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95584U - 一种空铁行走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铁行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95584U
CN208395584U CN201820483015.1U CN201820483015U CN208395584U CN 208395584 U CN208395584 U CN 208395584U CN 201820483015 U CN201820483015 U CN 201820483015U CN 208395584 U CN208395584 U CN 208395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track girder
girder
section
articu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830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君
曾正元
许俊
叶晓龙
官海君
宋丹明
金雪杨
吴剑峰
唐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ang Air Railwa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tang Air Railwa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tang Air Railwa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tang Air Railwa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830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95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95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95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铁行走系统,包括轨道梁及用于架设轨道梁的轨道架,沿着轨道梁的延伸方向,所述轨道梁包括平直段及转弯段,其特征在于,转弯段均由多段轨道单体顺序拼接而成;任意转弯段上,任意相邻的两段轨道单体首尾相接;各段轨道单体的上端均通过铰接部与轨道架铰接连接,且各段轨道单体均可绕对应的铰接部为转动中心,在轨道梁的宽度方向上左、右摆动。本轨道梁的结构设计利于列车转弯时其内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空铁行走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挂车体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铁行走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迅速壮大,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们的出行量越来越大,这种出行量的增加,并不局限于单个城市内,而是已经扩散到城市和农村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现有交通已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世界各大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汽车拥堵现象。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各种方式来解决日益增长的出行量所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
由于空轨列车将地面交通移至空中,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具有对地面建筑设施影响小、开通后列车运行速度快、轨道走向铺设灵活、运行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等优势,故其在很多城市内、城市与城市之间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德国、日本均较早地实现了悬挂式轨道交通体系的研发设计,近年来,国内也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如何进一步优化空铁行走系统的结构设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的如何进一步优化空铁行走系统的结构设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铁行走系统,本轨道梁的结构设计利于列车转弯时其内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一种空铁行走系统,包括轨道梁及用于架设轨道梁的轨道架,沿着轨道梁的延伸方向,所述轨道梁包括平直段及转弯段,其特征在于,转弯段均由多段轨道单体顺序拼接而成;
