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04008U - 茶滤以及茶杯 - Google Patents

茶滤以及茶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04008U
CN208404008U CN201721575284.2U CN201721575284U CN208404008U CN 208404008 U CN208404008 U CN 208404008U CN 201721575284 U CN201721575284 U CN 201721575284U CN 208404008 U CN208404008 U CN 208404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tea
clamping ring
mouth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7528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德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xian County Xinyu Glass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xian County Xinyu Glass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xian County Xinyu Glass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xian County Xinyu Glass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57528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04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04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04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滤以及茶杯,涉及生活饮食用品技术领域,该茶滤包括滤体、滤片和卡接环;所述滤体上设置有进茶口和滤茶口,所述进茶口设置在所述滤茶口的上方,且所述进茶口与所述滤茶口连通;所述卡接环设置在所述滤茶口处,所述滤片通过所述卡接环与所述滤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滤片封堵所述滤茶口;该茶杯包括上述的茶滤,还包括杯体;所述杯体上设置有杯口,所述茶滤设置在所述杯口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茶滤清洗更换较困难,且使用时平衡性较低等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茶滤以及茶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饮食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滤以及茶杯。
背景技术
茶起源于中国,是一种由茶树植物叶或芽制作的饮品,同时还具有保健的作用;茶贯穿着历史长河,并逐渐引申出了茶文化,即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特征,至今仍然有以茶代礼的风俗文化。从古至今存在众多爱茶之人,他们以品茶为乐,在喝茶的时候也有很多讲究,茶漏便是众多茶具中的其中之一;茶漏一般放在泡茶壶的壶口,或者泡茶杯的杯口,便于放置茶叶,或者便于过滤茶液,不仅避免茶液中存留茶叶,同时使茶液得到净化,提高了茶的口感。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的茶漏或者茶滤是将滤网直接固定在茶滤上,或者直接固定在杯口;也有在滤网上设置把手,在茶滤体的开口或者杯口设置于滤网卡接的凸起,但上述两种结构均存在以下弊端:
1、滤片和滤体直接固定的不便于清理,会存在清理死角,长期使用后会形成茶渍积累,不够卫生。
2、滤网直接卡接连接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凸起和滤网均会受到磨损,且卡接时平衡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滤,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茶滤清洗更换较困难,且使用时平衡性较低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滤,包括滤体、滤片和卡接环;
所述滤体上设置有进茶口和滤茶口,所述进茶口设置在所述滤茶口的上方,且所述进茶口与所述滤茶口连通;
所述卡接环设置在所述滤茶口处,所述滤片通过所述卡接环与所述滤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滤片封堵所述滤茶口。
进一步的,所述滤片的外缘与所述卡接环的内壁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环的内壁上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用于支撑所述滤片。
进一步的,所述滤体上设置有外沿,所述外沿设置在所述滤茶口处,且所述外沿沿所述滤体的轴向竖直向下延伸;
所述外沿的内侧壁与所述卡接环的外侧壁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环与所述外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滤体呈半球结构,且所述进茶口设置在所述半球结构的端面上,所述滤茶口设置在所述半球结构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进茶口的直径大于所述滤茶口的直径。
进一步的,还包括把手;
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滤体的侧壁上,所述把手与所述滤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包括固定轴、手持件和固定件;
