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00039U - 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00039U
CN208400039U CN201821000493.9U CN201821000493U CN208400039U CN 208400039 U CN208400039 U CN 208400039U CN 201821000493 U CN201821000493 U CN 201821000493U CN 208400039 U CN208400039 U CN 208400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pockets
exter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hold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0049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卓明
刘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0049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00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00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000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主要为了解决智能电子设备外接设备插接在外部容易发生刮碰、遗失甚至烧毁主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其包括:容纳凹槽;所述的容纳凹槽用于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上;电连接接口,所述的电连接接口的一端在所述的容纳凹槽内部与电子设备的主板相连接,另一端用于插接外部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能够完美的解决上述问题,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智能电子设备的外接设备端口,而且在保证其整体体积不变的前提下不会损坏其外形的美观程度,轻松的解决一些外部设备长期占用端口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USB总线是一个外部总线标准,用于规范电脑和外部电子设备的连接与通讯,是应用在计算机领域的接口技术。由于USB设备使用方便,支持热插拔,连接灵活,独立供电等优点,可以连接鼠标、键盘、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闪存盘、MP3机、手机、数码相机、移动硬盘、外置光驱、USB网卡、ADSLModem等几乎所有的外部设备,因而USB接口已成为当今个人电脑和大量智能设备必配的接口之一。
但是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对于电子设备尤其是对于笔记本电脑而言,其提供的USB接口几乎都设置在笔记本的四周,外接设备完全裸露在外,这种情况对于外部设备来说容易发生刮碰损坏或意外遗失,对于主板来说当外部设备遇刮碰发生位置偏移时,主板也容易连带发生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智能电子设备外接设备插接在外部容易发生刮碰、意外遗失甚至烧毁主板的问题,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其包括:容纳凹槽;所述的容纳凹槽用于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上;
电连接接口,所述的电连接接口的一端在所述的容纳凹槽内部与电子设备的主板相连接,另一端用于插接外部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的容纳凹槽外配套设置有活动盖体。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的盖体与所述的容纳凹槽之间的连接采用相互铰接、滑扣相接或者榫卯结构连接。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的电连接接口设置在所述的容纳凹槽的内壁上或者槽底面上,并且所述的电连接接口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的电连接接口与主板之间为SMT焊接相连或者通过线路相连。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的容纳凹槽内设置有电子设备的外接电池电连接口。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的容纳凹槽内部设有外部设备容纳槽和外接电池容纳槽;所述的外部设备容纳槽与外接电池容纳槽并水平排设立。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的外部设备容纳槽与外接电池容纳槽上下设置,即所述的外部设备容纳槽设置在外接电池容纳槽的内部且更深于外接电池容纳槽。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电子设备本体;电子设备连接结构,所述的电子设备连接结构用于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上;其中,所述的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包括:容纳凹槽;所述的容纳凹槽用于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上;