任意转弯段上,任意相邻的两段轨道单体首尾相接;
各段轨道单体的上端均通过铰接部与轨道架铰接连接,且各段轨道单体均可绕对应的铰接部为转动中心,在轨道梁的宽度方向上左、右摆动。
具体的,现有技术中,针对空铁的行走系统设计,现有一般采用悬挂式单轨轨道梁柱结构体系,悬挂式单轨轨道梁柱结构体系包括“穿销悬挂”和“简支支承”,针对轨道梁设计,近期出现的呈框型的轨道梁形式等,然而,现有的这些悬挂式单轨轨道梁柱结构体系的轨道梁以及呈框型的轨道梁完成安装后,沿着轨道梁的延伸方向,任意一点处轨道梁上的行走面均为左、右侧等高,这样,在列车转弯时,特别是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由于离心力的影响,对车厢水平的悬挂方式会给乘客带来不适的乘坐体验。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为在轨道梁的转弯段上,转弯段由多段轨道单体顺序拼接而成,且各轨道单体均通过铰接部与轨道梁铰接连接,各段轨道单体均可绕对应的铰接部为转动中心,在轨道梁的宽度方向上左、右摆动,任意相邻的两段轨道单体首尾相接,即任意转弯段均由多段轨道单体顺序拼接而成,沿着列车行驶方向,各段轨道单体均可绕其与轨道架的铰接点转动,这样,在轨道梁与轨道架连接后,空铁的行走系统行驶至本轨道梁上时,如在列车转弯情况下,本轨道梁可根据列车具体的转弯半径以及行驶速度,实现轨道梁摆动的自动调整,而以上调整完成后,可使得列车为乘客提供的站立或坐立支撑面向转弯半径内侧下倾,这样,乘客与所述支撑面的正压力的分力可为乘客提供向心力,达到减小在列车转弯时,乘客向转弯段外侧倾倒的严重性或幅度,以利于提高乘客乘坐空铁列车的舒适性以及提高空铁列车过弯速度。
同时,现有技术中,轨道梁上为约束相应用于悬挂车体的动力挂件在轨道梁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一般采用到在动力挂件上设置导向轮以及在轨道梁上设置导向面,采用本方案,由于列车在转弯时行走面可随轨道梁倾斜,这样,行走轮与行走面正压力在轨道梁宽度方向上的分力可用于阻止列车转弯时行走轮向转弯段的外侧滑移,故采用本方案,还可减小空铁在运行过程中导向轮以及导向面的受力,特别是利于减小导向轮的磨损速度,以使得空铁轮系与轨道梁能够长期紧凑配合,达到利于乘客乘坐舒适性的目的。
同时,通过设置为转弯段由多段轨道单体拼接而成,这样,针对一定长度的转弯轨道,由于单根轨道单体长度更短,这样,可使得单根轨道单体更容易在列车的作用下发生倾转,即单根轨道单体更易摆动。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以上铰接部可采用铰接轴铰接,亦可采用球铰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作为具体的铰接部实现形式,所述轨道梁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实现轨道梁与轨道架铰接连接的铰接孔或铰接轴;
且通过所述铰接孔或铰接轴完成轨道梁与轨道架铰接连接后,在轨道梁的上端设置为铰接孔时,所述轨道梁可以所述铰接孔中穿设的铰接轴为转轴,在轨道梁的宽度方向上左、右摆动;
在轨道梁的上端设置为铰接轴时,所述轨道梁可以铰接轴为转轴,在轨道梁的宽度方向上左、右摆动。本方案中,在轨道梁本体的上端设置为铰接轴时,即轨道梁本体上直接安装铰接轴,在轨道架上亦设置用于与该铰接轴匹配的用于实现铰接连接的孔或轴;在轨道梁本体的上端设置为铰接孔时,即轨道梁本体的上端开孔作为铰接孔时,在轨道架上亦设置用于与该铰接孔匹配的用于实现铰接连接的孔或轴。限定为:轨道梁本体可以直接与轨道梁本体相连的铰接轴或穿设在铰接孔中的铰接轴为转轴,轨道梁本体在轨道梁本体的宽度方向上左、右摆动,旨在限定对应铰接轴的轴线方向。
作为具体的铰接部实现形式,所述铰接部包括球座和球的球铰接部。本方案中,球与球座两者中,其中一者与轨道梁固定连接,另一者与轨道架固定连接,球嵌入球座的球形腔中。作为优选,为实现本铰接部方案对沿着轨道梁延伸方向的倾斜度定位,设置为单个轨道单体均通过多个铰接部与轨道架相连。
作为轨道梁的具体设置形式,所述轨道梁包括竖板及横板,且竖板的下端与横板的中部相接、截面呈倒T形的倒T型结构,所述轨道梁上的铰接位置位于竖板的上端。针对上述提出的“穿销悬挂”和“简支支承”等,采用“穿销悬挂”的轨道梁柱结构体系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轨道梁与框架结构的装配体准确吊装于空间特定位置,方能完成插销穿设操作,故“穿销悬挂”形式存在装配难度大的问题;而“简支支承”的轨道梁柱结构体系在完成安装后,桥墩牛腿对支承于上方的轨道梁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约束能力较差,在列车通行时,存在乘坐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本方案中,横板作为提供轨道面的轨道板,竖板作为横板与轨道架的中间连接板。进一步的,竖板两侧的横板部分均作为轨道梁上用于空铁车轮行驶的行走面,即竖板左侧的横板上表面作为空铁左侧车轮的行驶面,竖板右侧的横板上表面作为空铁右侧车轮的行驶面,针对采用呈框型的轨道梁形式,由于完成轨道梁与轨道架的连接仅通过完成竖板与轨道架的连接即可在梁柱结构体系中得到两条行走面,可使得采用本方案的轨道梁结构更简单、方便制造、加工和装配。同时,由完成铰接连接即可完成上述连接,采用本方案,还具有轨道梁与轨道架连接方便的特点。
