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21784U - 充电结构、主动式触控笔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充电结构、主动式触控笔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21784U
CN208421784U CN201820975853.0U CN201820975853U CN208421784U CN 208421784 U CN208421784 U CN 208421784U CN 201820975853 U CN201820975853 U CN 201820975853U CN 208421784 U CN208421784 U CN 2084217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active stylus
contact
shell
tou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7585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国威
李岳
胡元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w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w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w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w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7585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217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217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217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结构、主动式触控笔及电子设备。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结构,包括:储电单元,用于储存主动式触控笔所需电能;充电触点机构,用于与外部充电装置电接触;触点连接机构,分别与所述充电触点机构和所述储电单元电连接,用于在所述外部充电装置触压所述充电触点机构时对所述充电触点机构施加反弹力。通过触点连接机构对充电触点机构施加反弹力能够使主动式触控笔与外部充电装置之间的充电接触良好。

Description

充电结构、主动式触控笔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结构、主动式触控笔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感测技术的发展,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装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已得到大范围普及,与此同时,触控笔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输入装置,其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根据是否发射信号,可以将触控笔分为主动式触控笔和被动式触控笔。主动式触控笔通过自身发射的信号实现触控操作,所以通常需要内置电源。一般的内置电源,例如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由于电量耗尽而无法使用。该问题可以通过内置充电电池并定期给充电电池充电得到解决。
然而,由于内置充电电池需要定期进行充电,用户不可避免地会偶尔忘记充电,从而导致主动式触控笔无法使用。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通过将触控笔插入电子装置中进行充电,但由于触控笔的尺寸和插入式充电方式的限制,在进行充电时触控笔和电子装置之间容易接触不良。
此外,主动式触控笔发射的信号通常经由触控笔内的连接线传送至笔尖,从而实现对电子装置的操控。与此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信号从笔尖周围到达电子装置的触摸屏,这会导致触控笔无法精确操控电子装置。为了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通过采用金属外壳或专门的屏蔽装置消除到达触摸屏的侧向发射信号,但这将增加触控笔的重量或尺寸。且采用全金属外壳会屏蔽信号,影响触控笔正常工作信号的传输,同样会使触控笔无法精确操控电子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电结构、主动式触控笔及电子设备,以使主动式触控笔和外部充电装置之间充电接触良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结构,包括:储电单元,用于储存主动式触控笔所需电能;充电触点机构,用于与外部充电装置电接触;触点连接机构,分别与所述充电触点机构和所述储电单元电连接,用于在所述外部充电装置触压所述充电触点机构时对所述充电触点机构施加反弹力。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点连接机构,包括:用于提供所述反弹力的触弹机构和与所述储电单元电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触弹机构设置于所述连接结构上。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弹机构包括:第一触弹件及第二触弹件,所述第一触弹件先于所述第二触弹件接触所述充电触点机构。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弹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结构,且具有朝向所述充电触点机构弯折的第一凸起部。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弹件的两端固定于所述连接结构,且具有朝向所述充电触点机构弯折的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高度。