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95961U - 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95961U
CN208395961U CN201820898426.7U CN201820898426U CN208395961U CN 208395961 U CN208395961 U CN 208395961U CN 201820898426 U CN201820898426 U CN 201820898426U CN 208395961 U CN208395961 U CN 2083959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parts
inner cylinder
outer cylinder
cylinder
w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9842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刚
王铁英
曹润姿
郭辉
姚亚丽
冯玥
张明
王亚莹
陈阔
程瑶
苑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089842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959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959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959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涉及环保水工建筑领域,所述分流井包括外筒、内筒、弹性组件和井盖,井盖盖在外筒的顶端,外筒的底部设置有L型出水孔,弹性组件安装在外筒内腔的底端且弹性组件的中部具有一环形通孔,弹性组件的环形通孔与L型出水孔的上端相对应,内筒安装在外筒的内部,内筒的上端与井盖相接触,内筒的下端与弹性组件相接触,且内筒下端设有卡接管,卡接管位于弹性组件的环形通孔内,L型出水孔的拐角处设置有一橡胶球,橡胶球位于卡接管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城市排水设施的雨污分流过程比较繁琐的问题,能够先对污水进行排泄再对清水进行收集,节能环保,实现分流排水过程自动化。

Description

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水工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
背景技术
伴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深入人心,城市的排水系统一直在进行不断的革新。雨水为重要的可利用资源,如果只是通过地下管道流向污水处理厂,不仅为污水处理厂带去了不必要的荷载,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现在已有的雨污分流设施,多是将井与分流装置分开解决,建造时构建普通雨水井,后期还要在购买分流装置进行安装,不仅使雨水的分流过程变的繁琐而且浪费财力物力。因此设计出一种在初次收集雨水时就能对污水进行分离并对雨水进行分流的设施很有必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采用装配式设施,利用内筒和外筒的相对运动实现雨污分流井的自动分流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用以解决现有城市排水设施的雨污分流过程比较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所述分流井包括外筒、内筒、弹性组件和井盖,所述井盖盖在外筒的顶端,所述外筒的底部设置有L型出水孔,所述弹性组件安装在外筒内腔的底端且弹性组件的中部具有一环形通孔,弹性组件的环形通孔与L型出水孔的上端相对应,所述内筒安装在外筒的内部,内筒的上端与井盖相接触,内筒的下端与弹性组件相接触,且内筒下端设有卡接管,所述卡接管位于弹性组件的环形通孔内,所述L型出水孔的拐角处设置有一橡胶球,所述橡胶球位于卡接管的正下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筒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限制环固定件,所述限制环固定件上安装有限制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筒的侧壁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位置与L型出水孔的位置相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内筒出水口,所述内筒出水口通过软管卡接在安装槽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卡接管的内直径小于或等于橡胶球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内筒、外筒和弹性组件的装配式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2)本实用新型能够先对污水进行排泄再对清水进行收集,节能环保;
(3)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广泛,制作简便,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的剖视图,其中弹性组件处于原始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的剖视图,其中弹性组件处于被压缩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的内筒与外筒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外筒1、内筒2、限制环3、L型出水孔4、内筒出水口5、卡接管6、弹性组件7、橡胶球8、限制环固定件9、软管10、井盖11、安装槽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包括外筒1、内筒2、弹性组件7和井盖11,井盖11盖在外筒1的顶端,外筒1的底部设置有L型出水孔4,弹性组件7安装在外筒1内腔的底端且弹性组件7的中部具有一环形通孔,弹性组件7的环形通孔与L型出水孔4的上端相对应,内筒2安装在外筒1的内部,内筒2的上端与井盖11相接触,内筒2的下端与弹性组件7相接触,且内筒2下端设有卡接管6,卡接管6位于弹性组件7的环形通孔内,L型出水孔4的拐角处设置有一橡胶球8,橡胶球8位于卡接管6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外筒1为方形外筒,内筒2为圆柱形,外筒1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限制环固定件9,限制环固定件9上安装有限制环3,限制环3用来防止内筒2在雨水的冲刷下发生倾斜。参考图3,外筒1的侧壁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槽12,安装槽12的位置与L型出水孔4的位置相对,内筒2的侧壁上设置有内筒出水口5,内筒出水口5通过软管10卡接在安装槽12内,采用软管10连接便于内筒2的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卡接管6的内直径小于或等于橡胶球8的直径,以保证橡胶球8能够完全堵住卡接管6的出口,弹性组件7为内置有弹簧且外面包裹有防水材料的空心圆柱形。