所述固定轴的一端与所述手持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滤体的侧壁,且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杯,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在清洗带有茶滤的茶杯时存在清理死角,清洗较困难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茶杯,包括上述的茶滤,还包括杯体;
所述杯体上设置有杯口,所述茶滤设置在所述杯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茶滤,滤体、滤片和卡接环,滤体上设置有进茶口和滤茶口,进茶口设置在滤茶口的上方,且进茶口与滤茶口连通;卡接环设置在滤茶口处,滤片通过卡接环与滤体可拆卸连接,滤片封堵在滤茶口处;滤片设置在滤茶口处,滤片套设在卡接环的内侧壁上;通过上述的卡接环将滤片设置在滤体的滤茶口,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连接方便,通过卡接环增加了滤片与滤体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以及滤片的平稳性;卡接环通过其自身的摩擦力与滤体和滤片套设卡接,无需其他部件辅助,且密封性良好;另外,卡接环便于拆卸对卡接环以及滤片、滤体进行清洗,改善因滤片和滤体直接固定连接而形成清洗死角的问题;同时,卡接环作为滤片与滤体之间的过渡连接件,改善了滤片与滤体卡接时容易产生磨损,进而降低卡接稳定性的问题,甚至滤片脱落滤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茶杯,包括上述的茶滤,还包括杯体,杯体上设置有杯口,茶滤设置在杯口处;通过将上述的茶滤设置在杯体的杯口处,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在清洗带有茶滤的茶杯时存在清理死角,清洗较困难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茶滤未组合时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茶滤未组合时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茶滤组合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滤片的示意图。
图标:10-滤体;20-滤片;30-卡接环;40-把手;101-进茶口;102-滤茶口;103-外沿;201-滤液孔;301-凸缘;401-固定轴;402-手持件;403-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茶滤包括滤体10、滤片20和卡接环30,滤体10上设置有进茶口101和滤茶口102,进茶口101设置在滤茶口102的上方,且进茶口101与滤茶口102连通;卡接环30设置在滤茶口102处,滤片20通过卡接环30与滤体10可拆卸连接,滤片20封堵在滤茶口102处。
进一步的,滤片20的外缘与卡接环30的内壁抵接。
具体的,该茶滤包括滤体10和滤片20,滤片20安装在滤体10上,滤体10设置为一个空腔腔体,滤体10上设置有进茶口101和滤茶口102,进茶口101用于倒入带有茶叶或者茶渣的茶液,滤茶口102用于流通经滤片20过滤后的茶液,因而滤片20设置在滤茶口102处,滤体10通过进茶口101和滤茶口102连通形成茶液流通通道。
其中,进茶口101的竖直高度大于滤茶口102的竖直高度,便于茶液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进茶口101流通至滤茶口102。
其中,进茶口101和滤茶口102均可以设置在滤体10的侧壁上,也可以将进茶口101设置在滤体10的顶部,将滤茶口102设置在滤体10的底部,其只要保证进茶口101的竖直高度大于滤茶口102的竖直高度即可。
其中,滤片20上设置有多个滤液孔201,滤液孔201用于茶液通过滤片20,且滤液孔201能够阻挡茶液中的茶渣或者茶叶。
在滤茶口102设置有卡接环30,该卡接环30呈环状结构,卡接环30卡接在滤茶口102的处,在卡接环30的内侧壁上设置滤片20;卡接环30与滤体10的内侧壁卡接套设,滤片20也与卡接环30的内侧壁抵接。
其中,卡接环30采用硅胶材料制成;硅胶是一种化学性质极其稳定的物质,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除了强碱、氢氟酸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无毒无味,同时硅胶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当将硅胶制成的卡接环30卡接套设在滤体10的滤茶口102处时,通过硅胶质地增加了卡接环30与滤体10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卡接环30固定;同时,硅胶质地的卡接环30能够增大卡接环30与滤体10之间的密封性,改善进行过滤茶液时,茶液从滤片20与滤体10之间的缝隙漏下,从而降低茶液纯净度以及茶液口感的问题;另外,该茶滤的滤茶口102处由外及内依次为滤体10、卡接环30和滤片20,滤片20卡接套设在卡接环30的内侧壁,因此硅胶材质的卡接环30增加了滤片20与卡接环30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固定滤片20,改善因滤片20稳定性差而在滤茶过程中因茶液的重力作用而出现倾斜,甚至脱落的问题。
其中,滤体10采用玻璃制成,特别是高硼硅玻璃,高硼硅玻璃具有非常低的热膨胀系数,从而具有较强的抗断裂性能,同时具有抗化学腐蚀性、抗热冲击性,能够承受高温。
其中,滤片20采用不锈钢材质,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
通过上述的卡接环30将滤片20设置在滤体10的滤茶口102,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连接方便,通过卡接环30增加了滤片20与滤体10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以及滤片20的平稳性;卡接环30通过其自身的摩擦力与滤体10和滤片20套设卡接,无需其他部件辅助,且密封性良好;另外,卡接环30便于拆卸对卡接环30以及滤片20、滤体10进行清洗,改善因滤片20和滤体10直接固定连接而形成清洗死角的问题;同时,卡接环30作为滤片20与滤体10之间的过渡连接件,改善了滤片20与滤体10卡接时容易产生磨损,进而降低卡接稳定性的问题,甚至滤片20脱落滤体10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4所示,滤体10上设置有外沿103,外沿103设置在滤茶口102处,且外沿103沿滤体10的轴向竖直向下延伸;外沿103的内侧壁与卡接环30的外侧壁卡接。
