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22736U - 按键装置及包含其的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键装置及包含其的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22736U
CN208422736U CN201820911416.2U CN201820911416U CN208422736U CN 208422736 U CN208422736 U CN 208422736U CN 201820911416 U CN201820911416 U CN 201820911416U CN 208422736 U CN208422736 U CN 208422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ing body
shell
key device
interconnecting piec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1141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仁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G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mbridge Industries Shanghai Co Ltd
Zhejiang Cambridg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mbridge Industries Shanghai Co Ltd, Zhejiang Cambridg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mbridge Industrie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1141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22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22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22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键装置及包含其的通信设备,所述按键装置包括壳体和至少一个按键本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按键本体一一对应,且所述按键本体位于所述穿孔内,所述按键本体的外缘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连接部沿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凹陷槽,且所述按键本体与所述壳体之间一体成型。所述通信设备包括有如上所述的按键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按键装置及包含其的通信设备,通过一体化成型设计使得无需单独加工和组装,有效避免了卡键现象和脱离风险。同时,保证了按键本体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Description

按键装置及包含其的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键装置及包含其的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通信设备中,路由器、管理型网关、无线AP、无线路由器、无线控制器等塑胶外壳上都设置有按键结构。
目前,按键结构和外壳分别单独加工后再组装一起,通过热熔的固定方式将按键结构固定到外壳上。但是这种固定方式在装配时因高度的浮动会造成按键结构卡键,且经常发生热熔强度弱,按键结构有脱落风险,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按键结构会造成卡键,脱落风险的缺陷,提供一种按键装置及包含其的通信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按键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壳体和至少一个按键本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按键本体一一对应,且所述按键本体位于所述穿孔内,所述按键本体的外缘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连接部沿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凹陷槽,且所述按键本体与所述壳体之间一体成型。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一体化成型设计使得无需单独加工和组装,有效避免了卡键现象和脱离风险。同时,保证了按键本体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另外,按键本体外缘的连接部向内凹陷形成有凹陷槽,使得连接部的厚度比壳体的厚度小,满足使用时按键本体受力运动实现触碰的功能需求。
较佳地,所述按键本体的外缘上还设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串连并围绕所述按键本体的四周,所述加强部的厚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厚度,且所述加强部连接于所述壳体。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加强部有效加强按键本体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较佳地,所述按键本体的内壁面设有按键部,所述按键部沿所述按键本体的内壁面向外凸起,且所述按键部露出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在使用按键本体时,使用者作用力于按键本体的外壁面上,通过凸起的有按键部便于触碰使用,且触碰精准。
较佳地,所述按键本体的内壁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按键部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凹槽的槽底。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凹槽从而减小了按键本体的厚度,使得按键本体易于产生形变,使得使用者施加较小的作用力就满足触碰功能要求。
较佳地,所述按键部位于所述凹槽中远离所述加强部的一端。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远离加强部的一端易于产生浮动,且弧度大,便于满足使用时实现触碰的功能需求。
较佳地,所述按键部的横截面呈十字形。
较佳地,所述按键本体的形状呈方形,所述连接部的形状呈U形并位于所述按键本体的三个侧边,所述加强部位于所述按键本体的另一个侧边。
较佳地,所述壳体和所述按键本体的材料均为塑料。
一种通信设备,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如上所述的按键装置。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一体化成型设计使得无需单独加工和组装,有效避免了卡键现象和脱离风险。
较佳地,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轻触开关,所述轻触开关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轻触开关与所述按键本体一一对应,且所述轻触开关与所述按键本体之间具有间隙。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按键装置及包含其的通信设备,通过一体化成型设计使得无需单独加工和组装,有效避免了卡键现象和脱离风险。同时,保证了按键本体与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按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壳体1
按键本体2
连接部21
加强部22
凹陷槽23
按键部24
凹槽25
按键装置10
轻触开关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通信设备包括按键装置10和至少一个轻触开关20,该按键装置10包括壳体1和至少一个按键本体2,壳体1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穿孔,穿孔与按键本体2一一对应,且按键本体2位于穿孔内,按键本体2的外缘上设有连接部21,连接部21连接于壳体1,且连接部21沿壳体1的内壁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凹陷槽23。按键本体2外缘通过连接部21与壳体1连接,保证了按键本体2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部21沿壳体1的内壁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凹陷槽23,使得连接部21的厚度比壳体1的厚度小,满足使用时按键本体2受力运动实现触碰的功能需求。
按键本体2与壳体1之间一体成型。通过一体化成型设计使得无需单独加工和组装,降低了生产成本、缩短设计、生产周期,且有效避免了卡键现象和脱离风险,延长使用寿命。其中,壳体1可以包括有下壳和上盖,上盖连接于下壳上,在附图2和附图3中省略了壳体1中上盖的结构。壳体1和按键本体2的材料均为塑料,优选地,壳体1和按键本体2的材料为ABS-V0级防火料。
