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02957U - 一种室内蝗虫饲养笼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室内蝗虫饲养笼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02957U
CN208402957U CN201821088984.3U CN201821088984U CN208402957U CN 208402957 U CN208402957 U CN 208402957U CN 201821088984 U CN201821088984 U CN 201821088984U CN 208402957 U CN208402957 U CN 208402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ust
setting
solid plate
hole
i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8898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吕权
王玮
陆柯言
施筱迪
邱莹
张悦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08898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02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02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029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一种室内蝗虫饲养笼,其包括一长方体框架,底面设置为实体板结构,其他面设置网状结构或实体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木质框架左右两侧面部分设置网状结构,左右两侧面另外部分设置实体板结构,左右两侧面网状结构与实体板结构连接处设置用于固着网状结构与实体板结构竖直杆;左右两侧实体板结构上设置一取放孔,取放孔外设置可有效覆盖取放孔的可开闭覆盖板;另外在底面或侧面设置一废物倒出结构。此种结构的设置可以将双手通过两圆形取放孔进入,进入后拿到食料瓶或产卵盒后,一手驱赶蝗虫离开圆形取放孔,一手将食料瓶或产卵盒通过圆形取放孔取出,可以很好的防止置蝗虫逃出;后通过废物倒出结构将蝗虫的粪便等倒出饲养笼,保持笼内整洁。

Description

一种室内蝗虫饲养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昆虫饲养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蝗虫类昆虫的饲养器械,具体为一种室内蝗虫饲养笼。
背景技术
蝗虫,俗称“蚂蚱”,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Tetrigoidea)、蜢总科(Eumastacoidea)、蝗总科(Locustoidea)的种类,全世界有超过10,000种,我国有1000余种,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蝗虫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在我国飞蝗有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migratoria(Linnaeus))和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itensis Chen)3种,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为害最严重,是造成我国蝗灾的最主要飞蝗种类,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
目前为更好的研究蝗虫习性,了解蝗虫繁殖特点等等,以更好的将研究结果反馈到农业害虫防治中;科研人员多通过在野外抓取一定数量的蝗虫在实验室内进行饲养,实验室将蝗虫饲养在特定的饲养笼内。
