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12877U - 一种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12877U
CN208412877U CN201820771081.9U CN201820771081U CN208412877U CN 208412877 U CN208412877 U CN 208412877U CN 201820771081 U CN201820771081 U CN 201820771081U CN 208412877 U CN208412877 U CN 208412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p lid
unit
recovery device
goes out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710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利华
黄志辉
张剑琦
章水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enyuan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Yi Yi Q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Yi Yi Q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Yi Yi Q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710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12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12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12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包括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上设置有驱动机构、红外线传感器、控制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和多个垃圾回收单元,垃圾回收单元包括容纳腔,容纳腔设置有可拆卸安装的垃圾布袋,各垃圾回收单元设置有投料口,且各垃圾回收单元侧部均设置有侧门;投料口上设置有滑盖,滑盖与驱动机构相连接,红外线传感器设置于滑盖的上侧,驱动机构、红外线传感器和人机交互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电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该垃圾回收装置智能化程度高,有效提高用户使用体验,且垃圾回收单元的开启方便,安全性能高;各垃圾回收单元的清理方便,有效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Description

一种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的数量日趋庞大的问题已经逐渐成为了各个城市面临的棘手问题,而生活垃圾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具有利用价值,目前却只能通过掩埋或者焚烧处理,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而人们对垃圾分类回收又缺乏意识,政府的相应基础措施也不健全,使得实现垃圾分类困难重重;目前,垃圾产量与日俱增,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垃圾处理已成为加强环境保护、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考虑的重要因素。在垃圾处理的问题上,提倡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既能提高资源利用水平,节约资源,又可以大大地减小环境污染。
市面上也有一些垃圾回收装置,然而现有的垃圾回收装置在用户进行垃圾投放时,需用手动打开垃圾桶门,操作不便,此外,也有采用驱动机构进行垃圾桶的开启与关闭的,但市面上的垃圾桶智能化程度低,人们在关闭垃圾桶时也容易产生夹伤事故;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垃圾回收装置垃圾的清理不便,环卫工人需要从垃圾桶的顶侧将垃圾取出,或者采用倾倒式结构将垃圾桶内的垃圾倒出,而垃圾回收装置的垃圾分类较多,上述结构使得垃圾清理不便,大大增加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该垃圾回收装置智能化程度高,有效提高用户使用体验,且垃圾回收单元的开启方便,安全性能高;各垃圾回收单元的清理方便,有效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驱动机构、红外线传感器、控制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和多个垃圾回收单元,所述垃圾回收单元包括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有可拆卸安装的垃圾布袋,各所述垃圾回收单元设置有投料口,且各所述垃圾回收单元侧部均设置有侧门;所述投料口上设置有滑盖,所述滑盖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滑盖的上侧,所述驱动机构、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和所述人机交互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容纳腔的开口边缘设置有多个连接件,所述垃圾布袋的袋口边缘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垃圾布袋通过所述卡扣而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为螺钉,各所述螺钉沿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周向均匀分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底座、顶棚和多根立柱,所述顶棚扣接于各所述立柱,所述底座与各所述立柱相连接且设置于所述顶棚底侧,各所述垃圾回收单元设置于所述底座前侧,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立柱上。
