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02315U - 一种机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02315U
CN208402315U CN201820918683.2U CN201820918683U CN208402315U CN 208402315 U CN208402315 U CN 208402315U CN 201820918683 U CN201820918683 U CN 201820918683U CN 208402315 U CN208402315 U CN 208402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et
adjustable plate
adjustment hole
air inlet
upper ha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1868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1868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02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02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02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柜,解决了机柜内上半部的温度与机柜内下半部的温度的温差较大的问题。该机柜包括: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风量调节装置,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风量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进入所述机柜内的风在所述机柜内的分布。

Description

一种机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柜。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电子信息机房应运而生。在现有的机房中,风一般都是从地板下方向上吹出,地板下方吹出的风首先进入机柜内的下半部,再进入机柜内的上半部,因此机柜内上半部的温度比机柜内下半部的温度高,有时机柜内上半部的温度与机柜内下半部的温度的温差会达到5℃,降低了风冷却机柜内部机器的能效比。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柜,以解决由于机柜内上半部的温度高于机柜内下半部的温度而降低了风冷却机柜内部机器的能效比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柜,包括: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风量调节装置,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风量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进入所述机柜内的风在所述机柜内的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风量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板,设置在所述风道内;调节孔,设置在所述调节板上,所述调节孔分布的疏密由所述调节板的底端至所述调节板的顶端逐渐密集,和/或所述调节孔的直径由所述调节板的底端至所述调节板的顶端逐渐增大,所述调节孔用于使风通过。
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风量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板,设置在所述风道内;调节孔,设置在所述调节板上;电机,固定在所述调节孔的周侧;齿轮,套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盖板,覆盖于所述调节孔上,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齿轮连接;机柜管理控制器,与所述电机连接,且与所述机柜内的多个基板管理控制器连接;其中,当检测到所述机柜内上半部的温度高于所述机柜内下半部的温度时,所述机柜管理控制器控制所述调节板下半部的所述盖板转动至部分遮挡所述调节孔的位置,控制所述调节板上半部的所述盖板转动至未遮挡所述调节孔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风量调节装置还包括:风扇,设置在所述调节板的上半部,且与所述机柜管理控制器连接;其中,当检测到所述机柜内上半部的温度高于所述机柜内下半部的温度时,所述机柜管理控制器控制所述风扇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风量调节装置包括多个所述风扇,多个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调节板的不同高度上。