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触点机构包括:触点部,用于与所述外部充电装置电接触;触点连接部,与所述触点部电连接,用于与所述触弹机构电接触,并抵压所述触弹机构。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一屏蔽罩,所述屏蔽罩包围所述主动式触控笔的笔芯,所述触弹机构设置于所述屏蔽罩上。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点连接机构具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沿所述笔芯轴向相对设置形成所述屏蔽罩,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主动式触控笔,所述主动式触控笔包括: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充电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主动式触控笔,所述主动式触控笔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充电结构,及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屏蔽罩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凸起相配合以将所述屏蔽罩固定在所述支架结构上。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结构内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被所述屏蔽罩包围,所述笔芯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主动式触控笔,以及,与所述主动式触控笔进行交互的触控设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设备作为外部充电装置,包括:充电部分,用于电接触所述充电触点机构,通过所述充电触点机构对所述主动式触控笔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结构、主动式触控笔及电子设备,利用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结构获取电能,将电能储存在储电单元中,利用储电单元为主动式触控笔供电,能够有效利用外部充电装置对主动式触控笔进行充电。而且,通过外部充电装置给主动式触控笔充电时,借助触点连接机构对充电触点机构施加反弹力,进而对外部充电装置施加反弹力,能够使得外部充电装置和触点连接机构之间接触紧密,从而能够使主动式触控笔和外部充电装置之间充电接触良好。
进一步,通过将触点连接机构的一部分设置为屏蔽罩,能够避免主动式触控笔内部发射的信号从笔芯周围到达电子装置的触控屏,从而提高主动式触控笔的触控精度。由于屏蔽罩既能够在主动式触控笔处于充电状态时起到导通充电通路的作用,又能够在主动式触控笔处于触控工作状态时起到屏蔽侧向发射触控信号的作用,一个屏蔽罩的设计实现了两种功能,以此能够使得笔壳采用塑料实现,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能够避免额外设计专门的屏蔽结构,从而使主动式触控笔结构简易、紧凑,减小主动式触控笔的尺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结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充电触点机构和触点连接机构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结构与笔芯相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动式触控笔内部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动式触控笔内部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动式触控笔的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动式触控笔的外观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动式触控笔的局部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结构侧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结构可包括:储电单元100、充电触点机构300及触点连接机构400。
储电单元100,用于储存主动式触控笔工作时所需的电能。主动式触控笔能够利用储电单元100储存的电能发射信号,从而实现对外部电子装置的控制。该外部电子装置可以是原本由该主动式触控笔触控的电子装置,或者可以是其他的与该主动式触控笔配合使用的电子装置。该外部电子装置包含触控屏或触控面板,可以是移动电子装置,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该储电单元100可以包含电容、充电电池等。具体地,储电单元100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电容器,例如,可以包含三个或四个电容器。电容器占用空间较小,可以便于减小主动式触控笔的尺寸。且与充电电池相比,电容器在主动式触控笔报废后不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充电触点机构300,用于与外部充电装置电接触,从而使所述储电单元100从外部充电装置获取电能。该外部充电装置,例如,可以是设置于外部电子装置的触控笔收纳槽,该收纳槽的内侧可以设置有露出的充电接触点,该充电接触点可以是连接外部电子装置电源的正极或负极。充电触点机构300通过与收纳槽内侧的充电接触点发生电接触,可以使该主动式触控笔与外部电子装置的电源导通,从而能够从外部电子装置获取电能。
触点连接机构400,分别与充电触点机构300和储电单元100电连接,用于在外部充电装置触压充电触点机构300时对充电触点机构300施加反弹力。
在给主动式触控笔充电时,触点连接机构400对充电触点机构300施加的反弹力能够使得充电触点机构300压紧外部充电装置,可以保证充电触点机构300与外部充电装置始终保持接触。