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侧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侧部,各所述侧门分别设置有门锁,且所述侧门的顶侧靠近所述投料口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前侧设置有有害物回收箱体,所述有害物回收箱体设置有多个有害物回收单元,各所述有害物回收单元设置有相应的投放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后侧设置有电机支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滑盖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盖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皮带、滑块和皮带轮,所述驱动电机设置有电机轴,所述皮带轮设置于所述底座前侧且与所述电机轴平行设置,所述皮带分别与所述电机轴和所述皮带轮相连接,所述滑块固接于所述皮带端面,且所述滑块的一侧与所述滑盖相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多根滑轨梁,所述滑轨梁的侧部设置有所述滑槽,且所述滑盖的底部设置有滑轮。
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垃圾回收单元内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用户通过人机交互单元进入该垃圾回收装置的操作界面,通过控制单元控制驱动机构从而实现滑盖的开启,此后根据需要向不同的垃圾回收单元内投掷垃圾,从而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而滑盖的自动化开启及关闭操作提高用户体验,由此在滑盖的开启及关闭过程中,当人员进入滑盖滑动区域时,红外线传感器能够感应到信号从而控制控制单元停止滑盖的开闭,进而避免滑盖在滑动过程中造成人员受伤;而需要清理垃圾回收单元内的垃圾时,只需将侧门打开,并取出容纳腔内的垃圾布袋即可,操作方便且各垃圾回收单元的结构更加简便,由此大大减少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2、容纳腔的开口边缘设置有多个连接件,垃圾布袋的袋口边缘设置有多个卡扣,垃圾布袋通过卡扣而与连接件相连接,通过卡扣和连接件的配合关系,使得垃圾布袋方便地设置于容纳腔内,且使得垃圾布袋加工方便,减少生产成本。
3、支架本体包括底座、顶棚和多根立柱,顶棚扣接于各立柱,底座与各立柱相连接且设置于所述顶棚底侧,各垃圾回收单元设置于底座前侧,红外线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立柱上,基于上述结构,支架本体的结构更加稳定合理,而顶棚能够对各底座进行保护,避免雨水冲击底座上的各垃圾回收单元。
4、各侧门设置于底座的侧部,各侧门分别设置有门锁,且侧门的顶侧靠近投料口设置,由此使得侧门的结构设置合理,而侧门靠近投料口,由此使得垃圾布袋的取出更加方便。
5、底座的前侧设置有有害物回收箱体,有害物回收箱体设置有多个有害物回收单元,各有害物回收单元设置有相应的投放口,有害物回收箱体设置有多个有害物回收单元,从而能够分类将有害物进行回收,使得有害物的回收更加合理,也避免各种类型的有害物混合造成环境污染。
6、滑轨梁的侧部设置有滑槽,且滑盖的底部设置有滑轮,通过滑轮使得滑盖的滑动更加简单,减少滑盖移动时的摩擦力,进而减少摩擦耗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滑盖与底座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投料口处于关闭状态时滑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投料口处于开启状态下滑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支架本体,1、红外线传感器,2、垃圾回收单元,3、滑盖,4、有害物回收箱体,5、底座,6、顶棚,7、立柱,8、电机支架,9、驱动电机,10、皮带,11、滑块,12、皮带轮,13、滑轨梁,14、滑轮,15、安装支架,16、广告机,17、侧门;3a、第一滑盖单元,3b、第二滑盖单元,4a、投放口,9a、电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包括支架本体100,所述支架本体100上设置有驱动机构、红外线传感器1、控制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和多个垃圾回收单元2,所述垃圾回收单元2包括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有可拆卸安装的垃圾布袋,各所述垃圾回收单元2设置有投料口,且各所述垃圾回收单元2侧部均设置有侧门17;所述投料口上设置有滑盖3,所述滑盖3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设置于所述滑盖3的上侧,所述驱动机构、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和所述人机交互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垃圾回收单元2回收的垃圾类别有纸箱类、书本类、报纸类、玻璃类、铁制种类、橡胶类、铝制种类、织物类、塑料瓶类、一般塑料类和泡沫类,由此细化垃圾分类类别,从而使得各种垃圾回收更加合理。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用户通过人机交互单元进入该垃圾回收装置的操作界面,通过控制单元控制驱动机构从而实现滑盖3的开启,此后根据需要向不同的垃圾回收单元2内投掷垃圾,从而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而滑盖3的自动化开启及关闭操作提高用户体验,由此在滑盖3的开启及关闭过程中,当人员进入滑盖3滑动区域时,红外线传感器1能够感应到信号从而控制控制单元停止滑盖3的开闭,进而避免滑盖3在滑动过程中造成人员受伤;而需要清理垃圾回收单元2内的垃圾时,只需将侧门17打开,并取出容纳腔内的垃圾布袋即可,操作方便且各垃圾回收单元2的结构更加简便,由此大大减少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的开口边缘设置有多个连接件,所述垃圾布袋的袋口边缘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垃圾布袋通过所述卡扣而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通过卡扣和连接件的配合关系,使得垃圾布袋方便地设置于容纳腔内,且使得垃圾布袋加工方便,减少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螺钉,各所述螺钉沿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周向均匀分布,螺钉的生产成本低廉,且能够使得垃圾布袋的卡扣稳定地固定在容纳腔内,而均匀分布的螺钉结构使得垃圾布袋受力均匀,保证垃圾布袋的设置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本体100包括底座5、顶棚6和多根立柱7,所述顶棚6扣接于各所述立柱7,所述底座5与各所述立柱7相连接且设置于所述顶棚6底侧,各所述垃圾回收单元2设置于所述底座5前侧,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设置于所述立柱7上。基于上述结构,支架本体100的结构更加稳定合理,而顶棚6能够对各底座5进行保护,避免雨水冲击底座5上的各垃圾回收单元2,相应地,本实施例中的顶棚6上设置太阳能电池模块,从而将太阳能储存利用,进而使得该垃圾回收装置更加绿色环保,而红外线传感器1设置于立柱7上,从而保证红外线传感器1感应效果良好,进而提高滑盖3的安全性能。
