机下方,且安装有与所述耳机抵触的充电触头和对外连接的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设于所述电路板角落上,并通过所述侧壳上的安装孔穿出以接入外部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的面积小于所述底壳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底壳为长方形,所述电路板与所述侧壳的三条底边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收纳盒,包括上盖和设于所述上盖下方或内部的盒体,所述上盖与所述盒体呈旋转连接或推拉连接,所述上盖底面设有数个上定位柱,在所述盒体上设有与所述上定位柱数量对应的下定位柱,所述上定位柱和所述下定位柱之间安装有弹簧,用于限定所述上盖与所述盒体分离的极限位置并提升所述上盖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设计上盖与盒体之间旋转连接或推拉连接,多重方案选择,结构多样化,并通过弹簧-定位柱对所述上盖进行限位和减少晃动提升稳定性,耳机收纳盒结构稳固,可单手操作提升便捷性满足特殊场合的应用,且小巧实用兼具有充电功能以便蓝牙耳机的持续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耳机收纳盒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耳机收纳盒关闭时结构示意图及结构透视图(上盖视为透明)。
图3为图1所示的耳机收纳盒打开时结构示意图及结构透视图(上盖视为透明)。
图4为图3中的A-A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耳机收纳盒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耳机收纳盒关闭时结构示意图及结构透视图(上盖视为透明)。
图7为图5所示的耳机收纳盒打开时结构示意图及结构透视图(上盖视为透明)。
图8为图6中的A-A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中耳机收纳盒的分解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耳机收纳盒关闭时结构示意图及结构透视图(上盖视为透明)。
图11为图9所示的耳机收纳盒打开时结构示意图及结构透视图(上盖视为透明)。
图12为图8中的A-A剖面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中耳机收纳盒的分解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的耳机收纳盒关闭时结构示意图及结构透视图(上盖视为透明)。
图15为图13所示的耳机收纳盒打开时结构示意图及结构透视图(上盖视为透明)。
图16为图8中的A-A剖面图。
图17为图1或图5或图9或图13中所示各实施例中的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或图5或图9或图13中各实施例中的耳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耳机收纳盒100,用于收纳蓝牙耳机,兼具充电功能,包括上盖10和盒体30,所述上盖10为耳机收纳盒100的外壳,用于防尘、封闭所述盒体30,所述盒体30设有容置腔用于收容和放置蓝牙耳机,并对蓝牙耳机实施充电。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示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耳机收纳盒100进行详细阐述。
所述耳机收纳盒100,包括上盖10和设于所述上盖10下方的盒体30。
首先,所述上盖10与所述盒体30旋转连接,上盖10上设置有上旋转件12,盒体30上设置有下旋转件32。
本实施方式中,图1和图4示出所述上盖10为长方形的平板状,其底面设有上旋转件12。所述上旋转件12为“⊥形”结构(如图4所示),该上旋转件12自上盖垂直延伸,其包括延伸端121与自由端122,所述延伸端121、自由端122一体成型。所述上旋转件12横截面为圆形(见图2、图3中的b图),所述上旋转件12与所述上盖10一体成型,所述上旋转件12大致设置在上盖10的一短边的中部位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旋转件12的设置位置不限定为本实施方式,比如可以是短边边缘角区任意位置点,仅需可旋转即可。
所述下旋转件32设置于盒体30上,且下旋转件32与上旋转件12相匹配,该下旋转件32包括侧壁321、凸起322,凸起322由侧壁321的端部水平向内伸出,该侧壁321与凸起322合围形成“⊥形”结构的凹槽,上旋转件12的延伸端121及自由端122通过凹槽开口安装至下旋转件32上,上旋转件12与下旋转件32相互卡合。其中,自由端122的直径大于凹槽开口的直径以防止上旋转件12从下旋转件32中滑落掉出。为了防止上盖10的旋转过程中晃动,上旋转件12的延伸端121的直径与凹槽开口的直径大小接近。上盖10绕轴方式旋转,即以上旋转件12为轴心进行旋转。下旋转件32的横截面为圆环形(见图2、图3中的b图)。为了便于安装,上旋转件12可采用弹性材料。在其它实施例中,上旋转件12与下旋转件32可采用其它形状结构,也可将本实施例中的上旋转件12及下旋转件32的形状结构对调(如图8所示),只要能够相互卡合。