现有技术的蝗虫饲养笼多包括一框架结构,其中底面为实体结构,前面为可插入抽出的实体板结构,其他4面设置为网面结构,此种结构可以保证蝗虫饲养过程中的透气问题,但存在更换食料及取放产卵盒的过程中,造成蝗虫飞出或跳出饲养笼的缺点;一旦蝗虫逃出养虫笼则很难抓回,另外针对不同地域蝗虫特点研究的情况,一旦逃出再抓回往往存在地域混乱的问题,不抓回则可能影响整体样本数目,影响后续结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有效避免在更换食料或取放产卵盒的过程中蝗虫逃出的问题的室内蝗虫饲养笼。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饲养笼存在的更换食料或取放产卵盒过程蝗虫易逃出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的室内蝗虫饲养笼。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饲养笼蝗虫易逃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内蝗虫饲养笼。
一种室内蝗虫饲养笼,其包括一长方体框架,底面设置为实体板结构,其他面设置网状结构或实体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木质框架左右两侧面部分设置网状结构,左右两侧面另外部分设置实体板结构,左右两侧面网状结构与实体板结构连接处设置用于固着网状结构与实体板结构竖直杆;左右两侧实体板结构上设置一取放孔,取放孔外设置可有效覆盖取放孔的可开闭覆盖板;另外在底面或侧面设置一废物倒出结构。此种结构的设置可以将双手通过两圆形取放孔进入,进入后拿到食料瓶或产卵盒后,一手驱赶蝗虫离开圆形取放孔,一手将食料瓶或产卵盒通过圆形取放孔取出,可以很好的防止置蝗虫逃出;后通过废物倒出结构将蝗虫的粪便等倒出饲养笼,保持笼内整洁。
进一步,所述长方体框架为木质长方体框架。
进一步,所述左右两侧面的实体板结构为亚克力透明板;此种结构可以实现对内部蝗虫的有效观察。
进一步,所述取放孔为圆形取放孔;
进一步,所述可开闭覆盖板为沿亚克力透明板平面转动开闭的可开闭覆盖板,此种方式不会让取放孔每次都呈完全打开的状态,而是根据使用旋转到需要角度即可。
进一步,所述可开闭覆盖板上设置一垂直可开闭覆盖板平面的转环或转轴,对应亚克力透明板上伸出一伸入转环的转杆或供转轴伸入的转环,转杆前设置一防脱帽。
进一步,可开闭覆盖板内面紧贴亚克力透明板的外面,此种设置防止形成空隙造成蝗虫逃出。
进一步,在可开闭覆盖板及圆形取放孔底部都设置突出柱,设置固定连接两突出柱的连接固定结构,进一步,连接固定结构为固定设置在一个突出柱上的弹性环,弹性环套入另一突出柱内,可以有效起到连接固定作用。
进一步,在一个圆形取放孔的内侧设置环形褶皱结构,环形褶皱结构的自然开口小于圆形取放孔的尺寸,但最大张开开口大于圆形取放孔的尺寸,此种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驱赶手侧的蝗虫在驱赶时从本侧圆形取放孔逃出。
进一步,圆形取放孔的直径大于食料和及产卵盒的最大直径。
进一步,在长方体框架的长度范围为:30-80cm;宽度范围为15-50cm;高度范围为30-80cm。此种结构可以满足大部分蝗虫的饲养要求。
进一步,亚克力透明板的外平面与木质框架的外平面在一个平面上,亚克力透明板的外平面在木质框架的外平面外侧,此种设置可以保证遮挡板的有效转动。进一步,木质框架上设置一凹陷的置入槽,亚克力透明板嵌于置入槽内,且亚克力透明板通过胶粘的方式嵌入置入槽内。
进一步,网状结构嵌入木质框架的嵌入槽内。
进一步,废物倒出结构设置在底面上,具体结构为,底面实体板结构为可抽拉实体板,木质框架上设置供实体板置入的抽拉槽。通过将实体板抽出一小段距离,即可实现废物的倒出,因为蝗虫具有向上跳动的特性,因此清理废物时也可以有效避免蝗虫逃离。进一步,可抽拉实体板伸出一端抽拉段,此种设置可以方便操作时的抽拉。
或者,废物倒出结构设置在前面上,具体结构为,前面为一可抽拉实体板;木质框架上设置供实体板置入的抽拉槽。
使用时,首先将蝗虫通过取放口放入饲养笼内,后将食料放入饲养笼内,进行定期加水换食料即可,待需要取卵时,将产卵盒放入饲养笼内取卵即可;当需要清理废物时将废物集中到饲养笼最前端,将底面实体板抽开一段距离,将废物倒出达到清理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结构合理,使用简单方便,且可以有效避免更换食料及取放产卵盒过程中的蝗虫逃出问题,且废物清理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侧面观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侧面观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侧面观且可开闭覆盖板转动