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04573U - 鞍式电极 - Google Patents

鞍式电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04573U
CN208404573U CN201721245423.5U CN201721245423U CN208404573U CN 208404573 U CN208404573 U CN 208404573U CN 201721245423 U CN201721245423 U CN 201721245423U CN 208404573 U CN208404573 U CN 208404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umenon
hole
cavity
screw element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24542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epus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epus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epus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epus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24542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045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04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045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鞍式电极。该鞍式电极包括刺激部、基体以及操作部,操作部包括圆盘状的第二本体,第二本体沿中心向一侧形成有圆柱状的柄体,柄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形成有圆角,基体和柄体通过第一螺纹件、第二螺纹件相连接,第一本体沿下壁中心固定有两个连接座,连接座为敞口结构,刺激部包括半球状的刺激体,刺激体后端形成有圆环片,圆环片圆周排布多个开口,圆环片能够紧固插进第二空腔且形成良好的电连接,保护套套入第一本体尾端,第一本体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两根导线一端分别穿过保护套、第一空腔通过焊锡点电连接连接座,每根导线另一端电连接插座。该鞍式电极具有操作部便于操作使用,刺激信号输出稳定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鞍式电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肌电仪器,特别涉及鞍式电极。
背景技术
鞍式电极主要用于神经生理学领域,神经电生理检测时需要满足稳定的电流刺激信号,现在常用的鞍式电极具有如下缺陷:其一,鞍式电极为小仪器,操作人员使用时,难以长期保持恒定姿势握持,造成鞍式电极和刺激部位接触变化较大,造成电流刺激信号不稳定;其二,刺激单元与导线连接不牢固,多次使用,连接处容易脱落或导电不良;其三,长期使用,导线容易扭断,造成无法输入刺激电流;其四,刺激单元固定连接,精度下降时,不能进行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鞍式电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该鞍式电极包括刺激部、基体以及操作部,操作部包括圆盘状的第二本体,第二本体沿中心向一侧形成有圆柱状的柄体,柄体和第二本体之间形成有圆角,柄体内部中心固定有第一螺纹件,基体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本体上壁固定有第二螺纹件,基体和柄体通过第一螺纹件、第二螺纹件相连接,
第一本体沿下壁中心固定有两个连接座,连接座为敞口结构,连接座内设有第二空腔,刺激部包括半球状的刺激体,刺激体后端形成有圆环片,圆环片圆周排布多个开口,圆环片能够紧固插进第二空腔且形成良好的电连接,保护套套入第一本体尾端,第一本体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两根导线一端分别穿过保护套、第一空腔通过焊锡点电连接连接座,每根导线另一端电连接插座。该鞍式电极的有益效果是:其一,采用操作部作为握持部,操作部包括圆盘状的第二本体,前端形成有圆柱状的柄体,方便握持部夹持贴靠,人采用食指、中指便可夹持柄体,且两个手指的前面和圆盘状的第二本体相贴合,同时采用大拇指压紧第二本体,该操作部使得握持持久,姿势恒定,人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鞍式电极和刺激部位接触恒定,造成电流刺激信号稳定,避免了人为误差;其二,基体和操作部通过螺纹件连接,方便更换各种型号的操作部,能够使用各种人员,以及安装清洁方便;其三,刺激部具有圆环片上的圆周排布多个开口,该开口使得圆环片具有良好的张力和弹性,当圆环片插入第二空腔时,连接牢固,且该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方便根据需要更换刺激部;其四,刺激部前端为半球状,压触刺激部位时,接触部位大,且人异物感低,适合多种形态的刺激部位;其五,采用护线套保护导线,避免导线损伤,影响电流的输出;其六,焊锡点将导线和连接座连接成一体,连接牢固,避免长期使用脱落或导电不良,信号长期保持稳定输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本体沿下壁中心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的相对间距25mm,每个第一通孔固定一个连接座。