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89460U -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89460U
CN208389460U CN201820695062.2U CN201820695062U CN208389460U CN 208389460 U CN208389460 U CN 208389460U CN 201820695062 U CN201820695062 U CN 201820695062U CN 208389460 U CN208389460 U CN 2083894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ffer
cylinder
precipitating
frame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950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仓学峰
张雪利
谢立辉
余曦
盛开
孙新亚
程术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filed Critical Seco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Priority to CN2018206950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894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894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894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包括滤盖和沉淀筒体;沉淀筒体采用钢制材料,沉淀筒体底部由两侧的倾斜直线段和底部的弧线段构成,沉淀筒体二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沉淀筒体的倾斜直线段上设置有水平的过滤网,沉淀筒体底部的弧线段的最低点设置有与外接污泥泵连接的污泥排出管;在沉淀筒体内设置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第一缓冲器通过连接杆设置在第二缓冲器上方;第二缓冲器下面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下面设置有固定在沉淀筒体内壁上的挡块;沉淀筒体上面设置有滤盖。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可以多次循环使用,降低了成本,沉淀效果好,排污、清理方便,使用寿命长,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
背景技术
随着施工现场越来越多,建筑行业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减少水污染,目前,在建筑工程领域中采用的沉淀池普遍采用水泥砖砌筑而成,易损坏且渗漏现象较普遍,普通的沉淀池的废物无法清理,造成污染严重。工地施工完成后,直接破坏性拆除,用作建筑废料,回收率过低,造成严重浪费。所以,研制出一种可以克服现有的沉淀装置人工和材料消耗量大、周转困难、耐久性差,易损坏且渗漏现象较普遍,回收率过低,造成严重浪费和污染的缺点的污水沉淀装置,便成为业内人士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包括滤盖和沉淀筒体;所述沉淀筒体采用钢制材料,沉淀筒体底部由两侧的倾斜直线段和底部的弧线段构成,沉淀筒体二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沉淀筒体的倾斜直线段上设置有水平的过滤网,沉淀筒体底部的弧线段的最低点设置有与外接污泥泵连接的污泥排出管;在沉淀筒体内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所述第一缓冲器通过连接杆设置在第二缓冲器上方;所述第二缓冲器下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面设置有固定在沉淀筒体内壁上的挡块;所述沉淀筒体上面设置有滤盖。
进一步的,所述滤盖是由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焊接成框,在框内均匀设置有相互有间隙的第二角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器包括弯管和第一框架管;所述弯管是由水平段和倾斜段组成;弯管和第一框架管首尾相连成框架;在框架内固定有并排设置的纵向第一水平管;所述第一水平管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缓冲器包括第二框架管和第二水平管;四个第二框架管首尾相接成支撑框;在支撑框内固定有由多个第二水平管交错设置的网格结构;所述第二水平管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弯管的水平段内的相邻的第一水平管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块;凸块采用梯形结构,上小下大。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侧面设置有沟槽;沟槽从凸块上表面延伸到侧面的下部,沟槽的下端出口引导水流向二侧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滤盖上通过连接座连接有丝杆;丝杆与支撑板上的螺纹通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大大提高了沉淀池的回收利用率,可以多次循环使用,降低了成本,解决了建筑工地常规砖砌沉淀池易损坏的问题,降低了因沉淀池损坏导致排水不畅的概率,而且沉淀效果好,排污、清理方便,使用寿命长,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滤盖俯视图。