雨水降落初期在地表形成的径流较小,冲刷地面形成污水,流入分流井后通过L型出水孔4流出,再由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当地表径流达到一定程度,地面冲刷干净,此时内筒2内的储水量逐渐增多,对弹性组件7进行压缩,内筒2整体下降,参考图2,最终使卡接管6与橡胶球8接触,卡接管6的出水口被堵住,内筒2内的水位开始上涨,当水位到达内筒出水口5的位置时,雨水便从内筒出水口5流出,这时流出的水为干净的雨水,可直接储存留做他用。待地面径流消失后,内筒2水位逐渐下降,在弹性构件作用下,内筒2会逐渐恢复至原来初始状态,依次实现分流的自动化。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井包括外筒(1)、内筒(2)、弹性组件(7)和井盖(11),所述井盖(11)盖在外筒(1)的顶端,所述外筒(1)的底部设置有L型出水孔(4),所述弹性组件(7)安装在外筒(1)内腔的底端且弹性组件(7)的中部具有一环形通孔,弹性组件(7)的环形通孔与L型出水孔(4)的上端相对应,所述内筒(2)安装在外筒(1)的内部,内筒(2)的上端与井盖(11)相接触,内筒(2)的下端与弹性组件(7)相接触,且内筒(2)下端设有卡接管(6),所述卡接管(6)位于弹性组件(7)的环形通孔内,所述L型出水孔(4)的拐角处设置有一橡胶球(8),所述橡胶球(8)位于卡接管(6)的正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限制环固定件(9),所述限制环固定件(9)上安装有限制环(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1)的侧壁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槽(12),所述安装槽(12)的位置与L型出水孔(4)的位置相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的侧壁上设置有内筒出水口(5),所述内筒出水口(5)通过软管(10)卡接在安装槽(12)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管(6)的内直径小于或等于橡胶球(8)的直径。
CN201820898426.7U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 Active CN2083959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98426.7U CN208395961U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98426.7U CN208395961U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95961U true CN208395961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134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98426.7U Active CN208395961U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959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90591U (zh) 一种桥梁排水系统
CN205153099U (zh) 一种雨水弃流装置
CN206418567U (zh) 自动利用污水管道辅助排水的排水结构
CN208395961U (zh) 一种装配式雨污自动分流井
CN206128254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滞蓄渗净系统管件
CN208309745U (zh) 一种用于城市蓄排结构的水处理系统
CN203891120U (zh) 一种清洁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20965302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环保型雨水收集装置
CN105887969A (zh) 一种海绵城市房屋雨水收集装置
CN204491822U (zh) 雨水调蓄池冲洗系统
CN206902903U (zh)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CN205894165U (zh) 一种施工现场降水回收系统
CN205759936U (zh) 一种屋面雨水立式过滤装置
CN203594076U (zh) 一种模块房屋废水冲厕与灌溉装置
CN207244818U (zh)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装置
CN203174666U (zh) 自动渗流排水式独立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CN104110055A (zh) 一种台盆排水装置
CN207671706U (zh) 一种生活污水管道系统
CN206189559U (zh) 一种排水管道防倒灌装置
CN202530527U (zh) 节水洗碗池
CN107503433B (zh) 一种家庭用节水装置
CN203924261U (zh) 一种台盆排水装置
CN205604369U (zh) 一种净水器废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4385872U (zh) 阳台下水管道用水箱
CN215562975U (zh) 雨水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