其有益效果是:两个第一通孔之间为25mm,使得刺激部具有较好的刺激信号,保证实验具有较好的结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柄体形成有第三通孔,第一螺纹件圆周排布有若干个凸棱,第一螺纹件固定于第三通孔。其有益效果是:凸棱使第一螺纹件和第三通孔之间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本体上壁中心设有第二通孔,第一螺纹件内形成有内螺纹,第二螺纹件具有和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第二螺纹件一端固定于内螺纹且另一端固定于第二通孔。其有益效果是:第二通孔固定所述第二螺纹件,固定牢固,方便其活动拆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座包括端子,端子外包覆有绝缘层,端子设有注塑定位端。其有益效果是:绝缘层隔离外界和端子,避免刺激电流信号损失,注塑定位端能够增加端子和绝缘层的结合能力,防止端子和绝缘层分层开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端子设有中心孔,每根导线包括导电丝,导电丝一端连接于焊锡点,导电丝另一端连接中心孔前端,中心孔后端为电极插入端。其有益效果是:导线丝通过焊锡点连接于连接座,二者结合牢固,信号传输稳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绝缘层前端形成有第二弹性部,保护套尾端设有第一弹性部。其有益效果是:第二弹性部和第一弹性部,防止导线因频繁转动或扯动而断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线长度1.5m,导线直径为1.2mm。其有益效果是:导线长度1.5m,使得鞍式电极具有合适的覆盖范围,导线直径1.2mm具有较好的柔性,使相应的保护套、基体的体积保持在合理范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本体末端设有定位孔,第一空腔后端形成有定位环,保护套内部形成有通道,两根导线能够通过通道,保护套前端形成有固定端,固定端能够插入第一空腔直至定位环,固定端通过定位孔固定于第一本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座为无氧铜,表面镀金,刺激部为不锈钢,基体和操作部为聚氨酯。其有益效果是:其一,无氧铜导电率高,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均好,镀金具有较低的接触电阻、导电性能良好、易于焊接,适用于电接点,连接座采用无氧铜镀金具有极低的电气阻抗适合高速优质的传输信号;其二,不锈钢耐腐蚀性强,导电性高,机械加工性能高,刺激部采用不锈钢使用寿命高,操作部采用聚氨酯,机加工性能高,表面光滑度高,人体接触触感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鞍式电极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鞍式电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一);
图3为图1所示鞍式电极的插座的端子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鞍式电极的基体仰视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鞍式电极的基体俯视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鞍式电极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二);
图7为图6所示鞍式电极的剖视示意图;
操作部01,第二本体010,柄体011,第三通孔0111,圆角012,第一螺纹件02,凸棱021,内螺纹022,第二螺纹件03,外螺纹031,刺激部1,刺激体10,圆环片11,开口12,基体2,第一本体20,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定位孔203,第一空腔21,定位环211,导线3,导电丝31,焊锡点4,插座5,端子51,绝缘层52,第二弹性部521,注塑定位端53,中心孔54,连接座6,第二空腔61,保护套7,通道71,固定端72,第一弹性部7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鞍式电极。如图所示,该鞍式电极包括刺激部1、基体2以及操作部01,操作部01包括圆盘状的第二本体010,第二本体010沿中心向一侧形成有圆柱状的柄体011,柄体011和第二本体010之间形成有圆角012,柄体011内部中心固定有第一螺纹件02,基体2包括第一本体20,第一本体20上壁固定有第二螺纹件03,基体2和柄体011通过第一螺纹件02、第二螺纹件03相连接,第一本体20沿下壁中心固定有两个连接座6,连接座6为敞口结构,连接座6内设有第二空腔61,刺激部1包括半球状的刺激体10,刺激体10后端形成有圆环片11,圆环片11圆周排布多个开口12,圆环片11能够紧固插进第二空腔61且形成良好的电连接,保护套7套入第一本体20尾端,第一本体20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21,两根导线3一端分别穿过保护套7、第一空腔21通过焊锡点4电连接连接座6,每根导线3另一端电连接插座5。