触点连接机构400与充电触点机构300之间是可分离式连接,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触点连接机构400与充电触点机构300也可以是不可分离式连接,只要可以实现充电时充电触点机构300和外部充电装置保持接触导通即可。不可分离式连接,例如是焊接或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通过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结构获取电能,将电能储存在储电单元100中,利用储电单元100为主动式触控笔供电,能够有效利用外部充电装置对主动式触控笔进行充电。而且,通过在利用外部充电装置给主动式触控笔充电时,借助触点连接机构400对充电触点机构300施加反弹力,能够使得外部充电装置和充电触点机构300之间接触紧密,从而能够使主动式触控笔和外部充电装置之间充电接触良好。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充电触点机构和触点连接机构的结构放大图。具体地,如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介绍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结构的充电触点机构300和触点连接机构400。
充电触点机构300,可包括触点部320和触点连接部310。触点部320,用于与所述外部充电装置电接触。触点连接部310,与所述触点部320电连接,用于与触点连接机构400电连接或电接触。
具体地,触点连接部310可用于与后述的触弹机构电接触,并抵压所述触弹机构。触点部320可以经由主动式触控笔的外壳上开设的孔暴露于外壳之外,以便于触点部320与外部充电装置电接触。
触点部320上可设置有凹槽3211,用于与外部充电装置的凸起进行接触配合。以此,能够方便主动式触控笔通过外部充电装置进行充电时实现准确定位。外部充电装置的凸起可以连接至外部电子装置的电源的正极或负极。例如,外部充电装置包含容纳触控笔的收纳槽,外部充电装置的凸起可以为设在容纳槽内侧的环形凸起(两环形凸起可以分别对应地与两个本实施例的充电触点机构300的凹槽3211相配合),当将主动式触控笔插入收纳槽中时,所述环形凸起可以对应卡在充电触点机构300上的凹槽3211内。或者,外部充电装置内侧一个环形上设有两个凸起,分别对应外部电子装置的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其中每个凸起可以与本实施例的每个充电触点机构300的凹槽3211相配合。以此,能够容易地将外部充电装置与主动式触控笔电连接在一起。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加工生产,触点部320也可以是没有凹槽3211的平滑表面,只要可以与外部充电装置接触配合实现充电通路即可,在此不做强制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触点连接部310的左端与触点部320的右端可叠置连接。另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触点机构300可仅包括触点部320。触点部320的一个表面用于与外部充电装置进行电接触,另一个表面用于与后述的触弹机构电接触。该种充电触点机构300可以被触弹机构和主动式触控笔的外壳上的限位孔内侧的阶台式结构夹紧。
触点连接机构400可包括:用于提供所述反弹力的触弹机构和与储电单元100电连接的连接结构420。触弹机构设置于连接结构420上。
触弹机构与充电触点机构300之间可以为可分离式连接。在对主动式触控笔进行充电时,外部充电装置触压充电触点机构300,触弹机构与充电触点机构300电接触,且可对充电触点机构300施加反弹力。在反弹力的作用下,主动式触控笔在处于触控工作状态时,触弹机构与充电触点机构300之间也可以始终保持电接触。
当然,也可以采用可分离式的方式连接触弹机构与充电触点机构300,以此,在触点部320经由主动式触控笔的外壳上开设的孔暴露于外壳之外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调整触弹机构与充电触点机构300的相对位置,以使触点部320容易地与外壳上开设的孔相互配合,从而能够降低外壳上开设孔、充电触点机构300及触弹机构的制造工艺要求。
在其他实施例中,触弹机构与充电触点机构300之间可以为固定式的连接,例如,焊接或一体成型,此时,可以利用框架结构代替主动式触控笔的外壳,将充电触点机构300和触点连接机构400的触弹机构固定为一体。
连接结构420与触弹机构之间可以是电连接,或者是绝缘的。
在连接结构420与触弹结构为电连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导线连接该连接结构420和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控制电路来导通该触弹机构和充电控制电路。触弹机构与连接结构420可以是一体成型且是由导电材质制成,如由金属一体成型制成,以省去导线连接。
在连接结构420与触弹机构是绝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导线直接将触弹件410连接至充电控制电路。
参见图3,所述触弹机构可包括:第一触弹件430及第二触弹件410,第一触弹件430先于第二触弹件410接触充电触点机构300。
第一触弹件430和第二触弹件410可设置于连接结构420上,第一触弹件430先于第二触弹件410对充电触点机构300施加反弹力。充电触点机构300的触点连接部310将第一触弹件430抵压在下方。
由于第一触弹件430先于第二触弹件410对充电触点机构300施加反弹力,可以在未充电状态也能容易地将充电触点机构300压紧至主动式触控笔的外壳上,从而能够使得露出外壳之外的触点部320与外壳结合美观。第一触弹件430可以是导电材质,例如金属材质,或者可以在表面涂有导电涂层,可以实现导电作用。
由于第一触弹件430早于第二触弹件410对充电触点机构300产生反弹力,所以在第一触弹件430有效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触弹件430较大的反弹力,可以增加充电触点机构300与外部充电装置的接触紧密性,保证充电良好接触,在第一触弹件430由于疲劳而先失效的情况下,第二触弹件410仍能提供反弹力,压紧充电触点机构300,保证与充电触点机构300的紧密接触,以及充电触点机构300与外部充电装置的有效接触,从而通过设置导电的第一触弹件430能够延长主动式触控笔与外部充电装置良性接触充电的寿命。
再参见图3,第一触弹件430可以一端固定于连接结构420,且具有朝向充电触点机构300弯折的第一凸起部。通过朝向充电触点机构300弯折可使该第一凸起部靠向充电触点机构300。第一触弹件430可以是触弹片,该第一凸起部可以位于触弹片的中部。第一触弹件430的另一端可以是悬空状态。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触弹件430也可以通过螺旋弹簧实现。
第一触弹件430可以为导电材质,例如可以为铝、不锈钢等金属材质,触点连接机构400和充电触点机构300之间通过第一触弹件430电接触。在此情况下,第一触弹件430能起到电连接触点连接机构400和充电触点机构300的作用。