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中,所述风量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板,设置在所述风道内;调节孔,设置在所述调节板上;多个风扇,所述多个风扇设置在所述调节板上半部的不同高度上;机柜管理控制器,与所述多个风扇连接,且与所述机柜内的多个基板管理控制器连接;其中,当检测到所述机柜内上半部的温度高于所述机柜内下半部的温度时,所述机柜管理控制器控制所述风扇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和侧壁,所述调节板倾斜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调节板的顶端远离所述侧壁,所述调节板的底端靠近所述侧壁。
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机柜还包括:进风口调节板,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上,与所述机柜的底部滑动连接;其中,当所述进风口调节板覆盖所述进风口的面积逐渐增大时,所述机柜内的风量逐渐减小,当所述进风口调节板覆盖所述进风口的面积逐渐减小时,所述机柜内的风量逐渐增大。
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机柜还包括:导流罩,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调节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板的底端连接,所述导流罩用于将进入所述机柜内的所述风导流至所述调节板的同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进风口的相对侧,所述调节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风道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机柜,通过风量调节装置,改变进入机柜内上半部和下半部的风量,平衡机柜内上半部和下半部的温度差,具体是改变调节孔在调节板上分布的疏密程度或者调节孔的大小,使调节孔的疏密由调节板的底端至顶端逐渐密集,或者使调节孔的直径由调节板的底端至顶端逐渐增大,或者通过电机控制盖板在调节孔上的覆盖面积,进而控制机柜内上半部和下半部的进风量,或者通过在调节板的上半部设置风扇,最终使机柜内上半部的进风量大于下半部的进风量,风速大的地方降温快,最终达到减小机柜内上半部与下半部的温差,提高了机房地面吹出的风冷却机柜内部机器的能效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种机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种风量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种风量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种风量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种风量调节装置的信息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四种风量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四种风量调节装置的信息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种机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实施例获得其它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机柜,参见图1所示,该机柜包括:壳体100和风量调节装置200;壳体100具有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进风口101与出风口102之间形成风道103;风量调节装置200位于风道103内,风量调节装置200用于调节进入机柜内的风在机柜内的分布。
具体来说,上述的风指的是机房地面吹出的冷风,当风通过进风口进入风道内时,风量调节装置调节进入机柜内的风在机柜内的分布,使机柜内上半部与机柜内下半部的温差小于或等于预设值,待风对机柜内的机器进行降温过后,风变成热风,再从出风口流出,在这里,预设值为机柜内上半部与下半部的实际温差值的最大值,例如是5℃,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不同机柜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预设值,故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风量调节装置可以调节机柜内风的分布,风通过风量调节装置进入机柜内部,风量调节装置使大部分的风位于机柜内上半部,风量调节装置使小部分的风位于机柜内下半部,虽然机柜内上半部的大量风的温度稍高于机柜内下半部的少量风的温度,但是机柜内上半部的风量大于机柜内下半部的风量,风速越大,也可以加快降温,因此,风通过风量调节装置进入到机柜内部之后,机柜内上半部的风虽然温度稍高,但是机柜内上半部的风量也较大,机柜下半部的风虽然温度稍低,但是机柜内下半部的风量也较小,所以,机柜内上半部和下半部的降温速度相同,因此,风量调节装置可以减小机柜内上半部和下半部的温差,使地面吹出的风对机柜内上半部机器的冷却效果和机柜内下半部机器的冷却效果相同,提高了风冷却机柜内部机器的能效比。