优选地,各所述侧门17设置于所述底座5的侧部,各所述侧门17分别设置有门锁,且所述侧门17的顶侧靠近所述投料口设置。从而使得侧门17的结构设置合理,而侧门17靠近投料口,由此使得垃圾布袋的取出更加方便。
此外,所述底座5的前侧设置有有害物回收箱体4,所述有害物回收箱体4设置有多个有害物回收单元,各所述有害物回收单元设置有相应的投放口4a。有害物回收箱体4设置有多个有害物回收单元,从而能够分类将有害物进行回收,使得有害物的回收更加合理,也避免各种类型的有害物混合造成环境污染。需要指出的是,有害物回收单元包括电池类、光管类及药品类,从而实现多类别有害物回收,有害物回收更加合理。而有害物回收箱体4的底座5设置有减震垫,由此避免有害物回收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具体地,所述底座5的后侧设置有电机支架8,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9和传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9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8,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9和所述滑盖3相连接,电机支架8使得驱动电机9的安装结构稳定,且便于驱动电机9的拆装维护。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5设置有滑槽,所述滑盖3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皮带10、滑块11和皮带轮12,所述驱动电机9设置有电机轴9a,所述皮带轮12设置于所述底座5前侧且与所述电机轴9a平行设置,所述皮带10分别与所述电机轴9a和所述皮带轮12相连接,所述滑块11固接于所述皮带10端面,且所述滑块11的一侧与所述滑盖3相连接。基于上述结构,皮带10的两端分别套设于电机轴9a和皮带轮12,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9转动从而使得电机轴9a带动皮带10移动,由此皮带10带动滑块11发生移动,而滑块11带动滑盖3实现开闭,而上述传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需要指出的是,其他传动机构也是可以的,例如涡轮蜗杆结构或者连杆结构,均能够实现滑盖3平移运动,只不过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优选地,所述底座5上表面设置有多根滑轨梁13,所述滑轨梁13的侧部设置有所述滑槽,且所述滑盖3的底部设置有滑轮14,通过滑轮14使得滑盖3的滑动更加简单,减少滑盖3移动时的摩擦力,进而减少摩擦耗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滑盖3包括第一滑盖单元3a和第二滑盖单元3b,第二滑盖单元3b套设于第一滑盖单元3a,且第二滑盖单元3b的一侧均设置有限位挡板,第一滑盖单元3a的一侧设置有防脱挡板,限位挡板和防脱挡板使得第一滑盖单元3a和第二滑盖单元3b之间不会发生脱落且两者能够重叠共同移动,滑块11连接于所述第一滑盖单元3a的侧部。基于上述结构,在投料口开启过程中,滑块11带动第一滑盖单元3a滑动开启与第一滑盖相对应的投料口,此时第一滑盖单元3a和第二滑盖单元3b重合且相抵接,第一滑盖单元3a的一端抵接于限位挡板,此时滑块11继续运行则使得第一滑盖单元3a和第二滑盖单元3b一同运行,从而使得第二滑盖单元3b相对应的投料口完成开启;相应地,皮带10反转滑块11往相反方向移动时,第一滑盖单元3a滑行至第二滑盖单元3b对应的投料口,此时第二滑盖单元3b与防脱挡板相抵接,此后第一滑盖单元3a带动第二滑盖单元3b一同滑动,进而使得第一滑盖单元3a滑行至第一滑盖单元3a对应的投料口,而第二滑盖单元3b滑行至第二滑盖单元3b对应的投料口,进而完成该列上的投料口的关闭。上述结构使得投料口在关闭时,第一滑盖单元3a和第二滑盖单元3b能够重叠存放,减少了滑盖的占用空间,而滑盖3只需其中一个滑盖单元与滑块11连接即可,使得整个滑盖3与滑块11的连接更加合理。此外,滑盖单元的数目不局限于该实施例中的两个,可根据一列上的投料口的数目相对应,上述结构的滑盖3拆装方便且结构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垃圾回收单元2内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紫外线杀菌灯能够对垃圾回收单元2内的垃圾进行杀菌,成本低廉且杀菌效果良好。
在本实施例中,该垃圾回收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15和广告机16,所述安装支架15位于所述底座5上方且与所述顶棚6相连接,所述广告机16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15上,广告机16能够宣传一些环保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而安装支架15使得广告机16的可拆卸安装结构更加合理,便于广告机16的拆卸维修。
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用户通过人机交互单元进入该垃圾回收装置的操作界面,通过控制单元控制驱动机构从而实现滑盖3的开启,此后根据需要向不同的垃圾回收单元2内投掷垃圾,从而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而滑盖3的自动化开启及关闭操作提高用户体验,由此在滑盖3的开启及关闭过程中,当人员进入滑盖3滑动区域时,红外线传感器1能够感应到信号从而控制控制单元停止滑盖3的开闭,进而避免滑盖3在滑动过程中造成人员受伤;而需要清理垃圾回收单元2内的垃圾时,只需将侧门17打开,并取出容纳腔内的垃圾布袋即可,操作方便且各垃圾回收单元2的结构更加简便,由此大大减少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上设置有驱动机构、红外线传感器、控制单元、人机交互单元和多个垃圾回收单元,所述垃圾回收单元包括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有可拆卸安装的垃圾布袋,各所述垃圾回收单元设置有投料口,且各所述垃圾回收单元侧部均设置有侧门;所述投料口上设置有滑盖,所