其次,所述上盖10与所述盒体30为限位连接,分别设有上定位柱11和下定位柱31,且上定位柱11和下定位柱31之间由弹簧进行约束。
图1和图4示出了所述上定位柱11为工字形结构,设置在所述上盖10上,所述上定位柱11的数量为1个,其横截面为圆形(见图2、图3中的b图),在本实施例中,上定位柱11设于所述上旋转件12与所述上盖10中部之间的某一处位置。所述下定位柱31,与上定位柱11相对应,为工字形结构,一体成型在所述盒体30上,所述下定位柱31的数量为1个,其横截面为圆形(见图2、图3中的b图);所述下旋转件32与所述下定位柱31设于同一平面,且所述下定位柱31设于所述盒体30顶面的短边中线上,具体为中心处。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旋转件32与下定位柱31都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例如图2中的b图的AA剖面线。
在上定位柱11与下定位柱3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39,该弹簧39用作限位使用和减少所述上盖10的晃动,由于所述弹簧39的复位力限定了所述上定位柱11和所述下定位柱31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弹簧39悬空在所述盒体30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耳机收纳盒100闭合时,所述弹簧39与所述下旋转件32和所述下定位柱31的连线的夹角θ呈30°(见图2中的b图),所述耳机收纳盒100完全打开时,所述弹簧39与所述上旋转件12和所述下定位柱31的连线的夹角β呈-30°(见图3中的b图)。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收纳盒100开启或闭合时,所述弹簧39与所述下旋转件32和所述下定位柱31的连线的夹角不限定为本实施方式,仅需满足完全开启时,可放入蓝牙耳机即可,所述上定位柱11、所述下定位柱31、及弹簧39的形状、位置、间距、数组数量均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来设计,在此不作赘述。
综上,所述上旋转件12与所述下旋转件32旋转连接,实现所述上盖10与所述盒体30的开启和关闭;同时所述上定位柱11、所述弹簧39、所述下定位柱31相连用于限定所述上盖10与所述盒体30分离的极限位置并提升所述上盖10的稳定性。
下面结合图5至图8对示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耳机收纳盒100进行详细阐述。
所述耳机收纳盒100,包括上盖10和设于所述上盖10下方的盒体30,
第二具体实施方式延续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定位柱弹簧限位连接,对旋转连接方式进一步作出改进,其不同之处在于:
该实施方式以弧形滑块相对旋转替代绕轴旋转,如图5、图8所示,上旋转件12的纵剖面为包含“T形”结构的凹槽,该上旋转件12自上盖垂直延伸,其包括延伸端121与自由端122,所述延伸端121、自由端122一体成型,自由端122由延伸端121的端部向内部水平伸出且不闭合,自由端122、延伸端121、上盖10合围形成凹槽结构,自由端122之间的距离小于延伸端121之间的距离。所述上旋转件12横截面为弧形(见图6、图7中的b图),所述上旋转件12与所述上盖10一体成型,所述上旋转件12大致设置在上盖10的一短边的中部位置,弧形的角区相较于中部更接近该短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旋转件12的位置不限定为本实施方式,比如可以是短边边缘角区任意位置点,仅需可旋转即可。
所述下旋转件32,设置在盒体30上,与上旋转件12相匹配,其包括侧壁321与设置在侧壁上端的凸起322,凸起322由侧壁321的端部向外水平延伸,该侧壁321与凸起322形成纵剖面为“T形”结构,下旋转件32的凸起322及侧壁321与上旋转件12的凹槽相匹配以实现上旋转件12与下旋转件32相互卡合。其中,凸起322的宽度大于凹槽开口的宽度以防止上旋转件12从下旋转件32中滑落掉出。为了防止上盖10的旋转过程中晃动,下旋转件32的侧壁321的高度与上旋转件12延伸端121的高度大小接近,下旋转件32的侧壁321的横向距离(宽度)与凹槽开口的内宽大小接近。上盖10以上旋转件12与下旋转件32的相对滑动进行旋转。下旋转件32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见图6、图7中的b图)。为了便于安装,下旋转件32可采用弹性材料。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旋转件12和下旋转件32的形状可以互换,其弧长、高度可以等长,也可以不相等,仅需可满足旋转滑动即可。
综上,所述上旋转件12与所述下旋转件32旋转滑动连接,实现所述上盖10与所述盒体30的开启和关闭;同时所述上定位柱11、所述弹簧39、所述下定位柱31相连用于限定所述上盖10与所述盒体30分离的极限位置并提升所述上盖10的稳定性。
下面结合图9至图12对示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耳机收纳盒100进行详细阐述。
所述耳机收纳盒100,包括上盖10和设于所述上盖10下方的盒体30,
