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96472U - 实现机械与智能独立开闭锁的齿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实现机械与智能独立开闭锁的齿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96472U
CN208396472U CN201820936572.4U CN201820936572U CN208396472U CN 208396472 U CN208396472 U CN 208396472U CN 201820936572 U CN201820936572 U CN 201820936572U CN 208396472 U CN208396472 U CN 2083964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runner
control system
intelligence
drive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3657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国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Aifu Mechanical Instrument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Aifu Mechanical Instru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Aifu Mechanical Instrument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Aifu Mechanical Instru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3657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964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964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964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控制系统与机械控制系统在控制智能锁开闭时发生干涉,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实现机械与智能独立开闭锁的齿轮结构,其包括微型马达、蜗杆、齿轮组件、转轮和限位开关,其中一个限位开关控制锁舌伸出,另一个控制锁舌缩回。微型马达、蜗杆、齿轮组件和转轮构成了智能控制系统,转轮与从动齿轮构成了机械控制系统,机械控制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为转轮的凸块触动限位开关提供了驱动力,两种控制系统可同时存在同一智能锁内,在任何一种控制系统开闭锁时,另外一种控制系统都不会和在工作的控制系统相干涉。

Description

实现机械与智能独立开闭锁的齿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锁技术领域,主要是涉及与微动马达配合使用控制开闭锁的齿轮。
背景技术
所谓的全自动智能锁,就是开门的时候,在指纹识别或密码验证通过后开锁,不需要下压把手就可以直接拉开门,而关门的时候,不需要上提把手就能自动反锁。智能锁是利用电路板的微型马达作为动力来源,借助齿轮组传递微型马达所输出的扭力,进而驱动智能锁的锁舌横移以卡合或者分离于门框锁闩。密码、指纹或者芯片验证正确后,电机启动将锁舌收回实现开锁,但是室内锁面板上并不会设置密码、指纹或者芯片验证区,只能采用下压把手的机械解锁方式去开锁。向下旋转把手,齿轮组发生反转,微型马达的输出轴受力反转,电机的线圈容易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锁齿轮结构,以实现机械与智能独立开闭锁,且互不干涉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实现机械与智能独立开闭锁的齿轮结构,包括:
微型马达,其与智能锁的电路板的连接,所述电路板为所述微型马达提供电能和驱动信号;
蜗杆,其连接在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轴上;
齿轮组件,由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构成,所述主动齿轮具有与所述蜗杆啮合连接齿轮一,以及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连接的齿轮二,所述齿轮一和齿轮二之间通过一根连接轴固连成一体;
转轮,其与所述从动齿轮同轴安装在外部驱动部件的转轴上;所述转轮的外轮廓上具有一个向外凸出的凸块;
限位开关,安装在线路板中,并能够被所述凸块触发;所述限位开关共具有两个,其中一个控制锁舌伸出,另一个控制锁舌缩回;
所述从动齿轮中具有两个对称的凸点,所述转轮对应两个所述凸点处分别设置有一根与所述凸点匹配的拨杆。
进一步的是,两个所述限位开关对称的位于所述从动齿轮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凸块的转动支点之间形成的角度为90°。
进一步的是,两个所述凸点与所述从动齿轮的转动支点之间形成的角度为180°。
进一步的是,所述从动齿轮对应所述转轮的一侧具有圆形凹槽,所述凸点位于所述圆形凹槽的圆侧壁上。凸点不凸在从动齿轮外,可以降低齿轮机构的整体厚°。
机械控制系统的操控步骤如下:当凸块触发到控制锁舌伸出的限位开关时,门锁为闭锁状态;外部驱动部件控制转轮逆时针转动90°,凸块触发到控制锁舌缩回的限位开关,锁舌自动缩回,门锁处于开锁状态;外部驱动部件卸力,转轮顺时针旋转90°自动复位,凸块再次触发到控制锁舌伸出的限位开关,锁舌自动伸出。