进一步地,参见图2所示,风量调节装置200包括:调节板201和调节孔202;调节板201设置在风道内;调节孔202设置在调节板201上,调节孔202分布的疏密由调节板201的底端至调节板201的顶端逐渐密集,参见图3所示,调节孔202的直径由调节板201的底端至调节板201的顶端逐渐增大,调节孔202用于使风通过。
具体来说,调节板下半部的调节孔分布的疏松,地面吹出的风少量通过调节板下半部的调节孔进入机柜内,调节板上半部的调节孔分布的密集,地面吹出的风大量通过调节板上半部的调节孔进入机柜内,在同一时间段内某一表面流过的风量越大,该表面温度就降低的越快,进而机柜内上半部大量的风加快了机柜内上半部的降温速度,减小了机柜内上半部的温度与机柜内下半部的温度的温度差,使机柜内上半部机器的冷却效果和机柜内下半部机器的冷却效果相同,提高了风冷却机柜内部机器的能效比。
或者,调节板下半部的调节孔的直径较小,地面吹出的风少量通过调节板下半部的调节孔进入机柜内,调节板上半部的调节孔的直径较大,地面吹出的风大量通过调节板上半部的调节孔进入机柜内,在同一时间段内某一表面流过的风量越大,该表面温度就降低的越快,进而机柜内上半部大量的风加快了机柜内上半部的降温速度,减小了机柜内上半部的温度与机柜内下半部的温度的温度差,使机柜内上半部机器的冷却效果和机柜内下半部机器的冷却效果相同,提高了风冷却机柜内部机器的能效比。
总之,调节板上所有调节孔的直径可以是相同的,调节孔分布的疏密由调节板的底端至调节板的顶端逐渐密集;调节板上所有调节孔也可以是均匀分布的,调节孔的直径由调节板的底端至调节板的顶端逐渐增大;也可以是调节板上所有调节孔的直径由调节板的底端至调节板的顶端逐渐增大,调节孔分布的疏密由调节板的底端至调节板的顶端逐渐密集;即都是使同一时间内调节板上半部的风进风量大于调节板下半部的风进风量,减小了机柜内上半部的温度与机柜内下半部的温度的温度差,提高了风冷却机柜内部机器的能效比。
进一步地,参见图4所示(图4中曲线的另一侧为该机柜的其它部分,图4中未示出),风量调节装置200包括:调节板201、调节孔202、电机203、齿轮204和盖板205;调节板201设置在风道内;调节孔202设置在调节板201上;电机203固定在调节孔202的周侧;齿轮204套接在电机203的输出轴上;盖板205覆盖于调节孔202上,盖板205的一端与齿轮204的边缘连接;参见图5所示,风量调节装置200还包括:机柜管理控制器206,机柜管理控制器206与电机203连接,且与机柜内的多个基板管理控制器207连接。
具体来说,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BMC),BMC为多个,机柜内每个机器的内部均设置有一个BMC,机柜管理控制器(Rack ManagementController,RMC),RMC为一个,分别与多个BMC连接,RMC通过各BMC检测机柜内各机器的温度,当RMC通过BMC检测到某一部分机器的温度高于另一部分机器的温度时,RMC控制该部分的调节孔处的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盖板相对于调节孔转动,使盖板未遮盖调节孔,使该处调节孔在同一时间段内的风量达到最大,RMC控制另一部分的调节孔处的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盖板相对于调节孔转动,使盖板部分遮盖调节孔,减小该处调节孔在同一时间段内的风量,使该部分调节孔的风的通过量大于另一部分调节孔的风的通过量,可以实时动态的调整机柜内上半部和下半部的风量,实现智能控制机柜内上半部的温度与机柜内下半部的温度的温度差,提高了风冷却机柜内部机器的能效比。
或者,调节孔上也可以设置有两个盖板,电机控制一个齿轮转动,另一个齿轮与该齿轮啮合,该齿轮控制一个盖板转动,另一个齿轮控制另一个盖板转动,两个盖板通过电机控制实现遮盖或者不遮盖调节孔,进而实现控制机柜内不同位置的风量。
进一步地,参见图6所示,风量调节装置200包括:风扇208,风扇208设置在调节板201的上半部,参见图7所示,风量调节装置200还包括:机柜管理控制器206,机柜管理控制器206与风扇208连接,且与机柜内的多个基板管理控制器207连接。
具体来说,当RMC通过BMC检测到机柜内上半部机器的温度高于机柜内下半部机器的温度时,RMC控制风扇转动,使机柜内上半部的风量大于机柜内下半部的风量,同时RMC控制调节板上半部的调节孔处的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盖板相对于调节孔转动,使盖板未遮盖调节孔,进一步加强了机柜内上半部的风量,使机柜内上半部的风量达到最大,快速减小机柜内上半部和下半部的温差,实现实时动态的调整机柜内上半部和下半部的风量,实现智能控制机柜内上半部与下半部的温度差,提高了风冷却机柜内部机器的能效比。
进一步地,风量调节装置包括多个风扇,多个风扇设置在调节板的不同高度上。
具体来说,当某一个或几个BMC检测到对应的机器的温度高于其余机器的温度时,RMC只开启与温度较高的机器水平对应的风扇转动,增大该高度位置处的调节孔的风量,实现智能调控机柜内某一部分的风量,提高了风冷却机柜内部机器的能效比,同时根据机柜内各机器的温度情况,选择风扇部分开启或者全部开启,节约了机柜的耗电量。
再者,在机柜内的同一高度上也可以设置有多个风扇,进而可以提高机柜内该高度位置处的风量,进一步降低机柜内该高度位置上的机器的温度,实现快速减小机柜内上半部和下半部的温差。
进一步地,风量调节装置包括:电机、齿轮、盖板和RMC,不包括:风扇;或者,风量调节装置包括:风扇和RMC,不包括:电机、齿轮和盖板;或者,风量调节装置包括:电机、齿轮、盖板、风扇和RMC。
