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14407U - 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14407U
CN208414407U CN201820762534.1U CN201820762534U CN208414407U CN 208414407 U CN208414407 U CN 208414407U CN 201820762534 U CN201820762534 U CN 201820762534U CN 208414407 U CN208414407 U CN 208414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ncubator
convenient
lighting device
external ligh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625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重高
丁凌
刘守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oncentrated Rai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oncentrated Rai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oncentrated Rai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oncentrated Rain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625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14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14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144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包括透明的培养器,该培养器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和进液口,该培养器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液口,所述培养器的外周设置有若干顶部敞口的容纳腔,各个容纳腔内均设置有补光装置,该补光装置包括补光支架,和与该补光支架连接的LED灯条;所述补光支架包括顶板、底板和连接在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的侧板,该侧板呈外凸的柱面,且在该侧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反光层。本实用新型在夜晚或者白天阳光光线不足时,即可以开启LED灯条,为培养器补光,维持微藻的光合作用;在LED灯条发光时,补光支架的侧板会将少数向外发射的光线反射至培养器中,以减少光线的损失,有利于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合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光合微生物是一类能够利用光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例如光合细菌和微藻。微藻是一类在水中生长的种类繁多且分布极其广泛的低等植物,它是由阳光驱动的细胞工厂,通过微藻细胞高效的光合作用,吸收CO2,将光能转化为脂肪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的化学能,并放出O2。利用微藻生产生物能源与化学品有望同时达到替代化石能源、减少CO2排放等目的。由于微藻具有极高的生产效率,近年来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微藻的另一个特点是许多微藻种类,例如小球藻、栅藻、单针藻、螺旋藻等不仅可以利用光能自养培养,还可以利用有机碳源、如葡萄糖化能异养培养,还可以同时进行光能自养与化能异养的兼养培养。当微藻进行异养或兼养培养时其效率远高于自养培养。尤其是对于微藻的兼养培养,可以同时利用光能和有机碳的化学能,高效地生产特定的微藻生物质,如油脂、蛋白质、多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养或兼养培养的光源可以是阳光,也可以是人工光源。利用阳光在室外培养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但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特别是光照强度不稳定,难以控制,在光照不足时的生产效率低;人工光源的光强可根据需要设置,但能耗较大,一般仅用于实验室研究或小规模生产。
因此,如何将阳光和人工光源结合起来,为微藻的培养打造一个光源充足的环境,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以在白天阳光光线不足或者夜晚为光生物反应器提供光照,维持微藻的光合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包括透明的培养器,该培养器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和进液口,该培养器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液口,所述培养器的外周设置有若干顶部敞口的容纳腔,各个容纳腔内均设置有补光装置,该补光装置包括补光支架,和与该补光支架连接的LED灯条;所述补光支架包括顶板、底板和连接在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的侧板,该侧板呈外凸的柱面,且在该侧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反光层。
本实用新型中在透明的培养器的外周设置多个设置有补光装置的容纳腔,在夜晚或者白天阳光光线不足时,即可以开启LED灯条,为培养器补光,维持微藻的光合作用;此外,本实用新型将LED灯条安装在补光支架上,且补光支架的侧板为外凸的柱面,则在LED灯条发光时,补光支架的侧板会将少数向外发射的光线反射至培养器中,以减少光线的损失,有利于节能环保。
优选地,所述补光装置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该容纳腔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则在白天光线充足时,可将补光装置从容纳腔的顶部敞口处取出,以增加培养器外周接受光照的表面积,使得培养器内的微藻可以充分地接受光照。
优选地,所述培养器为透光膜袋,该透光膜袋的外周设置有若干透光膜片,该透光膜片的底部和竖直方向的两侧与所述透光膜袋热压连接,热压连接后的透光膜片与所述透光膜袋之间形成了所述容纳腔,所述补光装置插接在该容纳腔内。培养器采用透光膜袋,带有透光膜片的透光膜袋的制备工艺较为简单,可以降低微藻培养的成本,
优选地,所述透光膜袋为圆柱形,该透光膜袋的外周圆周均布有若干所述容纳腔,以保证培养器内的微藻均能够接受到充分的光照,达到较好地微藻培养效果。
优选地,所述反光层为反光膜,该反光膜粘贴在所述侧板的内表面。
优选地,所述反光层为涂覆在所述侧板的内表面的光反射涂料。