图3为第一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缓冲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沉淀筒体;2、进水口;3、出水口;4、滤盖;5、连接座;6、凸块;7、支撑板;8、第一缓冲器;9、第二缓冲器;10、污泥排出管;11、丝杆;12、过滤网;13、连接杆;14、挡块;41、第一角钢;42、第二角钢;61、沟槽;81、水平段;82、倾斜段;83、第一框架管;84、第一水平管;85、第一通孔;91、第二框架管;92、第二水平管;93、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包括滤盖4和沉淀筒体1;所述沉淀筒体1采用钢制材料,沉淀筒体1底部由两侧的倾斜直线段和底部的弧线段构成,沉淀筒体1二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和出水口3;在沉淀筒体1的倾斜直线段上设置有水平的过滤网12,沉淀筒体1底部的弧线段的最低点设置有与外接污泥泵连接的污泥排出管10;在沉淀筒体1内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器8和第二缓冲器9;所述第一缓冲器8通过连接杆13设置在第二缓冲器上方;所述第二缓冲器9下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7下面设置有固定在沉淀筒体1内壁上的挡块14;所述沉淀筒体1上面设置有滤盖4。进水口2和出水口3的形状可以采用圆形或者方形,主要用于连接排水沟过路面设置的排水管。沉淀筒体1设置的尺寸长度×宽度×高度×厚度是600mm×600mm×800mm×5mm。沉淀筒体1外壁和内壁上设置有防锈涂层。所述防锈涂层的材料包括如下摩尔份物质:硫酸镍4-6份、紫外线吸收剂3-5份、柠檬酸5-10份、钨钴合金粉5-8份、纳米锌粉为3-7份、分散剂1-3份、成膜剂3-5份、稳定剂1-2份;采用所述防锈涂层的材料制备防锈涂层的方法包括:将钨钴合金粉和纳米锌粉加入柠檬酸中,在30-40摄氏度水溶液中搅拌,用草酸或者柠檬酸钠控制pH=4.2-4.5之间,至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溶解液;在40-50摄氏度下,向溶解液中逐步加入硫酸镍和紫外线吸收剂,加入过程中不停搅拌,使得溶液变成悬浊液;向所述悬浊液加入成膜剂,加入过程中不停地搅拌,温度保持在35-40摄氏度,用草酸和柠檬酸钠调节悬浊液pH=7-8,并在悬浊液中添加分散剂和稳定剂使悬浊液中不发生沉淀,得到防锈涂层悬浊液。将防锈涂层悬浊液通过热喷涂到沉淀筒体1的外壁和内壁上,自然晾干后,再在70摄氏度的温度下干燥处理,冷却后即可使用到生产中。该方法制得的防锈涂层的防锈效果好,具有自干的作用,而且附着力强,可以在零下30度至240度高温下,不会出现局部脱落的现象,有效防锈时间可达15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滤盖4是由第一角钢41和第二角钢42焊接成框,在框内均匀设置有相互有间隙的第二角钢42。滤盖4的边框是由第一角钢41和第二角钢42首尾相连焊接而成,滤盖框内水平均匀设置有12根第二角钢42。第一角钢41采用40mm宽焊接口的角钢,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设置长度,一般第一角钢41采用640mm长度,第二角钢42采用600mm长度的角钢。角钢的型号采用∠40×40×3的角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缓冲器8包括弯管和第一框架管83;所述弯管是由水平段81和倾斜段82组成,可以对污水进行缓冲,减少污水的飞溅,降低冲击力;弯管和第一框架管83首尾相连成框架;在框架内固定有并排设置的纵向第一水平管84;所述第一水平管84上设置有第一通孔85;可以对污水进行缓冲,而且可以促进沉淀过滤,减少污泥泵的负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缓冲器9包括第二框架管91和第二水平管92;四个第二框架管91首尾相接成支撑框;在支撑框内固定有由多个第二水平管92交错设置的网格结构;所述第二水平管9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93,可以对污水进行缓冲,而且可以促进沉淀过滤,减少污泥泵的负荷,网格结构可以对大的杂物进行隔离、分离,避免大的杂物对污泥泵造成的堵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弯管的水平段81内的相邻的第一水平管84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块6;凸块6采用梯形结构,上小下大。所述凸块6侧面设置有沟槽61;沟槽61从凸块6上表面延伸到侧面的下部,沟槽61的下端出口引导水流向二侧排出;沟槽61可以设置成外八字弧形结构或者曲线环绕结构,增大过滤面积和缓冲时间。对从进水口2进入的污水,第一缓冲器8和第二缓冲器9可以对水流进入起到缓冲作用,降低污水到沉淀筒体1中的水体的冲击,提高沉淀效果,而且把一些大的杂物与水进行分离;凸块6使水流分散落下,不会产生集中冲击,可以进一步的提高缓冲效果,提高沉淀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7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滤盖4上通过连接座5连接有丝杆11;丝杆11与支撑板上的螺纹通孔连接。该结构的设置,可以定期对缓冲装置进行清理。