打开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面观且可抽拉实体板部分抽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缺少可抽拉实体板的底侧面观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缺少右侧亚克力透明板的右侧面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缺少前面网状结构的右侧面观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以可开闭覆盖板中心为横向基准面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可开闭覆盖板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以可开闭覆盖板中心为纵向基准面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剖视转环转轴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长方体框架;11、底面;12、前面;13、左右侧面;2、网状结构;3、亚克力透明板;4、竖直杆;51、圆形取放孔;52、可开闭覆盖板;53、转环;54、转轴;541、防脱帽;55、突出柱;551、弹性环;56、环形褶皱结构;57、置入槽;6、嵌入槽;7、可抽拉实体板;71、抽拉槽;72、抽拉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室内蝗虫饲养笼
一种室内蝗虫饲养笼,其包括一木质长方体框架1,底面11设置为实体板结构,其他面设置网状结构2或实体板结构;其中,左右侧面13的实体板结构为亚克力透明板3;木质框架左右侧面13部分设置网状结构2,左右侧面13另外部分设置实体板结构,左右侧面13网状结构2与实体板结构连接处设置用于固着网状结构2与实体板结构竖直杆4;左右两侧实体板结构上设置一圆形取放孔51,圆形取放孔51外设置可有效覆盖取放孔的可开闭覆盖板52;另外在底面11或侧面设置一废物倒出结构。此种结构的设置可以将双手通过两圆形取放孔51进入,进入后拿到食料瓶或产卵盒后,一手驱赶蝗虫离开圆形取放孔51,一手将食料瓶或产卵盒通过圆形取放孔51取出,可以很好的防止置蝗虫逃出;后通过废物倒出结构将蝗虫的粪便等倒出饲养笼,保持笼内整洁。
可开闭覆盖板52为沿亚克力透明板3平面转动开闭的可开闭覆盖板52,此种方式不会让取放孔每次都呈完全打开的状态,而是根据使用旋转到需要角度即可。可开闭覆盖板52上设置一垂直可开闭覆盖板52平面的转环53或转轴54,对应亚克力透明板3上伸出一伸入转环53的转杆或供转轴54伸入的转环53,转杆前设置一防脱帽541。
可开闭覆盖板52内面紧贴亚克力透明板3的外面,此种设置防止形成空隙造成蝗虫逃出。圆形取放孔51的直径大于食料和及产卵盒的最大直径。
在长方体框架1的长度为:40cm;宽度为20cm;高度为40cm。此种结构可以满足大部分蝗虫的饲养要求。
亚克力透明板3的外平面与木质框架的外平面在一个平面上,亚克力透明板3的外平面在木质框架的外平面外侧,此种设置可以保证遮挡板的有效转动。木质框架上设置一凹陷的置入槽57,亚克力透明板3嵌于置入槽57内,且亚克力透明板3通过胶粘的方式嵌入置入槽57内。网状结构2嵌入木质框架的嵌入槽6内。
废物倒出结构设置在底面11上,具体结构为,底面11实体板结构为可抽拉实体板7,木质框架上设置供实体板置入的抽拉槽71。通过将实体板抽出一小段距离,即可实现废物的倒出,因为蝗虫具有向上跳动的特性,因此清理废物时也可以有效避免蝗虫逃离。可抽拉实体板7伸出一端抽拉段72,此种设置可以方便操作时的抽拉
实施例2一种室内蝗虫饲养笼
一种室内蝗虫饲养笼,其包括一木质长方体框架1,底面11设置为实体板结构,其他面设置网状结构2或实体板结构;其中,左右侧面13的实体板结构为亚克力透明板3;木质框架左右侧面13部分设置网状结构2,左右侧面13另外部分设置实体板结构,左右侧面13网状结构2与实体板结构连接处设置用于固着网状结构2与实体板结构竖直杆4;左右两侧实体板结构上设置一圆形取放孔51,圆形取放孔51外设置可有效覆盖取放孔的可开闭覆盖板52;另外在底面11或侧面设置一废物倒出结构。此种结构的设置可以将双手通过两圆形取放孔51进入,进入后拿到食料瓶或产卵盒后,一手驱赶蝗虫离开圆形取放孔51,一手将食料瓶或产卵盒通过圆形取放孔51取出,可以很好的防止置蝗虫逃出;后通过废物倒出结构将蝗虫的粪便等倒出饲养笼,保持笼内整洁。网状结构2嵌入木质框架的嵌入槽6内。