作为轨道梁的具体形式,所述轨道梁为通过铸造或锻造而成的整体式结构。采用本方案,竖板与横板在制造时即成为整体,这样,可减小因为如焊接竖板与横板以得到轨道梁过程中所引入的热影响轨道梁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
由于横板的两侧均相当于为一段悬臂端,作为一种在节约材料成本的情况下,使得横板具有理想抗弯性能的实现方案,沿着横板的宽度方向,由横板的端部至中部,横板的厚度线性增加。
作为一种可强化竖板与轨道架连接可靠性的实现方案,在平直段上,还包括用于实现竖板与轨道架连接的轨道连接板,所述轨道连接板的侧面与竖板的侧面固定连接,轨道连接板的顶面与轨道架固定连接。采用本方案,可间接增大竖板与轨道架的连接面面积。
作为轨道连接板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竖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轨道连接板,且沿着轨道梁的延伸方向,轨道梁的左、右两侧均间隔排布有多块轨道连接板。采用本方案,可通过轨道连接板强化竖板的抗弯性能。
作为一种可使得空铁车厢在悬吊过程中位置稳定性更高的实现方案,所述轨道架呈门框状,轨道梁在轨道架上的连接点位于轨道架顶部的中央。
作为具体的轨道梁实现方式,任意转弯段上,任意相邻的两段轨道单体之间均具有间隙;
还包括具有弹性的中间连接件,任意相邻的两段轨道单体之间均通过中间连接件相连,所述中间连接件用于实现:使得相邻的两段轨道单体绕对应铰接部转动能够随动。本方案中,以上间隙使得相邻两段轨道单体可独立倾转,同时设置为相邻两段轨道单体之间具有中间连接件,且中间连接件具有弹性,这样,使得两段轨道单体在独立倾转的同时,通过中间连接件相互制约,以在列车行驶至某段轨道单体上时,其前方的轨道单体可根据当前轨道单体的倾转幅度提前倾转以使得两段轨道单体之间轨道面、行走面的过渡更为平滑,达到提高列车行驶平稳性的目的。以上中间连接件可采用弹簧、弹性钢板等。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为在轨道梁的转弯段上,转弯段由多段轨道单体顺序拼接而成,且各轨道单体均通过铰接部与轨道梁铰接连接,各段轨道单体均可绕对应的铰接部为转动中心,在轨道梁的宽度方向上左、右摆动,任意相邻的两段轨道单体首尾相接,即任意转弯段均由多段轨道单体顺序拼接而成,沿着列车行驶方向,各段轨道单体均可绕其与轨道架的铰接点转动,这样,在轨道梁与轨道架连接后,空铁的行走系统行驶至本轨道梁上时,如在列车转弯情况下,本轨道梁可根据列车具体的转弯半径以及行驶速度,实现轨道梁摆动的自动调整,而以上调整完成后,可使得列车为乘客提供的站立或坐立支撑面向转弯半径内侧下倾,这样,乘客与所述支撑面的正压力的分力可为乘客提供向心力,达到减小在列车转弯时,乘客向转弯段外侧倾倒的严重性或幅度,以利于提高乘客乘坐空铁列车的舒适性以及提高空铁列车过弯速度。
同时,现有技术中,轨道梁上为约束相应用于悬挂车体的动力挂件在轨道梁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一般采用到在动力挂件上设置导向轮以及在轨道梁上设置导向面,采用本方案,由于列车在转弯时行走面可随轨道梁倾斜,这样,行走轮与行走面正压力在轨道梁宽度方向上的分力可用于阻止列车转弯时行走轮向转弯段的外侧滑移,故采用本方案,还可减小空铁在运行过程中导向轮以及导向面的受力,特别是利于减小导向轮的磨损速度,以使得空铁轮系与轨道梁能够长期紧凑配合,达到利于乘客乘坐舒适性的目的。
同时,通过设置为转弯段由多段轨道单体拼接而成,这样,针对一定长度的转弯轨道,由于单根轨道单体长度更短,这样,可使得单根轨道单体更容易在列车的作用下发生倾转,即单根轨道单体更易摆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铁行走系统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铁行走系统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反映轨道梁与轨道架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铁行走系统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反映横板厚度沿着宽度方向变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铁行走系统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轨道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铁行走系统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轨道梁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依次为:1、轨道梁,11、竖板,12、横板,13、铰接孔,14、平直段,15、转弯段,2、轨道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空铁行走系统,包括轨道梁1及用于架设轨道梁1的轨道架2,沿着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所述轨道梁1包括平直段14及转弯段15,其特征在于,转弯段15均由多段轨道单体顺序拼接而成;
任意转弯段15上,任意相邻的两段轨道单体首尾相接;
各段轨道单体的上端均通过铰接部与轨道架2铰接连接,且各段轨道单体均可绕对应的铰接部为转动中心,在轨道梁1的宽度方向上左、右摆动。