该鞍式电极的有益效果是:其一,采用操作部01作为握持部,操作部包括圆盘状的第二本体010,前端形成有圆柱状的柄体011,方便握持部夹持贴靠,人采用食指、中指便可夹持柄体011,且两个手指的前面和圆盘状的第二本体010相贴合,同时采用大拇指压紧第二本体010,该操作部01使得握持持久,姿势恒定,人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鞍式电极和刺激部位接触恒定,造成电流刺激信号稳定,避免了人为误差;其二,基体2和操作部01通过螺纹件连接,方便更换各种型号的操作部01,能够使用各种人员,以及安装清洁方便;其三,刺激部1具有圆环片11上的圆周排布多个开口12,该开口12使得圆环片11具有良好的张力和弹性,当圆环片11插入第二空腔61时,连接牢固,且该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方便根据需要更换刺激部1;其四,刺激部1前端为半球状,压触刺激部位时,接触部位大,且人异物感低,适合多种形态的刺激部位;其五,采用护线套7保护导线3,避免导线3损伤,影响电流的输出;其六,焊锡点4将导线3和连接座6连接成一体,连接牢固,避免长期使用脱落或导电不良,信号长期保持稳定输出。
优选的,第一本体20沿下壁中心设有两个第一通孔201,两个第一通孔201的相对间距25mm,每个第一通孔201固定一个连接座6。两个第一通孔201之间为25mm,刺激部1具有较好的刺激信号。
优选的,柄体011形成有第三通孔0111,第一螺纹件02圆周排布有若干个凸棱021,第一螺纹件02固定于第三通孔0111。凸棱021使第一螺纹件02和第三通孔0111之间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
优选的,第一本体20上壁中心设有第二通孔202,第一螺纹件02内形成有内螺纹022,第二螺纹件03具有和内螺纹022相配合的外螺纹031,第二螺纹件03一端固定于内螺纹022且另一端固定于第二通孔202。第二通孔202固定所述第二螺纹件03,固定牢固,方便其活动拆卸。
优选的,插座5包括端子51,端子51外包覆有绝缘层52,端子51设有注塑定位端53。绝缘层52隔离外界和端子51,避免刺激电流信号损失,注塑定位端53能够增加端子51和绝缘层52的结合能力,防止端子51和绝缘层52分层开胶。
优选的,端子51设有中心孔54,每根导线3包括导电丝31,导电丝31一端连接于焊锡点4,导电丝31另一端连接中心孔54前端,中心孔54后端为电极插入端。导线丝31通过焊锡点4连接于连接座6,二者结合牢固,信号传输稳定。
优选的,绝缘层52前端形成有第二弹性部521,保护套7尾端设有第一弹性部73。弹性部防止导线3因频繁转动或扯动而断裂。
优选的,导线3长度1.5m,导线3直径为1.2mm。导线3长度1.5m,使得鞍式电极具有合适的覆盖范围,导线3直径1.2mm具有较好的柔性,使相应的保护套7、基体2的体积保持在合理范围。
优选的,第一本体20末端设有定位孔203,第一空腔21后端形成有定位环211,保护套7内部形成有通道71,两根导线3能够通过通道71,保护套7前端形成有固定端72,固定端72能够插入第一空腔21直至定位环211,固定端72通过定位孔203固定于第一本体20。
优选的,连接座6为无氧铜,表面镀金,刺激部1为不锈钢,基体2和操作部01为聚氨酯。其一,无氧铜导电率高,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均好,镀金具有较低的接触电阻、导电性能良好、易于焊接,适用于电接点,连接座6采用无氧铜镀金具有极低的电气阻抗适合高速优质的传输信号;其二,不锈钢耐腐蚀性强,导电性高,机械加工性能高,刺激部1采用不锈钢使用寿命高,操作部01采用聚氨酯,机加工性能高,表面光滑度高,人体接触触感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鞍式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刺激部(1)、基体(2)以及操作部(01),所述操作部(01)包括圆盘状的第二本体(010),所述第二本体(010)沿中心向一侧形成有圆柱状的柄体(011),所述柄体(011)和所述第二本体(010)之间形成有圆角(012),所述柄体(011)内部中心固定有第一螺纹件(02),所述基体(2)包括第一本体(20),所述第一本体(20)上壁固定有第二螺纹件(03),所述基体(2)和所述柄体(011)通过所述第一螺纹件(02)、所述第二螺纹件(03)相连接,
所述第一本体(20)沿下壁中心固定有两个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为敞口结构,所述连接座(6)内设有第二空腔(61),所述刺激部(1)包括半球状的刺激体(10),所述刺激体(10)后端形成有圆环片(11),所述圆环片(11)圆周排布多个开口(12),所述圆环片(11)能够紧固插进所述第二空腔(61)且形成良好的电连接,保护套(7)套入所述第一本体(20)尾端,所述第一本体(20)内部形成有第一空腔(21),两根导线(3)一端分别穿过所述保护套(7)、所述第一空腔(21)通过焊锡点(4)电连接所述连接座(6),每根所述导线(3)另一端电连接插座(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20)沿下壁中心设有两个第一通孔(201),两个所述第一通孔(201)的相对间距25mm,每个所述第一通孔(201)固定一个所述连接座(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柄体(011)形成有第三通孔(0111),所述第一螺纹件(02)圆周排布有若干个凸棱(021),所述第一螺纹件(02)固定于所述第三通孔(0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20)上壁中心设有第二通孔(202),所述第一螺纹件(02)内形成有内螺纹(022),所述第二螺纹件(03)具有和所述内螺纹(022)相配合的外螺纹(031),所述第二螺纹件(03)一端固定于所述内螺纹(022)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