具体的,滤茶口102设置有卡接环30以及滤片20,滤茶口102是经滤片20过滤后茶液的流通通道,为了增加滤茶口102处滤体10与卡接环30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卡接环30与滤茶口102处的摩擦力,提高滤片20与滤体10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在滤茶口102处设置有外沿103,该外沿103沿滤体10的高度方向竖直向下延伸,外沿103形成一个高度较小的柱状结构,卡接环30与该柱状结构的内侧壁卡接套设。
其中,卡接环30的竖直高度应当小于或者等于该柱状结构的竖直高度,需要注意的是卡接环30的竖直高度不宜大于该柱状结构的竖直高度,即在滤体10的竖直高度处,卡接环30的上下端均不宜伸出该柱状结构,若卡接环30的上端伸出该柱状结构,则卡接环30与滤体10会形成一个环状集液槽,造成茶液的浪费,同时增加茶液完全过滤的难度;若卡接环30的下端伸出该柱状结构,则伸出的部分可能会浸泡在茶液中,且伸出的部分增加了卡接环30的制造用量。
优选的,卡接环30的竖直高度等于柱状结构的竖直高度。
类似的,卡接环30套设在滤体10的内侧壁上,即在外沿103形成的柱状结构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4所示,卡接环30的内壁上设置有凸缘301,凸缘301用于支撑滤片20。
具体的,卡接环30作为滤片20与滤体10之间的过渡连接件,用于降低滤片20与滤体10之间的卡接磨损,卡接环30套设在外沿103的内侧壁上,外沿103形成柱状结构,因而卡接环30设置为环状结构,卡接环30的竖直高度小于或等于外沿103的竖直高度,便于卡接环30的安装。
为了便于滤片20与卡接环30的安装,在卡接环3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凸缘301,凸缘301沿卡接环30的径向方向,向卡接环30的圆心延伸,凸缘301的上下端面与卡接环30的内侧壁形成环状平台,即形成一个圆环,且圆环的一侧与卡接环30的内侧壁连接,滤片20则放置在该换装平台上。
其中,滤片20的直径等于卡接环30的内径,环状平台与卡接环30的侧壁呈90度夹角,保证了滤片20的稳定性,且不易脱落。
其中,环状平台设置在卡接环30的下端,即环状平台设置在柱状结构的下端,滤片20被环状平台和柱状结构包裹在内,环状平台的中心孔与进茶口101连通,用于通过茶液。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4所示,卡接环30与外沿103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卡接环30与外沿103的内侧壁套设卡接,卡接环30为硅胶材质,增加卡接环30与外沿103之间的摩擦力,因而卡接环30与外沿103为可拆卸连接,不仅简化了该茶滤中过滤部的结构,卡接环30之间通过自身结构的吸附性卡接套设在外沿103的内侧壁上,无需再利用其它的部件来辅助以固定卡接环30和外沿103;而且,卡接环30与外沿103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卡接环30、滤片20,对滤片20、滤体10以及卡接环30进行清洗,改善当卡接环30与滤体10不可拆卸连接时容易形成清理死角的问题,特别是卡接环30的外侧壁与第一环状突起的内侧壁上,也改善了当滤片20与滤体10采用不可拆卸连接时容易形成清理死角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4所示,滤体10呈半球结构,且进茶口101设置在半球结构的端面上,滤茶口102设置在半球结构的底部。
具体的,滤体10呈半球结构,增加了滤体10自身结构的连续性,便于茶液流动,且半球结构无棱角,长期使用不易形成茶渍积累区域,且滤体10表面光滑,不仅增加美观性,而且增加茶液流通的连续性。
其中,半球结构的端面竖直向上设置,半球结构的球形面竖直向下,进茶口101设置在半球结构的端面上,滤茶口102设置在笨球结构的球形面的底部。
其中,半球结构的端面竖直向上设置便于盛接茶液,进而将滤体10形成一个碗状结构。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4所示,进茶口101的直径大于滤茶口102的直径。
具体的,进茶口101用于倒入需要过滤的茶液,而滤茶口102用于送出经过滤片20过滤后的茶液,因此,进茶口101的直径应当大于滤茶口102的直径,便于茶液的倒入。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4所示,还包括把手40,把手40设置在滤体10的侧壁上,且把手40与滤体10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把手40用于手持滤体10,把手40固定设置在滤体10的侧壁上,且把手40与滤体10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把手40进行清洗,同时若把手40受到破坏,也可便于更换把手40。
在本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如图1-4所示,把手40包括固定轴401、手持件402和固定件403,固定轴401的一端与手持件402固定连接,固定轴401的另一端穿过滤体10的侧壁,且固定轴401的另一端与固定件403固定连接。
具体的,把手40包括固定轴401、手持件402和固定件403,固定轴401的一端与手持件402固定连接,固定轴401的另一端穿过滤体10的侧壁后,与固定件403固定连接,通过固定轴401和固定件403将手持件402固定设置在滤体10的侧壁上。
其中,固定轴401与手持件402、固定轴401与固定件403均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结构简单且便于拆卸、更换。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茶杯,包括上述的茶滤,还包括杯体,杯体上设置有杯口,茶滤设置在杯口处。
具体地,茶滤固定设置在杯体的杯口处,茶液通过茶滤过滤,同时茶滤还可以阻挡杯体内的茶叶。
