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01435U - 一种高传导性手机充电器铆线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传导性手机充电器铆线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01435U
CN208401435U CN201820950529.3U CN201820950529U CN208401435U CN 208401435 U CN208401435 U CN 208401435U CN 201820950529 U CN201820950529 U CN 201820950529U CN 208401435 U CN208401435 U CN 2084014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rivet
fixedly installed
riveting
line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5052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志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dong Electronic (Changs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dong Electronic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dong Electronic (Changs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dong Electronic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5052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014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014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014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传导性手机充电器铆线端子,包括铆杆,所述铆杆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铆头,所述铆头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铆钉,且铆钉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端子,所述端子的后端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端头,所述端子的后端外表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端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加快手机充电速度,进而大大增加手机的续航时间,同时,充电器的一段可置于支撑结构上,在铆接工艺的连接中可以增强充电器的无缝衔接,增强端子的导电性能,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降低了维护成本,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优化使用过程。

Description

一种高传导性手机充电器铆线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线端子领域,具体为一种高传导性手机充电器铆线端子。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的发展,尤其是安卓系统的崛起,手机功能也开始增多,耗电量也开始增大,电池容量也开始突飞猛进,到了动则上千毫安时的时代,但是现有的手机充电器,继续使用着5V/500mA的功率,那么就会出现充电非常慢,而且会出现边充电边玩手机,电量还是越来越少的这种“入不敷出”的情况,同时在低温环境下,锂电池的低温保护机制会促使电池中不发生物质的化学反应,导致无法充电或是充电速度减慢。如果灰尘将充电口堵住,影响充电速度不说,还有可能会让手机无法充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传导性手机充电器铆线端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传导性手机充电器铆线端子,包括铆杆,所述铆杆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铆头,所述铆头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铆钉,且铆钉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端子,所述端子的后端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端头,所述端子的后端外表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端头,所述端子与铆钉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纹路,所述铆杆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PIN脚。
优选的,所述PIN脚的数量至少为五个,且其呈平行放置,所述端子位于PIN脚之间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纹路无固定方向,所述铆头按十一瓣梅花轨迹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头呈V形构造,所述第二端头的上端表面设置有尖头结构。
优选的,所述端子两侧折弯处的折弯角度范围为零至九十度,所述端子的外表面设置有电镀层。
优选的,所述端子通过铆钉与铆杆活动连接,铆头与铆钉的连接方式为铆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传导性手机充电器铆线端子,通过设置的第一端头的V形构造与第二端头的尖头结构相配合,有利于完成整体端子的无缝连接,同时,该技术可使端子两侧折弯处角度达到九十度,有效利用折弯角度的优势,防止端子的折弯变形,通过设置的端子,并且对其接触电阻及接触力进行优化,利用平接触电阻评定接触件改变端子物理的接触表面,不改变可能存在的不导电氧化簿膜的电压和电流条件下的接触电阻特性,通过设置的PIN脚,在所加开路试验电压不超过mV,试验电流限制在mA时,该电平下的性能足以满足以表现在低电平电激励下的接触界面的性能,进而使得手机充电器端子相邻两PIN脚的距离更紧密,增强了端子的抗压强度,同时,铆头按十一瓣梅花轨迹运动,使铆钉材料产生力变形后达到一次性成型铆接,表面光洁度可以达到Ra.,每个梅花形的轨迹都通过铆钉的中心点,铆杆接触面在铆接金属上完成一个类似滚压的运动,由此在铆接金属和铆杆之间产生一个理论上的点接处层,当有铆接力作甩时,这种点接触部分转变为面接触,因此只需一个更小的作用力作用在铆杆上,通过铆接这一项紧固铆接工艺,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易于更换,且安全可靠,降低了维护成本,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优化使用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放大视图。
图中:1、端子;2、铆钉;3、铆杆;4、固定孔;5、PIN脚;6、铆头;7、第一端头;8、第二端头;9、电镀层;10、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传导性手机充电器铆线端子,包括铆杆3,铆杆3的前端外表面设置固定孔4,且固定孔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铆头6,铆头6按十一瓣梅花轨迹运动,使铆钉2材料产生力变形后达到一次性成型铆接,表面光洁度可以达到Ra1.6,每个梅花形的轨迹都通过铆钉2的中心点,铆头6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铆钉2,且铆钉2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端子1,端子1能有效利用折弯角度的优势,防止端子1的折弯变形,端子1的后端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第一端头7,端子1的后端外表面另一侧固定安装第二端头8,端子1与铆钉2之间的位置设置纹路10,铆杆3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PIN脚5,PIN脚5在所加开路试验电压不超过20mV,试验电流限制在100mA时,该电平下的性能足以满足以表现在低电平电激励下的接触界面的性能,进而使得手机充电器端子1相邻两PIN脚5的距离更紧密,增强了端子1的抗压强度。