电连接接口,所述的电连接接口的一端在所述的容纳凹槽内部与电子设备的主板相连接,另一端用于插接外部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的电子设备连接结构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的背面、正面或侧面。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在电子设备本体上挖设容纳凹槽,所述的容纳凹槽内设置有电连接接口,该电连接接口一端接于电子设备本体的主板上,另一端用于对外插接外部设备;首先容纳凹槽是挖设在电子设备本体上的,因而其中的电连接接口用于插接外部设备比如U盘、U盾亦或是硬盘时是相对安全的,由于外部设备插接之后置于容纳槽内,不会受到任何刮碰、遗失或损坏,与此同时,主板也不会因为外部设备受到刮碰时位置偏移而发生烧毁;再则电连接接口设置在容纳凹槽内部,在空间结构和体积形态上既不会影响现今智能电子设备追求简约、轻薄、小体积的理念,又不会影响其外部形态的美观;同时在电子设备上挖设容纳凹槽,在凹槽内设置电连接接口,还相当于在电子设备外部多增设了外部设备连接口,避免外部设备连接端口数量不充足、外部设备连接端口长期被占用亦或是内存容量较小的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现今市面上推出和使用的智能电子设备尤其是笔记本电脑上大多提供的USB接口几乎都设置本体的四周,导致外接设备完全裸露在外,这种情况对于外部设备来说容易发生刮碰损坏或意外遗失,对于主板来说当外部设备遇刮碰发生位置偏移时,主板也容易连带发生烧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其包括:在电子设备本体7上挖设的容纳凹槽1,容纳凹槽1内部设有电连接接口2,电连接接口2一端接于电子设备的主板,另一端用于插接外部设备。
参考附图1,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解决智能电子设备外部插接的设备容易发生刮碰损坏、意外遗失甚至烧坏主板的问题,因而本实用新型采取将外接设备所需要的外部设备电连接接口2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上挖设的容纳凹槽1的内部,该电连接接口2为本技术领域人员公知的电子设备本体7与外接设备之间的电连接端口或者说是电连接通道的总称;通常情况下,智能电子设备外部的电连接接口2多为通用的USB接口,该USB接口是设置于智能电子设备外部的即插即用并具有热插拔功能的通用端口,可以连接鼠标、键盘、U盾或硬盘等百余种外接设备,考虑到现有智能电子设备上外设的USB口数量有限,当外部电连接接口2不够用或者电连接接口被长期占用,甚至某些高新科技或者要求较高的公司规定需要插接U盾来防止泄密才能进行网页的浏览等情况,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将外部设备的电连接接口2设置在容纳凹槽1的内部,此设置方式既能够解决外接设备容易发生刮碰损坏、意外遗失或者间接烧坏主板的问题,还能够进一步的增设智能电子设备的外接端口、扩充容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设备连接结构使用于任何可移动式智能电子设备。
根据上述所列,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在电子设备本体7上挖设容纳凹槽1,所述的容纳凹槽1内设置有电连接接口2,该电连接接口2一端接于电子设备本体7的主板上,另一端用于对外插接外部设备;首先容纳凹槽1是挖设在电子设备本体7上的,因而其中的电连接接口2用于插接外部设备比如U盘、U盾亦或是硬盘时是相对安全和隐蔽的,由于外部设备插接之后置于容纳凹槽1内,不会受到任何刮碰、遗失或损坏,与此同时,主板也不会因为外部设备受到刮碰时位置偏移而发生连带烧毁;再则电连接接口2设置在容纳凹槽1内部,在空间结构和体积形态上既不会影响现今智能电子设备追求简约、轻薄、小体积的理念,又不会影响其外部形态的美观;同时在电子设备本体7上挖设容纳凹槽1,在容纳凹槽1内设置电连接接口2,还相当于在电子设备外部更多的增设了外部设备连接口,避免外部设备连接端口数量不充足、外部设备连接端口长期被占用亦或是内存容量较小的问题。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具体的理解为:可以同时包含有A与B,可以单独存在A,也可以单独存在B,能够具备上述三种任一中情况。
进一步的,为了达到防止外接设备被刮碰损坏、意外遗失或者发生位置偏移连带烧坏主板的目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还提供如下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中,其中容纳凹槽1的外部配套设有活动盖体。
具体的,为了达到更加的安全、隐蔽,减小外接设备被刮碰损坏或意外遗失的几率,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在容纳凹槽1活动设有盖体5,;此设置的好处在于将内置电连接接口2和容纳凹槽1打造成为一可开放式可封闭式的容纳空间,在容纳凹槽1原有防止电连接接口2被刮碰或被遗失的功能上给予了强大的结构支持;盖体5的设置就决定了外部设备一旦插入电连接接口2,再将盖体5盖好时,外部设备绝对不会被刮碰到。
参考附图2,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的盖体5与所述的容纳凹槽1之间的连接采用相互铰接、滑扣相接或者榫卯结构连接。
具体的,为了达到盖体5和容纳凹槽1之间的开合操作简便的同时又不会降低原有容纳并保护电连接接口2的功能及其实现的几率,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盖体5和容纳凹槽1之间可以采取相互铰接、滑扣式连接或者是榫卯的结构式连接方法;当采取铰接的形式就较为简单了,即为盖体5的一端通过铰链9铰接于容纳凹槽1的一侧,人为的通过盖体5的另一侧进行上抬与下压来完成开启与闭合的操作;当二者采取滑扣式连接和榫卯式连接时,既简化了连接方式又避免了在盖体5开合时需要将智能电子设备本体整体翻转的情况,同时延长了盖体5的使用寿命,在简化操作方法的同时又提高的产品性能。
参考附图1,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的电连接接口2设置在所述的容纳凹槽1的内壁上或者槽底面上,并且所述的电连接接口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具体的,为了达到增设外接设备电连接接口2数量且外部设备插接形式多样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连接接口2的位置可以设置在容纳凹槽1的内壁上或者设置在容纳凹槽1的槽底面上;当所述的电连接接口2的设置位置在容纳凹槽1的内壁上时,外接设备可以平行于电子设备本体7进行插接;当所述的电连接接口2的设置位置在容纳凹槽1的槽底面上时,外接设备则垂直于电子设备本体7进行插接。
参考附图1和附图2,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的电连接接口2与主板之间为SMT焊接相连或者通过线路相连。
