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19746U - 一种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19746U
CN208419746U CN201821053351.9U CN201821053351U CN208419746U CN 208419746 U CN208419746 U CN 208419746U CN 201821053351 U CN201821053351 U CN 201821053351U CN 208419746 U CN208419746 U CN 2084197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ying needle
low
emitter
air flue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533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先云
丁勇
黄印
吴小东
单春华
高国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un Saf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un Saf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un Saf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un Saf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533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197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19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1974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包括飞针发射装置,所述飞针发射装置包括:主壳体、低压点火组件、动力能源组件、高压传导飞针发射组件以及检测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通过外部提供低压电源给低压点火组件,上电后检测控制系统进行状态检测,识别飞针发射装置是否已安装正确、是否已发射过;如果是安装正确且未发射,根据用户发射指令,低压电源就会对底火提供其所需的燃爆条件,从而有效激发底火,完成低压点火的过程,最终推动飞针向外发射。同时,通过外部提供高压电源给高压传导飞针发射组件,在飞针发射后,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电击,将高电压低电流脉冲传导向目标。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针发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飞针发射装置是采用高压电击点火从而实现飞针发射的,存在着只要一启动高压电击就发射的问题,不能将高压电击和飞针发射分开控制,不满足灵活战术执法的需要。并且,不能实现智能识别控制,飞针发射装置是否已安装、是否已发射的状况需要依靠人工识别。另外,高压导线易出现打结现象。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利用低压点火,并能智能识别飞针发射装置是否已安装、是否已发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包括飞针发射装置,所述飞针发射装置包括:主壳体、低压点火组件、动力能源组件、高压传导飞针发射组件以及检测控制系统,所述低压点火组件包括:低压点火PCBA板以及底火,所述检测控制系统与所述低压点火PCBA板电性连接,所述动力能源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低压点火组件上方的高压氮气瓶以及设于高压氮气瓶瓶口上方的刺破嘴,高压氮气瓶向上移动刺破嘴会刺破高压氮气瓶的瓶口,所述低压点火PCBA板包括:点火板接口、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点火桥芯片,所述第一电阻一端与点火板接口的第一引脚以及点火桥芯片连接,其另一端与点火板接口的第二引脚以及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另一端与点火板接口的第三引脚以及点火桥芯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控制系统包括:双通道MOS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点火板接头,所述点火板接头与点火板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容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源输入口以及点火板接头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一端与测试端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容一端、第四电阻一端以及点火板接头的第二引脚连接,点火板接头的第三引脚与所述双通道MOS管的第七引脚以及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阻一端接地,另一端与飞针发射控制端口以及双通道MOS管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双通道MOS管的第一引脚与第三引脚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传导飞针发射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主壳体内的第一气道、设于所述主壳体内的第二气道、设于所述第一气道内的正极飞针、设于所述第二气道内的负极飞针高压正极片、高压负极片、正极高压导线以及负极高压导线,正极飞针通过正极高压导线与高压正极片连接,负极飞针通过负极高压导线与高压负极片连接,所述第一气道一端与第二气道一端通过第三气道连通,所述主壳体对应第一气道另一端以及第二气道另一端设有开口,正极飞针与负极飞针通过该开口射出主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高压导线与负极高压导线分别呈“8”字形堆叠,正极高压导线一端与正极飞针连接,另一端与高压正极片连接,负极高压导线一端与负极飞针连接,另一端与高压负极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低压点火组件还包括与主壳体连接的低压点火座,所述低压点火PCBA板置于低压点火座内,所述低压点火座顶端开口,所述底火置于该开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刺破嘴底端倾斜设置,其一端形成尖嘴以刺破高压氮气瓶瓶口,所述刺破嘴内部中空形成第四气道,所述第四气道与第三气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飞针发射装置还包括一端盖,所述端盖与主壳体连接以将主壳体的开口堵住。
进一步地,高压传导飞针发射组件还包括四个飞针堵头,每两个飞针堵头分别包裹住正极飞针以及负极分针的头部。