另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触弹件430可以为非导电材质,例如可以为塑料等材质。以此可以仅起到预先增加反弹力的作用。在此情况下,该第一触弹件430可以与同样材质的连接结构420一体成型,或者可以通过特殊结构设计,例如凸起与定位孔,以配合装配方式设置于不同材质的连接结构420。
具体地,在第一触弹件430为非导电材质时,可以有两种情况:一是,连接结构420为导电材料,此时,连接结构420可以起到屏蔽作用(后述的屏蔽罩),在此情况下,第一触弹件430的下端可以设有凸起,连接结构420的上部可以设有定位孔,通过将第一触弹件430的凸起嵌扣在连接结构420的定位孔中,可以将第一触弹件430固定在连接结构420上;二是,连接结构420的一部分为非导电材料,此时,第一触弹件430和连接结构420的该部分可以为同样材质,在此情况下,二者可以一体成型,同时,第一触弹件430可以通过导线连接至电路。
再参见图3,第二触弹件410可为两端固定于连接结构420上,且具有朝向充电触点机构300弯折的第二凸起部。第一触弹件430的第一凸起部的凸起高度大于第二触弹件410的第二凸起部的高度。通过朝向充电触点机构300弯折可使该第二凸起部靠向充电触点机构300。该第二触弹件410可以是触弹片,该第二凸起部可以位于触弹片的中部。
实施例中,第二触弹件410可以通过其上的第二凸起部与充电触点机构300的触点连接部310接触。触点连接部310的下方可以设有凹槽,与第二触弹件410的第二凸起部相配合,以容易地将充电触点机构300和第二触弹件410装配在一起。
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触弹件410可以是一端固定在连接结构420上且另一端悬空的弯折结构,弯折结构的凸起部朝向所述充电触点机构300。第二触弹件410的材质可以参照第一触弹件430的材质进行选择。当充电触点机构300不抵压触弹机构时,使第一触弹件430的第一凸起部凸起高度大于第二触弹件410的第二凸起部的凸起高度,可以使得第一触弹件430早于第二触弹件410对充电触点机构300施加反弹力,制造工艺简单。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结构与笔芯相配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连接结构420可包括屏蔽罩,可以为金属罩,可以是覆盖有导电涂层的非金属罩,或者可以是由包含导电颗粒的复合材料制成的屏蔽罩。
所述屏蔽罩包围主动式触控笔的笔芯,所述触弹机构设置于所述屏蔽罩上,具体地,可设置于屏蔽罩的外侧,屏蔽罩可以为硬质材料,触弹机构中的第一触弹件430的一端固定在屏蔽罩上,第二触弹件410的两端均固定在屏蔽罩上。换言之,屏蔽罩可设置于靠近主动式触控笔的笔尖600的一端,且周向包围笔尖600与主动式触控笔的触控控制电路之间的连接部(例如笔芯)。该笔芯为主动式触控笔的笔尖600被主动式触控笔的壳体包围的部分。“靠近”意为尽可能接近笔尖,在主动式触控笔正常使用时,以达到屏蔽主动式触控笔发射的信号由笔尖周围到达电子装置的触控屏,只要能或多或少地起到该种屏蔽效果,均属该“靠近”所描述的屏蔽罩设置位置范围。“周向”意为笔尖与触控笔的触控控制电路之间的连接线的周向,进一步是指笔尖和触控笔的笔尾会分别从该屏蔽罩的对向两端露出。“周向包围”可以指一周上完全包围,或者部分包围。
由于触弹机构设置于屏蔽罩上,且触弹机构能够对所述充电触点机构300施加反弹力,屏蔽罩包围笔芯且可以尽可能占较小空间(周向尺寸较小),所以通过该屏蔽罩的设计可以在屏蔽侧向发射信号的同时使得主动式触控笔的结构简易、紧凑,明显减小了主动式触控笔尺寸,且主动式触控笔的外壳可以为非金属材质,便于制造及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的屏蔽罩,例如金属罩,包裹笔尖600后端的笔芯并可与触弹机构连接为一体,不仅能够实现充电连接,而且在使用时,包裹金属也可以实现对笔尖600后端部分的信号进行屏蔽,使信号从笔尖600发射,防止信号侧向发射,从而能够提高发射精度和准确性。本实施例的屏蔽罩的设计结构,能够避免额外设计专门的屏蔽结构,也可使笔壳采用塑料形式实现,对实现整笔尺寸减小能够提供很大帮助,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屏蔽罩可以为一体成型的一个部分,在此情况下,该屏蔽罩仅与储电单元100的一极电连接;或者屏蔽罩可以由多个部分组成,其中未直接接触的两部分可以分别电连接储电单元100的两极。屏蔽罩还可以两部分、三部分或四部分组成。屏蔽罩可以形成多种规则或不规则形状,例如可以具有立方体、三棱柱、圆柱体等轮廓形状。
参见图3和图4,屏蔽罩可包括第一壳体421和第二壳体422,且所述第一壳体421和所述第二壳体422不接触。所述第一壳体421和所述第二壳体422沿所述笔芯轴向相对设置形成所述屏蔽罩。通过由第一壳体421和第二壳体422组成屏蔽罩,能够使得屏蔽罩便于装配。第一壳体421和第二壳体422不接触,即不电接触,可在为储电单元100充电时使第一壳体421和第二壳体422分别导通外部充电装置的两个电极。上述触弹机构(例如第一触弹件430和第二触弹件410)可固定于例如第一壳体421上和/或第二壳体422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421和所述第二壳体422可以均固定有一个上述触弹机构,在此情况下,储电单元100的两极可分别通过第一壳体421及其上的触弹机构和第二壳体422及其上的触弹机构对应连接至外部充电装置的两极。
具体地,储电单元100的一极可电连接一个触点连接机构400的第一壳体421,该触点连接机构400的第一壳体421通过该触点连接机构400的触弹机构可以电连接一个充电触点结构300;储电单元100的另一极可电连接另一个触点连接机构400的第二壳体422,该另一个触点连接机构400的第二壳体422通过该另一个触点连接机构400的触弹机构可以电连接另一个充电触点结构300。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421和第二壳体422其中之一者固定有上述触弹机构并配合上述充电触点机构300以连通外部充电装置的一极和储电单元100的一极,另一者可以采用其他可能的方式连通外部充电装置的另一极和储电单元100的另一极。
为主动式触控笔充电时,第一壳体421和第二壳体422作为充电通路上的一部分,分别对应电连接外部充电装置的两个电极,所以,避免屏蔽罩的第一壳体421和第二壳体422直接接触,能够防止充电通路在屏蔽罩处发生短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主动式触控笔,所述主动式触控笔包括:上述各实施例的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结构。该主动式触控笔例如可以为主动式电容笔。