第一通孔85和第二通孔93可以把污水中的部分泥污沉淀在第一水平管84和第二水平管92内;通过电机轴连接丝杆11的上端内六角孔进行驱动,带动丝杆11旋转,使支撑板7带动整个缓冲装置上升,通过人工清理缓冲装置上的杂物,避免对下面的过滤网12的破坏,通过气管可以对第一水平管84和第二水平管92内的泥污进行清理,提高了使用寿命和过滤、沉淀效果,而且杂物、污物可以进行集中处理,更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包括滤盖和沉淀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筒体采用钢制材料,沉淀筒体底部由两侧的倾斜直线段和底部的弧线段构成,沉淀筒体二侧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沉淀筒体的倾斜直线段上设置有水平的过滤网,沉淀筒体底部的弧线段的最低点设置有与外接污泥泵连接的污泥排出管;在沉淀筒体内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所述第一缓冲器通过连接杆设置在第二缓冲器上方;所述第二缓冲器下面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面设置有固定在沉淀筒体内壁上的挡块;所述沉淀筒体上面设置有滤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盖是由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焊接成框,在框内均匀设置有相互有间隙的第二角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器包括弯管和第一框架管;所述弯管是由水平段和倾斜段组成;弯管和第一框架管首尾相连成框架;在框架内固定有并排设置的纵向第一水平管;所述第一水平管上设置有第一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器包括第二框架管和第二水平管;四个第二框架管首尾相接成支撑框;在支撑框内固定有由多个第二水平管交错设置的网格结构;所述第二水平管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的水平段内的相邻的第一水平管的上表面设置有凸块;凸块采用梯形结构,上小下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侧面设置有沟槽;沟槽从凸块上表面延伸到侧面的下部,沟槽的下端出口引导水流向二侧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滤盖上通过连接座连接有丝杆;丝杆与支撑板上的螺纹通孔连接。
CN201820695062.2U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 Active CN2083894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95062.2U CN208389460U (zh)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95062.2U CN208389460U (zh)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89460U true CN208389460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062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95062.2U Active CN208389460U (zh) 2018-05-10 2018-05-10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8946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2859A (zh) * 2018-05-10 2018-08-14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2859A (zh) * 2018-05-10 2018-08-14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
CN108392859B (zh) * 2018-05-10 2023-08-22 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89460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
CN112177252B (zh) 一种重力流雨水斗的自清堵机构
CN204563687U (zh) 混凝土余料回收装置
CN104607303A (zh) 一种混凝土砂石分离机
CN211051005U (zh) 一种废水过滤装置
CN205127485U (zh) 一种中心导流筒
CN209696469U (zh) 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回收清洁系统
CN108392859A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钢制沉淀池
CN211513580U (zh) 一种建筑桥梁用水泥精加工输送装置
CN215888510U (zh) 一种带坡度树脂混凝土排水沟
CN206529878U (zh) 一种市政排水社区雨水调蓄池
CN112709130B (zh) 一种易清理的市政桥梁泄水装置
CN213260329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站水回收循环系统
CN212327507U (zh) 一种应用智能零排放排水方法的排水沉淀池
CN209891360U (zh) 一种自动清污的排污槽
CN108457340A (zh) 高层建筑施工洗泵用水排放回收利用系统
CN209872548U (zh) 一种污水净化设备
CN208429920U (zh) 一种高效混凝斜管沉淀器
CN206587444U (zh) 一种防堵塞的污水处理沉淀池中心筒结构
CN210728899U (zh) 混凝土水料分离池
CN211513552U (zh) 一种高效的重力式无阀过滤器
CN218374257U (zh) 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结构
CN209696473U (zh) 一种污水除泥装置
CN218148780U (zh) 市政雨污分流截流井
CN211734004U (zh) 一种废水回收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