其中,茶滤与杯体可拆卸连接,便于拆卸更换、并清洗茶滤。
通过将上述的茶滤设置在杯体的杯口处,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在清洗带有茶滤的茶杯时存在清理死角,清洗较困难等技术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茶滤,其特征在于,包括滤体、滤片和卡接环;
所述滤体上设置有进茶口和滤茶口,所述进茶口设置在所述滤茶口的上方,且所述进茶口与所述滤茶口连通;
所述卡接环设置在所述滤茶口处,所述滤片通过所述卡接环与所述滤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滤片封堵所述滤茶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滤,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片的外缘与所述卡接环的内壁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滤,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环的内壁上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用于支撑所述滤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滤,其特征在于,所述滤体上设置有外沿,所述外沿设置在所述滤茶口处,且所述外沿沿所述滤体的轴向竖直向下延伸;
所述外沿的内侧壁与所述卡接环的外侧壁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滤,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环与所述外沿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滤,其特征在于,所述滤体呈半球结构,且所述进茶口设置在所述半球结构的端面上,所述滤茶口设置在所述半球结构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茶滤,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茶口的直径大于所述滤茶口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茶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
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滤体的侧壁上,所述把手与所述滤体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茶滤,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固定轴、手持件和固定件;
所述固定轴的一端与所述手持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滤体的侧壁,且所述固定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
10.一种茶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茶滤,还包括杯体;
所述杯体上设置有杯口,所述茶滤设置在所述杯口处。
CN201721575284.2U 2017-11-22 2017-11-22 茶滤以及茶杯 Active CN208404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75284.2U CN208404008U (zh) 2017-11-22 2017-11-22 茶滤以及茶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75284.2U CN208404008U (zh) 2017-11-22 2017-11-22 茶滤以及茶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04008U true CN208404008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27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75284.2U Active CN208404008U (zh) 2017-11-22 2017-11-22 茶滤以及茶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040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04008U (zh) 茶滤以及茶杯
CN201213655Y (zh) 便于饮用的泡茶杯
CN103859941A (zh) 新型可翻转过滤网式茶杯
CN209983933U (zh) 一种能够自动沥水的陶瓷茶具
CN208941587U (zh) 一种快速漏水的茶隔
CN219895379U (zh) 过滤挡片及挂接有过滤挡片的壶
CN203815137U (zh) 新型可翻转过滤网式茶杯
CN207653960U (zh) 过滤杯
CN206729681U (zh) 一种泡茶容器
CN209202706U (zh) 一种可拆卸的陶瓷壶承
CN206302928U (zh) 一种植物循环浇灌培养装置
CN205041135U (zh) 一种便于清洗和使用的滤茶装置
CN205018713U (zh) 一种在壶嘴上设置滤茶装置的茶壶
CN203953178U (zh) 一种组合式可更换过滤器的杯子
CN204950579U (zh) 一种滤茶器
CN201445372U (zh) 泡茶壶过滤装置
CN204351507U (zh) 一种可过滤茶渣的茶杯
CN219537977U (zh) 一种冰碛岩茶杯
CN209186273U (zh) 泡茶杯
CN216416707U (zh) 一种可拆卸的茶漏和采用该茶漏的泡茶壶
CN209574395U (zh) 一种用于茶具出茶的导管及其应用的茶具
CN209595427U (zh) 一种陶瓷壶承
CN208274459U (zh) 茶盘及茶道用具组件
CN203969955U (zh) 一种多形态可变组合表演茶器
CN208798974U (zh) 一种中间茶叶层纸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