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4,该主动式触控笔不仅包含上述屏蔽罩,还包含支架结构700。支架结构700上设置有定位凸起711、712,屏蔽罩上设置有定位孔4211、4221,定位孔4211、4221和定位凸起711、712相配合以将所述屏蔽罩固定在支架结构700上。
支架结构700可以为绝缘材质,且屏蔽罩的第一壳体421和第二壳体422可间隔设置,并避免直接接触。由于支架结构700为绝缘材质,所以不易与主动式触控笔的其他部件误导通。所述屏蔽罩可为金属材质,金属材质的屏蔽罩可以具有优良的屏蔽性能和导电性。在此情况下,屏蔽罩可以是柔性的金属材料,例如锡纸、铝箔等,此时,可以将柔性屏蔽罩包裹在主动式触控笔的支架结构700上,从而可以尽可能适应主动式触控笔的内部空间结构,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小主动式触控笔的尺寸。
图5和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动式触控笔内部结构的侧视示意图。参见图1、图5及图6,该支架结构700不仅可以用于固定屏蔽罩,还可以用于固定主动式触控笔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例如笔尖600、电路板200等。
实施例中,主动式触控笔可以包含一组或两组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充电触点机构300和触点连接机构400。在包含一组的情况下,充电触点机构300分别与外部充电装置的一电极和触点连接机构400电接触,触点连接机构400与充电控制电路连接,充电控制电路与储电单元100的一电极连接,从而形成电能输入电路或电能输出电路,此时,可以采用其他各种设计方式将外部充电装置的另一电极与储电单元100的另一电极连接,从而形成电能输出电路或电能输入电路。
在包含两组的情况下,与包含一组的情况的区别在于,外部充电装置的另一电极与储电单元100的另一电极的连接方式类似于上述的外部充电装置的一电极与储电单元100的一电极的连接方式。每组中,触点连接机构400可包括上述触弹机构、连接结构420等,具体连接方式如上述实施例所述,故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支架结构700内可以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被所述屏蔽罩包围,所述笔芯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以此,在主动式触控笔处于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屏蔽罩阻止笔芯侧向发射信号到达触控屏,从而提高主动式触控笔的触控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200上可以设置有充电控制电路,连接于触点连接机构400和储电单元100之间,该充电控制电路可以对该储电单元100进行充电控制。该充电控制电路可以是现有的各种充电控制电路,对于不同类型的储电单元100,充电控制电路可不同。该充电控制电路也可以是基于电路板、芯片等实现。充电控制电路与储电单元100之间可以是有线连接,或者可以是无线连接,例如,无线充电。
参见图5,连接结构420可以包含软排线440,触点连接机构400与充电控制电路之间可通过软排线440连接。软排线440可以容易地适应主动式触控笔的内部孔隙,且在主动式触控笔出现故障时便与检修。
具体地,充电控制电路可以设置于电路板200上。触点连接机构400与电路板200之间可以通过软排线440连接。可以将软排线440的一端焊接在触点连接机构400上,将软排线440的另一端焊接在电路板200上。
更具体地,在连接结构420为导电材质的情况下,软排线440的一端可以焊接在连接结构420上;在连接结构420的主体部分为非导电材质的情况下,软排线440的一端与触弹机构之间可以通过一段导线电连接,该段导线为连接结构420的一部分,且可以附着在连接结构420的屏蔽罩上。
一些实施例中,触点连接机构400与软排线440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以此,可使连接接触良好,且节省主动式触控笔内部空间。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螺丝拧紧固定等。此外,电路板200上可以同时集成有主动式触控笔的触控控制电路。该电路板200例如可以是PCB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动式触控笔的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动式触控笔的外观结构立体示意图。参见图7和图8,主动式触控笔可以包括外壳500。触点部320可嵌入主动式触控笔的外壳500上的限位孔,露至外壳500之外,可以与外壳500表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包括:上述各实施例所述的主动式触控笔,以及,与所述主动式触控笔进行交互的触控设备,交互主要包括:主动式触控笔与触控设备相互配合实现笔迹书写、绘图、按键控制等功能。在该实施例中,触控设备可以复用为外部充电装置。
具体地,触控设备可包括:充电部分,用于电接触所述充电触点机构300,通过充电触点机构300对主动式触控笔进行充电。该充电部分例如可以是设置在触控设备具有的收纳槽中,所述主动式触控笔可整笔插入所述收纳槽中进行充电,这样既满足对主动式触控笔充电,同时又可对主动式触控笔进行收纳,使电子设备外部美观,且主动式触控笔不易丢失。该触控设备具体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
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电子装置为该主动式触控笔提供电能,即与该主动式触控笔配合使用及为其提供电能的电子装置可以为同一个或不是同一个。以此,上述主动式触控笔并不局限于利用与其配套的电子装置进行充电,从而在该主动式触控笔所触控电子装置电能耗尽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其他电子装置进行充电。
下面以一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主动式触控笔的实施。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动式触控笔的爆炸图。如图9所示,主动式触控笔包括外壳500、第一充电触点机构301、第二充电触点机构302、第一个第二触弹件411、第二个第二触弹件412、第一个第一触弹件431、第二个第一触弹件432、第一壳体421、第二壳体422、支架结构700、笔尖600、笔芯、第一软排线441、第二软排线442、电路板200以及电容器(未示出)。