优选地,所述补光支架的底板外缘、顶板外缘和侧板的两竖向边均包覆有硅胶,以防止补光支架的尖锐棱角处对培养器造成损伤。
优选地,所述进气口处穿设有曝气管,该曝气管的外径为5-10mm,该曝气管的管壁厚度为0.5-2mm,且在位于所述培养器内部的曝气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直径为0.5-0.9mm的曝气孔。由于在实际操作中难以保证曝气管的安放处于绝对水平的状态,使得位于高处的曝气孔曝气,而位于低处的曝气孔不曝气,导致曝气不均匀,影响微藻的养殖效果,而本实用新型将曝气管的外径、管壁厚度和曝气孔设计为上述数值范围,当曝气管内的压力为对应位置的培养液的压力的某一倍数时,曝气孔才开始曝气,达到了均匀曝气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LED灯条与所述补光支架可拆卸连接,使得补光支架或者LED灯条二者之一有损坏时,可以予以替换损坏零件,而无需将补光装置整体替换,有利于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优选地,所述补光支架的底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补光支架的顶板上设置有与该凹槽对应的开口,所述LED灯条的底部插接在所述底板的凹槽内,所述LED灯条的顶部设置有一圈凸沿,该凸沿搭接在所述顶板的开口处。这种连接结构较为简单,且安装和拆卸均无需使用工具,便于操作,且凸沿搭接在顶板的开口处,可以防止光线从该开口处射出,降低了光线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培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透光膜袋和补光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透光膜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补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补光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补光支架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培养器;2-透光膜片;3-容纳腔;4-补光装置;5-曝气管;
11-出气口;12-进液口;13-进气口;14-出液口;41-补光支架;42-LED灯条;
411-顶板;412-底板;413-侧板;414-反光层;415-凹槽;416-开口;421-凸沿;422-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包括透明的培养器1,该培养器1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11和进液口12,该培养器1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13和出液口14。
上述培养器1可以采用玻璃、塑料、树脂或其它透光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培养器1为采用透明薄膜制成的透光膜袋,该透明薄膜既可以采用单一材料制成,如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酯膜或尼龙膜等,也可以是复合材料的透明薄膜,如尼龙/聚乙烯复合膜等,本实施例优选为尼龙/聚乙烯复合膜。
当培养器1为透光膜袋时,在培养器1的外周设置有若干透光膜片2,该透光膜片2的材质与透光膜袋相同,或者采用上述任意一种透明薄膜制成,透光膜片2的底部和竖直方向的两侧与透光膜袋热压连接,热压连接后的透光膜片2与透光膜袋之间形成了顶部敞口的容纳腔3,该容纳腔3内插接有补光装置4,该补光装置4包括补光支架41,和与该补光支架41连接的LED灯条42,所述补光支架41包括顶板411、底板412和连接在所述顶板411和底板412之间的侧板413,该侧板413呈外凸的柱面,且在该侧板413的内表面设置有反光层414(参考图6)。在夜晚或者白天阳光光线不足时,即可以开启LED灯条42,为培养器1补光,维持微藻的光合作用;此外,在LED灯条42发光时,补光支架41的侧板上的反光层414会将少数向外发射的光线反射至培养器1中,以减少光线的损失,有利于节能环保;在白天光线充足时,可将补光装置4从容纳腔3的顶部敞口处取出,以增加培养器1外周接受光照的表面积,使得培养器1内的微藻可以充分地接受光照。
当培养器1采用其它透明材质制成时,可以在培养器1的外周采用与培养器相同的材质一体成形有顶部敞口的容纳腔,或者可以将容纳腔制成可拆卸地结构,如在容纳腔的顶部敞口处设置卡扣,并在培养器的顶部设置与该卡扣适配的卡接件,以实现容纳腔和培养器的卡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透光膜袋为圆柱形,且在透光膜袋的外周圆周均布有六个容纳腔3,在实际中,透光膜袋或者其它材质制成的培养器1的形状并不仅限于圆柱形,还可以为方形、棱柱形或其它形状,且容纳腔3的个数也可以根据培养器1的尺寸大小合理布置,只要满足培养器1内的光线充足即可。
具体地,上述反光层414为粘贴在侧板413内表面的反光膜,或涂覆在侧板413内表面的光反射涂料;其中,反光膜和光反射涂料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材料,其中反光膜可采用聚酯镀铝膜,或采用如CN96199854.7、CN201010106475.0和CN201410443974.7所公开的反光膜材料,光反射涂料可采用如CN201410035498.5或CN201510784389.8公开的具有光反射功能的涂料成分。
具体地,上述补光支架41的底板412上设置有凹槽415,顶板411上设置有与该凹槽415对应的开口416,所述LED灯条42的顶部设置有一圈凸沿421,安装时,将LED灯条42的底部从开口416处插入,直至LED灯条42的底部插接在凹槽415中,此时凸沿421恰好搭接在顶板411的开口416处,从而实现LED灯条42和补光支架41的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在补光支架41或者LED灯条42二者之一有损坏时,能够予以替换损坏零件,而无需将补光装置4整体替换,有利于降低后期维护成本;且这种连接结构较为简单,安装和拆卸均无需使用工具,便于操作,此外,凸沿421搭接在开口416处,可以防止光线从该开口416处射出,降低了光线的损失。
上述LED灯条42为市面上常见的结构,不同之处仅在于LED灯条42的顶部设置有凸沿421,其余电路板、LED灯珠以及开关等结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LED灯条42既可以采用电网供电,也可以采用干电池供电,当采用电网供电时,导线422从LED灯条42的顶部穿出。
当培养器1为透光膜袋时,还需将补光支架41的底板412外缘、顶板411外缘和侧板413的两竖向边均包覆有硅胶(图中未示出),以防止补光支架41的尖锐棱角处对培养器1造成损伤。
此外,上述进气口13处穿设有曝气管5,该曝气管5上设置有若干曝气孔(图中未示出),在实际操作中难以保证曝气管5的安放处于绝对水平的状态,使得位于高处的曝气孔曝气,而位于低处的曝气孔不曝气,导致曝气不均匀,影响微藻的养殖效果,本实施例中,上述曝气管5的外径为5-10mm,管壁厚度为0.5-2mm,曝气孔的直径为0.5-0.9mm,通过对曝气管5的直径、壁厚和曝气孔直径的有益结合,当曝气管5内的压力为对应位置的培养液的压力的1.1-1.3倍时,曝气孔才开始曝气,达到了均匀曝气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包括透明的培养器(1),该培养器(1)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11)和进液口(12),该培养器(1)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13)和出液口(14),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器(1)的外周设置有若干顶部敞口的容纳腔(3),各个容纳腔(3)内均设置有补光装置(4),该补光装置(4)包括补光支架(41),和与该补光支架(41)连接的LED灯条(42);