通孔(2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5)包括端子(51),所述端子(51)外包覆有绝缘层(52),所述端子(51)设有注塑定位端(5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51)设有中心孔(54),每根所述导线(3)包括导电丝(31),所述导电丝(31)一端连接于所述焊锡点(4),所述导电丝(31)另一端连接所述中心孔(54)前端,所述中心孔(54)后端为电极插入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52)前端形成有第二弹性部(521),所述保护套(7)尾端设有第一弹性部(7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3)长度1.5m,所述导线(3)直径为1.2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20)末端设有定位孔(203),所述第一空腔(21)后端形成有定位环(211),所述保护套(7)内部形成有通道(71),两根所述导线(3)能够通过所述通道(71),所述保护套(7)前端形成有固定端(72),所述固定端(72)能够插入所述第一空腔(21)直至所述定位环(211),所述固定端(72)通过所述定位孔(203)固定于所述第一本体(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6)为无氧铜,表面镀金,所述刺激部(1)为不锈钢,所述基体(2)和所述操作部(01)为聚氨酯。
CN201721245423.5U 2017-09-26 2017-09-26 鞍式电极 Active CN2084045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45423.5U CN208404573U (zh) 2017-09-26 2017-09-26 鞍式电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245423.5U CN208404573U (zh) 2017-09-26 2017-09-26 鞍式电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04573U true CN208404573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28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245423.5U Active CN208404573U (zh) 2017-09-26 2017-09-26 鞍式电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045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1937A (zh) * 2022-07-29 2022-11-01 苏州海神联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可拆卸鞍形电极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1937A (zh) * 2022-07-29 2022-11-01 苏州海神联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可拆卸鞍形电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027711A3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lectrically coupling terminals to electrodes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 systems
CN208404573U (zh) 鞍式电极
CN208404562U (zh) 一种高精度输出的鞍式电极
CN109103641A (zh) 多针组探针装置
CN204704663U (zh) 灯串连接结构
CN206163337U (zh) 具新形引脚的拨动开关
CN208625699U (zh) 一种圆孔夹导联线
CN211698141U (zh) 一种电力通断快速检测装置
CN207353616U (zh) 一种高精度电夹导联线
CN209626480U (zh) 一种插拔连接器和心电监测装置
DE50300394D1 (de) Elektrodenleitung aus einem intrinsisch leitfähigen Polymer
CN207734465U (zh) 用于耳后乳突电刺激的电极装置
CN207398415U (zh) 双插孔接触件及使用该双插孔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CN207459255U (zh) 一种平面导向弹性端子结构
CN207474875U (zh) 一种安全性好的电子插接件
CN207442108U (zh) 一种带熔断丝的插头
CN209844156U (zh) 电能表接线转换装置及电能表
CN208111835U (zh) 一种基于单根电线组合的新型电源线
CN110123310A (zh) 区域型柔性组合心电电极
CN209153652U (zh) 指环电极
CN209592245U (zh) 电池化成极耳接电装置
CN209948165U (zh) 一种导电导轨连接器
CN208571166U (zh) 一种插头电连接器
CN204407534U (zh) 一种连接装置
CN218889674U (zh) 一种脑电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