述滑盖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滑盖的上侧,所述驱动机构、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和所述人机交互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边缘设置有多个连接件,所述垃圾布袋的袋口边缘设置有多个卡扣,所述垃圾布袋通过所述卡扣而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钉,各所述螺钉沿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底座、顶棚和多根立柱,所述顶棚扣接于各所述立柱,所述底座与各所述立柱相连接且设置于所述顶棚底侧,各所述垃圾回收单元设置于所述底座前侧,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立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侧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侧部,各所述侧门分别设置有门锁,且所述侧门的顶侧靠近所述投料口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前侧设置有有害物回收箱体,所述有害物回收箱体设置有多个有害物回收单元,各所述有害物回收单元设置有相应的投放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后侧设置有电机支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滑盖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盖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皮带、滑块和皮带轮,所述驱动电机设置有电机轴,所述皮带轮设置于所述底座前侧且与所述电机轴平行设置,所述皮带分别与所述电机轴和所述皮带轮相连接,所述滑块固接于所述皮带端面,且所述滑块的一侧与所述滑盖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多根滑轨梁,所述滑轨梁的侧部设置有所述滑槽,且所述滑盖的底部设置有滑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垃圾回收单元内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
CN201820771081.9U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 Active CN208412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71081.9U CN208412877U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71081.9U CN208412877U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12877U true CN208412877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14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71081.9U Active CN208412877U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12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8662A (zh) 一种具有电子秤的垃圾回收装置
CN108482901A (zh) 一种具有多段式滑盖的垃圾回收装置
CN108516237A (zh) 一种具有暂存柜的智能垃圾回收装置
AU2012319389A1 (en) Trash contai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CN108482916A (zh) 一种具有电子秤的垃圾回收装置
CN105947468A (zh) 智能低碳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CN111573053B (zh) 清洗型酸奶盒一体化高效回收装置
CN208412877U (zh) 一种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
CN108502423A (zh) 一种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
CN206068609U (zh) 一种太阳能垃圾箱
CN112687048A (zh) 一种支持兑换功能的再生资源回收设备及方法
CN208412878U (zh) 一种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
CN208531326U (zh) 一种具有电子秤的垃圾回收装置
CN208647745U (zh) 一种具有滑盖的智能垃圾回收装置
CN108328177B (zh) 一种包括备用电源的垃圾投放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8746798U (zh) 一种具有多段式滑盖的垃圾回收装置
CN208412862U (zh) 一种具有电子秤的垃圾回收装置
CN208647711U (zh) 一种具有暂存柜的智能垃圾回收装置
CN108502422A (zh) 一种侧出式垃圾回收装置
CN213935046U (zh) 一种智能兑换回收设备
CN108438660A (zh) 一种垃圾分类回收装置
CN108639625A (zh) 一种具有滑盖的智能垃圾回收装置
CN211811485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发电的垃圾箱
CN208868728U (zh) 电动多功能保洁车
CN200985188Y (zh) 一种专用于回收废旧电池的垃圾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04

Address after: 201499 room 4352, floor 6, No. 111, Fengpu Avenue, Fengpu Industrial Zone,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enyuan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700 801, room 8, Kehui four street, Gu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Yi Yi Q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