具体来说,当风量调节装置包括:电机、齿轮、盖板、风扇和RMC时,当RMC通过BMC检测到机柜内上半部的温度高于机柜内下半部的温度时,RMC控制电机和风扇同时启动,使机柜内上半部的风量更加大于机柜内下半部的风量,快速减小机柜内上半部和下半部的温差,实现快速动态调整机柜内上半部和下半部的温度差,提高了风冷却机柜内部机器的能效比。
进一步地,仍参见图1所示,进风口101设置在壳体100的底部,出风口102设置在壳体100的顶部和侧壁,调节板201倾斜设置在风道内,调节板01的顶端远离侧壁,调节板201的底端靠近侧壁。
具体来说,上述机柜的进风口位于机柜的底部,出风口位于机柜的顶部,更有利于机房地面的风直接进入到机柜内,使机柜内进入的风量更大,更好的对机柜内部进行降温,机柜内放置有机器,调节板位于机器和机柜的侧壁之间,调节板的顶端靠近机柜的侧壁,调节板的底端靠近机器,风通过进风口进入机柜内之后,少量的风通过调节板下半部的调节孔进入到机柜内下半部,由于倾斜的调节板的阻挡,大部分风继续向上流动,大量的风最终通过调节板上半部的调节孔进入到机柜内上半部,机柜内上半部的风量较大,机柜内下半部的风量较小,有效的减小了机柜内上半部和下半部的温差,最终提高了风冷却机柜内部机器的能效比。
进一步地,仍参见图1所示,机柜还包括:进风口调节板301,进风口调节板301设置在进风口101上,与机柜的底部滑动连接。
具体来说,进风口调节板与机柜底部可以通过滑轮和轨道的组合形式滑动连接,当进风口调节板向进风口处移动,并且覆盖进风口的面积逐渐增大时,进风口进入的风量减小;当进风口调节板向远离进风口的方向移动,并且覆盖进风口的面积逐渐减小时,进风口进入的风量增大。通过控制进风口调节板的移动,可以控制进风口在同一时间段内进风量的大小,进而控制机柜内机器的温度。当机柜内机器的整体温度偏高时,移动进风口调节板,使进风口调节板对进风口无遮盖,使进风口在同一时间段内的进风量达到最大值;当机柜内机器的整体温度偏低时,移动进风口调节板,使进风口调节板对进风口部分遮盖,减小进风口的进风量,避免风使机柜内的机器温度过低而使机器无法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仍参见图1所示,机柜还包括:导流罩302,导流罩302一端与进风口调节板301连接,另一端与调节板201的底端连接,导流罩302用于将进入机柜内的风导流至调节板201的同一侧。
具体来说,导流罩为市面上普遍使用的导流罩,主要起到对气流的导向作用,将气流从某一位置导流至人们需要的位置。导流罩将进入机柜内的风导流至机柜内机器的同一侧,使风从机器的同一侧吹入到机器的另一侧,使风在机柜内定向流动,避免了部分已经通过机器的升温的风与没有通过机器的风混合再次从各机器之间通过,避免使已经经过降温的机器温度再次被升高,提高了风冷却机柜内部机器的能效比。当风通过机柜的进风口进入到机柜内时,导流罩使机柜内的风流向调节板的同一侧,进而使风从调节板的一侧通过调节孔吹向调节板的另一侧,使调节孔可以对吹入机柜内的风重新进行排布,使大量的风从机柜内上半部吹向机器,少量的风从机柜内下半部吹向机器,使风都从机器的同一侧吹向机器的另一侧,导流罩提高了该风量调节装置减小机柜内上半部和下半部温差的效率。
进一步地,参见图8所示,进风口101和出风口102均设置在壳体100的侧壁,出风口102设置在进风口101的相对侧,调节板20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风道内。
具体来说,进风口可以设置在机柜的柜门上,调节板可以设置在壳体内靠近柜门的位置处,调节板也可以设置在柜门上,调节板可以是柜门上的部分结构,也可以当作是柜门,机房地面吹出的风进入该机柜内时就被柜门上的调节孔重新进行了风量分布,使机柜内的风时刻保持机柜内上半部的风量大,机柜内下半部的风量小,使机柜内上半部的温度和下半部的温度时刻保持相同,并且使调节板设置在机柜的柜门处,安装简便,易于实现。
下面以具体实例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柜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实例一:
调节孔设置在机柜的柜门上,柜门上半部的调节孔的直径大和分布的密集,柜门下半部的调节孔的直径小和分布的疏松,机房地面吹出的风少量的通过柜门下半部的调节孔吹入到机柜内下半部,大量的风通过柜门上半部的调节孔吹入到机柜内上半部,大量的风可以使机柜内上半部温度较高的机器快速降温,调节孔在柜门上的此种设计,减小了机柜内上半部和下半部的温差,提高风冷却机柜内部机器的能效比。
实例二:
针对于机柜底部设置进风口的机柜,在机柜内机器的某一侧倾斜设置调节板,调节板的顶端更靠近机柜的侧壁,调节板上半部的调节孔的直径大和分布的密集,调节板下半部的调节孔的直径小和分布的疏松,机房地面吹出的风通过进风口进入机柜内后,少量的风通过调节板下半部的调节孔吹入到机柜内下半部,大量的风通过调节板上半部的调节孔吹入到机柜内上半部,减小了机柜内上半部和下半部的温差,提高风冷却机柜内部机器的能效比。
实例三:
在机柜的调节孔处设置电机,实现自动减小机柜内上半部和下半部的温差,具体的实现方法是,在调节孔周侧设置电机,齿轮套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齿轮的边缘连接有盖板,并且电机与RMC连接,RMC分别与多个BMC连接,当RMC通过监测各BMC时发现机柜内上半部机器的温度与机柜内下半部机器的温度的温差较大时,RMC控制机柜上半部的电机工作,通过齿轮带动盖板转动至未遮盖调节孔的位置处,RMC控制机柜下半部的电机工作,通过齿轮带动盖板转动至部分遮盖调节孔的位置处,使大量的风从柜门上半部的调节孔进入到机柜内上半部,使少量的风从柜门下半部的调节孔进入到机柜内下半部,自动减小机柜上半部机器的温度和下半部机器的温度的温差,提高风冷却机柜内部机器的能效比。