第三具体实施方式中:
首先,所述上盖10与所述盒体30推拉滑槽连接,分别设置有上挡条13和下挡条33。
该上盖10为扁长形的平板状,其长边边缘垂直向下延伸形成上挡条13直至与盒体30相抵,其端部朝向盒体30内部伸出,上挡条13与上盖10包围形成上滑槽14,如图12所示,上挡条13开设的上滑槽14后纵剖面为L形,所述上挡条13的长度约为所述上盖10长边的一半。所述上挡条13位于所述上盖10的两条长边上相同位置,具有相同形状、长度和宽度。所述上挡条13与所述上盖10相互垂直。
下档条33设于长方体形的盒体30上,由所述盒体30长边边缘垂直向上延伸出,其端部朝上滑槽14水平伸出并相抵于所述上挡条13,所述下档条33与盒体30长边包围形成下滑槽34,同时下滑槽34与上挡条13的水平伸出部分相匹配,上滑槽14与下档条33的水平伸出部分相匹配。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挡条33的纵剖面为倒L形,与所述上挡条13配合可进行推拉滑动,所述下档条33的水平长度与所述上挡条13的水平长度相同,所述下挡条位于所述盒体30的两条长边上相同位置,有2条,具有相同形状、长度和宽度。所述下挡条侧面与所述盒体30的侧面相互平行。所述上档条13包围于所述下档条33外,内侧表面相互接触以避免开启或闭合滑动时的晃动或松动。
可以理解,所述上挡条13和所述下档条33的形状不限定为本实施方式,比如1)所述下挡条33的纵剖面为L形,所述上挡条13的纵剖面为倒L形;2)所述上挡条13的纵剖面为凸字形,所述下挡条33可包围于所述上挡条13外;3)所述下挡条33开设所述下滑槽34后纵剖面为倒凸字形,所述上挡条13可包围于所述下挡条33外等等形式。
其次,所述上盖10与所述盒体30为限位连接,分别设有上定位柱11和下定位柱31,且上定位柱11和下定位柱31之间由弹簧39进行约束;
图9和图12示出了上定位柱11为工字形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上盖10上,所述上定位柱11的数量为1个,其横截面为圆形(见图10、图11中的b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定位柱11靠近所述上盖10长边的中间位置。下定位柱31,与上定位柱11相对应,为工字形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30上,所述下定位柱31的数量为1个,其横截面为圆形;下挡条33与下定位柱31设于同一平面,所述下定位柱31与所述上定位柱11的中轴线相互平行,所述下定位柱31与所述上定位柱11基本分别与上盖10和盒体30相抵,如图12所示,且所述下定位柱31接近于远离所述上定位柱11的所述下档条33的中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定位柱11、所述下定位柱31也可以是与其相连结构一体成型。所述上定位柱11、所述下定位柱31的形状、位置、间距、数组数量均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来设计,同样地所述上挡条13的长度、形状也存在多样性,依据实际情形而定,在此不作赘述。
弹簧39,用作限位使用和减少所述上盖10的晃动,安装于其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上定位柱11和所述下定位柱31上,由于所述弹簧39的复位力限定了所述上定位柱11和所述下定位柱31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弹簧39悬空在所述盒体30上,所述耳机收纳盒100闭合时,所述弹簧39与下定位柱31到下档条33的垂线的夹角θ呈-30°(见图10中的b图),所述耳机收纳盒100完全打开时,所述弹簧39与下定位柱31到下档条33的垂线的夹角β呈3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收纳盒100开启或闭合时,所述弹簧39与下定位柱31到下档条33的垂线的夹角不限定为本实施方式,仅需满足完全开启时,可放入蓝牙耳机即可。
综上,所述上挡条13与所述下挡条推拉滑动连接,实现所述上盖10与所述盒体30的开启和关闭;同时所述上定位柱11、所述弹簧39、所述下定位柱31相连用于限定所述上盖10与所述盒体30分离的极限位置并提升所述上盖10的稳定性。
下面结合图13至图16对示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耳机收纳盒100进行详细阐述。
所述耳机收纳盒100,包括上盖10和设于所述上盖10下方的盒体30,所述上盖10和所述盒体30外形呈扁形的长方体,精致小巧便于携带,第四实施方式可以作为蓝牙耳机收纳盒100的优选方案。
第四具体实施方式延续了第三实施方式中推拉滑动连接及定位柱弹簧的限位连接,并对提升稳定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作出改进,不同之处在于上盖与盒体采用类似抽屉式组合连接。具体而言:
所述上盖10为包围于长方体的所述盒体30的上下左右表面,其长边边缘内侧垂直向下延伸出上挡条13直至相抵于盒体30上,其端部朝向盒体30伸出,上挡条13与上盖10包围形成上滑槽14,如图16所示;所述下档条33,由所述盒体30长边边缘内侧垂直向上延伸出,与所述上挡条13相对,其端部朝上滑槽14伸出并相抵,所述下档33与盒体30长边包围形成下滑槽34,同时下滑槽34与上挡条13的水平伸出部分相匹配,上滑槽14与下档条33的水平伸出部分相匹配。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挡条13纵剖面为L形,所述上挡条13的水平长度等于所述上盖10长边的一半,靠近上盖10的一端部。所述上挡条13位于所述上盖10的两条长边上相同位置,有2条,具有相同形状、长度和宽度。所述上挡条13与所述上盖10相互垂直。所述下挡条纵剖面为倒L形,与所述上挡条13配合可进行推拉滑动,所述下档条33的水平长度与所述上挡条13的水平长度相同,所述下挡条位于所述盒体30的两条长边上相同位置,具有相同形状、长度和宽度。所述下挡条侧面与所述盒体30的侧面相互平行。所述上档条13包围于所述下档条33外,两者相互滑动。
综上,所述上挡条13与所述下挡条推拉滑动连接,类似于抽屉式结构,实现所述上盖10与所述盒体30的开启和关闭,结构更稳定,操作更便捷;同时所述上定位柱11、所述弹簧39、所述下定位柱31相连用于限定所述上盖10与所述盒体30分离的极限位置并提升所述上盖10的稳定性。
下面将结合图17和图18对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盒体30内部结构进行展开描述。
所述盒体30,包括:
侧壳36(见图1),用于与所述上盖10接触以封闭所述盒体30内部。所述侧壳36为四个垂直的长方形板围绕式首尾相接构成。所述侧壳36与所述上盖10的连接方式分为旋转滑动(如第一、第二实施方式所示)和推拉滑动(如第三、第四实施方式所示)。
底壳37,用于与所述上盖10、所述侧壳36形成封闭腔体以装载耳机。所述底壳37与所述侧壳36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耳机架35,用于支撑耳机及其他部件。所述耳机架35与所述侧壳36相接触,所述耳机架35包括第一平台351和第二平台352,所述第一平台351用于安装所述下定位柱31(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实施方式中所示),所述第二平台352开设有通孔用于安装耳机。所述第一平台351还用于安装所述下旋转件32(如第一、第二实施方式所示)。具体地,所述第二平台352低于所述第一平台351,便于安装大体积耳机(相比于所述下定位柱31及所述弹簧39,耳机体积较大)。所述通孔设于所述第二平台352的中部,所述通孔设有2个,所述通孔底部为圆形以使蓝牙耳机内置的充电口朝向所述第二平台352下方暴露。
电路板38,用于提供蓝牙耳机电源的充电系统。如图17所示,所述耳机架35与所述底壳37之间设有电路板38,所述电路板38设于所述耳机(如图18所示)下方,且安装有与所述耳机抵触的充电触头381和对外连接的充电端口382,所述充电触头381设有两组,每组为并排设置的3个充电柱对接耳机的充电口,所述充电端口382设于所述电路板38一角落上,并通过所述侧壳36上的安装孔361穿出以接入外部电源。所述电路板38的面积小于所述底壳37的面积。所述电路板38和所述底壳37为长方形,所述电路板38与所述侧壳36的三条底边相接触。
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上盖10与盒体30整体可以设置成长方体、圆柱体、扁圆柱体状等。所述上盖10设置在所述盒体30的上方或所述上盖10将所述盒体30包围在内。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耳机收纳盒100设计上盖10与盒体30之间旋转连接或推拉连接,多重方案选择,结构多样化,并通过弹簧-定位柱对所述上盖10进行限位和减少晃动提升稳定性,耳机收纳盒100结构稳固,可单手操作提升便捷性满足特殊场合的应用,且小巧实用兼具有充电功能以便蓝牙耳机的持续使用。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耳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和设于所述上盖下方或内部的盒体,所述上盖与所述盒体呈旋转连接或推拉连接,所述上盖底面设有数个上定位柱,所述盒体上设有与所述上定位柱对应数量的下定位柱,所述上定位柱和所述下定位柱之间安装有弹簧,用于限定所述上盖与所述盒体分离时的极限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底面设有上旋转件,所述盒体上设有与上旋转件卡合的下旋转件,所述下旋转件与所述下定位柱设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转件的纵剖面为⊥形结构或包含T形结构的凹槽中的一个,相应所述下旋转件的纵剖面为包含⊥形结构的凹槽或T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转件横截面或所述下旋转件横截面为圆形,所述上旋转件围绕所述下旋转件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转件横截面或所述下旋转件横截面为弧形,所述上旋转件沿所述下旋转件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所述盒体边缘垂直延伸并分别形成上挡条和下档条,所述上挡条和所述下档条的端部相对水平伸出并相抵于对方,分别形成上滑槽和下滑槽用于所述上盖与所述盒体的推拉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所述盒体为扁圆柱体,所述上盖包围于所述盒体的上下左右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