轻触开关20位于壳体1内,轻触开关20与按键本体2一一对应,且轻触开关20与按键本体2之间具有间隙。外力作用于按键本体2的外壁面上,使得按键本体2能够与轻触开关20实现抵靠触碰,当按键本体2没有受到外力时,轻触开关20脱离与按键本体2的触碰,保证了按键本体2与轻触开关20之间触感的良好和稳定。其中,轻触开关20与按键本体2之间的间隙距离为0.2mm~0.5mm。优选地,轻触开关20与按键本体2之间的间隙距离为0.3mm,移动行程小,触感良好且稳定。
按键本体2的外缘上还可以设有加强部22,加强部22与连接部21之间串连并围绕按键本体2的四周,加强部22的厚度大于连接部21的厚度,且加强部22连接于壳体1。按键本体2通过连接部21能够实现受力产生浮动,按键本体2通过加强部22有效加强按键本体2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了按键装置10的结构强度,延长了通信设备的使用寿命。
按键本体2的内壁面可以设有按键部24,按键部24沿按键本体2的内壁面向外凸起,且按键部24露出于壳体1的内壁面。在使用按键本体2时,使用者作用力于按键本体2的外壁面上,通过凸起的有按键部24便于触碰使用,且触碰精准。
按键本体2的内壁面可以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25,按键部24的端部连接于凹槽25的槽底。按键本体2通过凹槽25从而减小了按键本体2的厚度,使得按键本体2的外壁面在受到外力时易于产生形变移动,使得使用者施加较小的作用力就满足触碰功能要求。
按键部24位于凹槽25中远离加强部22的一端。远离加强部22的一端易于产生浮动,且弧度大,便于满足使用时实现触碰的功能需求,使用方便。优选地,按键部24的横截面呈十字形,触碰精准。
按键本体2的形状呈方形,连接部21的形状呈U形并位于按键本体2的三个侧边,加强部22位于按键本体2的另一个侧边。通过三个侧边的连接部21使得按键本体2的浮动弧度能够实现最大范围,进一步便于满足按键本体2实现触碰功能需求。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和至少一个按键本体,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一个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按键本体一一对应,且所述按键本体位于所述穿孔内,所述按键本体的外缘上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连接部沿所述壳体的内壁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凹陷槽,且所述按键本体与所述壳体之间一体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本体的外缘上还设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串连并围绕所述按键本体的四周,所述加强部的厚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厚度,且所述加强部连接于所述壳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本体的内壁面设有按键部,所述按键部沿所述按键本体的内壁面向外凸起,且所述按键部露出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本体的内壁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按键部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凹槽的槽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部位于所述凹槽中远离所述加强部的一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部的横截面呈十字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本体的形状呈方形,所述连接部的形状呈U形并位于所述按键本体的三个侧边,所述加强部位于所述按键本体的另一个侧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所述按键本体的材料均为塑料。
9.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轻触开关,所述轻触开关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轻触开关与所述按键本体一一对应,且所述轻触开关与所述按键本体之间具有间隙。
CN201820911416.2U 2018-06-13 2018-06-13 按键装置及包含其的通信设备 Active CN208422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1416.2U CN208422736U (zh) 2018-06-13 2018-06-13 按键装置及包含其的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1416.2U CN208422736U (zh) 2018-06-13 2018-06-13 按键装置及包含其的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22736U true CN208422736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10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11416.2U Active CN208422736U (zh) 2018-06-13 2018-06-13 按键装置及包含其的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227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3544A (zh) * 2020-01-17 2020-06-09 深圳市天龙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执法记录仪前盖及其成型模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63544A (zh) * 2020-01-17 2020-06-09 深圳市天龙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执法记录仪前盖及其成型模具
CN111263544B (zh) * 2020-01-17 2020-11-24 深圳市天龙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执法记录仪前盖及其成型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9235B (zh) 一种移动终端侧键防水装置
CN204425431U (zh) 移动终端及其侧键安装结构
CN208422736U (zh) 按键装置及包含其的通信设备
CN203617167U (zh) 防水按键及使用该防水按键的电子产品
CN208330979U (zh) 一种阻尼装置及其煲具
CN208902981U (zh) 贴脸软胶
CN201663229U (zh) 移动终端天线
CN201725709U (zh) 防泼水圆型触碰式开关
CN208203789U (zh) 一种阻尼装置及其煲具
CN207009335U (zh) 按键机构及包括其的移动终端
CN206197778U (zh) 开盖按钮组件和电饭煲
CN207896016U (zh) 微动开关
CN207479317U (zh) 一种上圈冲孔模具结构
CN209344906U (zh) 一种电机的防水圈、电机组件和电机
CN206122025U (zh) 一种电动喷雾器
CN103904255B (zh) 锂离子电池壳
CN205306755U (zh) 真空电水壶
CN108771484B (zh) 一种内盖组件、内盖、器具盖及烹饪器具
CN221227696U (zh) 耳机壳、无线耳机及耳机组件
CN210658460U (zh) 一种环保防腐防渗承重型井盖
CN211408599U (zh) 锅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1397857U (zh) 变频器采用水冷结构的泵
CN207150821U (zh) 一种喇叭组件、保护套、喇叭及移动终端
CN202613881U (zh) 冷柜的门体结构以及冷柜
CN220653523U (zh) 一种可更换电池的无线蓝牙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15

Address after: 201100 floor 5, building 8, No. 2388, Chenha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CIG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114 room 8, building 2388, 501 Chen Cheng Road, Shanghai, Minhang District

Co-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JIANQIA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CIG SHANGHAI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