具体的,现有技术中,针对空铁的行走系统设计,现有一般采用悬挂式单轨轨道梁1柱结构体系,悬挂式单轨轨道梁1柱结构体系包括“穿销悬挂”和“简支支承”,针对轨道梁1设计,近期出现的呈框型的轨道梁1形式等,然而,现有的这些悬挂式单轨轨道梁1柱结构体系的轨道梁1以及呈框型的轨道梁1完成安装后,沿着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任意一点处轨道梁1上的行走面均为左、右侧等高,这样,在列车转弯时,特别是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由于离心力的影响,对车厢水平的悬挂方式会给乘客带来不适的乘坐体验。
本方案中,通过设置为在轨道梁1的转弯段15上,转弯段15由多段轨道单体顺序拼接而成,且各轨道单体均通过铰接部与轨道梁1铰接连接,各段轨道单体均可绕对应的铰接部为转动中心,在轨道梁1的宽度方向上左、右摆动,任意相邻的两段轨道单体首尾相接,即任意转弯段15均由多段轨道单体顺序拼接而成,沿着列车行驶方向,各段轨道单体均可绕其与轨道架2的铰接点转动,这样,在轨道梁1与轨道架2连接后,空铁的行走系统行驶至本轨道梁1上时,如在列车转弯情况下,本轨道梁1可根据列车具体的转弯半径以及行驶速度,实现轨道梁1摆动的自动调整,而以上调整完成后,可使得列车为乘客提供的站立或坐立支撑面向转弯半径内侧下倾,这样,乘客与所述支撑面的正压力的分力可为乘客提供向心力,达到减小在列车转弯时,乘客向转弯段15外侧倾倒的严重性或幅度,以利于提高乘客乘坐空铁列车的舒适性以及提高空铁列车过弯速度。
同时,现有技术中,轨道梁1上为约束相应用于悬挂车体的动力挂件在轨道梁1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一般采用到在动力挂件上设置导向轮以及在轨道梁1上设置导向面,采用本方案,由于列车在转弯时行走面可随轨道梁1倾斜,这样,行走轮与行走面正压力在轨道梁1宽度方向上的分力可用于阻止列车转弯时行走轮向转弯段15的外侧滑移,故采用本方案,还可减小空铁在运行过程中导向轮以及导向面的受力,特别是利于减小导向轮的磨损速度,以使得空铁轮系与轨道梁1能够长期紧凑配合,达到利于乘客乘坐舒适性的目的。
同时,通过设置为转弯段15由多段轨道单体拼接而成,这样,针对一定长度的转弯轨道,由于单根轨道单体长度更短,这样,可使得单根轨道单体更容易在列车的作用下发生倾转,即单根轨道单体更易摆动。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以上铰接部可采用铰接轴铰接,亦可采用球铰接。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作为具体的铰接部实现形式,所述轨道梁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实现轨道梁1与轨道架2铰接连接的铰接孔13或铰接轴;
且通过所述铰接孔13或铰接轴完成轨道梁1与轨道架2铰接连接后,在轨道梁1的上端设置为铰接孔13时,所述轨道梁1可以所述铰接孔13中穿设的铰接轴为转轴,在轨道梁1的宽度方向上左、右摆动;
在轨道梁1的上端设置为铰接轴时,所述轨道梁1可以铰接轴为转轴,在轨道梁1的宽度方向上左、右摆动。本方案中,在轨道梁1本体的上端设置为铰接轴时,即轨道梁1本体上直接安装铰接轴,在轨道架2上亦设置用于与该铰接轴匹配的用于实现铰接连接的孔或轴;在轨道梁1本体的上端设置为铰接孔13时,即轨道梁1本体的上端开孔作为铰接孔13时,在轨道架2上亦设置用于与该铰接孔13匹配的用于实现铰接连接的孔或轴。限定为:轨道梁1本体可以直接与轨道梁1本体相连的铰接轴或穿设在铰接孔13中的铰接轴为转轴,轨道梁1本体在轨道梁1本体的宽度方向上左、右摆动,旨在限定对应铰接轴的轴线方向。
作为具体的铰接部实现形式,所述铰接部包括球座和球的球铰接部。本方案中,球与球座两者中,其中一者与轨道梁1固定连接,另一者与轨道架2固定连接,球嵌入球座的球形腔中。作为优选,为实现本铰接部方案对沿着轨道梁1延伸方向的倾斜度定位,设置为单个轨道单体均通过多个铰接部与轨道架2相连。
作为轨道梁1的具体设置形式,所述轨道梁1包括竖板11及横板12,且竖板11的下端与横板12的中部相接、截面呈倒T形的倒T型结构,所述轨道梁1上的铰接位置位于竖板11的上端。针对上述提出的“穿销悬挂”和“简支支承”等,采用“穿销悬挂”的轨道梁1柱结构体系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将轨道梁1与框架结构的装配体准确吊装于空间特定位置,方能完成插销穿设操作,故“穿销悬挂”形式存在装配难度大的问题;而“简支支承”的轨道梁1柱结构体系在完成安装后,桥墩牛腿对支承于上方的轨道梁1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约束能力较差,在列车通行时,存在乘坐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本方案中,横板12作为提供轨道面的轨道板,竖板11作为横板12与轨道架2的中间连接板。进一步的,竖板11两侧的横板12部分均作为轨道梁1上用于空铁车轮行驶的行走面,即竖板11左侧的横板12上表面作为空铁左侧车轮的行驶面,竖板11右侧的横板12上表面作为空铁右侧车轮的行驶面,针对采用呈框型的轨道梁1形式,由于完成轨道梁1与轨道架2的连接仅通过完成竖板11与轨道架2的连接即可在梁柱结构体系中得到两条行走面,可使得采用本方案的轨道梁1结构更简单、方便制造、加工和装配。同时,由完成铰接连接即可完成上述连接,采用本方案,还具有轨道梁1与轨道架2连接方便的特点。