笔尖600、笔芯、电路板200以及电容器固定在支架结构700上。电路板200上布设有充电控制电路和触控控制电路,充电控制电路用于对电容器进行充电控制,触控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发射信号至笔尖600,进而到达电子装置的触控屏,从而实现触控操作,例如在触控屏上书写。笔芯和电路板200上的触控控制电路之间的连接线布设于支架结构700内部。电容器的个数为三个(如图2所示)。电路板200为PCBA板(Printed Circuit BoardAssembly,可装配印刷电路板)或PCB板(印刷电路板)。
支架结构700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凸起711(仅示出一个)和两个第二凸起712(仅示出一个),第一壳体42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孔4211,第二壳体422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定位孔4221(仅示出一个)。两个第一凸起711和两个第一定位孔4211相配合,将第一壳体421装配在支架结构700上。两个第二凸起712和两个第二定位孔4221相配合,将第二壳体422装配在支架结构700上。第一壳体421和第二壳体422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支架结构700为绝缘材质,例如为塑料材质。第一壳体421和第二壳体422间隔设置以避免直接接触,二者可以配合形成立方体轮廓。
在主动式触控笔处于充电状态时,外部充电装置的第一电极、第一充电触点机构301、第一个第二触弹件411和/或第一个第一触弹件431、第一壳体421、第一软排线441、及电容器的第一极板依次电连接,形成导通外部充电装置的第一电极和电容器的第一极板的通路;外部充电装置的第二电极、第二充电触点机构302、第二触弹件412和/或第二个第一触弹件432、第二壳体422、第二软排线442、及电容器的第二极板依次电连接,形成导通外部充电装置的第二电极和电容器的第二极板的通路。以此,形成了一条为电容器充电的通路。此时,第一壳体421和第二壳体422起到导通电容器充电通路的作用。在主动式触控笔处于触控工作状态时,第一充电触点机构301和第二充电触点机构302悬空,充电通路断开。此时,电容器为电路板200上的触控控制电路供电,触控控制电路发射触控信号,该触控信号经由笔尖600和充电控制电路之间的连接线(笔芯)到达笔尖600,笔尖600靠近或接触外部电子装置的触控屏时,该外部电子装置接收该触控信号,从而实现利用该主动式触控笔对该外部电子装置进行触控操作。
在此过程中,该触控信号的部分信号会从该连接线(笔芯)的侧面漏出。第一壳体421和第二壳体422形成的完整的屏蔽罩,能够阻止漏出的该部分信号从笔尖600周围到达外部电子装置的触控屏。第一壳体421和第二壳体422所起的作用是防止主动式触控笔发射的脉冲信号经过笔芯和充电控制电路之间的连接线时漏出的侧向发射信号从笔尖600周围到达触控屏,从而只有经由笔尖600的触控信号到达外部电子装置的触控屏,以此可以提高主动式触控笔的触控精度。
第一个第二触弹件411和第一个第一触弹件431设置于第一壳体421上。第一个第二触弹件411、第一个第一触弹件431及第一壳体421可以一体成型。
第一个第二触弹件411包括两条触弹片,两条触弹片平行设置。每条触弹片两端固定在第一壳体421,且中部朝第一充电触点机构301弯折凸起。第一个第一触弹件431设置于两条触弹片之间,一端固定在第一壳体421上,另一端悬空,中间朝第一充电触点机构301弯折凸起。第一个第一触弹件431的弯折凸起的弯折程度高于第一个第二触弹件411的弯折凸起的弯折程度,能够使得第一个第一触弹件431早于第一个第二触弹件411对第一充电触点机构301施加反弹力。第一个第二触弹件411和/或第一个第一触弹件431对第一充电触点机构301施加的反弹力能够使得第一充电触点机构301抵靠于外壳500,且更好地与第一个第二触弹件411和/或第一个第一触弹件431电接触。
同样地,第二个第二触弹件412和第二个第一触弹件432设置于第二壳体422上。第二个第二触弹件412、第二个第一触弹件432及第二壳体422可以一体成型。
第二个第二触弹件412包括两条触弹片,两条触弹片平行设置。每条触弹片两端固定在第二壳体422,且中部朝第二充电触点机构302弯折凸起。第二个第一触弹件432设置于两条触弹片之间,一端固定在第二壳体422上,另一端悬空,中间朝第二充电触点机构302弯折凸起。第二个第一触弹件432的弯折凸起的弯折程度高于第二个第二触弹件412的弯折凸起的弯折程度,能够使得第二个第一触弹件432早于第二个第二触弹件412对第二充电触点机构302施加反弹力。第二个第二触弹件412和/或第二个第一触弹件432对第二充电触点机构302施加的反弹力能够使得第二充电触点机构302抵靠于外壳500,且更好地与第二个第二触弹件412和/或第二个第一触弹件432电接触。
在主动式触控笔处于充电和触控工作的两种状态下,第一充电触点机构301与第一个第二触弹件411之间均可以保持电连接,第一充电触点机构301与第一个第一触弹件431之间均可以保持电连接;第二充电触点机构302与第二个第二触弹件412之间均可以保持电连接,第二充电触点机构302与第二个第一触弹件432之间均可以保持电连接。
第一充电触点机构301包括第一触点连接部311和第一触点部321,用于分别与外部充电装置的两电极电接触。第一触点连接部311的左端与第一触点部321的右端叠置连接。第一触点部321嵌入外壳500上的第一限位孔511,露至外壳500之外。第一触点连接部311被外壳500与第一个第二触弹件411和/或第一个第一触弹件431夹紧。由于第一个第二触弹件411和/或第一个第一触弹件431的弹力作用,第一触点部321完好地嵌入第一限位孔511,外观美观。且在第一触点部321被外部充电装置上的触点凸起压紧时,在反弹力的作用下,第一触点部321和外部充电装置接触良好。在同时设置金属质的第一个第二触弹件411和第一个第一触弹件431的情况下,第一个第二触弹件411不仅能够防止第一个第一触弹件431疲劳,而且能够在第一个第一触弹件431疲劳失效的情况下,起到使第一充电触点机构301和第一壳体421电连接的作用。此外,第一触点部321上露出外壳500的一面设置有凹槽(未示出),能够容易地与外部充电装置上的触点凸起配合,便于准确定位。
同样地,第二充电触点机构302包括第二触点连接部312和第二触点部322。第二触点连接部312的左端与第二触点部322的右端叠置连接。第二触点部322嵌入外壳500上的第二限位孔512,露至外壳500之外。第二触点连接部312被外壳500与第二个第二触弹件412和/或第二个第一触弹件432夹紧。在同时设置金属质的第二个第二触弹件412和第二个第一触弹件432的情况下,第二个第二触弹件412不仅能够防止第二个第一触弹件432疲劳,而且能够在第二个第一触弹件432疲劳失效的情况下,起到使第二充电触点机构302和第二壳体422电连接的作用。此外第二触点部322上露出外壳500的一面设置有凹槽3221,能够容易地与电子装置充电结构上的触点凸起配合,便于准确定位。