为了达到接口数量多、接口用途多样、接口保密性高亦或是扩展容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电连接接口2与主板之间采取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的方式;其中直接连接则是通过SMT焊接的方式进行与电子设备的主板进行焊接;其中间接连接则是通过中间电路连接的方式进行与电子设备主板进行连接;更具体的,发明人从缩小产品使用的限制性、用途多样的目的出发,将上述的电连接接口2设置为通用USB接口、U盾接口或者硬盘接口中的一种或几种;当所述的电连接接口为通用USB接口时,其同时支持USB2.0和USB3.0;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电连接接口2可以设置为多个接口同时存在,其中多个电连接接口2可以使同一种用途的接口也可以是多种用途的接口同时存在;更更具体的,由于某些特定企业的保密性要求,发明人从保密性高的目的出发,将上述的电连接接口2设置为只读模式,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接口2为单向信息传输的接口,在电子设备上只能对外接设备上的信息进行浏览操作而不能进行任何的编辑操作。
参考附图3,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的容纳凹槽1内设置有电子设备的外接电池电连接口6;
具体的,为了达到用途多样、合理分配占用空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容纳凹槽1内同时设置有电子设备电连接接口2和外接电池电连接接口6,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可以在同一个容纳凹槽1内既预留有外部设备的位置又预留有电子设备本体7所需的外接电源的位置,因为现有的智能电子设备本身都会设置有外接电池8的电池仓,那么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方式就不难得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原有的设备结构上做了一个小的改动并且能够合理运用现有空间进行增设功能的设置。
参考附图4,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的容纳凹槽1内部设有外部设备容纳槽3和外接电池容纳槽4;其中所述的外部设备容纳槽3与外接电池容纳槽4并水平排设立;或者是所述的外部设备容纳槽3与外接电池容纳槽4上下设置,即所述的外部设备容纳槽3设置在外接电池容纳槽4的内部且更深于外接电池容纳槽4。
具体的,为了达到用途多样、合理分配占用空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容纳凹槽1内同时设置有外部设备容纳槽3和外接电池容纳槽4,二者的位置关系可以是水平的相邻设置也可以是外部设备容纳槽3在外接电池容纳槽4的下方;外部设备容纳槽3与外接电池容纳槽4水平相邻设置的情况下,即为二者的电连接接口2均设置在容纳凹槽1的内壁上;而外部设备容纳槽3在外接电池容纳槽4的下方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所述的外部设备容纳槽3是在外接电池容纳槽4的内部再深挖凹槽而形成的,此时外接电池容纳槽4的电连接接口2设置在容纳凹槽1的内壁上,外部设备容纳槽3的电连接接口2设置在外接电池容纳槽4的内壁上。
实施例二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电子设备本体7;
电子设备连接结构,所述的电子设备连接结构用于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7上;
其中,所述的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包括容纳凹槽1;所述的容纳凹槽1用于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7上;
电连接接口2,所述的电连接接口2的一端在所述的容纳凹槽1内部与电子设备的主板相连接,另一端用于插接外部设备。
具体的,本实施例二中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可直接采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一种电子设备的连接结构,具体的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所列,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在电子设备本体7上挖设容纳凹槽1,所述的容纳凹槽1内设置有电连接接口2,该电连接接口2一端接于电子设备本体7的主板上,另一端用于对外插接外部设备;首先容纳凹槽1是挖设在电子设备本体7上的,因而其中的电连接接口2用于插接外部设备比如U盘、U盾亦或是硬盘时是相对安全和隐蔽的,由于外部设备插接之后置于容纳凹槽1内,不会受到任何刮碰、遗失或损坏,与此同时,主板也不会因为外部设备受到刮碰时位置偏移而发生连带烧毁;再则电连接接口2设置在容纳凹槽1内部,在空间结构和体积形态上既不会影响现今智能电子设备追求简约、轻薄、小体积的理念,又不会影响其外部形态的美观;同时在电子设备本体7上挖设容纳凹槽1,在容纳凹槽1内设置电连接接口2,还相当于在电子设备外部更多的增设了外部设备连接口,避免外部设备连接端口数量不充足、外部设备连接端口长期被占用亦或是内存容量较小的问题。
参考附图1,在具体实施中,其中所述的电子设备连接结构设置子电子设备本体7的背面、正面或侧面。
具体的,为了达到操作简便、外形美观,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可以设置在智能电子设备本体7的背面、正面或侧面;也就是说根据需要,考虑所要插接的外部设备是何种类,进而确定所述的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在电子设备本体7上的具体设置位置;当需要插接的外部设备为长期占用电连接接口2且体积较大的,所述的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可以选择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7的背面,这样既不影响美观又可以保证其隐蔽性;当需要插接的外部设备时常需要插拔且体积不大的情况下,所述的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7的正面或侧面,这样可以将所述的电子设备连接结构既可以作为装饰设置在可视的表面,同时又可以在不翻转电子设备本体7的前提下也能简便的进行外部设备的灵活插拔。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容纳凹槽;所述的容纳凹槽用于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上;