可开闭覆盖板52为沿亚克力透明板3平面转动开闭的可开闭覆盖板52,此种方式不会让取放孔每次都呈完全打开的状态,而是根据使用旋转到需要角度即可。
可开闭覆盖板52上设置一垂直可开闭覆盖板52平面的转环53或转轴54,对应亚克力透明板3上伸出一伸入转环53的转杆或供转轴54伸入的转环53,转杆前设置一防脱帽541。
可开闭覆盖板52内面紧贴亚克力透明板3的外面,此种设置防止形成空隙造成蝗虫逃出。
在可开闭覆盖板52及圆形取放孔51底部都设置突出柱55,设置固定连接两突出柱55的连接固定结构,连接固定结构为固定设置在一个突出柱55上的弹性环551,弹性环551套入另一突出柱55可以有效起到连接固定作用。
圆形取放孔51的直径大于食料和及产卵盒的最大直径。
在长方体框架1的长度为:50cm;宽度为30cm;高度为60cm。此种结构可以满足大部分蝗虫的饲养要求。
亚克力透明板3的外平面与木质框架的外平面在一个平面上,亚克力透明板3的外平面在木质框架的外平面外侧,此种设置可以保证遮挡板的有效转动。木质框架上设置一凹陷的置入槽57,亚克力透明板3嵌于置入槽57内,且亚克力透明板3通过胶粘的方式嵌入置入槽57内。
废物倒出结构设置在底面11上,具体结构为,底面11实体板结构为可抽拉实体板7,木质框架上设置供实体板置入的抽拉槽71。通过将实体板抽出一小段距离,即可实现废物的倒出,因为蝗虫具有向上跳动的特性,因此清理废物时也可以有效避免蝗虫逃离。可抽拉实体板7伸出一端抽拉段72,此种设置可以方便操作时的抽拉
实施例3一种室内蝗虫饲养笼
一种室内蝗虫饲养笼,其包括一木质长方体框架1,底面11设置为实体板结构,其他面设置网状结构2或实体板结构;其中,左右侧面13的实体板结构为亚克力透明板3;木质框架左右侧面13部分设置网状结构2,左右侧面13另外部分设置实体板结构,左右侧面13网状结构2与实体板结构连接处设置用于固着网状结构2与实体板结构竖直杆4;左右两侧实体板结构上设置一圆形取放孔51,圆形取放孔51外设置可有效覆盖取放孔的可开闭覆盖板52;另外在底面11或侧面设置一废物倒出结构。此种结构的设置可以将双手通过两圆形取放孔51进入,进入后拿到食料瓶或产卵盒后,一手驱赶蝗虫离开圆形取放孔51,一手将食料瓶或产卵盒通过圆形取放孔51取出,可以很好的防止置蝗虫逃出;后通过废物倒出结构将蝗虫的粪便等倒出饲养笼,保持笼内整洁。
可开闭覆盖板52为沿亚克力透明板3平面转动开闭的可开闭覆盖板52,此种方式不会让取放孔每次都呈完全打开的状态,而是根据使用旋转到需要角度即可。
可开闭覆盖板52上设置一垂直可开闭覆盖板52平面的转环53或转轴54,对应亚克力透明板3上伸出一伸入转环53的转杆或供转轴54伸入的转环53,转杆前设置一防脱帽541。
可开闭覆盖板52内面紧贴亚克力透明板3的外面,此种设置防止形成空隙造成蝗虫逃出。
在可开闭覆盖板52及圆形取放孔51底部都设置突出柱55,设置固定连接两突出柱55的连接固定结构,连接固定结构为固定设置在一个突出柱55上的弹性环551,弹性环551套入另一突出柱55可以有效起到连接固定作用。
在一个圆形取放孔51的内侧设置环形褶皱结构56,环形褶皱结构56的自然开口小于圆形取放孔51的尺寸,但最大张开开口大于圆形取放孔51的尺寸,此种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驱赶手侧的蝗虫在驱赶时从本侧圆形取放孔51逃出。
圆形取放孔51的直径大于食料和及产卵盒的最大直径。在长方体框架1的长度为:40cm;宽度为25cm;高度为40cm。此种结构可以满足大部分蝗虫的饲养要求。
亚克力透明板3的外平面与木质框架的外平面在一个平面上,亚克力透明板3的外平面在木质框架的外平面外侧,此种设置可以保证遮挡板的有效转动。木质框架上设置一凹陷的置入槽57,亚克力透明板3嵌于置入槽57内,且亚克力透明板3通过胶粘的方式嵌入置入槽57内。网状结构2嵌入木质框架的嵌入槽6内。
废物倒出结构设置在底面11上,具体结构为,底面11实体板结构为可抽拉实体板7,木质框架上设置供实体板置入的抽拉槽71。通过将实体板抽出一小段距离,即可实现废物的倒出,因为蝗虫具有向上跳动的特性,因此清理废物时也可以有效避免蝗虫逃离。可抽拉实体板7伸出一端抽拉段72,此种设置可以方便操作时的抽拉
实施例4一种室内蝗虫饲养笼
一种室内蝗虫饲养笼,其包括一木质长方体框架1,底面11设置为实体板结构,其他面设置网状结构2或实体板结构;其中,左右侧面13的实体板结构为亚克力透明板3;木质框架左右侧面13部分设置网状结构2,左右侧面13另外部分设置实体板结构,左右侧面13网状结构2与实体板结构连接处设置用于固着网状结构2与实体板结构竖直杆4;左右两侧实体板结构上设置一圆形取放孔51,圆形取放孔51外设置可有效覆盖取放孔的可开闭覆盖板52;另外在底面11或侧面设置一废物倒出结构。此种结构的设置可以将双手通过两圆形取放孔51进入,进入后拿到食料瓶或产卵盒后,一手驱赶蝗虫离开圆形取放孔51,一手将食料瓶或产卵盒通过圆形取放孔51取出,可以很好的防止置蝗虫逃出;后通过废物倒出结构将蝗虫的粪便等倒出饲养笼,保持笼内整洁。