实例四:
在机柜的调节孔处设置风扇,实现自动减小机柜内上半部和下半部的温差,具体的实现方法是,在机柜内上半部的调节孔处设置多个风扇,多个风扇设置在机柜内的不同高度上,在机柜内的同一高度上还可以设置有多个风扇,并且风扇均与RMC连接,RMC分别与多个BMC连接,当RMC通过监测各BMC时发现机柜内某一高度位置的机器与其下方的机器的温差较大时,RMC控制该高度位置的风扇转动,使大量的风从机柜内该高度位置的调节孔进入到机柜内该高度位置处,进而降低机柜内该高度位置处的机器的温度,提高了风冷却机柜内部机器的能效比。
实例五:
在机柜的调节孔处设置电机和风扇,实现自动减小机柜内上半部和下半部的温差,具体的实现方法是,在调节孔周侧设置电机,齿轮套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齿轮的边缘连接有盖板,并同时在调节板上半部的调节孔处设置风扇,使RMC分别与电机和风扇连接,并且RMC分别与多个BMC连接,当RMC通过监测各BMC时发现机柜内某一高度位置的与其下方的温差较大时,RMC控制该高度位置及该高度位置以上的电机和风扇转动,使大量的风从机柜内该高度位置及该高度位置以上的调节孔进入到机柜内,实现自动快速较小机柜内上半部的机器的温度与机柜内下半部的机器的温度的温差,提高了风冷却机柜内部机器的能效比。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
风量调节装置,位于所述风道内,所述风量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进入所述机柜内的风在所述机柜内的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装置包括:
调节板,设置在所述风道内;
调节孔,设置在所述调节板上,所述调节孔分布的疏密由所述调节板的底端至所述调节板的顶端逐渐密集,和/或所述调节孔的直径由所述调节板的底端至所述调节板的顶端逐渐增大,所述调节孔用于使风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装置包括:
调节板,设置在所述风道内;
调节孔,设置在所述调节板上;
电机,固定在所述调节孔的周侧;
齿轮,套接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
盖板,覆盖于所述调节孔上,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所述齿轮连接;
机柜管理控制器,与所述电机连接,且与所述机柜内的多个基板管理控制器连接;
其中,当检测到所述机柜内上半部的温度高于所述机柜内下半部的温度时,所述机柜管理控制器控制所述调节板下半部的所述盖板转动至部分遮挡所述调节孔的位置,控制所述调节板上半部的所述盖板转动至未遮挡所述调节孔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装置还包括:
风扇,设置在所述调节板的上半部,且与所述机柜管理控制器连接;
其中,当检测到所述机柜内上半部的温度高于所述机柜内下半部的温度时,所述机柜管理控制器控制所述风扇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装置包括多个所述风扇,多个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调节板的不同高度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量调节装置包括:
调节板,设置在所述风道内;
调节孔,设置在所述调节板上;
多个风扇,所述多个风扇设置在所述调节板上半部的不同高度上;
机柜管理控制器,与所述多个风扇连接,且与所述机柜内的多个基板管理控制器连接;
其中,当检测到所述机柜内上半部的温度高于所述机柜内下半部的温度时,所述机柜管理控制器控制所述风扇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2、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和侧壁,所述调节板倾斜设置在所述风道内,所述调节板的顶端远离所述侧壁,所述调节板的底端靠近所述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还包括:
进风口调节板,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上,与所述机柜的底部滑动连接;
其中,当所述进风口调节板覆盖所述进风口的面积逐渐增大时,所述机柜内的风量逐渐减小,当所述进风口调节板覆盖所述进风口的面积逐渐减小时,所述机柜内的风量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还包括:
导流罩,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调节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板的底端连接,所述导流罩用于将进入所述机柜内的风导流至所述调节板的同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2、4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进风口的相对侧,所述调节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风道内。