智能控制系统的操控流程如下:当凸块触发到控制锁舌伸出的限位开关时,门锁为闭锁状态;电路板控制微型马达控制运转,蜗杆与主动齿轮配合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当从动齿轮转动一定角度,从动齿轮的两个凸点会与转轮的拨杆接触,从动齿轮继续转动,转轮随之一起转动;当转轮的凸块触发到另一个限位开关时,锁舌自动缩回,门锁处于开锁状态。
微型马达、蜗杆、齿轮组件和转轮构成了智能控制系统,转轮与从动齿轮构成了机械控制系统,机械控制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为转轮的凸块触动限位开关提供了驱动力,两种控制系统可同时存在同一智能锁内,在任何一种控制系统开闭锁时,另外一种控制系统都不会和在工作的控制系统相干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实施例一中公开的齿轮结构的示意图;
图2和3是实施例一中说明机械控制系统的操控步骤的示意图;
图4、5和6是实施例一中说明智能控制系统的操控步骤的示意图;
图7-9是实施例二中说明机械开闭锁与智能开闭锁的切换步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图1中所示的是一种齿轮结构,其用于智能锁具内,包括微型马达1、蜗杆2、齿轮组件、转轮3和两个限位开关。
微型马达1与智能锁的电路板4的连接,电路板为微型马达1提供电能和驱动信号。蜗杆2 连接在微型马达1的输出轴上。齿轮组件由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6构成,主动齿轮具有与蜗杆2 底部啮合连接齿轮一,以及与从动齿轮6顶部啮合连接的齿轮二5,齿轮一和齿轮二5之间通过一根连接轴固连成一体。转轮3与从动齿轮6同轴安装在外部驱动部件的转轴上;转轮3的外轮廓上具有一个向外凸出的凸块7。
从动齿轮6对应转轮3的一侧具有圆形凹槽8,从动齿轮6于中圆形凹槽8的圆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凸点B和C,两个凸点与从动齿轮6的转动支点之间形成的角度为180°。转轮3对应两个凸点处分别设置有一根与凸点匹配的拨杆A和D。
两个限位开关安装在线路板中并能够被凸块7触发。两个限位开关对称的位于从动齿轮6 的左右两侧;两个限位开关与凸块7的转动支点之间形成的角度为90°,左侧限位开关9a控制锁舌伸出,右侧限位开关9b控制锁舌缩回。
微型马达1、蜗杆2、齿轮组件和转轮3构成了智能控制系统,转轮3与从动齿轮6构成了机械控制系统,机械控制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为转轮3的凸块7触动限位开关提供了驱动力。
以下结合附图2和附图3说明机械控制系统的操控步骤:
1.当凸块7触发到左侧限位开关9a时,门锁为闭锁状态(参见图2);
2.外部驱动部件控制转轮3逆时针转动90°,凸块7触发到右侧限位开关9b,锁舌自动缩回,门锁处于开锁状态(参见图3);
3.外部驱动部件卸力,转轮3顺时针旋转90°自动复位,凸块7再次触发到左侧限位开关 9a,锁舌自动伸出(参见图2)。
以下结合附图4、附图5和附图6说明智能控制系统的操控步骤:
1.当凸块7触发到左侧限位开关9a时,门锁为闭锁状态(参见图4);
2.电路板控制微型马达1控制运转,蜗杆2与主动齿轮配合带动从动齿轮6逆时针转动;当从动齿轮6转动一定角度,从动齿轮6的两个凸点会与转轮3的拨杆A和D接触(参见图5),从动齿轮6继续逆时针转动,转轮3随之一起转动;当转轮3的凸块7触发到右侧限位开关9b时,锁舌自动缩回,门锁处于开锁状态(参见图6)。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中介绍了机械控制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的操控步骤。机械控制系统控制开锁后,随着外部驱动部件的卸力,转轮3会自动复位,锁舌也会自动伸出,从动齿轮6的位置保持不变,因此机械控制系统控制开闭锁不会影响智能控制系统的开闭锁。智能控制系统控制开锁后,从动齿轮6和转轮3的位置参见图6,若此时以机械控制系统控制闭锁,外部驱动部件带动转轮3顺时针转动90°,凸块7触发左侧限位开关9a,即可实现闭锁,但是转轮3顺时针转动必定会带动从动齿轮6一起转动,从微型马达1的输出轴受力反转,电机的线圈容易烧毁。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本实施例中将介绍一种机械开闭锁与智能开闭锁的切换方法,以完成机械控制与智能控制的顺利切换。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当凸块7触发到左侧限位开关9a时,门锁为闭锁状态(参见图4);路板控制微型马达1控制运转,蜗杆2与主动齿轮配合带动从动齿轮6逆时针转动;当从动齿轮6转动一定角度,从动齿轮6的两个凸点会与转轮3的拨杆A和D接触(参见图5),从动齿轮6继续逆时针转动,转轮3随之一起转动;当转轮3的凸块7触发到右侧限位开关9b时,锁舌自动缩回,门锁处于开锁状态(参见图6);
第二步,在门锁自动缩回的同时,微型马达1开始反转,使从动齿轮6顺时针旋转至图4 中的初始位置(参见图7);
第三步,电路板控制微型马达1继续反转,从动齿轮6继续顺时针旋转90°,从动齿轮6 的凸点接触到转轮3的拨杆A和D,转轮3随着从动齿轮6一起转动;当转轮3的凸台碰触到左侧限位开关9a时,锁舌伸出,完成电路控制系统的再次闭锁功能(参见图8);
第四步,第三步中锁舌伸出的同时,线路板控制微型马达1正转,使从动齿轮6逆时针旋转至图4中的初始位置时停止(参见图9)。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4)

1.实现机械与智能独立开闭锁的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微型马达,其与智能锁的电路板的连接,所述电路板为所述微型马达提供电能和驱动信号;
蜗杆,其连接在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轴上;