可开闭覆盖板52为沿亚克力透明板3平面转动开闭的可开闭覆盖板52,此种方式不会让取放孔每次都呈完全打开的状态,而是根据使用旋转到需要角度即可。
可开闭覆盖板52上设置一垂直可开闭覆盖板52平面的转环53或转轴54,对应亚克力透明板3上伸出一伸入转环53的转杆或供转轴54伸入的转环53,转杆前设置一防脱帽541。
可开闭覆盖板52内面紧贴亚克力透明板3的外面,此种设置防止形成空隙造成蝗虫逃出。
在可开闭覆盖板52及圆形取放孔51底部都设置突出柱55,设置固定连接两突出柱55的连接固定结构,连接固定结构为固定设置在一个突出柱55上的弹性环551,弹性环551套入另一突出柱55可以有效起到连接固定作用。
在一个圆形取放孔51的内侧设置环形褶皱结构56,环形褶皱结构56的自然开口小于圆形取放孔51的尺寸,但最大张开开口大于圆形取放孔51的尺寸,此种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驱赶手侧的蝗虫在驱赶时从本侧圆形取放孔51逃出。
圆形取放孔51的直径大于食料和及产卵盒的最大直径。在长方体框架1的长度为:50cm;宽度为30cm;高度为50cm。此种结构可以满足大部分蝗虫的饲养要求。
亚克力透明板3的外平面与木质框架的外平面在一个平面上,亚克力透明板3的外平面在木质框架的外平面外侧,此种设置可以保证遮挡板的有效转动。木质框架上设置一凹陷的置入槽57,亚克力透明板3嵌于置入槽57内,且亚克力透明板3通过胶粘的方式嵌入置入槽57内。网状结构2嵌入木质框架的嵌入槽6内。
废物倒出结构设置在前面12上,具体结构为,前面12为一可抽拉实体板7;木质框架上设置供实体板置入的抽拉槽71。
上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将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室内蝗虫饲养笼,其包括一长方体框架(1),底面(11)设置为实体板结构,其他面设置网状结构(2)或实体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木质框架左右侧面(13)部分设置网状结构(2),左右侧面(13)另外部分设置实体板结构,左右侧面(13)网状结构(2)与实体板结构连接处设置用于固着网状结构(2)与实体板结构竖直杆(4);左右两侧实体板结构上设置一取放孔,取放孔外设置可有效覆盖取放孔的可开闭覆盖板(52);另外在底面(11)或侧面设置一废物倒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蝗虫饲养笼,其特征在于,长方体框架(1)为木质长方体框架(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蝗虫饲养笼,其特征在于,左右侧面(13)的实体板结构为亚克力透明板(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蝗虫饲养笼,其特征在于,取放孔为圆形取放孔(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蝗虫饲养笼,其特征在于,可开闭覆盖板(52)为沿亚克力透明板(3)平面转动开闭的可开闭覆盖板(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蝗虫饲养笼,其特征在于,可开闭覆盖板(52)上设置一垂直覆盖板平面的转环(53)或转轴(54),对应亚克力透明板(3)上伸出一伸入转环(53)的转杆或供转轴(54)伸入的转环(53),转杆前设置一防脱帽(5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蝗虫饲养笼,其特征在于,可开闭覆盖板(52)内面紧贴亚克力透明板(3)的外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室内蝗虫饲养笼,其特征在于,在可开闭覆盖板(52)及圆形取放孔(51)底部都设置突出柱(55),设置固定连接两突出柱(55)的连接固定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室内蝗虫饲养笼,其特征在于,连接固定结构为固定设置在一个突出柱(55)上的弹性环(551),弹性环(551)套入另一突出柱(55)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蝗虫饲养笼,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圆形取放孔(51)的内侧设置环形褶皱结构(56),环形褶皱结构(56)的自然开口小于圆形取放孔(51)的尺寸,但最大张开开口大于圆形取放孔(51)的尺寸。