进一步地,所述飞针发射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主壳体上的气道堵头。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外部提供低压电源给低压点火组件,上电后检测控制系统进行状态检测,识别飞针发射装置是否已安装正确、是否已发射过;如果是安装正确且未发射,根据用户发射指令,低压电源就会通过低压点火PCBA板上的点火桥芯片提供能量,瞬间达到底火的燃爆条件,从而引发底火燃爆,完成低压点火的过程,最终推动飞针向外发射。同时,通过外部提供高压电源给高压传导飞针发射组件,在飞针发射后,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电击,将高电压低电流脉冲传导向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导线缠绕示意图。
图4为传统方式的高压导线缠绕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低压点火PCBA板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检测控制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包括飞针发射装置,所述飞针发射装置包括:主壳体1、低压点火组件3、动力能源组件4、高压传导飞针发射组件5以及检测控制系统。所述低压点火组件3包括:低压点火座2、低压点火PCBA板31以及底火33。所述低压点火座2安装固定在所述主壳体1上并位于动力能源组件4下方,所述低压点火PCBA板31置于低压点火座2底部,低压点火座2顶端开口,底火33置于该开口内。所述动力能源组件4包括设于所述低压点火组件3上方的高压氮气瓶41以及设于高压氮气瓶41瓶口上方的刺破嘴43,刺破嘴43与高压氮气瓶41的瓶口相接触。所述刺破嘴43底端倾斜设置,其一端形成尖嘴,高压氮气瓶41向上移动时刺破嘴43会刺破高压氮气瓶41的瓶口。底火33位于高压氮气瓶41的下方,底火33燃爆产生的动力推动高压氮气瓶41向刺破嘴43快速移动,高压氮气瓶41所获得的动能足以保证其瓶口被刺破嘴43刺穿,气瓶口被刺穿后,高压的氮气瓶41内储存的高压氮气瞬间从内部释放出来,完成动力发射所需的气体能源。在本实施例中,底火33与高压氮气瓶41之间还设有EVA泡棉8,主要起紧配的作用。
所述高压传导飞针发射组件5包括:设于所述主壳体1内的第一气道51、设于所述主壳体1内的第二气道52、设于所述第一气道51内的正极飞针53、设于所述第二气道52内的负极飞针54、高压正极片55、高压负极片56、正极高压导线57以及负极高压导线59,正极飞针53通过正极高压导线57与高压正极片连接,负极飞针54通过负极高压导线与高压负极片56连接,所述第一气道51一端与第二气道52一端通过第三气道连通58,所述主壳体1对应第一气道51另一端以及第二气道52另一端设有开口,正极飞针53与负极飞针54通过该开口射出主壳体1。所述刺破嘴43内部中空形成第四气道431,所述第四气道431与第三气道58连通。刺破嘴43刺穿高压氮气瓶41瓶口后,瓶内的高压氮气通过第四通道431进入到第三通道58,进而进入第一通道51以及第二通道52,促使第一通道51内的正极飞针53以及第二通道52内的负极飞针54射出主壳体1。
请参阅图3,所述正极高压导线57与负极高压导线59分别呈“8”字形堆叠,正极高压导线57一端与正极飞针53连接,另一端与高压正极片55连接,负极高压导线59一端与负极飞针54连接,另一端与高压负极片56连接。请参阅图4,传统的工作人员高压导线缠绕方式是,高压导线呈“O”形堆叠在一起,这种方式高压导线容易缠绕打结。本实用新型采用“8”字缠绕的方式,解决了高压导线打结的问题。
所述飞针发射装置还包括一端盖6,所述端盖6与主壳体1连接以将主壳体1的开口堵住,正极飞针53与负极飞针54发射出去会穿破端盖。
优选地,所述高压传导飞针发射组件5还包括四个飞针堵头50,每两个飞针堵头50分别包裹住与正极飞针53与负极飞针54的头部,协助正极飞针与负极飞针推破端盖6。穿破端盖6后,飞针堵头会掉落,从而使得正极飞针53与负极飞针54射向目标。
所述飞针发射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主壳体1上的气道堵头7,所述气道堵头7防止第三气道58以及第四气道431与外界相通。
优选地,根据实际需求,本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可以设置多个飞针发射装置飞针发射装置以增加飞针发射的数量,从而能更好地命中目标。
请参阅图5,所述低压点火PCBA板31包括:点火板接口J1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点火桥芯片DHT1,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与点火板接口J11的第一引脚以及点火桥芯片DHT1连接,其另一端与点火板接口J11的第二引脚以及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与点火板接口J11的第三引脚以及点火桥芯片DHT1连接。所述点火桥芯片DHT1的型号为AL34。
请参阅图6,所述检测控制系统与所述低压点火PCBA板31电性连接,所述检测控制系统包括:双通道MOS管U1、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以及点火板接头J1,所述点火板接头J1与点火板接口J11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源输入口V-DH以及点火板接头J1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一端与测试端口P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2一端、第四电阻R4一端以及点火板接头J1的第二引脚连接,点火板接头J1的第三引脚与所述双通道MOS管U1的第七引脚以及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阻R5一端接地,另一端与飞针发射控制端口P2以及双通道MOS管U1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双通道MOS管U1的第一引脚与第三引脚接地。
其中,第一电容C1为点火储能电容,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四电阻R4为分压电阻,第二电容C2为滤波电容。所述飞针发射控制端口P2用于控制正极飞针53与负极飞针54发射。
本实用新型智能识别的原理是通过检测测试端口P1与地之间的电压来判断飞针发射装置飞针发射装置是否安装好,是否已经击发。当飞针发射装置飞针发射装置安装好且未击发时,测试端口P1与地之间的电压为V-DH*R4/(R4+R1*R2/(R1+R2));当飞针发射装置飞针发射装置安装好但已经击发时,测试端口P1与地之间的电压为V-DH*R4/(R4+R1)。其中V-DH为电源输入端的电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外部提供低压电源给低压点火组件,上电后检测控制系统进行状态检测,识别飞针发射装置是否已安装正确、是否已发射过;如果是安装正确且未发射,根据用户发射指令,低压电源就会通过低压点火PCBA板上的点火桥芯片提供能量,瞬间达到底火的燃爆条件,从而引发底火燃爆,完成低压点火的过程,最终推动飞针向外发射。同时,通过外部提供高压电源给高压传导飞针发射组件,在飞针发射后,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电击,将高电压低电流脉冲传导向目标。