所述补光支架(41)包括顶板(411)、底板(412)和连接在所述顶板(411)和底板(412)之间的侧板(413),该侧板(413)呈外凸的柱面,且在该侧板(413)的内表面设置有反光层(4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光装置(4)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容纳腔(3)内,且该容纳腔(3)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器(1)为透光膜袋,该透光膜袋的外周设置有若干透光膜片(2),该透光膜片(2)的底部和竖直方向的两侧与所述透光膜袋热压连接,热压连接后的透光膜片(2)与所述透光膜袋之间形成了所述容纳腔(3),所述补光装置(4)插接在该容纳腔(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光膜袋为圆柱形,该透光膜袋的外周圆周均布有若干所述容纳腔(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光层(414)为反光膜,该反光膜粘贴在所述侧板(413)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光层(414)为涂覆在所述侧板(413)的内表面的光反射涂料。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光支架(41)的底板(412)外缘、顶板(411)外缘和侧板(413)的两竖向边均包覆有硅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口(13)处穿设有曝气管(5),该曝气管(5)的外径为5-10mm,该曝气管(5)的管壁厚度为0.5-2mm,且在位于所述培养器(1)内部的曝气管(5)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直径为0.5-0.9mm的曝气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灯条(42)与所述补光支架(41)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光支架(41)的底板(412)上设置有凹槽(415),所述补光支架(41)的顶板(411)上设置有与该凹槽(415)对应的开口(416),所述LED灯条(42)的底部插接在所述底板(412)的凹槽(415)内,所述LED灯条(42)的顶部设置有一圈凸沿(421),该凸沿(421)搭接在所述顶板(411)的开口(416)处。
CN201820762534.1U 2018-05-22 2018-05-22 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 Active CN208414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2534.1U CN208414407U (zh) 2018-05-22 2018-05-22 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2534.1U CN208414407U (zh) 2018-05-22 2018-05-22 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14407U true CN208414407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15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62534.1U Active CN208414407U (zh) 2018-05-22 2018-05-22 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144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66255A (zh) * 2023-09-11 2023-11-17 上海巷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二氧化碳的固定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66255A (zh) * 2023-09-11 2023-11-17 上海巷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二氧化碳的固定方法
CN117066255B (zh) * 2023-09-11 2024-02-20 上海巷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二氧化碳的固定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46648U (zh) 一种适合柱状微藻反应器的旋转式密闭布光装置
CN210193886U (zh) 一种高效封闭式海洋微藻培养光生物反应器
JP2023027093A (ja) 光バイオリアクター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WO2011069372A1 (zh) 高密度培养微藻的光生物反应器系统
US8800202B2 (en) Bioreactor
CN103966075B (zh) 多层式微藻固定化培养光生物反应装置
US20110076757A1 (en) Automated algae culture apparatus
CN208414407U (zh) 便于设置外置照明装置的光生物反应器
CN102533522B (zh) 一种全塑密闭模块化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
CN106957790B (zh) 一种微藻藻种光生物反应半封闭式培养管道及其使用方法
CN201924010U (zh) 一种高效利用太阳能的规模化平板式光生物反应系统
CN208222236U (zh) 模块化内置光源式养殖装置
CN203144384U (zh) 一种光照发酵罐
CN205874450U (zh) 一种光强光种可控的植物细胞或微藻培养装置
CN101942383B (zh) 一种光生物反应器
CN218321340U (zh) 一种光合细菌培育装置
CN201301313Y (zh) 一种光合细菌培养装置
CN108977336A (zh) 光照通气发酵设备
CN102071134A (zh) 螺旋藻led光生物反应器
CN207468610U (zh) 微藻生长环境中的光线均布装置
CN209511731U (zh) 一种培养大型海藻的led照明装置
CN211931891U (zh) 一种浸入式照明生长灯
CN202099291U (zh) 一种盒式培养器皿
CN110240998A (zh) 自动清刷管壁的列管式密闭光生物反应器
CN220745891U (zh) 一种导光型光生物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