作为轨道梁1的具体形式,所述轨道梁1为通过铸造或锻造而成的整体式结构。采用本方案,竖板11与横板12在制造时即成为整体,这样,可减小因为如焊接竖板11与横板12以得到轨道梁1过程中所引入的热影响轨道梁1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
由于横板12的两侧均相当于为一段悬臂端,作为一种在节约材料成本的情况下,使得横板12具有理想抗弯性能的实现方案,沿着横板12的宽度方向,由横板12的端部至中部,横板12的厚度线性增加。
作为一种可强化竖板11与轨道架2连接可靠性的实现方案,在平直段14上,还包括用于实现竖板11与轨道架2连接的轨道连接板,所述轨道连接板的侧面与竖板11的侧面固定连接,轨道连接板的顶面与轨道架2固定连接。采用本方案,可间接增大竖板11与轨道架2的连接面面积。
作为轨道连接板的具体实现方式,所述竖板1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轨道连接板,且沿着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轨道梁1的左、右两侧均间隔排布有多块轨道连接板。采用本方案,可通过轨道连接板强化竖板11的抗弯性能。
作为一种可使得空铁车厢在悬吊过程中位置稳定性更高的实现方案,所述轨道架2呈门框状,轨道梁1在轨道架2上的连接点位于轨道架2顶部的中央。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进一步限定:作为具体的轨道梁1实现方式,任意转弯段15上,任意相邻的两段轨道单体之间均具有间隙;
还包括具有弹性的中间连接件,任意相邻的两段轨道单体之间均通过中间连接件相连,所述中间连接件用于实现:使得相邻的两段轨道单体绕对应铰接部转动能够随动。本方案中,以上间隙使得相邻两段轨道单体可独立倾转,同时设置为相邻两段轨道单体之间具有中间连接件,且中间连接件具有弹性,这样,使得两段轨道单体在独立倾转的同时,通过中间连接件相互制约,以在列车行驶至某段轨道单体上时,其前方的轨道单体可根据当前轨道单体的倾转幅度提前倾转以使得两段轨道单体之间轨道面、行走面的过渡更为平滑,达到提高列车行驶平稳性的目的。以上中间连接件可采用弹簧、弹性钢板等,如螺旋弹簧、扭转弹簧、弹簧钢板等。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对应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铁行走系统,包括轨道梁(1)及用于架设轨道梁(1)的轨道架(2),沿着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所述轨道梁(1)包括平直段(14)及转弯段(15),其特征在于,转弯段(15)均由多段轨道单体顺序拼接而成;
任意转弯段(15)上,任意相邻的两段轨道单体首尾相接;
各段轨道单体的上端均通过铰接部与轨道架(2)铰接连接,且各段轨道单体均可绕对应的铰接部为转动中心,在轨道梁(1)的宽度方向上左、右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铁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实现轨道梁(1)与轨道架(2)铰接连接的铰接孔(13)或铰接轴;
且通过所述铰接孔(13)或铰接轴完成轨道梁(1)与轨道架(2)铰接连接后,在轨道梁(1)的上端设置为铰接孔(13)时,所述轨道梁(1)可以所述铰接孔(13)中穿设的铰接轴为转轴,在轨道梁(1)的宽度方向上左、右摆动;
在轨道梁(1)的上端设置为铰接轴时,所述轨道梁(1)可以铰接轴为转轴,在轨道梁(1)的宽度方向上左、右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铁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包括球座和球的球铰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铁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1)包括竖板(11)及横板(12),且竖板(11)的下端与横板(12)的中部相接、截面呈倒T形的倒T型结构,所述轨道梁(1)上的铰接位置位于竖板(11)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铁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1)为通过铸造或锻造而成的整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空铁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着横板(12)的宽度方向,由横板(12)的端部至中部,横板(12)的厚度线性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空铁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平直段(14)上,还包括用于实现竖板(11)与轨道架(2)连接的轨道连接板,所述轨道连接板的侧面与竖板(11)的侧面固定连接,轨道连接板的顶面与轨道架(2)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铁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1