电连接接口,所述的电连接接口的一端在所述的容纳凹槽内部与电子设备的主板相连接,另一端用于插接外部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容纳凹槽外配套设置有活动盖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盖体与所述的容纳凹槽之间的连接采用相互铰接、滑扣相接或者榫卯结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连接接口设置在所述的容纳凹槽的内壁上或者槽底面上,并且所述的电连接接口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连接接口与主板之间为SMT焊接相连或者通过线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容纳凹槽内设置有电子设备的外接电池电连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容纳凹槽内部设有外部设备容纳槽和外接电池容纳槽;
所述的外部设备容纳槽与外接电池容纳槽并水平排设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部设备容纳槽与外接电池容纳槽上下设置,即所述的外部设备容纳槽设置在外接电池容纳槽的内部且更深于外接电池容纳槽。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电子设备本体;
电子设备连接结构,所述的电子设备连接结构用于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上;
其中,所述的电子设备连接结构为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电子设备连接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子设备连接结构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的背面、正面或侧面。
CN201821000493.9U 2018-06-27 2018-06-27 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8400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00493.9U CN208400039U (zh) 2018-06-27 2018-06-27 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00493.9U CN208400039U (zh) 2018-06-27 2018-06-27 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00039U true CN208400039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133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00493.9U Active CN208400039U (zh) 2018-06-27 2018-06-27 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000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4293A (zh) * 2019-06-07 2022-01-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4293A (zh) * 2019-06-07 2022-01-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86527U (zh) 一种Iphone手机多功能套壳
CN208400039U (zh) 电子设备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1213182Y (zh) 插座结构
CN202067932U (zh) Sim卡卡座及移动终端
CN107611682A (zh) 卡座、插卡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2103291U (zh) 转接结构
CN205863472U (zh) 一体式两用连接器
US20150091380A1 (e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with multiple interfaces
CN203951505U (zh) 一种手机保护套及手机
CN205545439U (zh) 一种可充电手机保护套
CN204103192U (zh) 多端口式移动存储器
CN207705812U (zh) 一种智能手机充电装置
CN207320502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数据线的连接头
CN204885740U (zh) 可扩展存储容量的背夹电池结构
CN207868499U (zh) 一种防水地插板
CN206432440U (zh) 兼具Lightning和Micro‑usb数据接口的连接器
CN206389128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07069115U (zh) 一种电连接器和背夹电池
CN205003670U (zh) Usb设备
CN203968165U (zh) 一种手机的扩容装置
CN206076669U (zh) 一种两用连接器
CN201332180Y (zh) 具有插接用户识别模块卡功能的连接器
CN206212058U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
CN203933746U (zh) 具有usb接口的手机
CN204991142U (zh) 隐藏式五芯数据线移动存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