在主动式触控笔处于充电和触控工作的两种状态下,第一充电触点机构301的第一触点部321嵌入外壳500上的第一限位孔511的情况可以相同,例如,第一触点部321的外表面始终与笔壳500表面齐平。第二充电触点机构302的第二触点部322嵌入外壳500的第二限位孔512的情况可以相同,例如,第二触点部322的外表面始终与笔壳500表面齐平。
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当利用外部充电装置为主动式触控笔中的电容器充电时,通过第一个第二触弹件411和第一个第一触弹件431对第一充电触点机构301施加的反弹力,第二个第二触弹件412和第二个第一触弹件432对第二充电触点机构302施加的反弹力,能够使充电通路中电接触位置接触良好。此时,第一壳体421和第二壳体422所起的作用分别是导通外部充电装置的第一极与电容器第一极板之间的通路和导通外部充电装置的第二极与电容器第二极板之间的通路。
当利用主动式触控笔触控外部电子装置的触控屏时,第一壳体421和第二壳体422构成的屏蔽罩周向包围触控控制电路与笔尖之间的笔芯,以此能够阻止从该笔芯侧面漏出触控信号从笔尖600周围到达触控屏。此时,第一壳体421和第二壳体422所起的作用是屏蔽笔芯侧向发射信号。
因此,第一壳体421和第二壳体422在主动式触控笔的不同状态下起到了不同的作用,这种二合一的结构使得主动式触控笔在具备屏蔽功能的同时具有简易紧凑的内部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结构、主动式触控笔及电子设备,利用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结构获取电能,将电能储存在储电单元中,利用储电单元为主动式触控笔供电,能够有效利用外部充电装置对主动式触控笔进行充电。而且,通过外部充电装置给主动式触控笔充电时,借助触点连接机构对充电触点机构施加反弹力,进而对外部充电装置施加反弹力,能够使得外部充电装置和触点连接机构之间接触紧密,从而能够使主动式触控笔和外部充电装置之间充电接触良好。
进一步,通过将触点连接机构的一部分设置为屏蔽罩,能够避免主动式触控笔内部发射的信号从笔芯周围到达电子装置的触控屏,从而提高主动式触控笔的触控精度。由于屏蔽罩既能够在主动式触控笔处于充电状态时起到导通充电通路的作用,又能够在主动式触控笔处于触控工作状态时起到屏蔽侧向发射触控信号的作用,一个屏蔽罩的设计实现了两种功能,以此能够使得笔壳采用塑料实现,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能够避免额外设计专门的屏蔽结构,从而使主动式触控笔结构简易、紧凑,减小主动式触控笔的尺寸。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具体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例如”、“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各实施例中涉及的步骤顺序用于示意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其中的步骤顺序不作限定,可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实用新型是参照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电单元,用于储存主动式触控笔所需电能;
充电触点机构,用于与外部充电装置电接触;
触点连接机构,分别与所述充电触点机构和所述储电单元电连接,用于在所述外部充电装置触压所述充电触点机构时对所述充电触点机构施加反弹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连接机构,包括:用于提供所述反弹力的触弹机构和与所述储电单元电连接的连接结构;
所述触弹机构设置于所述连接结构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弹机构包括:第一触弹件及第二触弹件,所述第一触弹件先于所述第二触弹件接触所述充电触点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弹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结构,且具有朝向所述充电触点机构弯折的第一凸起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弹件的两端固定于所述连接结构,且具有朝向所述充电触点机构弯折的第二凸起部;
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触点机构包括:
触点部,用于与所述外部充电装置电接触;
触点连接部,与所述触点部电连接,用于与所述触弹机构电接触,并抵压所述触弹机构。
7.如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一屏蔽罩,所述屏蔽罩包围所述主动式触控笔的笔芯,所述触弹机构设置于所述屏蔽罩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式触控笔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连接机构具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沿所述笔芯轴向相对设置形成所述屏蔽罩,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不接触。
9.一种主动式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式触控笔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结构。
10.一种主动式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式触控笔包括:如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结构,及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上设置有定位凸起;
所述屏蔽罩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凸起相配合以将所述屏蔽罩固定在所述支架结构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动式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内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被所述屏蔽罩包围,所述笔芯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动式触控笔,以及,与所述主动式触控笔进行交互的触控设备。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设备作为外部充电装置,包括:充电部分,用于电接触所述充电触点机构,通过所述充电触点机构对所述主动式触控笔进行充电。