本实用新型所述低压点火,电压可低至9V,而现有的其他技术方案,一般需采用高压才能瞬间引爆底火,从而推动飞针发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飞针发射装置,所述飞针发射装置包括:主壳体、低压点火组件、动力能源组件、高压传导飞针发射组件以及检测控制系统,所述低压点火组件包括:低压点火PCBA板以及底火,所述检测控制系统与所述低压点火PCBA板电性连接,所述动力能源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低压点火组件上方的高压氮气瓶以及设于高压氮气瓶瓶口上方的刺破嘴,高压氮气瓶向上移动刺破嘴会刺破高压氮气瓶的瓶口,所述低压点火PCBA板包括:点火板接口、第一电阻、第二电阻以及点火桥芯片,所述第一电阻一端与点火板接口的第一引脚以及点火桥芯片连接,其另一端与点火板接口的第二引脚以及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另一端与点火板接口的第三引脚以及点火桥芯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控制系统包括:双通道MOS管、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点火板接头,所述点火板接头与点火板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容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源输入口以及点火板接头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一端与测试端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电容一端、第四电阻一端以及点火板接头的第二引脚连接,点火板接头的第三引脚与所述双通道MOS管的第七引脚以及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阻一端接地,另一端与飞针发射控制端口以及双通道MOS管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双通道MOS管的第一引脚与第三引脚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传导飞针发射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主壳体内的第一气道、设于所述主壳体内的第二气道、设于所述第一气道内的正极飞针、设于所述第二气道内的负极飞针、高压正极片、高压负极片、正极高压导线以及负极高压导线,正极飞针通过正极高压导线与高压正极片连接,负极飞针通过负极高压导线与高压负极片连接,所述第一气道一端与第二气道一端通过第三气道连通,所述主壳体对应第一气道另一端以及第二气道另一端设有开口,正极飞针与负极飞针通过该开口射出主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高压导线与负极高压导线分别呈“8”字形堆叠,正极高压导线一端与正极飞针连接,另一端与高压正极片连接,负极高压导线一端与负极飞针连接,另一端与高压负极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点火组件还包括与主壳体连接的低压点火座,所述低压点火PCBA板置于低压点火座内,所述低压点火座顶端开口,所述底火置于该开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破嘴底端倾斜设置,其一端形成尖嘴以刺破高压氮气瓶瓶口,所述刺破嘴内部中空形成第四气道,所述第四气道与第三气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针发射装置还包括一端盖,所述端盖与主壳体连接以将主壳体的开口堵住。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压传导飞针发射组件还包括四个飞针堵头,每两个飞针堵头分别包裹住正极飞针以及负极分针的头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针发射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主壳体上的气道堵头。
CN201821053351.9U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4197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3351.9U CN208419746U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3351.9U CN208419746U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19746U true CN208419746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25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53351.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419746U (zh) 2018-07-04 2018-07-04 一种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197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7482A (zh) * 2018-07-04 2018-11-30 深圳民盾安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17482A (zh) * 2018-07-04 2018-11-30 深圳民盾安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
CN108917482B (zh) * 2018-07-04 2023-12-22 深圳民盾安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57818U (zh) 电击防暴器的飞针发射装置
CN104722089B (zh) 磁芯弹丸加速装置、配合的磁芯弹丸及电磁玩具枪
CN208419746U (zh) 一种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
CN102175101A (zh) 家用型遥控烟花燃放器
CN108917482A (zh) 一种智能控制低压触发发射装置
CN203040522U (zh) 无线远程遥控驱鸟器
CN105865263B (zh) 高压电子平行点火结构及与其配套使用的发射弹
CN205957811U (zh) 电击防暴器
CN202836374U (zh) 闪光电子烟花
CN204202483U (zh) 一种射程可设的多级电磁炮
CN202087044U (zh) 一种表演用电点火仿真枪
CN207395568U (zh) 一种可检测枪支在位状态的长枪托
CN207402732U (zh) 使用方便的电缆穿孔专用射钉器
CN202013142U (zh) 一种新型遥控烟花燃放器
CN205192328U (zh) 一种安全电击枪
CN102631785B (zh) 气压爆响式电子鞭炮
CN209541573U (zh) 一种改良型组合式电子礼宾花
CN100343615C (zh) 气体电子电击飞弹
CN206583354U (zh) 可重复使用的非致命电击弹及充电装置
CN210664141U (zh) 一种远距离无线电击防暴器
CN210802236U (zh) 一种通电引燃的环保烟花
CN206105758U (zh) 电弧射钉枪
CN206067606U (zh) 一种汽车点火开关透光圈电路结构
CN114322645B (zh) 一种绳索控制锚钩弹用击发电路及使用方法
CN206095066U (zh) 生物催泪弹电子击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2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