条和所述下档条的长度小于所在所述上盖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侧壳、底壳及内置的耳机架,所述耳机架与所述侧壳相接触,所述耳机架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用于安装所述下定位柱,所述第二平台开设有通孔用于安装耳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耳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架与所述底壳之间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耳机下方,且安装有与所述耳机抵触的充电触头和对外连接的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端口设于所述电路板角落上,并通过所述侧壳上的安装孔穿出以接入外部电源。
CN201821019513.7U 2018-06-28 2018-06-28 耳机收纳盒 Active CN2084246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9513.7U CN208424694U (zh) 2018-06-28 2018-06-28 耳机收纳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9513.7U CN208424694U (zh) 2018-06-28 2018-06-28 耳机收纳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24694U true CN208424694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06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19513.7U Active CN208424694U (zh) 2018-06-28 2018-06-28 耳机收纳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246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0408A (zh) * 2020-11-12 2021-02-09 万魔声学(湖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tws耳机设备用充电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0408A (zh) * 2020-11-12 2021-02-09 万魔声学(湖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tws耳机设备用充电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56822U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0854536B1 (ko) 전자 보관 미디어 전용 케이스
US20170187212A1 (en) Charging system with swappable battery banks
CN103312846A (zh) 用于便携式电话的通用扩展坞
US9192067B2 (en) Docking station
US20150351271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carrying case
CN208424694U (zh) 耳机收纳盒
CN208581342U (zh) 收纳盒及耳机收纳盒
CN209610185U (zh) 收纳盒及耳机收纳盒
US20230179250A1 (en) Mobile phone holder with storage compartment
CN209321455U (zh) 底座、包装盒和设备套装
CN210629801U (zh) 充电仓及带充电仓的耳机
KR101471605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 케이스
CN215181700U (zh) 电子设备
CN208386864U (zh) 充电盒及无线耳机组件
JP3212289U (ja) 電子デバイスの搭載及びその並行利用のためのポータブルモジュラーハウジングシステム
CN219687891U (zh) 一种收纳盒
CN213650619U (zh) 具有支架功能的手机包装盒
CN217161299U (zh) 一种侧开式化妆盒
CN218772181U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保护壳
CN220536198U (zh) 可向后翻转打开的手机包装盒
CN219361716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包装组件
CN208259258U (zh) 一种便携式的多功能眼镜盒
CN220383110U (zh) 电子设备配件
CN214544735U (zh) 一种双翻盖耳机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