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轨道连接板,且沿着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轨道梁(1)的左、右两侧均间隔排布有多块轨道连接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铁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架(2)呈门框状,轨道梁(1)在轨道架(2)上的连接点位于轨道架(2)顶部的中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铁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任意转弯段(15)上,任意相邻的两段轨道单体之间均具有间隙;
还包括具有弹性的中间连接件,任意相邻的两段轨道单体之间均通过中间连接件相连,所述中间连接件用于实现:使得相邻的两段轨道单体绕对应铰接部转动能够随动。
CN201820483015.1U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空铁行走系统 Active CN208395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3015.1U CN208395584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空铁行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3015.1U CN208395584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空铁行走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95584U true CN208395584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063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83015.1U Active CN208395584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空铁行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955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1262A (zh) * 2018-04-04 2018-07-20 中唐空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铁行走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1262A (zh) * 2018-04-04 2018-07-20 中唐空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铁行走系统
CN108301262B (zh) * 2018-04-04 2024-02-06 中唐空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铁行走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6624A (zh) 一种转体中心两端转体重量不相等的不对称转体设备
CN204919237U (zh) 替换梁道岔结构
CN207159821U (zh) 一种架桥机前支点结构
CN208395584U (zh) 一种空铁行走系统
CN208053341U (zh) 悬挂交通行走系统
CN208362821U (zh) 可调节轨道梁倾斜度的悬挂件及采用该悬挂件的轨道系统
CN208328572U (zh) 轨道梁用悬挂件及采用该悬挂件的轨道系统
CN104514202B (zh) 一种独柱墩梁桥抗倾覆加固方法
CN208486129U (zh) 用于空铁轨道转弯点的轨道梁
CN108301262A (zh) 一种空铁行走系统
CN108340926A (zh) 悬挂交通行走系统
CN111926691A (zh) 一种动力设置在边墩的墩顶转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1547414U (zh) 一种桥梁转体装置
CN207775634U (zh) 空铁用轨道梁
CN110468740A (zh) 一种拉索牵引辅助支撑的桥梁转体系统及方法
CN108301264A (zh) 可调节轨道梁倾斜度的悬挂件及采用该悬挂件的轨道系统
CN207875626U (zh) 用于空铁列车的动力装置
CN207812192U (zh) 方便连接的空铁用轨道梁
CN108505428A (zh) 一种大夹角小半径多塔曲线斜拉桥
CN208023331U (zh) 空铁用轨道
CN207889696U (zh) 空铁用动力总成
CN208501476U (zh) 一种适用于两侧为长联大伸缩量公铁分层桥墩梁结合结构
CN108316068A (zh) 轨道梁用悬挂件及采用该悬挂件的轨道系统
CN110468738A (zh) 一种扩大牵引转台半径的桥梁转体系统及方法
CN208136642U (zh) 方便轨道梁装配的空铁用梁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