CN201821088984.3U 2018-07-10 2018-07-10 一种室内蝗虫饲养笼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02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88984.3U CN208402957U (zh) 2018-07-10 2018-07-10 一种室内蝗虫饲养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88984.3U CN208402957U (zh) 2018-07-10 2018-07-10 一种室内蝗虫饲养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02957U true CN208402957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25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8898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402957U (zh) 2018-07-10 2018-07-10 一种室内蝗虫饲养笼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0295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8287A (zh) * 2019-07-29 2019-12-13 河南大学 双层结构的蚂蚁培养观察箱
CN110999871A (zh) * 2019-12-29 2020-04-14 山西大学 一种飞蝗实验养殖笼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8287A (zh) * 2019-07-29 2019-12-13 河南大学 双层结构的蚂蚁培养观察箱
CN110558287B (zh) * 2019-07-29 2021-12-07 河南大学 双层结构的蚂蚁培养观察箱
CN110999871A (zh) * 2019-12-29 2020-04-14 山西大学 一种飞蝗实验养殖笼
CN110999871B (zh) * 2019-12-29 2020-12-25 山西大学 一种飞蝗实验养殖笼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14416U (zh) 立体多层抽拉式蚯蚓养殖床
CN208402957U (zh) 一种室内蝗虫饲养笼
CN105519497B (zh) 一种养蚕盒
CN101940192A (zh) 蝙蝠蛾昆虫集成管理装置及其管理方法
CN104604815B (zh) 一种用于大水面养殖的定置式活鱼自动收捕集鱼装置
CN206728959U (zh) 一种实绳科昆虫单头饲养装置
CN102499182A (zh) 一体式养蚊器
CN107372208A (zh) 蜂蜜收集器
CN108353856A (zh) 一种蜜蜂养殖方法
CN106900597B (zh) 一种立式双门中蜂箱及用其养殖中蜂的方法
CN102884998A (zh) 一种自动收集鱼卵的装置及方法
CN202285912U (zh) 一体式养蚊器
CN208159866U (zh) 一种蝙蝠蛾蛹羽化及成虫交配容器
CN206835956U (zh) 一种适用于中华鲟幼鱼养殖池池间转鱼装置
CN204634783U (zh) 一种多功能胡蜂养殖装置
CN208609724U (zh) 一种蚕养殖装置
CN201758682U (zh) 一种昆虫病原线虫清洗器
CN202857549U (zh) 一种自动收集鱼卵的装置
CN206304348U (zh) 一种娱乐用捕鱼机器人
CN105724348A (zh) 一种稻飞虱田间捕捉采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4710676U (zh) 一种稻水象甲幼虫筛
CN105393994A (zh) 屋式诱捕鱼渔具
CN205357813U (zh) 一种流水养殖池用捕捞网具
CN106665438A (zh) 一种黄鳝仿生态繁殖装置
CN209498298U (zh) 一种柳杉毛虫蛹期寄生蜂的饲养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