CN201820975853.0U 2018-06-25 2018-06-25 充电结构、主动式触控笔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84217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5853.0U CN208421784U (zh) 2018-06-25 2018-06-25 充电结构、主动式触控笔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5853.0U CN208421784U (zh) 2018-06-25 2018-06-25 充电结构、主动式触控笔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21784U true CN208421784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09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75853.0U Active CN208421784U (zh) 2018-06-25 2018-06-25 充电结构、主动式触控笔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217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9496A (zh) * 2018-06-25 2018-09-18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结构、主动式触控笔及电子设备
TWI722624B (zh) * 2019-10-28 2021-03-21 翰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筆結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9496A (zh) * 2018-06-25 2018-09-18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结构、主动式触控笔及电子设备
TWI722624B (zh) * 2019-10-28 2021-03-21 翰碩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筆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21784U (zh) 充电结构、主动式触控笔及电子设备
CN108549496A (zh) 充电结构、主动式触控笔及电子设备
CN204577749U (zh) 电连接器
US9247681B2 (en) Electric shielding enclosure including power pack
CN207250275U (zh) 电感、电池装置和电子烟
CN207802282U (zh) 蓝牙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CN204597076U (zh) 电连接器
CN106159617A (zh) 电子装置、和具有电子装置及船坞座的结构
CN204571736U (zh) 电磁辐射防护柜体及电磁辐射防护机桌
CN209029966U (zh) 一种防干扰旅行充电器
CN204760505U (zh) 电池
CN105703448A (zh) 充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06433761U (zh) 一种带双充电口的电子烟电池及电子烟
CN206349770U (zh) 一种充电装置及智能充电设备
CN208112828U (zh) 带otg功能的支架
CN205961558U (zh) 贴片导电件及移动终端
CN204927626U (zh) 电连接器
CN205986225U (zh) 智能手表充电座
CN205595855U (zh) 移动电源
CN203942090U (zh) 一种电连接设备及接头
CN217364675U (zh) 一种带电量屏幕显示结构的电子雾化设备
CN204259314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板的移动设备外壳
CN210806777U (zh) 一种用于移动电子磅秤显示器的供电装置
CN202857181U (zh) 电子设备的壳套
CN214125508U (zh) 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5

Address after: Hanwang building, No.8, Dongbei Wangx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3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ANVON C-P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3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northeast Wang West Road, building three, floor 5, layer 8

Patentee before: HANWA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4

Address after: 100193, No. 5, building 8, No. three northeast Wang Xi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HANW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Hanwang Building, No. 8 Dongbei Wangx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36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ANVON C-PE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