CN201820918683.2U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机柜 Active CN208402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8683.2U CN208402315U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机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8683.2U CN208402315U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机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02315U true CN208402315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131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18683.2U Active CN208402315U (zh) 2018-06-13 2018-06-13 一种机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023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7727A (zh) * 2020-05-15 2020-10-16 广东理工学院 一种节能环保的电子电力装置
CN113038795A (zh) * 2021-03-09 2021-06-25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一种大数据服务器散热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7727A (zh) * 2020-05-15 2020-10-16 广东理工学院 一种节能环保的电子电力装置
CN111787727B (zh) * 2020-05-15 2021-06-22 广东理工学院 一种节能环保的电子电力装置
CN113038795A (zh) * 2021-03-09 2021-06-25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一种大数据服务器散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58307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CN105135519B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CN103629739B (zh) 多出风口空调器室内机
WO2017041726A1 (zh) 风量调节装置及方法和空调柜机
CN104903655B (zh) 空调设备及控制回路
TWI457522B (zh) 節能空調系統及其空調模式
CN208402315U (zh) 一种机柜
CN103945676B (zh) 一种机箱的通风装置、机箱及通风的方法
CN109780695A (zh) 一种双贯流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7655108B (zh) 空调器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6907830A (zh) 一种室内机制冷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
CN106524364A (zh) 一种数据机房用逆流空气换热自然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51665A (zh) 一种双贯流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3010850U (zh) 一种空调器室外风机控制电路及空调器
CN105841243A (zh) 吸顶式空调室内机
CN111121258A (zh) 基于人体热舒适度及人数优化组合自动寻优节能控制系统
KR100907307B1 (ko) 외기 직접 도입형 냉난방 환기유닛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0043981A (zh) 一种多模式通风净化器
CN104791922B (zh) 一体式空调器和高温制冷控制方法
KR100717344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운전제어방법
CN110793133A (zh) 一种多变风量节能型温湿度控制装置及其送风方式
CN205783329U (zh) 吸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13639309U (zh) 一种全自动鹅蛋孵化装置
CN211823017U (zh) 基于人体热舒适度及人数优化组合自动寻优节能控制系统
CN210102547U (zh) 一种基于混冷的多循环变风量蓄冷保温箱通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