进一步,PIN脚5的数量至少为五个,且其呈平行放置,端子1位于PIN脚5之间的位置,相邻两PIN脚5的距离更紧密,增强了端子1的抗压强度。
进一步,纹路10无固定方向,铆头6按十一瓣梅花轨迹运动,铆头6按十一瓣梅花轨迹运动,使铆钉2材料产生力变形后达到一次性成型铆接,表面光洁度可以达到Ra1.6,每个梅花形的轨迹都通过铆钉2的中心点。
进一步,第一端头7呈V形构造,第二端头8的上端表面设置有尖头结构,第一端头7的V形构造与第二端头8的尖头结构相配合,有利于完成整体端子1的无缝连接。
进一步,端子1两侧折弯处的折弯角度范围为零至九十度,端子1的外表面设置有电镀层9,端子1能有效利用折弯角度的优势,防止端子1的折弯变形。
进一步,端子1通过铆钉2与铆杆3活动连接,铆头6与铆钉2的连接方式为铆接,铆接工艺,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易于更换,且安全可靠,降低了维护成本,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传导性手机充电器铆线端子,使用时,进行铆接工艺,其流程是钻孔、锪窝、去毛刺、插入铆钉2、顶模、顶住铆钉2和旋铆机铆成形,首先,铆头6按十一瓣梅花轨迹运动,使铆钉2材料产生力变形后达到一次性成型铆接,然后,铆杆3接触面在铆接金属上完成一个类似滚压的运动,由此在铆接金属和铆杆3之间产生一个理论上的点接处层,当有铆接力作甩时,这种点接触部分转变为面接触经过优化的铆接技术可以让配备3300mAh容量电池在80分钟左右就满血复活,30分钟即可充至59%,速度是相当给力,还大大增强了手机的续航时间,该公开的技术专利包括端子1和V形支撑结构,端子1位于支撑结构的上方,充电器的一段可置于支撑结构上,在铆接工艺的连接中可以增强充电器的无缝衔接,增强端子1的导电性能,有效增加其自身的功能性,较为实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高传导性手机充电器铆线端子,包括铆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杆(3)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孔(4),且固定孔(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铆头(6),所述铆头(6)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铆钉(2),且铆钉(2)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端子(1),所述端子(1)的后端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端头(7),所述端子(1)的后端外表面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端头(8),所述端子(1)与铆钉(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纹路(10),所述铆杆(3)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PIN脚(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传导性手机充电器铆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PIN脚(5)的数量至少为五个,且其呈平行放置,所述端子(1)位于PIN脚(5)之间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传导性手机充电器铆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纹路(10)无固定方向,所述铆头(6)按十一瓣梅花轨迹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传导性手机充电器铆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头(7)呈V形构造,所述第二端头(8)的上端表面设置有尖头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传导性手机充电器铆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1)两侧折弯处的折弯角度范围为零至九十度,所述端子(1)的外表面设置有电镀层(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传导性手机充电器铆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1)通过铆钉(2)与铆杆(3)活动连接,铆头(6)与铆钉(2)的连接方式为铆接。
CN201820950529.3U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高传导性手机充电器铆线端子 Active CN2084014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50529.3U CN208401435U (zh)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高传导性手机充电器铆线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50529.3U CN208401435U (zh)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高传导性手机充电器铆线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01435U true CN208401435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132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50529.3U Active CN208401435U (zh) 2018-06-20 2018-06-20 一种高传导性手机充电器铆线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014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01435U (zh) 一种高传导性手机充电器铆线端子
CN203492869U (zh) 电磁发电鞋底
CN203773244U (zh) 可穿戴设备
CN207251426U (zh) 发电装置及按压设备
CN106828142B (zh) 一种动力电池主动均衡方法
CN201707388U (zh) 便携式直流蓄电池电压测量装置
CN201570524U (zh) 电池座
CN107946664A (zh) 储能用管式胶体铅碳电池
CN205695129U (zh) 一种可充电的电子鱼漂
CN110504729A (zh) 一种锂电池供电方法、存储介质、装置
CN206628865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数字对讲机充电装置
CN205355845U (zh) 一种usb充电转接头
CN203707227U (zh) 一种适合大容量安全充电的过渡充电板
CN205489710U (zh) 一种新型背夹式移动电源
CN203690387U (zh) 一种适合大容量安全充电的充电电池结构
CN203261371U (zh) 一种带电池电量转移功能的通信终端
CN212878009U (zh) 一种具有紧急报警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07475221U (zh) 一种智能显示电量铅酸蓄电池
CN209738794U (zh) 充电宝及充电装置
CN211087167U (zh) 一种防断电的电脑主机
CN202996920U (zh) 一种扣式电池正极钢壳及扣式电池
CN216927271U (zh) 一种可快速充电式智能眼镜
CN206848450U (zh) 一种锂电池用测试充电夹具
CN201562741U (zh) 一种可充电蓄电池
CN205846833U (zh) 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带组件及智能手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