齿轮组件,由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构成,所述主动齿轮具有与所述蜗杆啮合连接齿轮一,以及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连接的齿轮二,所述齿轮一和齿轮二之间通过一根连接轴固连成一体;
转轮,其与所述从动齿轮同轴安装在外部驱动部件的转轴上;所述转轮的外轮廓上具有一个向外凸出的凸块;
限位开关,安装在线路板中,并能够被所述凸块触发;所述限位开关共具有两个,其中一个控制锁舌伸出,另一个控制锁舌缩回;
所述从动齿轮中具有两个对称的凸点,所述转轮对应两个所述凸点处分别设置有一根与所述凸点匹配的拨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机械与智能独立开闭锁的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开关对称的位于所述从动齿轮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凸块的转动支点之间形成的角度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机械与智能独立开闭锁的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凸点与所述从动齿轮的转动支点之间形成的角度为1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实现机械与智能独立开闭锁的齿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对应所述转轮的一侧具有圆形凹槽,所述凸点位于所述圆形凹槽的圆侧壁上。
CN201820936572.4U 2018-06-14 2018-06-14 实现机械与智能独立开闭锁的齿轮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964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36572.4U CN208396472U (zh) 2018-06-14 2018-06-14 实现机械与智能独立开闭锁的齿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36572.4U CN208396472U (zh) 2018-06-14 2018-06-14 实现机械与智能独立开闭锁的齿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96472U true CN208396472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132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3657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96472U (zh) 2018-06-14 2018-06-14 实现机械与智能独立开闭锁的齿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964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8276A (zh) * 2018-06-14 2018-11-13 昆山爱福机械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机械与智能独立开闭锁的齿轮结构及切换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8276A (zh) * 2018-06-14 2018-11-13 昆山爱福机械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机械与智能独立开闭锁的齿轮结构及切换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45783B2 (en)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and method for electrically actuating a locking mechanism
CN101839088B (zh) 改进结构的智能锁
EP2373860B1 (en) Latches
CN109458071A (zh) 发动机盖锁及汽车
CN208396472U (zh) 实现机械与智能独立开闭锁的齿轮结构
CN110080628A (zh) 一种全自动锁体
WO2022252552A1 (zh) 汽车门锁开启优先机构
CN103786796B (zh) 电动控制启闭的加油口盖
CN107654152A (zh) 新型可手动操作的电动开闭门/盖执行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8798276A (zh) 实现机械与智能独立开闭锁的齿轮结构及切换方法
CN104329902A (zh) 冰箱
CN108798249A (zh) 一种具有改进型锁舌驱动装置的智能锁
CN113738193B (zh) 一种智能门锁快开把手助力开闭锁结构及助力开闭锁方法
CN201627410U (zh) 改进结构的智能锁
CN107489307A (zh) 智能锁芯
CN201850840U (zh) 具备应急开启的柜门锁定装置
CN207499684U (zh) 一种可手动操作的电动开闭门/盖执行器
CN101956483B (zh) 具备应急开启的柜门锁定装置
CN209228215U (zh) 一种电子锁传动结构
CN204326740U (zh) 一种自动解锁装置
CN209863455U (zh) 一种方便开合的烹饪器具
CN208122532U (zh) 一种全自动锁体的主舌保护结构
JP4295992B2 (ja) ドアの自動閉鎖装置
CN110863720A (zh) 一种汽车后背门锁的优化设计方法及后背门锁
CN101994437A (zh) 电动卷帘门防盗电机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8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